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352节

  新加入进来的肯定也是总部的人,否则谁平白给你出力?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直忙到过了中午,堆积如山的邮件才总算消下去大半。

  “徐总?”

  没那么忙后,终于有人发现了一边的徐良。

  惊讶的声音,让众人瞬间看了过来。

  钱三泰也看到了旁边挽起袖子,额头见汗的徐良,显然已经忙了很长时间。

  连忙跑过去。

  “徐总,您怎么来了?”

  “本来是去找你的,听说你们这爆仓了就过来看看。”

  顿了一下。

  “时间不早了,大家先去吃饭。……我记得你们这有餐厅对吧?”

  钱三泰连忙点了点头,“确实有餐厅,但餐厅做饭的厨子水平一般,要不您还是去外面的餐厅吃吧。”

  “我可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走吧。”

  带着钱三泰来到餐厅。

  徐良简单看了看。

  基本都是大锅菜,荤素搭配,口味跟外面普通的中餐厅没什么区别。

  一块钱三份菜,五毛钱两个馒头。

  旁边还提供免费的玉米粥。

  一份菜基本就是两勺,够吃了。

  徐良点了一份豆腐,一份土豆红烧肉,外加一份土豆丝,要了四个馒头。

  找了张干净的桌子坐了下来。

  钱三泰坐在他对面。

  两人边吃边聊。

  “怎么一下子爆仓了?”徐良问道。

  “自从决定向B2C转型后,我们先上了衣服。因为之前我们在这方面积累最深厚,所以很顺利。”

  一号店周边做的最多的单品就是衣服。

  “……衣服之后,我们又上了图书,结果就出问题了。做衣服的时候,男装、女装、童装加起来,每个季节也不过上千个单品。

  处理起来很容易。

  但图书不一样,各种书籍加起来,足有数十万种。

  前期预估不足,我们的系统已经崩溃了一次。好不容易把系统问题解决,这边物流上又爆仓了。不瞒您,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爆仓了。”钱三泰苦笑道。

  徐良没有责备他。

  企业经营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系统崩溃、爆仓,邮件丢失,甚至内部贪污等等。

  即便是他来做,也一样免不了这些。

  “后悔做B2C了?”

  钱三泰摇了摇头,神色坚定:“垂直电商的前景有限,B2C才是未来。现在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等我们理顺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你有信心就好。不过你们的分拣程序太繁琐了,必须简化流程,否则还会爆仓。”

  做物流,爆仓是常态。

  尤其是节假日。

  钱三泰满脸愁苦,“我最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目前能想到的就是加人,但这样做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人工成本。”

  徐良想了想,“这里有纸笔吗?”

  “办公室有。”

  徐良点了点头,“先吃饭,吃完饭我有个想法告诉你。”

  钱三泰心里期待起来,大老板的商业才华不需要任何质疑。

  快速吃完饭后来到物流园的办公室。

  “徐总,您看这纸笔合适吗?”

  物流园经理一脸讨好。

  点头后接过来。

  徐良回忆着上一世邮件上的标签,快速画了起来。

  作为一个专业美术生,速写是基本功。

  唰唰几笔下来,横平竖直,赏心悦目。

  “公司邮件上的标签内容太少了,分拣很不方便,送件更不方便。以后把标签扩大,内容除了姓名电话,还要详细的标明收件人地址和发件人地址,以及快递单号。

  这样分拣的时候不用扫二维码,简化流程,速度也能快很多。”

  钱三泰看着桌上的表格,脸上透着激动和钦佩。

  “徐总果然是天才,这小小的一改动,我们的效率绝对能提升数倍。”

  “徐总就是厉害。”……

  听着他们拍马屁,徐良笑了笑,也没多说。

  其实很多小发明,并不是因为多难,而是没想到。

  下午徐良又去物流仓库转了一圈。

  上一世他没做过物流,也没提出什么耳目一新的建议。

  把爆仓的快件处理完后,徐良带着钱三泰回了公司。

  “一号店转型B2C快一个季度了,发展的怎么样?”

  钱三泰从保险柜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徐良。

  “这是我们刚做好的一季度营收报表,还没来得及报上去。”

  徐良点头后接过来。

  上面清晰的写着。

  一号店一季度总营收8.4亿华夏币,线上营收5.3亿,线下3.1亿华夏币。

  净利润方面清晰的写着盈利1300万。

  “才1300万?”

  “是的。一季度我们建设了京城、魔都、羊城和武昌四个物流总基地,以及148个物流配送站,购买了59辆配送货车,427位物流配送员工,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钱三泰的脸上透着一丝尴尬。

  徐良点了点头。

  做物流就是砸钱。

第314章 爆仓和物流

  亚马逊做物流开始就一直亏损,直到纳斯达克危机,股票跌成狗后,迫于董事会的压力,才暂停了在物流方面的投资。

  然后很快扭亏为盈,虽然盈利水平不高,但确实盈利了。

  “你把一号店的毛利润都投在物流上了?”

  “没有,我们还在津门、金陵、岛城、泉城和杭城新开辟了三家一号店线下店。”钱三泰道。

  现在的一号店线下店面,发展的越来越像后世的精品百货店,只是商店风格更贴近影视娱乐周边。

  “以后一号店线下店面除了主流商圈的旗舰店外,将开设300~500平的精品店,主要以一二线城市的购物中心和步行街为主,数量不做限制。”

  “徐总,我们一号店的营收恐怕很难支撑线上线下同步扩张。”钱三泰为难道。

  做零售的利润很低,基本都在12%~15%左右。

  低的甚至连10%都没有。

  而零售又是一个规模为主的行业,没有足够的规模,你就没办法从供应商那里低价拿货,更没办法长时间压货款,利润自然就低了。

  想要扩大规模,自然少不了资金支持。

  徐良沉吟片刻后,“老钱,一号店对外融资的话,你觉得怎么样?”

  钱三泰心中一震,眼神有些复杂。

  他知道,在整个公司内部,最受重视的是互联网搜索和泛娱乐,公司的资金大部分都投入这两个业务群了。

  两者的回报也足够丰厚,泛娱乐就不说了。

  必应的广告营收打着滚的往上涨,每个月的总裁会上,必应的营收都比上个月更高,甚至高出一倍。

  这种增长幅度太吓人了。

  相比之下,一号店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

  营收高,利润低,到现在更有演化为无底洞的架势。

  就算是他,一想到构建一张能够支撑全国的物流体系所付出的代价,就心头发虚。没有上千亿华夏币的投入,根本不可能。

  “徐总,我同意融资。”

  徐良点了点头,也没多说。

  “融资的事我再考虑考虑,你先忙吧。”

  “徐总,我送您。”

  “嗯。”

  离开物流基地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

  拿出电话打了出去。

  很快就接通了。

  “老谢吗?晚上一起撸个串,我请客。……对,还是上次的老地方。”

  挂断电话后,徐良来到公司附近的‘淄~博烧烤’。

  要了个包厢后,开了一箱啤酒。

  时间不长,谢文推门走了进来。

  “来了,坐坐。……服务员,上串吧。”

  外面的服务员答应一声后转身去了烧烤区。

首节上一节352/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