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第8节

  它不是叮当一声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的我的呼吸与湮灭铸成的。

  是无数有一束光放一束光的人,照亮了这个朗朗乾坤。

  这样盛大的光焰,灿烂到连宇宙都能洞穿,连末世都能涤荡!

第13章 夸父逐日,至死方休

  列国的反应很快被汇总到滨海基地,邵学真轻轻扣了扣厚重的文件,满头问号:“婆罗多那边到底是怎么想的?”

  苏寻也有些沉默,玛希亥都冒出来了,要不是这番操作属实抽象,苏寻还以为那位教宗也是重生者。

  遥远未来,次大陆确实诞生了一个以玛希亥为名的十阶存在,但肯定不是他话里这个。

  两人凑在一起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算了,北美发表了消息,你来看看。”

  苏寻接过那份文件,仔细查看了半天,而后发现没看懂。

  北美提前发布了一份所谓的灾难预警,用语是含糊其辞的,内容是混淆不清的。

  几个之前从未听过的专家学者发表了一堆让人不明觉厉的专有名词,接着就是那位大统领宣告事态已经尽在掌握之中。

  一番发言颇有点二十年前荷里活科幻大片的既视感。

  “这……假的吧,根本没有这些东西。”

  邵学真的意思是让苏寻分辨一下对方是不是也捡了个重生者,苏寻感觉这些言论自己是见都没见过。

  难不成对面的重生者是别的什么平行宇宙来的?你这不像是重生者,倒像是穿越户。

  “我们目前的判断是,这份文件的发表单纯是为了救市,对岸的股市这次遭受了重大打击,如今急需加强信心。”

  确实,这东西内容如何暂且不谈,快是绝对够快了。

  “那么我们这边的详细通报,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说起来对岸这么急着发表个这东西,倒是让我们通报的可信度又提升了几分。”

  于是在动员通告发出的三小时内,一份内部讨论过很多次的文稿也被发送了出去。

  这篇报告的具体内容就是有关于大灾变的信息,署名则是东盟第一科学院。

  为了尽可能地维持社会稳定,里面并没有提任何关于末世的字眼,而是尽量摘取了一部分苏寻描述中的内容公布了出去,灵力被形容为一种辐射。

  它有可能致人死亡,但又不绝对,会引发各类自然灾害和生物狂化,但至于狂化到什么程度,报告中点到即止,相反的,各类指导建议则写的非常详细。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让东盟民众参与全民军事训练,而后在灾难发生时各自回家进行自我隔离。

  这个方案还是邵学真提出的,苏寻直道天才,对于东盟民众而言,你说天文灾难对方是真的两眼一抹黑,但要是讲自我隔离,那大家就很清楚了。

  何止是清楚,简直相当熟练了。

  至此,理事会并没有选择将全部信息都披露出去,如果真让所有人知道末世将至,那恐怕以东盟民众的武德,这个国家可能撑不到末世到来那天。

  现在为了筹备对抗末世,更加需要东盟强大的生产力,也就更加需要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

  再者说,虽然苏寻所预言的事情大都已经实现,可由于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末世仍然有不来的可能。

  倘若真到了那时候,这个国家因内部的混乱而陷入衰退,外部的豺狼们可是要垂涎三尺了,那些自身也陷入衰落的老牌帝国可一点都不介意将内部矛盾转嫁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群众的生活恐怕不比真正的末世强几分。

  所以还是那句话,末世前的最后一个月,仍然要过好。

  以东盟强大的组织公信力,外界并未对这份报告产生过多质疑,大家这时候只是需要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并不会过于深挖这件事具体有什么背景。

  与此同时,东盟内部的舆论引导部门也开始发力,接连爆出几条更‘深层’的内幕消息,所有还有心挖掘真相的网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朝着这个方向过去了。

  末世终究不是战争,倘若没有苏寻的预警,接下来这一个月其实相当和平,与过去的几年没有多大分别。

  对于东盟民众来说,登月获得成功,对峙了多年的对手忽然解体,这应当是一个相当好的时代才对。

  所以由理事会所制定的预案与真正的战争预案仍然有不少差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并没有进行太过苛刻的舆论管控,对于交通运输的管制也较为宽松,相反的,铁路部门与各航司还在东盟协调下加大了运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返乡潮。

  局势动荡,许多人选择返回家乡,陪伴自己的亲人。

  “苏寻同志,你的家里人……”

  邵学真问出了一个苏寻一直在逃避的问题。

  他沉默了许久,转头看向办公室中忙忙碌碌的诸多同志们,问道:“他们的家人是怎么安排的?”

  “密级不够,暂未通知。”

  苏寻垂眸道:“那我也一样。”

  邵学真拍了拍他的肩膀:“倒也不至于,现在不是几十年前了,组织上也很关心你的个人生活和家庭问题,社会发生变化,你家里人应该也很担心,晚些时候你可以跟他们通个电话。”

  苏寻仰起头,努力思索起那两个其实早就已经模糊不清的身影,最终摇了摇头:“还是算了。”

  邵学真也不强求,最终提议道:“那这样,我们会安排人上门去告知一下两位老人,就说你现在在国家单位提供帮助,短时间内还没法回家,你看怎么样?也好让他们放心。”

  “可以。”苏寻点了下头,进而又笑道:“他们俩还不老呢,算年纪应该还没您大,您最近也是殚精竭虑,要注意休息。”

  邵学真摆了摆手,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随着应急预案的启动,随着力量的再一次集中,灾备办公室的规模一夕之间扩大了数倍,而且这种扩充仍在继续。

  各行各业的精英不断参与到这个急剧扩大的宏伟计划中,像百川归海,似鱼入汪洋。

  他们一层层围绕在灾备办公室周围,这些人未必知道,或者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末世的全貌,可他们仍然在拼尽全力完成各自的任务。

  邵学真带来了新的消息。

  “理事会一致决定,将整个末世筹备计划单独立项,定名为‘夸父’计划,我担任计划总指挥,苏寻同志担任总顾问与副总指挥。”

  “我们办公室作为夸父计划下最核心的灾备项目,则以‘逐日’为代号。”

  “逐日?”

  “是的,逐日也就是追逐希望,大家都很清楚,末世一旦到来,即使我们前期做了再多准备,也绝难挽救大多数人的生命,文明时代的崩塌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但即使如此,我们依然会以这样的信念与勇气去面临我们接下来的挑战,像夸父逐日,至死方休。”

  这几章写的有点艰辛了,一边与河蟹大神搏斗,一边思考一些宏观上的反应。

  也算是尝试着拉了一下情绪,这方面我自己其实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每次自己写满意了反而会慌,就怕是又自嗨了。

  接下来应该会进入一些具体的剧情推进中。

  (劳斯们,如果看的满意的话,追读的事情就拜托哩!写了书才知道,追读比月票还重要qwq)

第14章 停车检查!

  对于一个计划,一个行动,一个项目来说,赋予它一个专有的代号并非只是好听而已。

  这种命名机制本质是应对复杂管理需求的工具创新,包含了实用主义考量,首先算是有一贯以来的传统,东盟在这种级别的计划上就很喜欢以传统神话中的元素命名,嫦娥计划就是其典型代表。

  这不但能规范管理,便于建立标准化档案,也可以简化信息,提升信息安全。

  最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形成组织文化,便于心理管理,夸父计划已经对社会公开,而逐日项目则作为其核心,依据密级开放到参与整个计划的各部门中。

  随着这两个名字的披露,一股紧张感随之传递开,办公室内部的成员们虽然依旧各司其职,也难免体会到了这种紧迫的趋势。

  由不得不紧迫,一面小黑板已经放置在了大会议室的门口,上面用红色粉笔标注出了日期。

  2*30年6月15日。

  距今还有30天而且这倒计时第三十天也已经很快要结束了。

  “苏顾问,该休息了,很晚了。”

  苏寻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大办公室,摇了摇头:“再等等吧,等我把这一部分完成。”

  这是苏寻近期比较重要的一个任务,编纂一套末世生存手册,这东西要尽快写出来,后续将其打印出来还要费很大的功夫。

  这也只能是纸质,大灾变的灵力冲击之后能保存下来的电子设备并不算多,纸质书才有可能更长远的留存下去。

  “好吧……那我去给你准备一些吃的,但你这件事得听我的,今天至少要睡三个小时,这也是为了让你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明天的工作中,对吧?”

  出声劝诫的人是邵学真安排给苏寻的生活助理姜怡,年纪轻轻身兼几个博士学位,他也不知道邵学真把这样年轻优秀的姑娘安排到自己身边是什么想法,但这段时间自己确实是半点别样的心思都生不出来。

  好在姜怡专业素养极强,一般情况下也绝不打扰苏寻工作,甚至除了生活上的问题之外,也能帮助苏寻处理很多有关工作的事。

  比如目前苏寻编纂的手册,很多内容就是由他口述,姜怡打字,最终转化成文本的,苏寻此时做的更多是审查修改,依照自己的想法将这些散乱的内容整理好。

  说到底,如今能走进这座滨海基地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里面能力最差的反而可能是还在重新练习怎么写字的苏寻。

  能力不够,毅力来凑,苏寻不希望自己拖这个集体的后腿,走到这个办公室里来的人都知道末世的真正信息。

  实际上,眼前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其实有很大概率不会活下去,这是一群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人,知情这两个字对他们而言就是最残酷的宣判书。

  但这些人还是义无反顾地来到这里,为了更多人能够活下去,放弃了这一个月最后与自己亲人相伴的机会。

  为了什么?为了物质?别开玩笑了,办公室只管吃喝,不发工资。

  那是为了前程?

  死人又谈何前程。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从十几亿人中走出,来到这里为更多人的生死存亡努力奋斗。

  如果真要说是为了什么,那可能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吧确实,要论意义重大,纵观历史也只有极少的几个时代会有几件事能与此媲美。

  喝过姜怡送来的热粥,苏寻听到了一个值得振奋的消息。

  “苏顾问!常温超导体已经实现了实验室复刻!成功了!”

  办公室内爆发出一阵掌声,苏寻长长舒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给出的思路没有问题,但还是难免担忧,这东西的复刻晚一点,相关设备的研制就会慢一点,一个月看似很长,却没有哪怕一秒是可以挥霍的。

  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亦有无数人正为这个计划奋斗着。

  如今,这个长期以来只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造物终于诞生在了这片大地上,这是能极大振奋全体国民士气的事。

  “好,好啊,加紧推动工业化生产,尽快督促研究院拿出以超导体为核心的通信设备,开启三线工程的改造工作!”

  一条条命令从办公室发出,趁着夜深人静飘向远方。

  在姜怡担忧的目光中,苏寻终于站起身。

  “好了,你也尽量多休息吧,没必要和我一起熬着。”

  “这是我的工作。”

  走出办公室,小黑板上的倒计时已经变成了29天。

  “几点了?”

  “两点三十四分。”

  苏寻点点头,踱步回了宿舍。

  五月份滨海市的夜间已经不算凉快,每天四点多钟就会天亮,不过苏寻倒也不至于真把自己往死里熬,至少也得活到末世后觉醒异能。

  睡到六点,在基地内可以说是相当健康的水平了。

  出门看着已经收拾妥当甚至化了个淡妆的姜怡,苏寻叹了口气。

  这群人优秀也就算了,还一个比一个努力,卷都卷不过,如之奈何?

首节上一节8/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