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不相信末日 第7节

  “我们的子弟兵自有其独特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拥有强大的感染力,在全社会的军事化培训下,全体民众都会自发向这种精神内核靠拢。”

  “这种靠拢,足够让我们的社会秩序拥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能阻止许多恶性事件的发生,给灾后重建工作带来极大的助益。”

  在场众人相互对视,在思考这种趋势的可能性,邵学真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们会尽快讨论,争取在今晚之前拿出决定。”

  “还有其它建议吗?”

  苏寻沉思着:“核聚变和超导体的研究和制造不能受到影响,反而要加快,尤其是超导体,以它制造的通讯设备应该能躲过末世发生时产生的巨大灵力冲击。”

  “另外,我们需要地雷或者炸药,需要很多很多,我们还需要手铐,需要很多很多。”

  苏寻接连提出几项建议,邵学真一一记录下来。

  “行,那么我来协调各方生产,老徐,你去督促科学院那边的研究工作,老王去通传各大战区,提前告知他们相应计划。”

  有了思路,灾备办公室开始高效运转起来,当东盟下定决心去实现一件事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他们的脚步。

  整个国家在成功登月的喜悦中欢呼雀跃时,正有一批又一批人接收到了不一样的消息,数场隐秘的会议接连召开,某场危机的知情范围又一次扩散,但所有听说这件事的人都三缄其口,绝不泄密。

  就算如此,许多嗅觉灵敏的人也已经意识到了将有大事发生,风向已经发生了变化。

  暴风雨来临前总是分外宁静,登月计划的顺利施行值得一个下午的庆贺。

  2*30年5月16日傍晚18时00分。

  许多正在关注登月直播的东盟民众忽然发现眼前的直播换成了另一幅画面。

  很快他们就发现,不止是直播,几乎所有能接收信息的渠道,包括电视、手机,甚至无线电中,都开始同步播放同一个消息。

  “同胞们,朋友们,东盟各盟约国的儿女们。”

  蓝星数十亿人皆在此刻听到了沉稳厚重的声音。

  “此刻,我站在这里以最沉重的心情向你们宣告:我们的文明正在面临诞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经第一科学院专家预测,一个月内,我们的蓝星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天文灾难。”

  “具体的情况将由专家团队在三小时内向全民公示,但作为东盟一员,我必须在此刻向你们传递最核心的事实”

  “这不是临时演习,不是区域警报,而是需要每个家庭、每双手臂共同构筑的生存防线。我们的科研团队已确认,这场灾难将以超出常规认知的规模冲击社会运转体系。”

  “依照东盟盟约赋予东盟理事会的神圣使命,在东盟秘书处的监督下,理事会通过了以下决议。”

  “即刻起,东盟各战区将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即刻起,东盟各盟约国进入紧急状态,启动应急预案。”

  “即刻起,各省市,各单位,社会各阶层,进入战时动员状态。”

  “从此刻起,所有交通运输、能源网络、医疗储备将由战时委员会统一调配。”

  “现在发布三条即时指令:”

  “第一,各市县基层干部须在24小时内完成社区应急编组,执行「以户带邻」互助机制;

  第二,东盟所有生产企业即日起切换为战时标准,十八至六十岁公民待命接收岗位征召令;

  第三,教育系统启动「薪火传承」预案,各校历史教师需在明日向学生讲述预案内容。”

  “同胞们,坚守岗位,保持理性,攥紧希望。”

  “祖国与你们同在。”

第12章 到底在月球发现了什么?

  东盟的消息一经发出,全世界都炸了锅。

  仅仅只是听到了这个消息,数个国家就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但之后的反应却各不一致。

  “天文灾难?哪门子天文灾难,我们怎么不知道?”

  “这帮人到底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

  “投降,我们投降!”

  当然,对于各国网友而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质问自家政府:东盟都开始总动员了,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大洋彼岸,八角大楼。

  一份来自东盟官方的情报刚刚送到这里或者说应该是正在送往这里。

  就一群人对话的功夫,传真机还在往外吐纸片。

  “太过分了,为什么他们会用传真机?”

  “他们甚至没提前七十二小时激活对话热线。”

  有人相当愤恨:“这是情报部门的重大失能!失能!”

  “别说什么情报部门了,情报部门都快裁没了。”

  几个高官聚在一起吵吵嚷嚷,坐在首位的金发老者扯了扯脖子上的红色领带,语气多少有点不耐。

  此人正是西方公约的大统领,他讥笑道:“反正那些人第一时间给了情报,而且也没对我们宣战,怎么,你们想报复他们吗?”

  报复?不,别开玩笑了,坐在这里的几个人还不知道自家有几斤几两么……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也就金融还能拿得出手了。

  君不见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已经多少年没添新航母了?对岸可是年年下饺子。

  “坏了!股市!”有人站起来,但看着眼前一帮死气沉沉坐着的人,最终还是又坐下了。

  “去了也没用,熔断罢了,又不是没经历过。”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那帮底层的家伙们疯了似的在网上骂人,要求我们给个说法。”

  “无需理会。”金发老者说话时挥动着手臂,活像在拉手风琴:“没人比我更懂东盟,他们既然发布了这样的消息,肯定是关注到了什么。”

  “去宇航局随便找几个人编一篇论文,一定要抢在东盟之前发表,就说那什么天文灾难是我们先发现的。”

  在场众人眼神一亮,这样操作能不能救人不知道,但至少股市是可以救了。

  “之后该怎么样怎么样,天灾?外面那些人会自己想办法,总之不会影响到我们就是了。”

  “让我们的航母……不,谁说要部署过去的?我的意思是让我们的航母回到大洋中部,离他们远点,把舰队摆出去多拍几张照片~”

  “对吧,谁知道我们的船在哪呢,我们说它们在哪它们就是在哪。”

  “大统领说的对。”几人咧着嘴笑了起来,满脸谄媚。

  “走吧史密斯,陪我去打两杆高尔夫,让我看看你的球技有没有退步。”

  ……

  地球另一头,圣叶卡捷琳娜堡郊外的官邸中,联邦议长亦收到了同样的情报。

  区别在于这边不是传真机。

  沉思了半晌,这个头发苍白的男人将情报撇到一边。

  “发密电,如果哈城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运能提升百分之三十,我们在西伯利亚储存的能源可以提前出库。”

  “另外……算了,你去吧。”

  官员离开之后,男人沉默地躺在沙发中,面前摆着联邦中几个寡头递交的文件,最终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国之间各有应对,小国也并不慌张,有不少与东盟交界的边缘小国听到对面开始执行全军总动员之后反而睡的更踏实了些。

  无他,这必不是冲我来的。

  什么天文灾难,我又观测不了,不如等睡醒了抄作业。

  于是参照东盟的动作象征性地发出几条指令之后,这帮人集体开始装死。

  只有那些稍具规模又摇摆不定的国家此时比较慌乱,紧急公布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发表了各项政策。

  西欧在商讨可能到来的难民潮问题,澳洲在加紧自家铁矿石的出口,至于最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则来自次大陆。

  “是的,我们的月船四号也已经有了进展,不,没有延期,我们进行了秘密发射。”

  湿婆教教宗对着众多摄像头,双手虔诚地合十。

  “是的,梵天大神启示了我们,这场灾难来源于玛希亥的苏醒。”

  “是的,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会抵挡一切来犯之敌,东方大国的图谋不会得逞,必要时,我们会向他们宣战。”

  “可五年前你们的战机明明被他们击落了很多。”

  教宗无喜无悲地看向那个外籍记者,发现其来自约翰王国。

  “不,你错了,那次明明是我们取得了胜利。”

  “而且当年巴国战士都是百战精锐,才可以驾驶战机发挥出如此强大的威力,东盟自己虽然有更先进的战机,却没有实战的经验。”

  教宗语气笃定:“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在场的记者们神色各异,只能如实记录下这般言论。

  反应如此激烈的倒是少数,大部分国家还是第一时间与东盟取得了联系,世界议会的议长第一时间登上了飞机,看着获批通过的航线申请,长长松了口气。

  短短几个小时,整个蓝星的舆论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风暴,各大平台几近瘫痪。

  这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当然,对于还在白天的地区而言也是动荡不安的一日。

  世界彼端那个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工业体开始了全功率运转,像一头苏醒的巨兽,它的食粮是亿万吨钢铁,它的呼吸带出炽热火光,它的思绪在全频段跳动。

  气吞河岳,吐纳大荒!这来自人类的伟力几乎令大陆震颤。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这个被誉为工业克苏鲁的庞然巨物终于睁开了眼眸,然而它真的是克苏鲁吗?真的是不可知不可见,不可描述不可形容的存在吗?

  并非如此,它的力量来源于组成它的每个个体,是一双双失去手指的粗糙双手托起了它,是一个个难以挺直的坚硬脊梁扛起了它。

  来自于普罗大众,来自于汪洋大海。

  一条条消息快速发送,又立刻与滨海基地同步。

  “报告,第一化肥厂已转入炸药生产流程。”

  “报告,潍城农机厂已转入坦克生产流程。”

  “报告,柳市汽车制造厂已将产能投入武装直升机制造。”

  “报告,东方食品厂耐储食品已出库。”

  “报告……”

  “……”

  无数曾经在末世时想都不敢想的物资像巨浪一般涌现。

  这是什么样的感觉?

  摧枯拉朽!

  苏寻看着那些凝练于纸面的数据,心神震颤,忍不住感叹

  这就是文明的时代啊。

首节上一节7/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