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540节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两条路。

  要么跟所有手机公司合作,成为微软那样的顶尖软件公司。

  要么成为苹果公司那样软硬件结合,自成一体的存在。

  基于我们自身的条件,走微软的路显然更合适。”

  徐良不是没想过走苹果的路子,但太难了。

  操作系统、CPU、GPU、屏幕、电源等等。

  随便哪一项做不到顶尖,都会被别人拿捏。

  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

  眼看就成为世界第一,把苹果压在身下了,结果老流氓一个禁令过来,多年辛苦化为流水。虽然后来凭着国内市场重新崛起,但中间损失太大了。

  芯片设计、制造、光刻机、光刻材料,随便哪个卡一卡,就能把你打落尘埃。

  虽然徐良有钱,但也没信心能抗衡老流氓。

  相比之下,软件就没这么多弱点。

  顶多就是封禁一个市场,却没办法把我从全球市场踢出去。

  谢文沉吟半响后点了点头,认可了徐良的想法。

  他跟徐良的想法不同。

  微软巅峰市值近5000亿美元,苹果巅峰市值才百亿美元,选择哪条道路更有利就一目了然了。

  “徐总,我觉得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收购一些手机公司的股票。这样的话,等将来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才能让他们使用我们的手机系统。”

  徐良笑着摇了摇头,“没必要,而且也不行。

  一旦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所有的手机公司股价都会下跌。我们现在投资,将来损失的是我们自己的钱。”

  谢文恍然的拍了拍脑袋,“我倒是忘了这一点。”

  随即皱起眉头。

  “但如果没有股份的话,恐怕那些手机公司很难采用我们的系统。时间一长,让塞班或者微软回过神来,恐怕会跟我们形成激烈的竞争。”

  徐良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不过,这件事现在还不着急下结论。目前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把鸿蒙研究院组建起来,展开对鸿蒙操作系统的研发。”

  作为重生人士,他当然很清楚操作系统的盈利方向,不过他没打算全说出来。

  一是没必要,毕竟距离手机操作系统成熟还早。

  二是出于本能的警惕,虽然他很信任谢文的品性操守,后者也在鸿蒙有重大利益。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在事情没有定下之前,还是保留一些的好。

  谢文点了点头,迅速站起身。

  “我马上去准备。”

  徐良连忙喊住他,“鸿蒙系统的研发是一个持续三四年的事情,不急于一时,现在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B轮融资。”

  “明白,我会分清主次。”

  徐良点了点头,把谢文送出了办公室。

  回到办公桌前坐下,先把之前鸿蒙系统计划书重新锁入密码箱,交给霍刚和陆小英保管后,下意识的拿起鸿蒙公司2003年上半年的财务报表。

  247亿华夏币的净营收,59亿华夏币的净利润虽然很不错,但肯定不能跟下半年相比。

  别的不说。

  只一个《魔兽3:冰封王座》就给鸿蒙公司增加至少20亿美元,165亿华夏币的净营收。相当于上半年鸿蒙公司总营收的65%。

  可以预见,鸿蒙公司今年的营收必定能突破700亿华夏币。

  更高一些也说不定。

  净利润的话,虽然没办法准确界定,但至少能维持100~120亿华夏币。

  如果以55倍估值融资,那鸿蒙的市值将近千亿美元。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具体多少,还要谈下来才能确定。

  但不管最后如何,等鸿蒙B轮融资确定下来,它都将成为全球最顶尖的互联网巨头。

  翻看了一会,随手放在一边。

  起身朝外面走去。

  现在的鸿蒙公司在经过了近四年的发展后,已然变成了一个正式员工接近两万的顶尖大公司。

  之所以增加的这么快。

  在于一号店采取了跟京东一样的策略,给旗下快递公司员工正式的聘用合同而不是外包。

  再加上一号店线下店的员工,就更多了。

  可以说,一个一号店,就占去了鸿蒙员工总数的一半。

  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基本上一年就能增加两三千,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个数字还有上涨的趋势。

  好在一号店的办公地址已经搬出了望京大厦,否则看看过八万的办公面积,肯定放不下这么多人。

  事实上,早在一年多前,鸿蒙漫画、鸿蒙音乐、盘古公司等就搬出来了。后来,鸿蒙游戏也从这里搬到了中关村,跟新浪作伴后。

  整个望京大厦只剩下必应一家子公司,以及整个鸿蒙公司总部。

  所以,徐良最先逛的也是必应。

  “徐总。”

  “徐总好。”……

  一路过来,所有看到他的人都恭敬的打招呼,眼神中更是透着探寻,甚至一丝丝崇拜。

  来到俞军的办公室。

  后者连忙迎上来。

  “徐总。”

  徐良颔首后上下打量一番后笑道。

  “不错,越来越有大公司CEO的派头了。”

  “您过奖。您才是真正的气势恢宏,令人敬仰。尤其汉华资本前段时间在石油投资上的神来之笔,更是声誉卓著,名冠全球。”

  “可以啊,老俞。这领导当久了就是不一样,夸人都一套一套的。”徐良笑道。

  俞军笑了笑,他虽然是个理科生,但在商场上迎来送往,时间久了,手腕和口才也磨出来了。

  简单客套了两句后,两人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今天只有一章(4K)

第481章 银鹭【4K大章】

  “必应的半年报我看了,净营收平均月增53%,净利润月增92%,领先几乎所有的子公司,你做的很不错。”徐良夸奖道。

  “您过奖。必应虽然发展的不错,但却赶不上鸿蒙游戏,一部《魔兽3》就增加了上百亿的营收和超过40亿华夏币的净利润,真是让人羡慕。”俞军啧啧赞叹。

  他知道游戏赚钱,但没想到会这么赚。

  “《魔兽3》是现象级的,放到所有游戏中都是顶尖,可能几年都出不了这么一部,不能以常规的眼光去看待。

  而且这种文娱项目具有时效性,两三年后,热度降低,盈利就下来了。

  但必应却不一样,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上去了就是上去了。”

  俞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正如大老板所说,必应营收的爆发力虽然不如游戏,但每一步都很稳当。

  “刚才我看财报,新业务发展的不顺利?”

  徐良问道。

  目前必应的业务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部分。

  线上部分则是新闻搜索、知道、问答、照片搜索,以及图书搜索。

  线下主要是展示广告,以及跟全国市县电视台的合作。

  至于竞价排名和广告联盟,在必应这里属于盈利模式,而非业务。

  “在国内,卫星数据属于国有资产,我们联系了几次,报价已经提升到了每年1000万华夏币,但还是被拒绝了。”俞军叹道。

  必应接下来的新业务就是‘必应地球’,抢在Google之前,为所有必应用户提供精准的全球三维地图。

  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软件,还需要大量卫星数据。

  后者在国内却很难弄到。

  这个结果在徐良的预料之中,开放,需要外部刺激,也需要过程。

  “国内不行,国外呢?”

  俞军起身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到了徐良面前。

  “这是一家名叫‘锁眼’的美国卫星图像公司,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硅谷山景城,从事数字地图测绘等业务,它提供的Keyhole软件,允许网络用户浏览通过卫星及飞机拍摄的地理图像,这一技术依赖于数以TB计的卫星影像信息数据库。

  我的想法是等公司B轮融资结束后,收购它,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直接借助锁眼现有的技术和软件,变成必应地球搜索软件。”

  徐良点了点头,“做过预算吗?”

  “大概在2亿美元左右。”俞军道。

  徐良点了点头,这个数字倒不是很高。

  “收购风险呢?做过评估吗?”

  俞军点了点头,“美国的主要卫星数据公司,数字地球和伊科诺斯都向外国公司提供卫星图像数据,只要不是敏感的军事信息,都没有问题。

  锁眼是数字地球、伊科诺斯的第三方,它们拿到的信息本来就不包含敏感内容,所以不太可能受到美国商务部的阻拦。”

  “收购的事尽可能快一些,只要不是太过分,价钱可以给的高一些。”徐良略作沉吟后道。

  他害怕埃里森这条疯狗冲出来坏事。

  “好的。”

  “你们线下业务发展的怎么样?”徐良问道。

  鸿蒙的年度中报,只反应了必应的营收数据,以及一些关键数据,并不详细。

  “经过近两年的开拓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展示广告方面。

  电梯海报方面,截止现在,必应传媒已经覆盖全国超过90个直营城市,拥有自有版位约78万块,覆盖超5000万社区人群,市场占有率超过70%。

  日均触达1亿以上人次的城市主流人群,而且以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为主。

  其中78%的受众在20-50岁之间,71%的受众家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70%的受众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首节上一节540/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