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78节

  曹卓然扫视一眼桌面上的小电器,心想可真够传统的,电控开关、插头、插线板、热得快,还有一个电热铝水壶,都是这类小物件。

  不过也确实家家户户用得着就是。

  老实说,像这样的小物件,任何一家电器厂都能生产,虽然他们集团有需求,但是正常情况下,肯定没必要千里迢迢跑到大陆来采购。

  曹卓然望向桌面上的那只八孔插线板,在这些小物件里面,插线板的需求量最高。

  个头是真大,他们平时采购的十六孔插线板,也就这个大小。是一个没有任何造型的长匣形,通体是原材料的白色,没有断电按键,没有通电指示灯。

  当真是毫无美感可言,且欠缺功能性。

  这玩意采购回去,怕只能卖往非洲,价格不合适的话,还不一定卖得动。

  若说优点,倒也有,电线看起来还挺粗,但短了点。

  他伸手拿起来。

  咦?

  曹卓然吃一惊问:“这么重?”

  他们采购的十六孔插座,带五米线的那种,两只都没有这一只重。

  李建勋有些忐忑道:“拿在手上有份量些,应该更好吧?哦对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你大可以放心,插座里面用全铜片,包括附带的电线,用的是四平方的纯铜芯线。我有带工具,拆开给你看看吧。”

  说罢,便动起手。

  三下五除二把插座拆开,电线剥掉。

  曹卓然差点没被黄铜闪瞎狗眼,一个八孔插座用四平方铜芯线?

  两人身后传来声音,李建昆笑着说:“曹老板,这种插线板用个二三十年都不带坏的。”

  尽管现在假冒伪劣产品也不少,但是国营老字号工厂出来的东西,模样或许没能与时俱进,质量却没得编排,那是真好。

  李建昆犹记得前世买的第一台大电器。

  西湖牌电风扇。

  坐式,带的是铁扇叶。

  吹起来凉风呼呼,用过些年头后,一直等着它坏,想着也狠下心来装窗机空调,他娘的就是不坏,最后油漆剥落,风罩和扇叶锈迹斑斑,它还能扇,甚至不耽误摇头,你说气不气人。

  曹卓然笑着回话,说那是那是,又望向李建勋问:“用料确实足,像这样一只插线板,你们出厂价多少?”

  只要舍得下料,插线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这样的质量任何电器厂都能做出来。他们集团便常根据某地区的客户需求,向厂商定制产品。

  问题是这样做之后,成本肯定不低。

  未必好卖。

  “五块六。”李建勋道,“价格是上面定的,有统一标准。”

  曹卓然啧一声,沉吟道:“5.6美元的话,在产品设计上,得做些改良啊。这个不难,无非是换套塑料模具,我可以找人设计,另外各地区的插头规格和电压不一样……”

  “等下老曹。”李建勋打断他道,“不是美元,我说的是人民币。”

  瞎!

  曹卓然倏然瞪眼,盯着他仔细瞅瞅,指向桌面上被五马分尸的插线板,问:“你说这东西出厂价是5.6人民币?”

  “对,经销单位从我们厂拿货,就是这个价。”

  卧槽?

  有这行情?

  李建昆拍拍曹卓然的肩膀道:“这个价格向外,未必拿得到,内地情况肯定了解,说白了都是自家单位。”

  李建勋补充说道:“今天和老曹你碰面,主要想先看看,你们有没有采购的兴趣,如果有,我再去找上面谈。你放心,肯定也不会给你高价。”

  现在是啥市场行情?

  产品卖不动。

  厂里是啥情况?

  债务乱成一团麻,揭不开锅,职工们嗷嗷待哺。

  和老曹合作是什么情况?

  外销赚外汇!

  有新的来钱渠道,现金入账!

  李建勋已经做好准备,如果有人不同意,吵翻天他也要把这买卖干成,只要老曹这边愿意采购。

  “有!”

  无论出于哪个角度考虑,曹卓然都不能卖关子,原本想好亏本也要干,潜在好处无穷。

  如今看来,保不齐还是个好买卖。

  这么低的采购价?

  没怎么来过大陆的他,蓦地意识到,自己似乎错过一条大财路。

  见他回答得如此斩钉截铁,李建勋大喜过望,笑道:“那、咱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好好。”

  两人这边热络合计起来,李建昆伸起懒腰,没他啥事了,悠哉往床上一躺,准备眯一觉,早晨那一仗,猛了些,从天色蒙蒙亮到朝霞漫天。

  应该很快会有宝宝吧,李建昆满心期待。

  大哥遇上的这个麻烦呢,几乎是眼下所有国营厂面临的困局。

  真不是他这个啥也不是的家伙,能够解决的问题。

  其实吧,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即使是前世,后面看似解决了,实际上并没有。

  否则也不会出现九三年的银行兑付危机。

  不过如果只是小范围内解决一下,也不是无法办到。

  首先要搞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当内需循环出现问题,运转不畅时,不如把眼光向外看看,看有没有法子促进外销。

  倘若能成。

  则意味着新的销售渠道,新的资金注入,或许说新鲜血液。

  那么自然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要采购的话,会采取定制采购的方式,产品外形和规格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审美差异和电压、频率,以及插头标准的不同来考虑……

  “既然是定制采购,我们会按照国际惯例,预先支付30%的订金,提货时付清尾款……”

  两人商议好久。

  李建昆真真熟睡一觉。

  

  数日后。

  望海电器厂的院门上方,拉起一道大红色横幅。

  上书大字:热烈欢迎卓然集团诸位来宾莅临指导。

  曹卓然回港了,是个大忙人,这次没来,不过特意派来一名集团高管带队,不仅带来许诺的模具、产品结构设计图纸,还有两名技术人员,包括港城中行出具的现金汇票。

  呼呼

  李建勋气喘吁吁跑进一间办公室,望向坐在窗边五屉桌后面的小老头,扬起手,咧嘴笑道:“看!”

  小老头满脸皱眉舒展开来,从靠背椅上起身,乐呵呵问:“忒爽快?”

  “必须的呀,人都说这是国际惯例,其实咱们真应该学习。”

  “来来,我瞅瞅。”小老头忙招手。

  当看清汇票上一个“5”,后面不算小数点之后,五个“0”,小老头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并且单位是美元。

  雪中送炭!

  “老书记,我是这么想的,钱兑开后,先把职工工资结一下,大家手头紧巴巴的,有些甚至家里揭不开锅,春节也过得不欢快。”

  李建勋收敛笑容,认真说道。

  小老头望向他道:“那材料从哪来?其实这三成钱连支付材料费都不够,一个个耳朵尖得很,你看吧,我估计下午就有人过来要债。知道我们有钱,就算上面同意,没见到钱,他们是不会再允许我们赊欠的。”

  是这个道理。

  转念一想,他们的职工困难,别家厂子就不困难?

  日子都不好过呀。

  不过李建勋并非这个意思,他是想高低留下点,给职工们发个生活费。

  小老头叹息一声道:“再熬熬吧,等交了货,尾款到账,一切就会好的。”

  李建勋正想说清楚想法,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人影小跑进办公室。

  “李副厂长,外商的人找你哩。”

  小老头瞪着李建勋问:“你把人家撂着不管?”

  李建勋讪讪一笑,“我让他们先坐坐,我跟他们老板,还挺熟。”

  主要拿到钱,太激动,厂里许久没进过钱,更别提还是五十万美金。

  正如建昆所言,老曹生意做得可不像他自己说的小打小闹,头一回合作就是超级大单。

  “你真是……”

  李建勋有点怂这个在厂里干了快四十年的老书记,当即脚底抹油,拉着来人向门外走,随口道:“不都说好了么,这么急找我干嘛?”

  “他们说其实这次尾款也带过来,他们希望能尽快交货,不想由于某些原因耽误生产,还说有李建昆先生提供担保,如果我们有需要,他们可以先把尾款结清。”

  吱!

  李建勋猛地一个急刹车,怔怔后,机械式地扭头望向办公室里面。

  只见那头发花白的小老头,一蹦老高,几乎就要喊出“噢耶”。

  “哈哈!建勋,你有个好弟弟啊,托他的福,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小老头大笑,脸色通红,想想后,对李建勋身旁那人说道:“去找杨厂长和张会计,我们要合计一下,发工资!”

  “好的好的,我马上去!”

  嗖

  “建勋,你还愣着干嘛?赶紧去陪客呀。”

  “哦……”

  “汇票,汇票啊!”

  李建勋大步迈开,略一愣神后也便想通了,亏得上回和建昆的谈话,这是他亲弟弟啊,没啥好计较的,头也不回地挥挥手道:“晓得了晓得了。”

  隔日上午。

首节上一节1278/13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