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第472节

天子很清楚,指望如今的朝堂大臣,是不太可能的。

前明数百年的惯性,早已将他们彻底局限,根本不可能突破而出。

唯有如眼前堵胤锡这般年轻气盛,魄力十足的干臣,这种刚为官,便经历了天下由乱转安,由坏变好过程,以及亲眼目睹这一切改变因素的人。

只有这些没有被惯性局限,拘束的人,才不会有如朝堂那些重臣一般,有那么多顾忌,会那般瞻前顾后。

天子目前要做的,就是护持着这些人难得的为国为民之本心,护持着这些人的锐意进取。

然后,一点一点的培养着他们。

最终,用他们,去替代朝堂上那些为“领头羊”的重臣。

到了那时候,才是真正新时代的开始。

也才是大恒真正锐意进取之际。

……

第七百零一章 辽省大开发

天子并未在山海关逗留太久,仅仅两天时间,天子之驾,便再一次启程。

浩浩荡荡的天子之驾,在这冰天雪地之间,缓缓跨越了这一座天下第一雄关,重新踏入了这一块,天子熟悉得不能在熟悉的土地。

从当年孤身来于此世初掌兵开始,这一块辽东之地,几乎就是天子日思夜想之地,全身心的思绪,皆在这一块土地之上。

一城一堡,乃至一村一镇,官道村道,天子都可谓是了熟于心。

对这里,天子几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甚至,天子对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皇宫,对没有对这块土地熟悉。

时隔多年,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天子心中亦是莫名感慨。

他还记得当年,他不止一次畅想过踏青辽镇后金,彻底收复辽东之景。

时至如今,辽镇……早已成了历史,后金,也早已烟消云散,虽还有些许余孽尚存,但对比当今大恒,着实不值一提。

莫说区区数千人的余孽,哪怕是全盛时期的后金,在当今的大恒面前,也绝算不得什么大患。

汉土已复,汉土已定,汉土已安……

一条辽东走廊,天子难得感慨万千。

在曾经,辽东走廊为久战之地,辽省为异族压榨,抓到了就得为奴为婢之地。

故而,不管是辽东走廊也好,还是辽省也罢,在当年那连绵战火摧残之下,皆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田地荒废,尽是一片荒凉破败。

而当下,曾经荒凉之景已然散去,官道上人来人往,商旅不绝,尽显喧嚣。

沿途曾经的边疆重城,曾经那血与火的战争气息,除了城墙上依旧残存的战争痕迹以外,其他一切,已然是被这份喧嚣给彻底冲散。

这一条建制为山海府,直属中枢的辽东走廊,在当下,俨然已经失去了曾经的战略作用,反倒是成了一条如同丝绸之路一般的商道之路,成了联动中原与辽省的陆路枢纽所在。

当天下之驾跨越这条辽东走廊,踏入辽省之后,这份变化,在天子眼中,已然是愈发明显。

短短几年时间,从最开始平定辽省,不过数十万人口,到现如今,膨胀至近两百万人口。

仅此一点纸面上的数据,便可清楚看出辽省的变化之大。

当然,这些,还只是纸面上的。

最重要的,莫过于辽省在大恒天下的特殊战略地位。

天子能登临大宝,立国大恒,其根基,是在于尽在掌握的百万大军。

但严格而言,天子自掌权,到登基,都没有一处真正的根基之地。

哪怕是大军镇压之地,也都是旧有秩序笼罩之地,只是被大军镇压,不得不为天子所用。

但这辽省,显然完全不同。

大恒初年,天子情辽镇后金,大军犁庭扫穴,诛族灭种,这辽省,才是真真正正意义上的破灭了一切旧有秩序,是真真正正从无到有的塑造了一个天子心目中的大恒秩序。

土地财税改革,第一个实施之处,实施贯彻的最彻底之处,就是这辽省。

税务司改制,里甲改制,皇权下乡,在这真正从无到有建立起大恒秩序的辽省,也是实施的最为彻底的。

就连督学教育改制,在这辽省,哪怕尚未曾全面覆盖,也只是因为天子刻意压制,有所顾忌而已。

很是清晰的一点,那就是……在大恒天下别的地方,大恒实施的任何政策,都有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又会带来极大的阻力。

但在这辽省,这些,都没有!

在辽省,没有盘根错节的地主士绅,也没有在官场盘根错节的文官派系,更没有那侃侃而谈的士林舆论……

真真正正的百废待兴,也真真正正可以让天子毫无阻力的推行心中之政。

辽省,就是一块宝地,一块大恒真正的根基之地!

也正是因为这些,才有了天子对辽省的极度重视。

不然的话,无论是对辽省的开发,亦或者百姓的迁徙,以及辽省的稳定,皆可徐徐图之,用不着当前这般如此急促的大规模输血。

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辽省,也才在大恒有如此特殊的地位,能让天子近乎不惜代价的常年累月输血让其发展。

至于其他因素,皆只是这个原因的附带产物。

在这般完完全全的大恒秩序下,辽省,亦是展现了与大恒天下其他省份近乎完全不同的民风局势。

在辽省,商业经济,早已成型,商业环境,也远比大恒其他地域要成熟开放得多。

海贸交易,哪怕比不上江南海贸商业,但得益于成熟开放之商业环境,也并不比江南海贸商业逊色太多。

而大规模百姓的迁入,人口的暴增,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带来的,又是已经可以看到肥沃粮仓之地。

在昭武八年,建省不过数年的辽省,商税上缴数目,在大恒天下,已然是排列前茅,仅仅逊色于浙江及南直隶改制而成的江苏,还有北直隶三省。

农税规模,虽暂时在大恒天下,尚且排不上号,但也只是因为大恒对辽省迁徙之民的免农税之策。

按户部统计,以当前辽省之土地,在这些年的大规模开发,可种植土地规模,已然跃迁至大恒诸省前列。

再加之当前依旧持续的鼓励生育之策,鼓励迁徙之策,以及还将持续的官方组织迁徙,预计在昭武十五,辽省之农,就足以彻底成为大恒又一粮仓之地,辽省农税之规模,也足以跃迁之大恒诸省前列。

农商齐头并进,辽省,在这近乎举国之力的输血支撑下,在这冰天雪地的浩瀚土地上,俨然成就了一个遍数青史,亦是未曾有过的奇迹。

而这个奇迹,显然还在持续,且会持续很久很久。

数千里雪原,迟早会化为数千里沃土。

千里无人烟,也必然会成为人口旺盛之地。

在这昭武治下,辽省大开发,也注定会铭刻于青史,留下浓墨重彩,无法忽视的重重一笔!

第七百零二章 藩镇

“臣,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沉阳府城之外,辽省巡抚张贺及辽省总督黄得功领辽省文官武将,叩拜于冰天雪地之间,万岁之高呼,直冲云霄。

“免礼吧。”

天子从车架走下,抬头看向这座曾经后金都城,眉宇间亦是难掩唏嘘之意。

忆往昔峥嵘岁月,着实难免感慨,尤其还是多年之后再至,那更是感慨万千。

片刻,天子才收拢心绪,目光转向身前辽省巡抚张贺及辽省总督黄得功两人。

辽省,在大恒天下,不仅仅农商环境特殊,同时,官职,也同样特殊。

在早些年的军政分离之策贯彻下,天下各省政治军事生态,早已恢复了多权分立之模样。

如文官体系的布政使,按察使,税务使,督学使,督察御史。

如军队体系的参谋司,军法司,政治司……

两个体系,皆是对应中枢,或直属,或统管,军政分离,相互制衡,集权中枢。

放眼当今大恒天下,除了云贵两省,依旧保留着督师体系,即军政尽掌,大权独揽的坐镇一地。

也就只有这辽省,还保留着巡抚职权,即巡抚统管一省之民政,底下诸司,诸府,尽归巡抚统管。

军事之上,亦是如此,总督统管辽省军事,除了陕西因地势特殊,对西北藏地之经营,依旧设总督统管外,也就只有这辽省,依旧保留着军事之总督。

如此之政治军事生态,自然是为了集权。

毕竟,在民政之上,辽省堪称大恒的示范之省,若无集权,必然是矛盾重重,进展缓慢。

而军事上,辽省在建制之初,便设戍边五卫,后陆陆续续,又增添五卫,时至如今,辽省已有戍边十卫,环绕在整个辽省外围,戍卫辽省安宁。

同时,辽省还有驻守有长风,安辽,破虏三营精锐营兵,共计近万铁骑。

如此重兵囤积,辽省军事职责,自然不轻。

如自平定辽省之后,就没有停歇过的犁庭扫穴,对辽省土着,即冰天雪地里的那些土着部落,对当年残存的后金余孽进行绞杀,开拓汉民生存空间。

这显然非是一时之功,而是长久之策。

辽省浩瀚无垠,但当今实控之地,较之整个辽省,依旧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依旧还只是名义上的掌控,一无驻军,二无汉民。

辽省的这重兵囤积,其最主要职能,就是开疆拓土。

只不过,这种开疆拓土,非是一场战争,就打下多大的土地,而是跟随着辽省发展而开疆拓土,一点一点的向未曾实控之地侵蚀,开拓生存空间。

如此重兵,另外一个职能,自然就是威慑朝鲜。

朝鲜在大恒,也是省级行政区域,这些年,虽未爆发太大的动乱,但小规模动乱,几乎没有停歇过。

也就只有这近几年,辽省发展飞速,军事政治经济的辐射影响,对朝鲜愈发加深,朝鲜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但必要的军事威慑,自然是必不可少。

但……这只是从前,现如今,辽省已稳,秩序已固,以前需要集权的职能,不需要集权,也能正常运转……

总督,巡抚……

这两个集权之职,对辽省而言,或许还是需要,但对天下,对天子而言,已经是弊大于利了。

念头一闪而逝,但这个念头,却也直接在天子心中扎根。

天子也完全没有卸磨杀驴的心态,功劳政绩不错,那就升官发财,再撤去巡抚总督,恢复正常即可。

这无疑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

天子,朝廷,不可能让一个人,长期把持一地之权。

那非是重视,而是在捧杀!

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

长期把持一地重权,生杀予夺,那迟早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那样,才是对天下不利,对个人不利。

在辽省诸文武陪同下,天子入沉阳城,亦是直接住进行了沉阳行宫之中。

所谓沉阳行宫,指的自然是后金皇宫。

平灭后金,皇宫空置,涉及天家,自然没人敢擅自处置,故而一直空置,辽省也曾多次组织人手进行维护,随着天子巡视天下计划公示,后金皇宫,自然就顺利成章的成了皇家沉阳行宫,为天下下榻之处。

后金之皇宫,算不得大气,甚至比之地方是富户权贵之家,恐怕都多有不如。

首节上一节472/5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