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两个人说的是真的。他们能够带走140多人的飞机工程师,或者能够带走更多。而且他们已经开始研制他们的飞机,这对于中国的飞机制造业来说是好事情。如果他们能够制造出性能优异的飞机,那么中国的军用、民用都可以采购。就算军用市场谨慎使用,但民用市场也可以大采购。
目前民用市场拥有的飞机,一大半都是进口的飞机。因为中国飞机制造厂产量不足,根本无法满足民用飞机的需求。
而西安和沈阳的飞机制造厂想要生产飞机,最少需要三年时间。加上进行调试,最后能够批量生产估计怎么也应该是五年之后。这段时间怎么办?
因此任鸿隽再次看向了那两个人。这些人毕竟都是有丰富经验的飞机工程师,在原来的工厂制造过飞机。如果满足他们的条件,估计他们很快就能够生产出样机,然后检验。
可是问题也不少。
中国的飞机制造厂,之前的武汉、重庆飞机制造厂那都是隶属于军事装备部的。现在要成立的西安、沈阳飞机制造厂都是隶属于商业部的。换句话说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
如果是他们的飞机制造厂该怎么管理?
外商?
飞机这样的东西,难道可以放开给外商。这不是任鸿隽能够决定的。这个需要报告给工业部,交给经发委决定。甚至经发委也不能决定,最后还需要段勋这个内阁总理拍板。
因为放开飞机制造业,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估计反对声音也不少。
所以任鸿隽想了一会道:“曾处长,这样。你先安抚好他们,就说你和国内的金融机构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支持他们,会尽快的给他们答案。”
虽然任鸿隽在美国有决断之权。
这方面的权力是内阁直接赋予的。有些事情来不及请示国内,可以先行决断。毕竟有些时候突然会有好机会,如果全都跟国内请示,就会浪费机会。就如突然有一批好的机器设备如果拍卖,来不及和国内商量,到时候任鸿隽就有决断之权。
可是这个事情非同小可。
没有内阁的点头,没有段勋的点头,任鸿隽绝对不能决断。因此任鸿隽需要跟国内请示,但同时他又不想放过这些人。毕竟这些人是人才。
所以任鸿隽准备先稳住他们。
如果他们在这里没有结果,那么他们肯定会去找其他的渠道。其实也就是现在美国很多金融机构措手不及,所以都非常谨慎。
很快美国航空工业就会有大发展,到时候这些飞机工程师都能够发挥一技之长。现在只是美国航空工业的暂时低迷。
“好。”
“一定要稳住他们,千万不要让他们走了。我现在立马跟国内联系,请示一下。只要国内有批示,立马和他们签署合约,让他们赶紧动身。”
“是。”
“伍大使。”
“任部长。”
任鸿隽来到伍朝枢旁边,道:“伍大使,你先帮忙看着。我立马回去和国内联系,讨论一下这个事情要怎么做。”
“行。”
伍朝枢作为中国驻美公使,担任此次代表团副团长。任鸿隽不在的时候,伍朝枢就是主要负责人。
“那我先走了。”
541
“允许,而且欢迎。”
任鸿隽的电报来到了经发委,当时的中国已经是晚上。不过接到了任鸿隽的电报之后,经发委是连夜进行了讨论,然后把意见上报给了段勋。段勋看了经发委的意见,直接拍板。
外国人来中国成立飞机制造厂?
这不是小事情。
毕竟这样的行业,中国一直是政府控制的。因为飞机这个东西诞生之后,被各国重视就是因为战争的原因。没有战争,飞机这样的东西想要发展,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飞机出现没有多长时间,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立马是推动了飞机的发展。
战争是科技最大的推动力。
世界上每一次大战争的爆发,都会推动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上飞机发展也是如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失去了动力,所以对于武器研制的兴趣大降。
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好多年当中,有关战争方面的科技发展缓慢,不受重视的飞机工业,同样发展非常有限。可是最近各国又开始重视飞机的作用,一下又让世界飞机工业大踏步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飞机机型迅速出现。
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的飞机诞生,和战争是分不开的。目前来说中国飞机制造厂最大的订单都来自军方。既然是关系到战争的东西,关系到军方的东西,必然是政府最重视的。因此不管是之前军方控制的飞机制造厂,还是马上要成立的商业部控制的飞机制造厂,都是带有政府血统的。他们的地位和军工厂是一样的。
因此对于外国人成立飞机制造厂,经发委那边讨论非常激烈,有支持的、有反对的。经发委把正方反方所有的意见都写了上来,交给段勋决断。
段勋也是思考了很久。
最后拍板道:“海纳百川,我国是后发展的国家,工业技术基础薄弱,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因此我国更需要积极吸纳欧美国家百年沉淀的技术。这是我国工业能够快速发展,和欧美国家缩小差距最好的办法。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不影响政府在经济当中主体地位,那么一些行业完全可以有条件的放开。特别是像他们这样,还有一个完整的技术团队,准备在我国成立工厂的,对于我国来说更是一个宝贵的东西。我们应该大胆的让他们在我国落地生根,让这样的外商企业慢慢地本土化。只要这样的工厂本土化,那么不管他们的老板是谁,公司都会和我国企业没什么两样。毕竟这样的工厂他是跑不掉的。”
开始听到经发委报告,段勋也是吓了一跳。
飞机制造厂。
这样的东西,怎么可能开放。不过段勋后来想通了,不就是一个飞机制造厂。只要这样的工厂在中国落地,那么这就是中国的工厂。
老板是美国籍又如何?那些技术团队都是美国籍又如何?
只要他们在中国落地生根,那么他们就必须要倚重中国的技术人员,中国的工人,中国的市场。也就是说他们的工厂和中国是分不开的,到时候这家工厂就会慢慢地成为本土工厂。未来这家工厂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会是中国人,这里的工人大部分都会是中国人,工厂的税收也是中国政府收,和中国企业没什么两样。
政府只要控制好关系国家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其他行业可以让大家充分的合作和竞争。飞机工业也是如此。
未来几家主要的飞机制造厂,让他们都独立出来。特别是西安和沈阳的飞机制造厂成立之后,让他们之间互相竞争。
这是活跃一个行业最好的办法。
军方也好、民用也好,大家可以选择这些工厂当中最好的东西。
“这样的工厂,我们不仅要同意,而且要大力赞成。经发委和我们的银行协调一下,让他们支持一下这家飞机制造厂,让他们可以尽快的在我国成立飞机制造厂。他们既然说,他们已经完成设计阶段。意思是只要工厂成立,他们就能够拿出样机。那就支持他们尽快的拿出样机,看看水平究竟如何?总比我们的航空公司浪费外汇,从国外购买飞机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