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寻索性也不多问了,安心慢慢等。
至少自己还是一直在忙的,不算虚度光阴。
此时他写下的东西,不但有各式新材料和未来技术,还有许多末世中才会出现的东西。
丧尸基本特征和弱点,变异兽大致分类,秘境危险程度,资源利用方法……
书写的过程,也是梳理记忆的过程。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是平凡无奇的一天,滨海农学院的学子们则略感新奇,一辆辆军车开进了校园,荷枪实弹的现役战士取代了原先的安防。
“听说大豆那边出成果了?”
“这是多大的成果能有这么大的阵仗啊?”
“挨不住是种出天地灵根了。”
“啧啧啧,我现在就想知道接下来能出多少篇论文。”
“傻了吧你,真正的好东西是不会出论文的。”
农学院的师生们热切讨论着,但却注定得不到答案,而很快,一份份保密协议发给到了全校所有人手里。
这下,连讨论声都隐没了,只是每个人都暗自振奋要有大事发生了!
研究所里发生的大事,值得让全校师生都签一张保密协议,那会是什么?不少人开始畅想。
距离农学院最近的军方某机场,两片银杏叶飘落。
“什么大事啊,这玩意儿都来了,外星人入侵了?”
老地勤低声道:“牛夫人罢了,有什么好稀奇的,后面还有别的呢,做好准备,不该看的别看,不该问的别问。”
两架专机最终落地,看着上面走下来的几人,机场方面心神震动。
为了对抗美洲建立的国际军事联盟,亚细亚东方、太平洋西岸也诞生了一个庞大的国家联合体,这就是东盟。
从习惯上,人们会称呼其成员为盟约国,而西边被称呼为公约国,当然也有更通俗的东大与西大之类的叫法。
与徒有其名的世界议会不同,盟约与公约都建立在强而有力的领导下,对各自成员有强大的约束力。
抛开复杂的制度暂且不谈,直接领导东盟的,是由七位理事组成的东盟理事会,向理事会负责的,则是东盟秘书处。
随行的还有数位科学界名声赫赫的学术泰斗。
许多人都好奇是什么样的事件让他们突然前来,然而临时更改行程的他们并没有在机场多停留,而是直接登上了专车。
由于行程安排极为匆忙,此次额外加强了防护力量,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数辆军车一路开道,直奔滨海研究所。
河蟹大神太可怕了,不得不这么写,问就是十万字存稿全报废。
现在这本怂的连存稿都不敢存了,现写现发,生怕存下来又发不出去。
构架上其实还是很明显吧。
第6章 真的有预案啊?
苏寻首先见到的,是一名随意穿了件夹克的中年男子。
他终于放下笔,与来人握手。
“这位就是我们何局长。”郑远在一旁介绍道。
“苏同志,听说你一上来就叫出了小郑的名字?那你知道我叫什么吗?”
“还真不知道。”
“那看来我活的比较短。”对方洒脱一笑,自我介绍道:“我叫何平,世界和平的平,很高兴见到你。”
打过招呼后,二人相继落座。
“我提前过来了解一下情况,真正要见你的人还在路上。”
何平的语气温和,一边翻看资料,一边与苏寻交谈。
“我听他们说你来自未来,并且带来了一些资料和预言?我看看,是一个月之后会发生一场大灾变吗?”
“是的。”
何平快速扫完了资料,而后郑重道:“首先,非常感谢你目前所做的一切,无论是你带来的这个预言还是相应的技术,都对整个东盟乃至全世界意义重大。”
苏寻没急着说话,知道对方还有后文。
“其次是其实东盟对类似的情况有相应的预案,当然,不是你提交的这种情况的预案,而是核战争,或者类似级别灾害的预案。”
何平笑着摇了摇头:“甚至还有外星文明入侵的预案,也能作为一定参考,但这些东西如果真的启动,你应该能理解那是什么状态,这颗星球上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不得不慎重,这希望你理解。”
苏寻点点头:“那么还有什么是需要确认的吗?”
何平打开一本笔记本,上面罗列了一些问题。
“这是几位国家智库成员临时给出的问题,我问你答,我来记录。”
苏寻同意后,何平拔出钢笔开始提问。
“第一个问题,东盟登月计划是否顺利?你是否还记得其中的细节?”
苏寻一愣,才想起这时候还发生了这件大事,算起来似乎就是这两天的事。
“落月很顺利,还成功发现了水,但发现水的过程有点曲折刚开始航天员向南探索并没有发现,返程时在着陆点东南方五十米的地方发现了裸露在月表的冰。”
对方一提这件事,苏寻就想起了更多细节,当年这件事可是着重宣传过,苏寻恰好也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了解一些细节。
“好的,那么北美的相关计划是否同样顺利实施?”
提起北美,苏寻面容古怪:“阿尔忒弥斯?延期了。”
何平又问道:“在一个月之内,蓝星是否发生过重大自然灾害?”
“不记得了,国内没有,国外不太关心。”
“一个月之内,国际局势是否发生了重大变动?”
苏寻的面容更古怪了:“这个确实有。”
“?”
即使是在隐秘战线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何平此刻也愣住了,下意识看向苏寻。
“不过这是很晚的事了。”
“刚开始我们甚至一度以为大灾变也是那帮人搞出来的,直到后来秘境出现,我们发现他们没那个能力……”
“至于阿尔忒弥斯,那次延期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发射的机会。”
“嘶……”
何平与郑远对视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难以置信。
虽然其实内部做出过这种猜想,但最大胆的学者也不敢下这个定论。
何平率先回过神来,强压下情绪,继续问下一个问题。
“股市波动?”
“不太清楚,没钱,不炒股。”
“地中海东岸局势?”
“是的,从阿尔乌德恩河到地中海,他们获得了应有的解放。”
……
就这样,何平连着提出了不下五十个问题,涵盖内容几乎从文明前沿到柴米油盐,有大而宽泛的国际局势,也有小到具体的某款游戏发售亦或者是某个断更已久的作者是否更新。
这些问题苏寻有的听说过,有的则完全不知道,他都如实回答。
最终,何平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又看了眼时间:“好了,我该问的已经问完了,其他想要见你的人也该到了,咱们换个大点的房间。”
苏寻点头,抬脚跟上。
他们前往的方向是研究所内的会议室,刚走到门口,苏寻就见走廊的另一头来了几个老者,为首一人让苏寻心头一震。
“您怎么亲自来了?”
苏寻考虑过前来的可能是某位理事,却没想到是这位。
东盟总秘书处可不是什么只会整理文件的纯文职部门,如果将东盟视为一支军队,秘书处就是这支军队的参谋。
冯正则曾亲身参与战争,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对外风格相当强硬,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实权人物。
此刻这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却面带笑容:“小苏同志,终于见面了!”
“很意外?你所带来的技术和消息太重要了!”冯正则拉着苏寻一同走进了会议室:“那边盯着他的视线太多了,他现在是在给我们吸引火力呢,所以只有我自己来了。”
“给你介绍一下,这边就是你点过名的材料所吴明礼院士,这两位是物理所赵敏院士、陈钧院士。”
“还有几位你可能不太熟悉,原子能方面的刘院士,社科方面的陈教授和张教授。”
一群满头白发,平均年龄都有七十岁的老者们目光灼灼地盯着苏寻,眼神无比热切。
“小苏同志,请问……”
吴明礼上前想要提问,却被冯正则拦住了。
“先不急,先开完会,还有的是时间让你们这几位请教问题呢。”
一起到场的有十几个人,除了科研领域的几位之外,还有军政方面的代表。
苏寻与他们一一打过招呼,众人各自落座。
“苏同志,你反应的情况我已经清楚,我代表国家和全国民众感谢你的付出。”
冯正则语气肃穆,他对苏寻说道:“我们这次来,一是要尽可能的了解相关情况,二是要以你为核心,尽快推动灾备预案的启动。”
到了真正见面的时候,冯正则没有再说任何质疑的话,该做的确认早就已经做过了,事关整个文明的生死存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即使这其中还有其它问题,也可以后续再去讨论,某些准备必定要尽早开始。
第7章 真的会重演吗?
“来的路上我们已经讨论过相应的对策,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灾备办公室,以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巨变。”
“组织内决定请邵学真同志担任这个办公室的主任,他目前在国外访问,现在已经在回来的路上。”
在场中有不少人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邵学真是理事会内负责东盟工业方面的理事,由他牵头,这个办公室的规格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我们会补充一批骨干力量到这个办公室中。”冯正则又报出一些名字,其中不乏军方高层,对东盟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每一个名字都是实干派。
“这些人的任务是协调各方力量,让我们的规划得到落实,苏寻同志,我们希望你能以总顾问的身份加入这个办公室,对接下来的计划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你可以接受吗?”
“当然,责无旁贷。”
这个身份苏寻很是满意,也在预料之内,他有很多想法需要提出,但倘若要让他自己带头去做具体工作,那马上就要抓瞎。
原因很简单,这些末世前的记忆真的已经太过遥远,苏寻连自己手机密码都差点没想起来,怎么去接触具体工作?
“灾备办公室的实际地点,将暂时设立在滨海市北部的一座军事基地内,等我们的三线工程成功启动之后,再考虑迁移至更为安全的地下工事中,这个过程不会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