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第800节

“有关部门最近有什么领导来视察工作么?”顾骜随口问道。

萧穗知道顾骜关心的是什么,随口一努嘴“没什么领导,就央视拍摄公司的领导、文化有关部门专家组,这些。那辆丰田皇冠是专家组王组长的。”

可别小看了专家组的组长,因为文化有关部门的级别是很奇怪的,如果专家是个国家作协级别的领导,那就有可能副部,所以配个丰田皇冠都算低调了。

顾骜点点头,随后想到一个问题“那那些专家和筹备组的人平常住哪儿?看他们的样子,有部分人应该是要长期待下去、直到拍摄为止了吧。”

萧穗指了指北面“有些市里给他们隔壁花港观鱼旁边的招待所、宾馆,还有少数级别高的直接住空疗空疗有一部分目前是对外开放营业的。”

空疗如今已经有一部分对外开放营业,这一点顾骜是知道的,不过这个所谓的“开放”那也只是针对其他级别够的单位,你要住依然是要介绍信的。

也就是说,允许你不是空军的大区干部,但你也得有同等享受待遇的级别。

真要是个体暴发户光有钱,那也是住不进来的。怎么也得等90年代初,计划配给完全取消、靠钱就能买到一切的时代。

顾骜如今已经游离于体制之外,倒也不急着拜访,决定先在园子里转一转观览一番风景再说。

萧穗陪着他一路走到正牌的潇湘馆,翠竹茵茵,绵泉潺潺,如同人间仙境。竹林间的溪涧看着极为清澈,溪底是五色鹅卵石和白色的石英砂,不过略微有落差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水流滚出绵密细碎的气泡,短暂地露出牛奶的乳白色,等到重新澄净后,又恢复透亮。

这是一种没有身临其境就很难言传的氛围。

萧穗看出了顾骜的沉醉,解释道“这里是从龙井山引下来的山泉水,听说跟虎跑泉、九溪勉强算是一脉,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也很震撼,刘所长在设计规划的时候真是下了大功夫了。”

“刘所长?你是说美院那个刘所长么?”顾骜下意识问。

确切的说,刘所长供职的设计单位全称应该叫“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所”,不过顾骜口语表达的时候肯定是略说的,大家都听得懂。

萧穗笑道“还有哪个刘所长,这次的项目,他又是建筑园林方面的总设计师了,最近天天往这儿跑,你要是去秋爽斋的工地看看,说不定能遇到他。”

顾骜本来就是来游玩的,没什么目的性,当下就顺路走去,只当是访友了。

走到秋爽斋的时候,果然看到刘所长在一个才盖了一半的屋里,摆了张桌,上面全是施工蓝图。

看到顾骜的时候,刘所长还一脸的感恩戴德“顾老板,难得你有空,来,这些都是我带的学生和助教,呐,这是顾总,还不给顾总问好!”

一群美院的研究生连忙行礼,顾骜直呼不必多礼。

“老刘你这是何意,太客气了。”

刘所长一脸理所当然“不客气不客气,这都是应该的这是天佑咱国院呐,我是事后才听说,本来央院的人都在部里上窜下跳,就像撺掇把大观园建在京城,这样老杨那家伙就能翻回一盘,近水楼台了。

幸好还是咱钱塘人能拉到的外资有本事,硬生生拦下来,咱才能继续老本行。要我说,央院的老杨真是吃相难看,咱一直公认国内美术他们第一、设计咱们第一,井水不犯河水,他们仗着在京城,就老想捞过界压我们一头!”

顾骜听了,不禁莞尔,花了好一会儿,还是萧穗在旁边附耳低声解说,顾骜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无非又是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的门户之见,非要争什么“美术你第一,设计我第一”。

顾骜无形之间又扮演了一下神仙打架,让下界的某些小鱼小虾顺带着受惠了。

这也并不是夸张,因为《红楼梦》这种项目,在外行人看来没什么,拍出来后愿意看的受众也不多。但是在文化圈人士眼里,那影响力绝不是后来这片子的社会公众影响力可比的。

光看专家组里,就有国家级作协的领导、有些未来还能在文化有关部门做到部级,就知道这个项目b-i'ge不是收视率能衡量的,而是文艺界学术地位的象征。

“举手之劳,别谢,我也不是为了你。”

第521章 大学老师也来演戏?

顾骜并不知道,就在他去施工中的秋爽斋,跟刘所长及一众美院研究生叙旧、视察慰问的同时。

《红楼梦》剧组的筹备专家们,正好领着一群第二轮备选人员,到已经初步完工的潇湘馆,进行试装和面试。

不得不承认,历史上《红楼梦》这个剧的拍摄,还是非常让影视圈气象一新的,也非常走心。

因为它打破了此前只用各大制片厂成熟演员直接接戏的行业惯例,在初选的时候,一反常态地不看演技、不看演艺圈经历,而是纯粹从社会上海选形象气质合适的年轻人。

只要你气质形象、文化修养、谈吐内涵这些符合,哪怕毫无演戏经验和演技,也能入选。

选来之后,也不先给你敲定角色,而是先让你在大观园里住个一年半载,饮食器用、日常穿衣用度都是仿古的,让你在真实考据出来的古代环境里揣摩角色氛围。

然后每天的功课就是文化有关部门的红学专家或者古代文化专家给大家上课、让大家真心学诸如古人的分曹射覆、拇战斗花、吟诗联句之类的贵族文人娱乐方式,提升文学修养。学到差不多了,才最后定角色、开镜。

84年开始筹拍的《红楼梦》最后是到了87年发行,不过真正开机拍摄的,也就86年一年左右。而84年都是在选址建园子、选人,85年一年都是在培养这些选出来的人,最后才开机拍摄。

这种做法的成本当然是很高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拍片要赚钱,几乎就不能复制了这也算是国企计划时代、影视运作的少有利好之一。因为国企加计划,虽然容易浪费,但至少不会偷工减料。

世人只见过国企的产品因为工艺和设计的时候低效浪费、大手大脚,导致产品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但至少不会见到有牌子的国企干偷工减料的事情。

毕竟都是堂而皇之能报账的钱,办事人干嘛给国家省钱?省出来的利润又不是你的。

倒是私人老板投资进来之后,一部剧报个5000万投资实际到账2000万、还要联合导演编剧制片人一起做账、或者给偶像鲜肉明面高片酬实际上换个渠道返给投资人……不一而足。

反正私人老板是会给办事人们分脏的,你帮他省钱了,他回报你的方式也机动灵活得多,渐近于无招胜有招之境界。

市场高效而易偷工减料,计划低效而用料充足,这两大基本特性是没什么好质疑的。

有见识的明眼人,总是能看到各种制度都是有特定优缺点,不能全盘否定或者肯定。市场对计划的利弊,凭良心说,八二开吧。

后世几十年后再次翻拍《红楼梦》时,号称也是继承了这一本该优秀的文化传统,但也只是继承了“海选”而没有继承后续的熏陶培训,这就导致最后还是成了小孩子家世财力、从小才艺培训投入的对战,并不能发掘贫寒但爱好文艺者的真正潜力。

不像87版,还能选出几个本来毫无琴棋书画吟诗作赋基础,但因为展露出来的学习能力、文学热爱与天赋,被培训起来的寒门。这些人演完《红楼梦》后,有不少还走上社会各行各业有所成就,并未全部执着于一辈子演戏,可见他们有的是真的爱好古文学,而不是想当专职演员。

而很可惜的是,几十年后的小孩子都太世故,小小年纪已经尘味太重,更有十岁不到就处心积虑梦想着长大后要当明星的市侩功利。所以2010年代那一版的“红楼梦中人”海选,假装“热爱文艺”倒是假装得很像,内心实则把入选当成日后踏足演艺圈的跳板。最后总之是爆出若干丑陋的花边。

不过,这都是历史的必然,只有在某些领域上面还比较空白、大家都摸索的时候,才有阶级跃迁的机会,一切完备之后,上升通道封死,这是任何社会的共性。

美国曰本只会比中国更加封闭,这是毋庸讳言的。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痛苦感暂时更加强烈,只不过是中国人上一代还享受了“突然就能阶级跃迁”的快感,所以到了这一代有落差。

而美国人曰本人早就在二战结束那一代人就固化了,比中国人还早固两代呢,所以他们也就麻木得不痛苦了。

……

正是因为“不看演技和演戏资历”的默认选拔设定,导致这一次选进来的人员构成,跟顾骜原先接触过的影视项目,都完全不同。

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配角,是成熟的各大制片厂知名演员以外。

其他片中20来岁或者10几岁的年轻角色备选人,清一色都不是影视院校科班毕业的,也没有有经验的影视制片厂演员,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或许这也跟专家组是文学领域人士牵头、压制了影视系的缘故导致的吧,毕竟在文化有关部门牵头的《红楼梦》筹备组里,最权威的清一色是红学家和古文学研究专家,影视口的人话语权反而被压制了。

首节上一节800/1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