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278节

  如今看来,保不齐还是个好买卖。

  这么低的采购价?

  没怎么来过大陆的他,蓦地意识到,自己似乎错过一条大财路。

  见他回答得如此斩钉截铁,李建勋大喜过望,笑道:“那、咱们坐下来好好谈谈?”

  “好好。”

  两人这边热络合计起来,李建昆伸起懒腰,没他啥事了,悠哉往床上一躺,准备眯一觉,早晨那一仗,猛了些,从天色蒙蒙亮到朝霞漫天。

  应该很快会有宝宝吧,李建昆满心期待。

  大哥遇上的这个麻烦呢,几乎是眼下所有国营厂面临的困局。

  真不是他这个啥也不是的家伙,能够解决的问题。

  其实吧,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即使是前世,后面看似解决了,实际上并没有。

  否则也不会出现九三年的银行兑付危机。

  不过如果只是小范围内解决一下,也不是无法办到。

  首先要搞清楚这件事的本质是什么,当内需循环出现问题,运转不畅时,不如把眼光向外看看,看有没有法子促进外销。

  倘若能成。

  则意味着新的销售渠道,新的资金注入,或许说新鲜血液。

  那么自然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要采购的话,会采取定制采购的方式,产品外形和规格按照我们的要求来,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的审美差异和电压、频率,以及插头标准的不同来考虑……

  “既然是定制采购,我们会按照国际惯例,预先支付30%的订金,提货时付清尾款……”

  两人商议好久。

  李建昆真真熟睡一觉。

  

  数日后。

  望海电器厂的院门上方,拉起一道大红色横幅。

  上书大字:热烈欢迎卓然集团诸位来宾莅临指导。

  曹卓然回港了,是个大忙人,这次没来,不过特意派来一名集团高管带队,不仅带来许诺的模具、产品结构设计图纸,还有两名技术人员,包括港城中行出具的现金汇票。

  呼呼

  李建勋气喘吁吁跑进一间办公室,望向坐在窗边五屉桌后面的小老头,扬起手,咧嘴笑道:“看!”

  小老头满脸皱眉舒展开来,从靠背椅上起身,乐呵呵问:“忒爽快?”

  “必须的呀,人都说这是国际惯例,其实咱们真应该学习。”

  “来来,我瞅瞅。”小老头忙招手。

  当看清汇票上一个“5”,后面不算小数点之后,五个“0”,小老头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并且单位是美元。

  雪中送炭!

  “老书记,我是这么想的,钱兑开后,先把职工工资结一下,大家手头紧巴巴的,有些甚至家里揭不开锅,春节也过得不欢快。”

  李建勋收敛笑容,认真说道。

  小老头望向他道:“那材料从哪来?其实这三成钱连支付材料费都不够,一个个耳朵尖得很,你看吧,我估计下午就有人过来要债。知道我们有钱,就算上面同意,没见到钱,他们是不会再允许我们赊欠的。”

  是这个道理。

  转念一想,他们的职工困难,别家厂子就不困难?

  日子都不好过呀。

  不过李建勋并非这个意思,他是想高低留下点,给职工们发个生活费。

  小老头叹息一声道:“再熬熬吧,等交了货,尾款到账,一切就会好的。”

  李建勋正想说清楚想法,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人影小跑进办公室。

  “李副厂长,外商的人找你哩。”

  小老头瞪着李建勋问:“你把人家撂着不管?”

  李建勋讪讪一笑,“我让他们先坐坐,我跟他们老板,还挺熟。”

  主要拿到钱,太激动,厂里许久没进过钱,更别提还是五十万美金。

  正如建昆所言,老曹生意做得可不像他自己说的小打小闹,头一回合作就是超级大单。

  “你真是……”

  李建勋有点怂这个在厂里干了快四十年的老书记,当即脚底抹油,拉着来人向门外走,随口道:“不都说好了么,这么急找我干嘛?”

  “他们说其实这次尾款也带过来,他们希望能尽快交货,不想由于某些原因耽误生产,还说有李建昆先生提供担保,如果我们有需要,他们可以先把尾款结清。”

  吱!

  李建勋猛地一个急刹车,怔怔后,机械式地扭头望向办公室里面。

  只见那头发花白的小老头,一蹦老高,几乎就要喊出“噢耶”。

  “哈哈!建勋,你有个好弟弟啊,托他的福,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小老头大笑,脸色通红,想想后,对李建勋身旁那人说道:“去找杨厂长和张会计,我们要合计一下,发工资!”

  “好的好的,我马上去!”

  嗖

  “建勋,你还愣着干嘛?赶紧去陪客呀。”

  “哦……”

  “汇票,汇票啊!”

  李建勋大步迈开,略一愣神后也便想通了,亏得上回和建昆的谈话,这是他亲弟弟啊,没啥好计较的,头也不回地挥挥手道:“晓得了晓得了。”

  隔日上午。

  望海电器厂内传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

  想瞒都瞒不住。

  消息很快传遍全县。

  在这个各家厂子甚至包括机关单位,全勒紧裤腰带吃老本的日子里,你望海电器厂一下子给职工们结清几个月的欠薪,搞得职工们个个腰间鼓囊囊,之前的工资没发,倒变成一件好事,再月光族的人都攒到钱了,人均大款。

  这能忍?

  消息传到县里最年轻的国营厂,鲜味鱼罐头食品厂时,厂里正在举行“讨债践行暨誓师大会”。

  厂长倒是个上年纪的人,身前站着一排十几个年轻后生,更前面是排成方阵的全厂职工,气氛肃穆,场面悲壮,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老厂长老泪纵横道:“孩子们,我们厂还能不能生存下去,就看你们的了!”

  转瞬,有人跑上前给老厂长耳朵递了句话。

  老厂长睁大眼睛,忙道:“停停停,这事先搁搁。”

  因为他深知话虽这样讲,事虽这样干,但是能要到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紧接着,他面朝望海电器厂的方向,悲愤而渴望地喊道:“救救孩子们吧!”

第1152章 豪商

  送走一拨,又来一拨。

  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拨。

  李建勋坐在红漆五屉桌后面,揉着酸胀的太阳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不见还不行。

  “李副厂长,味精厂的冯厂长来了。”

  门口传来声音,视线投过去时,李建勋看见门口汇报的人身后,站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赶紧起身迎接过去。

  这个名叫冯丽娟的女人,是他的老上级,对他有提携之恩。

  将人请进来后,李建勋亲自倒来茶水。

  两人在靠墙的红漆木艺沙发上相邻而坐,望着眼前的健壮青年,冯丽娟颇为唏嘘,犹记得对方在他们厂保卫科工作的情形,那时厂里每天清晨都有个奔跑锻炼的身影,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让她多次感慨年轻真好。

  短短几年时间,这孩子已经是和她平起平坐的级别。

  而且手中权利更大,大得多。

  他们厂子和望海电器厂,没什么可比性。

  “建勋呐,我这次过来的缘由你肯定知道。厂子的欠账要不回,债主又拼命催债,手上真是连一个活钱都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听说你们厂找到外部销售渠道,不光解决了资金压力,还能替国家创造外汇,真好啊。

  “对你我是知根知底的,你这边有大门路,你看能不能帮我们厂也介绍渠道,外国人他们也要吃味精吧?”

  面对她,李建勋说不出拒绝的话,然而心里又完全没有把握,讪讪笑道:“我哪有什么门路啊,我们厂这边也是我弟建昆帮的忙。”

  “这我晓得。”

  冯丽娟笑道,“你弟啊,了不得,天之骄子,咱们全县的骄傲,能耐不是像我这种小老太婆可以想象的。可他是你亲弟弟啊,不等于你有大门路?

  “建勋呐,没被逼到实在走投无路,知道我的性格,我是不会来麻烦你的……”

  大约半小时后。

  李建勋搀扶着这位老上级,一直送到楼下,目送她颇为费劲地蹬着那辆有些年头的二六式自行车,吱吱呀呀远去,思绪复杂,有些伤感,有些忐忑……

  “李副厂长!李副厂长!县委来电话,让你过去一趟!”

  耳畔传来喊声,李建勋心头愈发不安。

  来到县委大院。

  李建勋见到找他过来的苗县长。

  后者十分客气,笑嘿嘿从柜子里摸出一盒茶叶,说是过年时大女婿送给他的本地不多见的猴魁,格外有些滋味。

  李建勋更加局促,坐立难安。

  “撇开内部的一团乱麻,从外部寻求突破口,真是好点子啊,甚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处理债务问题的思路,不过遗憾的是,外部渠道可遇而不可求,省市两级为招商引资尚且绞尽脑汁,何况咱们县级呢。”

  苗县长执意亲自泡茶,将泡好的猴魁茶送过来,李建勋起身双手接过。

  这位县长以实干著称,上任后做过几件大实事。

  苗县长含笑问道:“听说建昆在家,你俩谁的主意?”

  “肯定是他啊,他脑子好使。”

  苗县长哦一声后,道:“肯定也是你道明了情况嘛。来来,喝茶,尝尝怎么样?”

首节上一节1278/129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