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190节

  “我们现在打造的这款产品,是市场上需求量最高的1M DRAM芯片。

  “经过不断地改进,在良品率上,我们已达到业界水准。同时我们还站在客户角度,测试过故障率。

  “在这里我先分享一组数据:

  “同性能的芯片,日苯的芯片在前一千小时的故障率,大约为0.02%;美国的芯片为0.09%。

  “而我们是0.05%。

  “介于二者之间,与美国的芯片相比,我们有优势;与日苯的芯片比……我们同样有优势!如果我们目前主要耕耘内地市场的话。

  “因为成本优势。

  “即使日苯的芯片目前确实优于我们一些,但在价格方面,对比我们,他们毫无优势。

  “我个人建议,作为公司第一款产品,步子不要迈太大。而我们销售部的整体想法是:先利用这款产品,打下根基,拿下我们的根据地大陆市场……”

  想法比较保守,但也挺中肯。

  李建昆下意识点头,无论如何,根据地确实要先拿下来。

  他搁特区生产内存条,国内有需要的企业还进口内存条,算怎么一回事?

  那叫耻辱!

  等台上的销售部经理何元伟,发言完毕后,李建昆开口道:

  “你们的计划可行。

  “特区华电公司现在也算全国知名企业,但多数人只知道咱们是造BB机的。消息更灵通的人还知道咱们建了个华电产业园,可好几年了,似乎一点动静没有,是时候让大家知道咱们的主营业务是什么了。

  “趁我在特区,你们销售部尽快组织一场‘产品发布暨订货会’。”

  何元伟眼前一亮,咧嘴道:“好,马上去办!”

  大老板显然准备推他们一把。

  他们整个销售部的人加在一起,忙活上几个月,只怕都抵不上大老板露个脸管用。

  是的,大老板。

  尽管他们明面上仍然叫“李总”。

  大老板估计都不知道,当他是世界首富的消息见报后,产业园这边闹腾成什么样子。

  最开始像一场十二级地震。

  后面报纸上的舆论都开始倒向他后。

  天天晚上放工,园区内可以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形容,最后还是林院长发话,让别这么闹腾,大家才收敛。

  会议继续,几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都上台讲了几句。

  最后,林兰瑛起身走上舞台,来到四方桌旁,望向台下道:“下面有请李总登台,为公司的第一款产品掀开红盖头。”

  啪啪啪啪啪……

  掌声雷动。

  李建昆只能起身登台,颇为没辙,想不到老奶奶也喜欢仪式感。

  事实上,这款芯片在场的谁没见过?

  年前他来特区时,已仔细瞅过,只是当时被告知良品率达不到行业水准。

  即使后面做过改进,肉眼又能看出什么差别呢?

  不还是根内存条么。

  唰!

  红头盖被李建昆掀开。

  一个四方体的透明塑料盒内,静静躺着一根巴掌大的内存条。

  林兰瑛抬手压了压,使得掌声停止,遂对李建昆笑着说:“要不、取个名字?”

  “啊?”

  一根内存条,犯得着取名字么。

  搞个字符编号得了。

  林兰瑛似乎看出李建昆的心思,又说道:“我是想着,干嘛要学别人?”

  她低头望向内存条,略显浑浊的眸子里,竟流露着慈爱:

  “它是公司所有人的心血结晶。

  “有些人在自己孩子身上付出的时间,或许都不及它。

  “何不给它一个有温度的名字?”

  这让李建昆怎么拒绝?

  “那取一个?”

  他笑道:“还是您老来吧。冉姿知道,我是取名废。”

  台下,冉姿抿嘴笑起来,点了点头。

  林兰瑛见此,倒也没推让,思索片刻后,道:“要不、叫龙腾?龙腾Ⅰ,以后这个系列的升级版,再按照龙腾Ⅱ、龙腾Ⅲ……这样往上加?”

  “好名字!”

  李建昆竖起大拇哥道:“也是好主意!”

  满堂大笑。

  想不到这位也会拍彩虹屁。

  不过,这名字听着确实不错,似乎还饱含着一些深意,或者说林院长的美好期许。

  龙腾Ⅰ号DRAM芯片,由此诞生。

  会议结束后,冉姿送李建昆去华电宾馆休息。

  车上,李建昆见她似有心思,问道:

  “想什么呢?”

  “我在想,这东西好卖么?内地目前电脑根本没普及,别说居民家庭,你看特区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有几家公司配了电脑?”

  李建昆拍拍她的小脑瓜道:

  “你啊你,不该你操心的事,瞎操心。”

  冉姿似乎不满地捋起头发,但小脸上哪有不满的情绪?

  司机换了个人,小张应该是去忙活李建昆交代的事了,赶紧从内后视镜上挪开目光,专注开车,权当没看见。

  “你这叫……啥也不懂。”

  李建昆笑道:“你以为这个‘内存条’,只是个人电脑上才用得到啊?”

  冉姿疑惑道:“不是吗?”

  “是个屁。

  “只要是计算机,或者说本质上是计算机的东西,它就离不开内存条,计算机的构造决定了这一点。”

  李建昆解释道:“个人电脑在内地确实远没有普及,但内地一九五六年就研制出了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嗯,是一种大型电子模拟计算机。

  “随后一直在研发。八三年还研制出了‘银河-1’亿次巨型计算机,成为继美日两国后,第三个能研制巨型机的国家。

  “内地的计算机基础其实并不弱,只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用上还难以普及,不过在公用领域、科技研发,工厂生产等很多方面,计算机早已开始大量运用了。”

  李建昆说到这里,指向车窗外的一根水泥电线杆,问:

  “看到上面的那根细线没有?”

  冉姿道:“电话线?”

  李建昆点头道:“电话线连向邮电局的那头,有台程控交换机,那玩意本质上也是台计算机,才能实现控制和续接的两个主要功能,不然全靠人工,现在这年头,一个市级邮电局配一千个接线员都不够用。”

  冉姿恍然大悟。

  来到华电宾馆门前。

  旋转玻璃门旁,戳着一个人,等车停稳后,赶紧上前拉开后排车门。

  李建昆一边走下车,瞅着他手里拿着一只白信封,诧异道:“这么快?”

  司机小张笑笑道:“又不是什么秘密。”

  他跑了一趟特区招商办,找到一个喝过几次酒的哥们,分分钟把名单拿到手。

  大老板交代的事,也不敢不快。

  李建昆接过信封时,脸上的笑容已消失不见,透着一股寒意。

第1097章 下子

  李建昆在华电老厂的那间宿舍,由于长期没人住,据冉姿说泛着一股霉味,得通风一段时间,暂时只好下榻在华电宾馆。

  宾馆客房里。

  李建昆冲了个凉水澡后,从卫生间走出来,将揉搓头发的白毛巾扔在电视柜上,踱步到窗边的藤椅上坐下,够手从玻璃茶几上取过那只空无一字的白信封。

  信封里有张折叠起来的A4大小的纸张。

  摊开后。

  李建昆眼神扫视。

  嗯?

  一遍扫完,硬是没发现“洛克菲勒”这个姓氏。

  李建昆再扫一遍,仍没发现。

  倒是“摩根”确实有。

  这证明小张的消息应该是准确的。

  所幸名单上不仅有名字,每个名字背后,还附带着对方所属企业的信息。

  李建昆改粗略扫视,为认真查看。

  然而,从头看到尾,仍没有找到关于洛克菲勒的半点信息。

  “搞错了?”

  正当李建昆眼神望向床头柜上的白色座机电话,打算亲自找内部人询问一下时,余光在纸上捕捉到一个名字

  佩姬杜拉尼。

  这勾起了一些他曾了解过、但因关系不大,并未放在心上的记忆。

  彼时在大漂亮国,由于徐庆有的关系,他和茱蒂杠上,面对茱蒂的强大背景,他自然要做番功课。

  洛克菲勒家族的现任掌门人戴维洛克菲勒,其妻子的姓氏,便是“杜拉尼”。

首节上一节1190/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