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9 第713节

  徐良点了点头。

  他从汉华手里接过来的大豆总计2690万吨。

  过年之前,卖掉了大约450万吨,大约赚了67.5亿华夏币的净利润。

  过年到现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又卖掉了700万吨。

  因为这次大豆价格一直维持在9000的高位,所以赚的比较多。

  抛去汉华卖出时每吨6000元的成本。

  平均每吨净赚三千元左右。

  徐良默默的算了一下,差不多有210亿华夏币,相当于25.4亿美元。

  也就是说,从接手汉华持有的大豆后,他已经赚了277.5亿华夏币的利润,并回收了690亿美元的成本。

  “徐总,我觉得1500万吨的大豆还是有点多了。”

  “为什么?”

  “这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全球大豆种植的抽样调查。

  发现在高价格的刺激下,全球范围内,大豆种植的亩数比去年增加了30%左右,华夏这边更是增加了50%~60%左右。

  除非遇到大的天灾,今年的大豆价格绝对会跌倒谷底。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进一步减持大豆,避免损失。”

  徐良变得沉默下来。

  如果大豆价格跌回原来的价位。

  那么他一吨大豆就要损失3500元左右,甚至更多。

  到时候,不仅把半年来赚的利润全赔上,还要再赔进去247.5亿华夏币。

  太多了。

  想到这里,他心里叹了口气。

  他想到大豆价格持续增长,会让激发农民的种植热情,但他没想到会一下子增长这么多!

  这个突发的意外,打乱了他的部署。

  “明成,我们的大豆现货太多,在不影响国际大豆价格的情况下全部放出去,基本不太可能。”

  四大粮商不是善茬。

  他们之所以容忍徐良在大豆上赚钱,是建立在他不砸盘,不破坏大豆上涨这个大趋势的前提下。

  如果一下子增加那么多卖单,价格崩溃。

  大家就是不死不休。

  他虽然通过汉华,在西方发展了深厚的人脉网,但四大粮商也不是吃素的。

  对方联起手来,他在世界各地的生意肯定会损失惨重。

  不到最后,他肯定不会走这一步。

  “徐总,我有一个办法解决咱们的困境。”

  “你说。”

  “最近四大粮商一直在接触国内的榨油企业,跟他们签订供货协议,价格非常高。可以想象,等大豆价格雪崩,这些供货协议的违约金足以让这些榨油企业破产。

  我们可以走同样的道路,以低一些的价格,把手里的大豆提供给他们。”

  徐良心底一颤。

  他明白邱明成的意思。

第634章 世上不如意十之八九

  等这些榨油企业崩溃后,丰收农业趁机把它们全吃下来。

  这个阴谋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

  不仅转嫁了自己的损失,还统一了国内的榨油行业。

  一举两得。

  “明成,如果咱们真这么干,就会背上联手国外资本坑害自己同胞的罪名,要受千夫所指啊。”

  “徐总,即便我们不这么干,他们也会落入四大粮商手里。”

  徐良沉默下来。

  “我们收购的榨油企业有多少了?”

  “日照三维油脂、金陵的华农油脂,津门正大公司;东莞华农油脂、阳江丰源公司;霸州华农油脂,张家港江海粮油工业公司等32家榨油公司都已经被我们收购。

  总计榨油产能870万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市场。

  另外,一线品牌中,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和香满园等都拒绝了我们的收购。”

  徐良应了一声后,沉吟半响。

  “买办的事情我们还是不能干。而且,没必要一直盯着华夏市场,日韩、东南亚肯定也有不少榨油企业困于大豆价格过高,这会正入不敷出。

  尤其是日韩。

  你派几个人去坑他们。”

  顿了一下,徐良语重心长道。

  “明成,钱是赚不完的。失去这次,我们还有下次。但如果名声坏了,上了衙门的黑名单,就算短时间内没有坏处,但长远看却得不偿失。”

  历史是有记忆的,做过的的事就算当时没爆发,过一段时间总会爆发。

  尤其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本藏不住。

  看看联响,10年之前多牛,不仅登上了中学生的政治课本,现实中更是全国第一个私人五百强,收购IBM电脑业务后,铺天盖地的赞誉比今天的华为还要多。

  毕竟那时候的华夏太缺好企业了。

  好不容易冒出一个,简直是全国宠儿。

  但黑历史被扒出来后,一夜之间,繁花尽去。

  商誉彻底完蛋。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这句话放在联响身上无比契合。

  跟联响类似的还有三星,以及农夫等等。

  例子太多,由不得他不注意。

  “徐总,我明白了。”

  “明成,虽然我们不能学四大粮商的手段,但可以给那些榨油企业剖析一下。”

  “徐总,国内公司对国外尤其是美国自带滤镜,恐怕很难相信我们的话。”

  徐良差点忘了,现在可是公知横行的年代。

  老美拉泡屎都是香的。

  “继续收购吧,把有一定规模的榨油企业都买过来。”

  徐良也懒得再头疼了。

  “徐总,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该向外出售大豆还是出售,但别人要多少我们给多少,不签违约金。

  有了我们这货源,他们也不用接受美国人苛刻的条件。”

  徐良想了想便答应下来。

  “可以。不过一开始你先约一下几个大型榨油企业,把他们的份额确定下来。务必注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徐良很清楚,国际大豆价格之所以还没崩,就是四大粮商想要收购国内粮油企业。

  一旦他这个货源曝光,那么失去机会的四大粮商会毫不犹豫把大豆价格打下去。

  到时候自己的损失可就大了。

  邱明成也是聪明人,瞬间领会了他的弦外之音。

  “徐总,您放心。我会尽可能在保密的同时多卖大豆。”

  “期货市场也不要放松,在不砸盘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卖一点。”

  “好的。”

  仔细交代了一遍后,徐良挂断了电话。

  心情有些沉闷。

  大豆投机的后期,事情有些超出他的掌控。

  呼……。

  长长吁了口气。

  “世上不如意十之八九,从大豆投机中我已经赚了很多,即便最后损失一些,但总体还是赚的多,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自己开导一番后,心情好了不少。

  站起身。

  “刚子,走,去练武场,咱俩练练。”

  旁边霍刚脸色一苦。

  伴随着徐良在八极拳上的造诣越来越强,身体素质差了一筹的他已经不是对手。

  但老大放话了,他也不得不从。

  ……

  “爸,现在过来的话,是不是太早了?”

  黄耀祖神色不变,平静道:“你想拖多久?”

  “至少一个礼拜吧?才隔了一天,根本起不到拿捏他的效果。”

  “拿捏徐良?你以为我们黄家是谁?就算是坐在最上面那位也不敢说拿捏一位世界前十的超级富豪。”

  “世界前十?不至于吧,徐良有这么多钱?”

  黄一宗有些难以置信道。

  “不至于?哼,只一个汉华资本四年来赚的钱就超过200亿美元,更何况他还有鸿蒙。”

  “不是说汉华的控股权在京城那位姜家大小姐手里吗?”黄一宗问道。

  “传说只是传说,汉华资本95%的股份都在徐良手里。”

  早些年汉华为了吸引优秀人才加盟,曾经给过徐新、刘志平等人一定的原始股。

首节上一节713/176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