“铜兽首?楚帛书?”苏寻扫了一眼,发现这些东西虽然珍贵,但却看不到熟悉的东西。
看到一只元青花花瓶标注着大不列颠博物馆的字样时,他忍不住吐槽:“这东西也能拿出来卖?偷出来的吗?”
邵学真笑了笑:“那我们就不清楚了,都是民间商人进行的自由交易,我不太知情。”
“啧,老狐狸。”
苏寻又翻开一页,记载的是从国内藏家手中换来的物品,简单看了一眼,有些惊讶:“传国玉玺?真的假的?”
“这件从目前拿到的信息来看还不太清楚,需要去实际确认一下。”
邵学真对此并不是很抱希望,苏寻也摇了摇头,按理说要是真的出现这种级别的东西,是一定会孕育出一些神异特性的,在前世他多少应该知道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件东西的真身或许深埋地下,也或许已经损毁,大概率是不会现世。
翻到名单末尾,苏寻有些疑惑,印象中一件曾经出现过的东西并没有显示在名单中。
想了想,八成是因为太过离谱,被当做是假的了。
“那些筛选下来的名单呢?我看一眼。”
“让我问一下。”
片刻后,邵学真端着一台电脑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
苏寻打开里面的文件一看,表情彻底绷不住了。
“嚯,大禹九鼎,轩辕剑,后羿弓,好好好。”
光开头苏寻就有点没眼看了,这上上下下加起来突出一个故宫一件我一件,故宫没盖我有盖。
故宫没有的东西,我这一样有!
“噫”摇了摇头,苏寻有点看不下去了,直接按名字查询,果然发现了一件东西。
河图甲骨。
看到图片时,苏寻就点了点头,感觉与自己记忆中相差不大。
前世持有这件东西的人说过自己曾多次尝试卖出这件宝物,可一直没人相信。
连这人自己都打算放弃了,没想到末世发生时它居然产生了异动。
不过祸兮福之所倚,这块甲骨没在末世前帮上穷困潦倒的物主,末世后让这人活了许久,最终却也是因此让其遭到了杀人夺宝的惨淡结局。
时也命也,委实难说。
“这件东西有不小可能是真的,可以接触一下看看,对了,这人也是幸存者,你们最好和对方讲清楚状况,东西掌握在谁手上无所谓,只要能派上用场就好了。”
估计是各部门之间有信息差,人员选拔部门还没发现这人。
“这个?河图?”连邵学真都吃了一惊,他拉过电脑仔细端详了几眼,却看不出名堂。
“伏羲那块河图吗?”
这个级别的发现要是放在往常年代那必然是要轰动全国乃至全世界了。
“别激动,河图流传几千年,谁能说得清,不确定这块东西是谁造的,要说伏羲的话,或许?”
这句话让邵学真冷静了下来,也对,河图只不过是星象图罢了,这东西从上古时期到如今一直都有流传,并不是说出现了就会与谁挂钩。
“那也是很了不得的东西了。”
倘若是刻在甲骨上的真品,相关领域的研究又要往前迈一大步。
平复了心情,邵学真又问道:“还有什么其它的东西需要收集吗?如果有的话可以直接提出来,我们去找一下。”
“那倒是不必了。”苏寻最后又看了一眼名单:“没什么了。”
正如他之前所说,东西掌握在谁手上无所谓,只要能派上用场就好了。
他盘算了一下,记忆中不少古物大概率都会出现在正确的位置上,那就不需要去干预,把机会留给民间也有其好处。
他征召异能者,那是因为异能者本身是个不安定因素,而且这一世将多活下来很多幸存者,其中又会有更多新的异能者涌现出来。
古物就不一样了,收一件少一件。
邵学真急匆匆去安排工作了,估计也是想尽早见到几件国宝回归。
苏寻也不得闲,很快又有一件事找上门了,却是郑远带来的。
“我们这边又收到了一些关于重生者和先知之类的报告,其中有一个我们也难以分辨,想要请你确认一下。”
哟,这下不是假的了?
苏寻来了兴趣,莫不会是自己的熟人吧?
“怎么确认?要我去看看吗?”
“那当然不用,这边有笔录,有需要的话你也可以提出问题,由我们的人员转述。”
苏寻翻开看了一眼,发现名字不认识,这人对末世后的不少事说的有模有样,但他总感觉哪里有些奇怪。
想了想,他有些恍然,笑着对郑远说道:“怎么没问问他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怎么看?他知道对岸会解体吗?”
郑远像是刚想到这一点,拍了下大腿,打了一个电话出去,而后脸就臭了。
“查,查清楚怎么回事!”
挂断电话,郑远叹气道:“大意了,这人说历史已经改变,他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我们就没有继续追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事,这不是还有我么。”苏寻笑着摇了摇头。
很快就来了消息,审问很简单,对方发现露馅之后当即就交代出来此人有亲戚在印刷厂工作,他看到了苏寻编纂的生存手册。
第38章 真的是个人才吧?
五月份的最后一天,离末世开始还有十五天,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印刷厂泄密问题花了不少时间处理,正巧赶上何平回来,把郑远狠批了一顿。
批的倒不是泄密,生存手册印刷数目巨大,各工厂动作不小,能到现在才出现问题已经是工作相当有成果的表现了。
批的是他们居然没闹明白那个人是来招摇撞骗的,把事折腾到苏寻这里才算完。
“你们的警惕性呢?”何平一肚子火,郑远一个年纪不小的汉子让他训的跟小学生一样站在一边。
“哎,不至于。”苏寻劝了劝他:“大家现在急于找到末世的预兆,出现纰漏也是正常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犯错的时候。”
“国际局势因为我的出现发生了巨大转折,那人只要一句不清楚就能搪塞过去了,郑组长也是一时想不起来,再多些时间也能发现。”
何平瞪了郑远一眼:“滚滚滚赶紧滚,看着你就来气。”
待其离开,何平长叹了一口气。
“好在这次的泄密情况只局限在小范围内,控制起来还算简单,不然我们做的很多努力都要白费了。”
苏寻点了点头:“不过我看是可以借这个机会提前再开放一些不涉及核心的内容,让群众有所准备,战时管控的机制经过这段时间的推动已经开始成形,不会那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混乱了。”
流言的力量是巨大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时亦是如此,一个信息弱时翻不起几点水花,强时可以掀翻一个国家。
在对待这个问题时,何平慎之又慎:“我会去找上级讨论一下,如果可行,接下来就准备着手。”
说到这里,他还是有些气不过:“这次这几个人一定要办成典型,泄密就该杀头了,还敢骗到安全部门头上来,简直目无法纪!”
苏寻笑了一下:“泄密那个严惩也就罢了,那位来骗到你们头上的是个人才啊,这么快就把那本手册吃透了,找个避难所关着吧。”
何平随意地点点头,说起另一件事。
“我这次来是要告诉你一个消息,泰蒙基地虽然还有一些改造工作没有结束,但主体部分已经接近完工了,我们的人已经开始入驻,最迟明天下午开始,逐日项目组就可以往那边搬,你这里可以提前去,主要看你自己的安排。”
“这么快?”苏寻眼中一亮,滨海基地作为一个临时办公地点,随着工作的推进变得越来越不合适了,越早搬过去对剩下工作的展开也就越有好处。
“那我这边尽快处理一下工作,明天和大家一起往那边搬。”
“好。”
消息已经传达到,何平准备离开,转过身时却又顿住了,他回过头来看向苏寻。
“虽然郑远这次确实失掉了应有的谨慎,但他的急切我也明白,或者说这段时间大家的压力都越来越大,苏顾问,最近你有留意到一些异常的情况吗?或者自己感觉到什么特殊的地方?”
“确实没有。”苏寻叹了口气,拍了拍身边堆积如山的报表:“我这边收到的情报还是郑组长提供的,如果有情况的话你们也早该知道了。”
实际上就是如此,别说东盟,就是全世界目前也就苏寻一个重生者,既没有旁人觉醒异能,又看不到秘境提前现世。
这么多天以来,连苏寻都偶尔会怀疑前世种种是否是自己的一个幻觉,一场大梦,丧尸、变异兽、超凡者、天灾,在几天的忙碌之中似乎都已经远去了,要说恍如隔世那都不确切,因为确实是隔着一世。
“有比较大的反对声出现了吗?”
何平无奈道:“军方内部有一些方向上的不同意见,认为你不懂军事,其它方面还好,一些质疑的声音主要出现在计划外部,对我们的影响不大。”
“夸父计划内的各项目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大家也很清楚这件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是长此以往,不少人难免开始焦虑。”
苏寻很理解这种心情,实际上他自己又何尝不焦虑,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将会影响整个东盟乃至全世界几十亿人的生活,如果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不可证实又不可证伪的基础上,那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非常煎熬的。
他定了定神,对何平道:“哪怕找不到预兆,大家也绝不可以松懈,还有另一条战线上的同志们在做第二手准备,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眼前这件事做好。”
“还请何局长尽快沟通一下,给计划内的同志们都做做思想工作。”
何平点头答应,他离开之后,整个项目组都忙了起来,一个涉及范围颇广,自身规模颇大的单位,即使没有什么重资产,搬迁起来也相当麻烦,逐日能这么快还是一直有所准备。
有许多内容要收尾,又有许多内容要预备。
堪堪忙完时,时间已来到深夜,苏寻难得让自己放松了片刻。
在姜怡的陪同下,他来到海边向远方眺望。
苍茫大海在无月的夜色中沉默异常,只有粼粼微波反射着基地的几束灯光,金灿灿,银闪闪。
层叠海浪不断舔舐着港口的防波堤,在这五六月份的海畔,夏夜晚风其实相当温柔,解去暑意的同时,如一双纤柔的手抚过脸庞。
在这样的静谧中,苏寻想起的却是前世最强大恐怖的天灾。
倾覆之灾奥斯维耶,从太平洋深处苏醒,以一头巨鲸的形象出现,能够掀起吞没大陆的海啸。
前世的苏寻就是死于这位存在的攻击中,蕴含伟力的巨浪夷平了整个滨海市。
并非诞生于某一神话中,或者所有神话都有的身影,这位存在由人们对汪洋与洪水的恐惧所孕育,为整个大洋沿岸的所有生灵甚至其它天灾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与威胁。
若说如玛希亥这样的丧尸潮还有提前防备的可能,那想要战胜奥斯维耶,就只能与其赛跑,在苏醒之前获取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
“走吧,去泰山,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39章 真的能活下来那么多人吗?
2*30年6月1日,倒计时14天。
三线工程,是全人类规模最大的防核备灾工程。
在那位老人的指挥下,投入超过千万人力以及接近一半的国家财政,在国家西南地区的大后方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工业化生产体系,设立了为数众多却又不为人知的地下防核堡垒。
而他的这项决定留下的余泽直到末世仍在庇佑东方民众。
泰蒙山脉,也即是泰山-蒙山山脉。
由于国际局势的日益变化,随着人类战争科技的不断演变,早年的防核工程许多已经不再适宜当下,这数十年来新兴建的类似设施已经不再局限于西南方向。
地下核长城的建设在几十年中从未停止,尤其是最近几年蓝星形势的快速恶化,相关工程颇有一种遍地开花的势头。
虽然地处人口大省,村落密集,散布如星,但东盟还是在深山里划定了一块区域,筹备了一座地下防核工程,借助本地较强的工业基础,这座基地虽然规模不大,但设施完善程度要超过不少过去的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