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紧急扩建的命令下,它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地下部分如此,地上部分也逐步搭建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混凝土堡垒,绵延半座山脉都是忙碌的施工景象。
至此,这座基地已经事实上失去了防核备战应有的作用,它的位置已经暴露,天上不知道多少卫星正盯着这里。
但这不是逐日项目的人需要考虑的问题,来到这里后,苏寻第一时间找人了解了基地的整体情况。
向他介绍的是负责这次改造项目的工程部队总指挥秦昌,这位也负责统筹协调其它基地的筹备工作,级别不低。
前世苏寻就认识这人,他也出现在苏寻提交的名单上。
秦昌向苏寻介绍道:“地下基地内的主要扩建任务是大图书馆,至于粮库、能源、武器库、工业中心、农业中心,这些单元本身已经规模不小,布局相对紧凑,扩建起来比较困难,我们选择在地上给每一个模块各自再建立一套备份,分布在离地下基地较近的位置,总体上呈现为三个堡垒群。”
“等完全建成后,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加起来,总体可以容纳一万名幸存者生产生活。”
“一万人?”
苏寻对这个数字很是惊讶,前世有多少个可以容纳这么多人的基地?这种规模的地方在一省之内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型安全区了。
而这座泰蒙基地放在如今,规模上也不过是一个中等程度的存在罢了,甚至不是专门为保存人口所建设的。
在总体的规划中,各三线基地的任务主要还是恢复生产,保存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文明成果,同时作为指挥和通讯中枢辐射周边的城市避难所,真正需要接纳大量幸存者,维系人口数量的,正是那些城市中正在修建和改造的避难所。
以如今的各地情报汇总来看,各地避难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是完全达标的,甚至远远超出苏寻设想中的幸存者人数。
目前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是否有那么多幸存者能够活下来了。
就这秦昌还不满意,解释到:“各类生产设备和物资储存占据了大量空间,导致暂时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员,但如果考虑超负荷的情况下,这座基地最多其实可以塞下四到五万人。”
“不至于不至于,还是要优先保证安全。”
虽然苏寻曾在秘境见过很多更加不可思议的造物,但这由人类铸就的地下城池还是能让他感到惊奇。
毕竟这是实打实的能在末世初期让更多人活下来的设施。
想要了解这座基地,光靠走是没必要的,一个人想走完整座基地都要花个几天时间。
当然,里面有车辆,有电梯,有内部交通,但苏寻还是只跟着秦昌看了看简略模型。
“整个基地分为十层,地下部分最深处达到八十米。”
“这边是粮库,储藏饱和后足够满足本基地三年的供应。”
嗯,够一万人吃三年。
“与之相邻的是我们的农业分区,采用无土栽培的室内高密度种植技术,可以对基地内的蔬菜供应提供基本的保障。”
嗯,甚至还能吃上菜。
前世有苏寻和徐焕两个异能者存在的基地是不会缺乏蔬菜的,他们俩一个可以调动木属性元素,一个干脆就能催化植物。
但对很多基地而言,蔬菜匮乏是一直要到末世中期驯化出可堪食用的变异植物才能解决的问题。
“但目前我们还是很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肉食供应体系,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动物变异概率要比植物高太多了,大规模的牲畜养殖很难不会发生意外。”
苏寻点点头,问道:“目前有这相关的计划吗?”
“有的,最可靠最便捷的方法还是养鸡,繁殖快,饲养简单,还能产出蛋类。”
但也容易搞出一大堆丧尸鸡群或者变异鸡群。
对方没说,苏寻也知道他的顾虑,他沉思了一会儿。
养鸡确实是个可行的路子,这种动物在人类的饲养下可以说繁盛到了极点全球人类每年消耗掉六百多亿只鸡,足够证明其饲育手段和体系的成熟完备。
“造吧,回头我们讨论一下,尽可能做一些提前的防护工作,这个东西我们不造,周边地区就更没有能力,未来或许就要依靠我们去给各个避难所供应肉蛋。”
“如果能拿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可以尽快在其他基地进行推广。”
秦昌点点头,继续为苏寻介绍。
“这里是武器库,主要储备各式枪械、弹药,临时装备了不少消音武器,而一些装甲车辆将来预计安置在地上的混凝土堡垒中。”
“工业中心,我们拆除了一些自动化设备其实本来也没有多少,太先进的装备不说大灾变,也抗不过核弹造成的电磁辐射,最主要的问题则是一旦出现问题很难维修。”
“这里的机床都倾向于简单化,基础化,易操作,易维修,我们在这里存放了全套技术图纸,基本可以让这些设备自我复制。”
“主要材料来源,这个大部分还是需要靠回收了,城市建筑中储备了大量优质钢铁,进行回收要比自己去冶炼铁矿简单了太多。”
“至于三酸两碱,本基地中原本没有相关基础,但距离较近的新甫市有一个产业园,现在正在进行炸药生产,大灾变之前会进行清空并将工业设备封存,未来可以快速恢复生产。”
“依托这个产业园,几个避难所已经在建设中了,那里会成为一片规模比较大的安全区,在末世之中可以与基地互相守望。”
苏寻拍手称赞,又问道:“驱动这些设备的能源主要依靠哪里?”
秦昌指了指脚下。
“地下最深处,有一座小型核反应堆,是这座基地刚刚建立时就安置妥当的,当时也算是舰载核反应堆的一个试验型号,在保养妥善的情况下可以为基地供给电力至少百年,所需的核燃料已经封存进能源仓库了,而且我们有一套完整的燃料棒生产工序。”
不愧是战备省,苏寻如此感叹。
第40章 这孩子多大来着?
真正的战略储备就是这样,举国之力随意储存的物资足够一个小团体用上一辈子。
全产业链上一枚小小的齿轮转动一圈,完胜小镇里的手工作坊劳碌一百年。
除了这些储备之外,泰蒙基地还专门改造了一座指挥大厅,以及一座小规模的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里尽可能配备了一些基础的实验设备,即使大灾变之后科学技术很难再继续发展,但该做的准备能做则做。
哪怕之后靠考古发展科技也是好的,总要有人做。
指挥大厅中安置了规模不小的通讯系统,以确保即使是在大灾变之后的恶劣通信环境中,这里仍能与省内各避难所保持最低限度的联系。
以类似基地为中枢,以外围避难所为骨架,是夸父计划的基本思路。
物资储备充足,设施也正在逐渐完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进行人员选拔了。
苏寻找到邵学真,两人一起到负责选拔的部门开会讨论。
“对于基地内部成员,我们首先需要数目较大的武装力量,以确保整个基地尽快平稳过渡到新阶段,除此之外,我们需要技术和科研人员,包括生产、医疗、建设、通信、维修等领域。”
“至于基础教育方面,留给避难所,我们的任务除了保证一定的科研能力之外,主要还是第一时间恢复生产。”
苏寻定下了基调,将自己的看法传达给众人。
“外围已经建立了数目庞大的避难所,可以收容几乎所有幸存者了,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尽可能在末世后居中调配,为各个避难所输送物资并进行支援。”
邵学真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看法,又补充道:“关于这些人的家属安置问题,我提出一个基本办法,第一是不能太近,不能放在基地里面。”
“我们已经知道,丧尸化是随机而且不可避免的,每一个人的亲属都可能发生变异,这有不小概率导致基地内部人员情绪崩溃,需要给他们留出适应时间,做好心理准备。”
“第二是不能太远,可以就近找避难所安置,如果放得太远,这很有可能导致长期见不到家人的同志们内心煎熬,过度担忧,最终引发混乱。”
“这个思路可以推广到大部分基地的人员选拔工作上去。”
会议室内的众人讨论了许久,最后做出了决定。
“首先是工业加工工人,根据机床类别,每个种类的工人至少储备十人,内部医护队伍、农业保障队伍,都需要有五十人以上的规模,除军事人员外,各生产单位人员数目的总和将以三千人为最低标准,五千人为最高标准,从军工厂、军医院、后勤保障等单位优先选择。”
“各关键岗位,尤其是军事指挥人员,尽可能从已知幸存者名单中选取。”
邵学真点点头:“我没有问题了,苏顾问还有吗?”
“暂时先这样吧,有的话后续再补充。”
由于丧尸化的特殊性,基地内需要给每个成员预留出互相之间的安全距离,难以超负荷容纳成员,能放下这一万人已经算是前期改造工作比较有成果了。
真正想要让这个基地满负荷运转起来,还需要等末世后从周边地区收拢幸存者。
方向确定之后,整个部门忙碌起来。
邵学真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对苏寻说道:“目前的物资储备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你有什么看法吗?”
苏寻摇了摇头,这种事情其实很少有需要他操心的了,在自己给出了足够多的情报之后,国家智囊团就能考虑到方方面面。
“多准备些罐头就好,情况比较差的话我们可能会比较缺乏肉食。”
邵学真在文件上记了一笔,片刻后,两人收到一条消息,河图甲骨的主人答应来泰蒙基地,并且已经快到了。
各大基地对于在名单上已经确认为幸存者的成员是来者不拒的,已经到了需要争抢的地步,许多关键岗位需要这些人值守。
产生特异性的古物会让其主人拥有类似异能者的能力,不过大部分都需要他们本身进入超凡领域之后才能应用,对苏寻等本身就是异能者的人来说算是鸡肋,但河图甲骨却不同。
这东西能与泰山秘境产生联系,而且其带给持有者的能力是预测吉凶,虽然比较模糊,但已经非常有用了。
它的原主人在末世中凭借这东西躲过了不少灾祸,要不是实力差距太大,最后也不会落到那种下场,在其身死之后,很多人都曾争夺过这件宝物,苏寻也曾持有一段时间,主要是研究其背后的原理。
灵力涉及宇宙底层,可以与时空相勾连,背后隐藏着许多未解之谜,这种未卜先知的神秘能力可以突破时间与因果律的壁垒,其内核绝对不简单,是所有人都很好奇的。
邵学真也想尽快见见这件国之重宝,虽然形势不同,现在的情况已经可以让他们允许这种东西被个人持有,但必要的关注还是不会少。
略等了一会儿,就见郑远带着一个年龄不大的姑娘走了进来,女孩穿着朴素,面容紧张,怀里抱着个箱子,浑身僵硬,半点不敢乱看。
“陶悦同志?”
“啊对的对的你好你好!”
姑娘冲着苏寻连连点头,压根没认出来一旁的邵学真。
邵学真倒也不以为意,他这个工业口理事在民间的存在感一直就不算很高,他看向陶悦怀中抱着的箱子,问道:“这就是那件河图甲骨?方便打开看看吗?”
“方便方便!”
陶悦是万万没想到和自己接触的人居然有国家背景,还把自己带到这种一看就了不得的地方来,现在整个人都晕晕乎乎,处于一种谁说什么都马上答应的状态。
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相当完整的龟甲,通体黄色,上面的裂纹像星图一样盘旋,让人担心它会不会轻轻一碰就碎掉。
看得出这女孩的紧张,几人观摩了一番,主要是苏寻确认了一下确实是自己曾拿到的那件,便让郑远带她先去安排住处,好好休息。
“这孩子多大来着?”
“二十多岁了吧,其实和你这辈子差不多大。”邵学真笑着,他时常觉得苏寻把很多人看成孩子,又经常把自己才二十几挂在嘴边上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王威赶了过来。
“苏顾问,几位军事主官到了,需要和你聊一聊接下来全国部队安排的事。”
第41章 从头越,苍山如海
接到王威的邀请,苏寻点头跟上他。
大灾变已经逐渐临近了,之前在那次培训中他阐述了未来可能面临的威胁,让不少人认为原本的部队分配需要调整,但暂时还没拿出定论。
“苏顾问,有几位主官对你提出的方案……可能存在一些看法,希望你能理解。”
苏寻颔首,他也知道有人说自己不懂军事,实际上没深刻感受过末世的人,也很难理解他的一些想法。
还没到会议室,他就听到里面传来的争论声。
“我不答应,这不符合军事常识!”
“体系化战争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不能抛弃这个优势!”
纷乱中,苏寻推开了门,会议室陡然一静,一群人向这边看过来,哪怕是苏寻也感受到这眼神中蕴含的压力。
金星闪耀,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在军旅中磨砺几十年的宿将。
苏寻在他们中间坐下,感受着这些人的目光,心道对自己有意见的可能不止是几位。
“我知道大家对我的想法有很多疑惑,但世道马上就要变了,过去那一套并不适用于全新的危机和挑战,如果你们对此有什么困惑,我可以和你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