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哥,你放心,没事的,我这是见义勇为,武警来了也算这家伙倒霉”,二彪立刻答应,转头又冲那青年头上甩一巴掌:“今天算你运气好,以后睁大眼睛给我看清楚了。听到了没?”
说完也不等他回答,手上使劲直接给那青年甩了个跟头。
又凑到李和身边:“李哥,好不容易看到你一回,怎么也得让我做东请你吃一顿。”
李和笑笑拒绝,下午还有课“,还有同学在等我呢,改日。你忙自己的吧”
李和说完,就不再搭理二彪,宿舍几个人继续开始到处转悠。
85、变化
摊开京城的地图,指尖沿着长安街向东划过,止于建国门外大街,街南是永安西里,街北是秀水南街。
这里还是京城的边缘,只是使馆区的消防通道。
不知道谁最先在秀水街附近卖水果,烤红薯,紧跟着摆摊卖衣服卖工艺品的也来了,如今秀水街起码摆摊的有不少家,大部分归功于李和这只蝴蝶的煽动,一条小小的秀水街已被贩卖各种商品的小贩占满。
苏明听了李和的话,鼓动了一帮子人过来练摊,这里一大半的摊主都是苏明的朋友,同学,胡同小弟,现在都归二彪管。
苏明现在是华北最大的二道贩子,从电子表、计算器扩展到服装鞋包,成了四九城有名的大金主,因为风头太盛,无奈只得躲到幕后,服装鞋袜这块全交给了二彪,秀水街这里的货一大半都是二彪散出去的。
货大部分还是靠张先文过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温州人带过来的,李和也尝试让苏明南下找货,奈何路子不是那么容易通,价格拿到手里比张先文的还高。
当然,京城里大部分摊贩子,大凡跟服装鞋袜沾边的,都是绕不开二彪的。
有时这就是本地人优势吧,要是李和自己是很难做到这个地步的,比如你一个外地人耍横,有理没理,你都是很难站稳脚跟的。
此时的秀水街还没有列入政府规划,说白了还处于摊贩和工商打游击的时代。
因为是使馆区,所以并不缺少老外,经常看见高鼻梁、黄头发的老外,他们一边用生硬的中国话与商贩讨价还价,一边用手比划;
街中许多商贩会使用简单的外语词汇向老外推荐商品、“砍价”,还有的索性就用计算器讲话,秀水街尽管环境一般,但是不少老外乐意来这里而不愿去友谊商店。
不少老外可能愿意享受砍价的乐趣,或者乐意见识市井民生。
秀水街里的东西,只要卖给老外,都是高十几倍的价格,虽然有宰客嫌疑,可不少老外还是觉得便宜,也有老外认死理的,学砍价,Howmach、Yes、No声此起彼伏。
有些人单纯为了来使馆区、秀水街看老外长什么样,怎么买东西,这帮子人无形中也带动了秀水街人气,偶尔也会买两样。
所以大部分摊主生意都不错,不少人都捞到了第一桶金,按苏明的说法,看着不起眼的摊子,一个月赚二三千跟玩似得。
这时候厂子里的一级工一个月还不到50块钱呢,大部分摊贩个体户都是祖传经验学闷声发大财。
卖衣服的,人气上来的时候,大家都抢着要,没有什么人的时候,客人就会跟你讲价,嫌你衣服做工不行,款式不行,颜色不行,各种各样的问题啊,买方卖方就是耍起了嘴皮子。
陈硕看到前面有卖袜子的,停下来问道,“大姐,我拿2双,多少钱”
“3毛一双,中午要收摊吃饭了,给你个便宜,5毛钱呢拿2双”,四十多岁的一个大姐,面带微笑,说话精神头也足。
陈硕不干了,平常自己一双袜子也才一毛五,哪里要这么贵的,“大姐,大姐,你在跟我开玩笑吗?卖袜子的可不止你一家,2毛我都嫌贵了,你还张口3毛”
大姐露出为难的神情,然后口沫横飞道,“袜子你要看成色吧,我这可是尼龙的,你再看看牌子,香港来的,梦丽娜,一般人想买还找不到地方呢。你要放在百货里面,没有五毛钱你肯定拿不下去……”
尼龙的袜子就是真五毛也不算贵,不过陈硕不为所动,“大姐,一句话4毛两双,要是成,我就给钱”
“小弟,没理由我亏本去喝西北风啊,五毛,低于这价,大姐没法卖”
陈硕转身拉着赵永奇等人就要走,刚转身,摊主就装作无奈的样子道,”算了,算了,小弟,拿去吧,四毛,以后要买还来大姐这”
陈硕笑着掏出了钱,“大姐,生意兴隆,以后肯定还来”
李和只在旁边看,也没插话,这袜子自己和苏明批出去也才1毛,这大姐倒出去就是一辈差价。
不过陈硕倒是把魔都男人的精明发挥到了极致,像赵永奇这种西北爷们脑子里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概念,人家报多少钱,看上了就直接给钱。
李和自己买了件夏季白领衫,高爱国买了双白球鞋,赵永奇买了两条裤衩子,都是陈硕负责讨价还价。
几个人来回来去逛了两趟,本来就不大的一大街,确实也没地方好去了。
虽然太阳不大,可也显得闷热,陈硕一搂李和肩膀,“李财主,你看着中午怎么安排,哥几个大老远来这么一趟,你不能让我们空着肚子回去吧”
高爱国也笑着道,“我也没意见,打土豪分地”
赵永奇道,“前面不是有凉皮吗?咱要不一人对付一碗”
陈硕指着赵永奇笑骂道,“就你会做好人,一碗凉皮才几个钱”
虽然这样说,但是还是几个人朝着凉皮摊子去。
卖凉皮的是个婆婆,买的人很多,凉皮除了经济实惠,更多的是大家喜欢酸滑辣。
除了陈硕不吃辣,其他三人最爱的就是放很多的辣椒,很多的醋,很多的黄瓜,很多的豆芽,那是一种沉浸在自我陶醉的感觉。
陈硕说,“阿婆,少放点辣”
赵永奇,道”我要多醋“
高爱国作为有名的湘南辣不怕,夸张的叫,”一定多辣,多辣“
凉皮的主料是大米或事面粉,《本草纲目》中对此的评价是:米能养脾,麦能补心。
在有现成材料的情况下,凉皮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但就是这种简单的调味,更能突显其美味的不凡。
凉皮的口感筋道爽滑,用蒜水、醋、香油等物调味,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辣椒和麻酱。而后可用黄瓜丝、西兰花等青菜进行装点调味。
卖凉皮的婆婆倒是是个好说话的,都按照大家的要求调料味道,辣椒直把高爱国辣得嘴巴通红还直呼酸爽过瘾。
待每人干掉了一碗美味的凉皮后,旁边又有卖大碗茶的,陈硕跑前头,一人帮着叫了一碗。
陈硕一大碗下去,觉得整个人都暖融融的。
不过细品之中,他却发现了隐藏在甜蜜中的奶膻味,于是他侥幸的开口问摊子老板:“这个是牛奶做的,对吧?”
摊子老板摇了摇头,祖传的大碗茶配方,所以特地采用了味道更重的羊奶,于是老板侃侃而谈祖宗配方的珍贵。
已经开始觉得浑身发痒的陈硕都要哭了,他哭丧着脸道:“我对羊奶过敏!”
86、失望
又是休息日,李和决定去租住的地方看看,把下午两节课上完,也才四点钟,先回宿舍收拾了几件衣服,就到校门口等何芳。
何芳蹭饭形成了习惯,名曰改善伙食,提前就给李和打了招呼,要求校门口等着一起走。
她有时也会觉得从吃不起饭到挑嘴就是人生命运的转变。
想起高中那会,早饭吃个饼子。
午饭,一个馒头,要五分钱的菜汤。
晚饭,又是菜汤馒头,要是想改善伙食,就去找盐,再去菜场找几片发黄的菠菜叶,悄悄拾起来,去没人的地方洗净,掰在碗里。
她现在都快忘记那么苦的日子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有时也会骂李和,把她带坏了,居然有了挑嘴的毛病。
刚出校门,就看到了推着自行车的李和,准备要小跑过去,却被人喊住了,以为听岔了,可是一回头,看见一个男孩子腼腆的朝自己走过来。
李和不远处也看到了,这个男孩子也是认识的。
这是哲学系的熊海州,不用看都知道,也是递情书的。
熊海州俊秀英武算不上,洋溢着青春脸上还透露着几分男孩子的羞涩,把一封信心的信交到何芳手上,“我们做朋友吧”
何芳心里无奈,可脸上还是得装出认真的表情,“谢谢你的厚爱,熊海州同学,我会认真考虑的”
拒绝也不是,接受也不是,何芳颇为苦恼。
何芳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高挑的个子,蕴藏着一种青春的活力,秀气的五官透出一种靓丽的桃红,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扎了个马尾小辫,飘溢着一种自然美,奔放着一种高雅的洒脱,弯弯的柳叶眉下闪动着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神折射出智慧和自信,朴素的衣着,显示着女性的成熟和严肃。
现在伙食好,心情好,这种青春无敌的力量在学校里倒是迷得了不少男孩子,情书收了确实是不少。
有不少人知道李和与何芳关系好,不少人都来找李和说项。
在青春洋溢的年纪,受一些港台电影的影响,示爱方式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人,更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在内心的小鹿乱撞下,回家提笔写下一封还带着革命感情的求爱信,大体如:XX同志,XX活动以后,回想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
情窦初开的年纪,捧一叠精致的信纸,趴在被窝里述说缠绵的心事。
就这样一封信也是反复斟酌,写了撕,撕了写,在隐隐约约觉得对方应该能够明白自己那个意思后,将写好的信笺叠一个心形,托人转交或或者当面递过去。
何芳有气无力的把信塞进包里,非常的无奈,一下子坐到自行车后座上,看着笑得贼兮兮的李和,气不打一处来,捶了李和一拳,“赶紧走,不要笑得那么鸡贼”
李和把自行车蹬得飞快,终于感受到了夏季的一丝凉风,但是依然止不住汗水跟下雨一样的淌,回头对何芳,道“我说大妹子,你这魅力也太大了吧,有多少花季少男要惨死你这石榴裙下”
何芳道,“你闲的吧,少来胡咧咧我”
“我说的是事实”
何芳笑着说,“你念念‘四是四十是十四十是四十十四是十四’”
“事实是事实是实事是实事是实事是事”
何芳哈哈大笑:“你再说‘禅是一枝花’”。
李和念:“扇思一枝发。”
又一阵大笑,笑完之后她说:“这个卷舌与平舌,鼻音与边音,你这辈子没指望分得清了”
李和的话一下子就戳中了何芳的笑点。
李和平常也把“飞机”念成“灰机”,“刺杀”念成“自杀”,“华丰”念成“发疯”。
回到家,何芳洗了把脸,趁着菜场没关门,赶紧去买菜,又给李和接了盆水,“你也洗洗,把衬衫换了,都汗的湿透了”
李和擦了把脸,把毛巾拧干,挂在绳子上,“我去李老头那看看,多做点饭,晚上跟他喝一盅”
李和刚进门,从屋里窜出两条身影,一个劲的要往李和身上扑。
当初的两条小狗崽子已经长成了大狗,比李和的膝盖还高。
因为李和一直待学校时间比较多,索性就放到李老头这里给他做个伴。
长的跟灵堤犬差不多,但是灵堤犬除了跑的快一无是处。
几千年的优胜劣汰,才成就了SD细犬,老话也说耐力好跟马跑,虽然不是跑的最快的,但是确是捕猎好手,追兔子几个弯拿下了。
进到院子,大门拐角乱七八糟的堆了一些瓷器和碎杂。
还是一如既往的闷热,逼仄的房间里吊扇又在呼啦呼啦地响,李老头正光着膀子用括刀认真的修补瓷器,抬头看了一眼李和,“我没听见狗叫,就知道你回来了”
李和拿起一个修好的瓷器,一些钉子分布在瓶子身上,“这个补的太好了,真是受累”
李老头白了李和一眼,“这叫锔补,有几道裂缝,就有几道冲,每道冲的两端用钉补好,本来应该用黄铜钉子的,可惜找不到,就用铁钉凑合了”
李和看的出神,只见李老头放下括刀,先用绳子固定碎片,再在接痕两侧的钻眼部位,抵紧钻杆,来回拉动小弓,然后将锔钉嵌进钉眼,仔细锤实敲紧,最后涂上糯米浆和骨胶。
李和好话不要钱的送上,“李师傅你真是行家,佩服,佩服”
“这门手艺快失传了吧,记得只有故宫还有几位老师傅会,景德镇还有没有传人我就不知道了,所谓碗内不见钉痕,盛汤盛水不漏,说的就是锔补”,李老头叹口气,说完又站起来拿了张纸给李和,“这是我给你列的单子,上面都是好的,看不真的都给你扔院子里去了,改天让苏明拉走,还有不少大家具,赶紧弄走,太占地方了。”
李和拿到手里一看,不知道哪里撕下来的作业本纸,看了眼屋里,又看了看院子,失望的道,“李叔,不能这么多假吧,我这屋子都快被你扔空了”
李老头刚没喝完一口水,急忙咽下去,没好气的道,“你还不知足,瓷器、玉石先不说,就是屋里的紫檀沉香许多人一辈子都积攒不来,你啊,就是遇着了好机会”
李和一听这话,疑惑的指着院子的那个大圆桌道,“我不是这意思,那桌子那么沉,应该是紫檀吧,我亲自去的,卖家还说是明清的,祖上传下来的,怎么可能不是呢?”
李老头瘪瘪嘴,“你怀疑我眼光?要是能错了,我眼珠子扣给你,这个是黄檀,跟紫檀差了十万八千里。真正的明清紫檀凤毛麟角,虽然这件不真,不过你另外两家屋子倒是收了几件真的,你小子不要得了便宜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