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菘说着就哭了起来。
“武家墩的田,朕不会赐给你,那是朕建立近卫军的根基!你若再执意要,朕只能杀你!”
朱由检直接回了一句。
他当然不会把武家墩垦荒的田给朱由菘,毕竟武家墩的农户皆是他近卫军的亲眷,他现在能够掌控自己的近卫军,靠的就是搞了土地改革,把垦荒的田地赐给了这些近卫军。
而近卫军们为了保护自己家新得的田地才不得不效忠自己。
如果,他把这些田地给了福王,近卫军即便不造反,也会对自己这个皇帝感到失望,且丧失为了让家人活下去而替皇上卖命的原始动力。
所以,朱由检不会答应。
朱由菘只得继续讨要:“陛下,可否把抄没的缙绅田产赐给臣,如叶、窦两家,他们在淮扬皆有数十万亩良田,臣不敢多要,就二十万亩良田。”
“不准!这些皆是朕将来要建立屯堡的军田!”
朱由检当场拒绝。
朱由菘内心不满起来,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回了一句:“是!”
“至于钱粮,朕也不会白白赐给你,因为朕的钱粮都是民脂民膏,不能因为你是朕的皇兄,你就可以白白享受这些,但朕也不会不管你的死活,从现在起,我大明的祖制得改一改,为振兴大明,宗室子弟也得做事。”
朱由检继续说道。
而朱由菘有些好奇地问了起来:“不知陛下要让臣做什么事?”
“研究!”
朱由检回了一句。
“研究?”
朱由菘感到很疑惑起来。
“朕决定成立一所大明科学院,所谓科学,即天下至理之学,而科学院就是研究科学的地方,朕现在任命你担任大明科学院第一任祭酒,官从四品,负责招揽天下奇才于科学院为朝廷做事;
现在朕要你首先要做的主要有两件事:
一件事是成立农业研究所,推广番薯与马铃薯的种植;
一件事是建立工业研究所,研究相关工艺如织造、玻璃制造等工艺的提高;
朕会给你从四品的俸禄,并如果你在任期间给朕搞出新东西来,朕会给你赏银。”
朱由检说道。
朱由菘只得回道:“是!臣遵旨!”
“至于你刚才说要娶杜首昌之女杜虹隐,朕且问你,女方可愿意嫁给你?如果愿意,朕倒是可以成全你们。”
朱由检问了起来,又道:“别想欺瞒朕!否则朕必治你欺君之罪!”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朱由菘的确有想娶杜首昌之女杜虹隐。
甚至还和其父亲订立了婚约。
但朱由菘登基为监国而召选杜虹隐为妃时,杜虹隐却通过装疯的方式拒绝了朱由菘的召选。
因而,朱由检自然也由此知道杜虹隐肯定是没看上朱由菘。
虽然他是皇帝,可以决定谁嫁给谁,谁娶谁,但他还是一个现代人,自然不会任意断送一个闺阁女子的终生幸福。
“是臣一厢情愿,但陛下您要是下一道圣旨,她肯定不会不答应的。”
朱由菘有些沮丧地回了一句,但旋即又说了起来。
“强扭的瓜不甜!你真的想看见她天天在你面前以泪洗面?”
朱由检问着朱由菘。
朱由菘见此颓丧地低下了头:“那好吧,陛下当臣没说过。”
“如果你能追求上她,让她喜欢上你,你再来找朕,朕到时候会赐你一段美满姻缘,但是你要是没给朕认真办事,朕不但不会赐你姻缘,还会强行要求你娶淮安城最丑的女子为王妃。”
朱由检说了一句。
“臣谢陛下!嘿嘿!请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陛下要求的事,去种植推广那个番薯!臣一定会让她喜欢上臣的。”
朱由菘一脸兴奋地嘿嘿笑了起来,摸了一下肥肥的后脑勺。
朱由检点了点头:“退下吧。”
而接下来,朱由检因福王求赐良田与俸禄之事,下了一道旨:
“国家艰难,为筹集钱粮养更多精兵良将,并赈济难民,故只能先苦我宗室子弟,毕竟我宗室子弟自太祖以来所享民利最厚,因而现暂停发放藩王宗室俸禄,并暂存于户部,设立宗室藩库储藏经营之,各地藩王宗室若无田地自养者,可就地求职,也可来淮安求职,不再限制其离开封地之策!”
有明一代,一直是把宗室藩王当猪养,不准其从事任何职业,但每年要发放高额的俸禄,其中亲王一月一万石粮,比一品官都要高十倍,不得不说,朱元璋对自己的朱家人很大方,但这却导致了大明后期沉重的财政负担,毕竟大明的亲王爵都是世袭不降级的,所以到后期亲王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大明的财政越发的艰难。
如今朱由检这么做算是抛掉了大明的一大财政负担。
“陛下圣明!”
蒋德璟接到这道旨意不由得感叹了一下,忙对王承恩道:“如此就能省下一大笔钱,先为军械总局去福建购买铁料了!”
【作者题外话】:今天更了八千字,让大家看过瘾!因为主线是皇帝种田和争霸,所以后宫生活很难细写,以后就在每章后面加个小番外吧……崇祯后宫生活日常:这日,皇帝与皇后一起吃饭,皇后说:“陛下,陈圆圆说你比吴三桂厉害的多。”皇帝放下筷子,惊讶地问:“是吗?”皇后眨了眨眼,邪魅一笑:”你说呢。“
第23章 土改
福王走后,朱由检便得以有空在这处叶家私园里逛了起来,看着湖光山色,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的景色是很美的。
但紧接着,朱由检就因此担忧起来,他担忧现在这处属于他的私园会被建奴夺去。
一时,朱由检也没了兴致在赏这原理美景:“摆驾去军械总局!”
朱由检拿下淮安城后,他的大明帝国中央政权已经开始增加持续增加他抵抗建奴的实力。
这里面既有硬实力也有软实力。
硬实力暂且不提。
先提软实力方面。
下旨调方岳贡任淮安知府的行政命令已经发往南京。
作为一名有地方执政经验且知晓钱谷事的官僚,朱由检和他的辅政大臣们都相信他能让淮安城继续繁华下去,且在将来为抵挡建奴的铁骑做出贡献,主要是钱粮方面。
武家墩的屯堡已经开始插秧,只等着秋收时的来临。
而内阁首辅蒋德璟继续组织着招募来的流民开垦荒田,并抢在夏季到来之前,先插下第一波秧苗。
按理,朱由检作为大明皇帝,依旧可以从江南等地收到两百多万石的粮赋,完全不差这点粮食。
但朱由检自己知道,他要的不是武家墩数万亩良田的粮食收入,他要的是从士绅阶层手里夺走基层控制权,要的是自己掌控天下的权力基础,要的是整合农民的力量并让大明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由检知道自己只有用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打败依旧是要建立一个儒家为主体的封建社会的满清王朝。
武家墩的屯堡没有宗族,全身自耕农,管理者也不是宗族里的族长即德高望重的乡绅,而是根据各屯堡内部选举并由中央处直接任命的。
因而,武家墩的管理者皆是直接秉承皇帝的意志做事的。
这与传统乡绅社会是不同的,在传统的乡绅社会里,村庄的管理者很多时候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即乡绅们。
这些乡绅们有“自治权”,可以不顾朝廷法令,擅自利用族约或乡约处罚自己村里的民众。
如让女子浸猪笼。
开祠堂杖毙族人等。
底层的农民们都被这些乡绅们控制着。
但武家墩不一样,朱由检的指令可以直接通达到一个生产组即一个村的管理者,进而直接可以管理和动员农民。
这也是福王想要武家墩的良田,朱由检为什么不给的原因。
武家墩算是朱由检的农业基本盘了。
而且,朱由检的农业基本盘还在扩张中,叶、窦等因为得罪朱由检而被治罪抄家的缙绅的田地自然也要被朱由检建立屯堡制度。
原有佃户全部自动成为屯堡民户,统一由内阁首辅蒋德璟管理。
有了农业基本盘,朱由检自然也有自己的工业基本盘。
朱由检的工业基本盘便是他的军械制造总局。
但朱由检的军械总局没有搬进淮安城,依旧一处叫五门山的溪谷边,因为生产枪械和火炮的生产车间已经在这里搭建好,不好直接搬迁进淮安城来,何况现在的工业基本上还是水力驱动为主。
有农业基本盘和工业基本盘的朱由检建立起一支可以与建奴作战的强军即近卫军才有了基础。
按照朱由检的设想。
在以后,他需要用自己屯堡的农业收入支撑起整个近卫军体系的后勤粮食需求。
而军械总局的工业生产则为整个近卫军体系提供装备需求,以及通过工商业赚取的利润投资技术研发与增加社会福利保障,以确保自己这个皇帝直接统治的百姓都比其他势力统治区的百姓过的好。
只有这样,朱由检相信自己的近卫军才能成为对自己足够忠诚又足够强大的军队。
而只有这样,朱由检相信自己的近卫军才能最终得以战胜建奴。
但朱由检知道自己的势力是需要慢慢壮大的。
现在离朱由检这个皇帝到达淮安府并建立自己的皇帝基本盘才四个月。
在农业方面,所建立的屯堡区还没扩张到一个县。
在工业方面,只是把大明朝廷原有的军器局、兵仗局、盔甲厂、王恭厂等组合成了一个军械制造总局。
还没有工业方面的教学机构,更没有民用工业。
但也不是说毫无进步。
比如铁厂,朱由检开始让人建立起来。
“陛下,这就是大明第一炼铁厂,采用的是陛下您所说的坩埚法炼钢并加了柳条法炒钢技术,还加了小高炉,您现在看见的这些小高炉都是炼铁厂的炼钢作业组,整个厂内的炼铁工艺是采取您所要求的流水线作业,分工明确。”
当朱由检来到军械制造总局时,就先观看了炼铁厂,而宋应星则陪同着向他介绍了起来。
“甚好!不过,炼铁厂还得再扩建,可以重新选址建立分厂,因为以后炼铁厂需要供应的钢铁产量是需要装备十万乃至百万大军的用铁需求的,不只是军队方面,以后民政方面也需要用钢铁,若桥梁营造、农用铁器等。”
朱由检点了点头,就详细指导起来。
宋应星连忙称是。
……
朱由检去了军械总局,视察炼铁厂。
而蒋德璟作为内阁首辅则去了清江浦。
因为按照大明皇帝朱由检的要求,大明中央处在这里建立新的屯堡组织。
毕竟在这清江浦一带竟有近五十万亩的良田是叶家和窦家等被抄缙绅的田产。
所以,这田产已经算是收归国有。
自然是有必要建立屯堡组织的。
虽然皇帝朱由检只是动动嘴皮子说要在这里建立屯堡组织,分田给当地佃户。
但一切都需要蒋德璟这个内阁首辅带着他的文官班子具体来执行。
可当蒋德璟具体执行起朱由检要求分田于民,建立直接由官府统治的屯堡组织时,他却发现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