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杂技上来时,刚想进入交流,又发现杂技助理小姐姐穿的更少。
黑色的比基尼外,只套了一件猪八戒的珍珠坎肩。
于是,继续暂停。
终于,合作方广-东台的节目上场了。
古台长开始继续散烟。
胡啸抓紧时间出门上厕所。
“您看,”江山指着胡啸的背影说道:“为什么人家的节目咱们连句话都舍不得讲,而现在……”
“嗯,”古台长当然知道区别在哪:“但他们那套我们也学不来。”
“改革了,开放了,”江山凭良心说话:“咱们不能只盯着飞进来的苍蝇看,也得看得见别人的好。”
“你的意思是……?”
“香江的电视之所以好看,无非也就是精彩的连续剧,流行歌曲,和表演这两样的明星。”
“连续剧我们目前没精彩的,”古台很有自知之明:“流行歌曲也不多……”
江山顺着他的话,道:“但明星多少还是有的。”
而且随着近期电影的大量拍摄,以后的明星会越来越多。
“我看你们报社也办了一个每周一星的栏目,”古台长笑道:“之前的浦江日报上也有。”
名字都不带改的,江山坚持就用“每周一星”的栏目名,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个对比。
究竟谁才是娱乐板块的祖宗。
“最近还有一个叫影视天地的新栏目要上马,”江山笑眼一双:“专门用来报导影视节目的新鲜事。”
前一句古铮铮倒有些兴趣,听到了后面就皱起了眉:“哪有那么多新鲜事?”
“多了去了,”
江山将前两天在燕京采访《保密局的枪声》和皮尔卡丹的模特,仔细对古台说了一些。
“包括,咱们前不久拍的可乐广告,潘红连喷了几脸冷水,多敬业。”
也非常有看点。
“观众能喜欢看这些?”
“一般人干得事观众没兴趣,但,明星哪怕喝口水,观众都得关心一下是什么水。”
和后世比起来,这才哪到哪。
古铮铮往深了想想:“你再把你那些采访仔细说说。”
江山立刻挑了些干货说与他听。
这一会,连胡啸都不大注意电视了,毕竟从江山嘴里说出来的,才是他们所熟悉的明星。
“老古,”胡啸立刻敏锐的感到:“就小江说的这些乌七八糟,老百姓一定爱看。”
江山正有此意,见古台长仍在犹豫。
立刻指着电视机说道:“知道香江的电视节目为什么这么好看?因为电视台之间的竞争。”
古台长立刻也意识到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内陆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是早晚的事。
“他们的晚会我肯定学不了,”古台长琢磨了一会:
“浦江电视台马上会推出一个体育栏目,再推出一个影视节目也应该很受欢迎。”
“肯定受欢迎,”江山说出了古铮铮最想听的一句话:“赶在广-东台前面,就是第一个,赶紧上马。”
“小江,”古台长这一会最想要的是:“你们报社的采访内容,可以和我们电视台相互交换吗?”
“呵,”胡啸呵笑了一声:“你倒不傻,江山这小子简直就是顺风耳,怎么哪都有他!”
江山也在问自己,他这一会正在拨算盘:“只要您需要,我以后的采访都给电视台送一份,一个台下一个台上,一起播更好。”
“说的好,”
古铮铮越想越是这么个理:“你们报社的新栏目叫……什么来着?”
江山:“影视天地。”
古铮铮大腿一拍:“那我们也叫影视天地。”
胡啸和江山差点没坐稳。
江山本来想鼓励对方叫“星光大道”,仔细一琢磨,这个年代取名字还是越直白越好。
毕竟,人民群众还没有那么丰富的娱乐联想。
“古台,”想叫就叫吧,先给这棵大树沾些光:
“你们台的《影视天地》,能让我们报社做冠名权广告吗?”
“什么叫冠名权广告?”
“就比如,”江山比划到:“在节目播放之前,电视台会提前播放一句画外音:本节目由《东方都市报》冠名播出。”
这一会国内电视台的广告,15秒才300块钱,还不到报纸的一半。
这便宜要是不占,天理难容。
“噢~”古铮铮暗道,原来广告还能这样做:“成啊,这事我现在就能答应你。”
江山的小白牙笑的又亮又白,胡啸笑着对他使了个眼神。
这浦江电视台的覆盖率,可比那小小的《东方都市报》阔多了。
从浦江电视台出来的时候,正赶上午饭的饭点。
胡啸呼吸了几口春天的气息:“江山你饿不饿。”
江山一听,立刻向后一指:“要不咱俩回电视台吃点再走?”
“不了,”胡啸忽然想起个人:“走,上你家看看李翻译去。”
“成,都听您的。”
浦江城的角角落落,也能称得上一街一景。
江山边走边瞧,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春天。
第131章 撑起香江半个文坛的黄
都说,有梧桐树的地方才是浦江,安和街上也立了不少梧桐树。
远远的一瞧,亦小有绿意。
一开始还雄赳赳气昂昂的胡啸,赶了半小时的路后,已经把皮鞋的后帮踩了下去。
一路提溜着当拖鞋使。
“您那二八大杠呢,”江山自己也没骑车:“怎么没骑出来?”
胡啸停下了脚步,靠在一棵梧桐树旁掏香烟:“别跟我提自行车,他古铮铮现在出门可是小轿车了。”
江山笑了:“古台那车我坐过几回,的确不一样啊!”
“嘁,”胡啸挖了他一眼:“早知道老子不替他操心广告的事了。”
江山撇了撇嘴,想起了自己的几幅字画。
“江山~”
“有什么指示?”
“我不想走了,”胡啸靠在大树上:“你去把老爷子请出来,我们就在街角的小饭馆随便吃点。”
“成,”江山转身就走:“您先过去占个桌。”
走了这么久,他这会真饿了,也不知道李叔吃了没。
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小院后。
正好和小厨房的江妈瞧了个正脸:“怎么这个时候回家?我没做你的饭。”
“您不会连自己的饭都没做吧?”
“一个人随便对付点就得了,不然还得自己收拾。”
江山仔细一想,自己好像也是一样:“译制厂的胡厂长,让我叫上李叔一块上外面吃饭。”
“你李叔好像正在吃……”
“李叔,”站在小厨房外面的江山,叫了一声:“胡厂长在前面的小饭馆等呢。”
已经端起饭碗的李若诚看了老伴一眼,李怀英抓着筷子向外面挥挥手:“别吃甜的。”
“有老三在,我想吃也吃不成。”
一边扣着中山装的衣扣,一边踏出家门的李若诚,心情莫名的愉快。
“你还别说,偶尔出门走走是不错。”肩并肩和江山走在一块,李若诚精神了不少。
“对嘛,就该出门多走走。”
正聊着,不经意的一瞥,看见了正坐在小人书摊上的胡啸。
“江山还说你在小饭馆等我呢,”
李若诚笑着上前打了声招呼,然后猫着腰在靠墙的木板架上看了起来。
几根细麻绳拦着一排排小人书,随地搁了5、6张小木凳。
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同志,正捧着一本简爱靠在椅子上,俨然一副甩手掌柜的模样。
这一会已经没有空余的小板凳了,胡啸坐在两块红砖垒起的加座上。
“好久不见了,李翻译,”听见声音后,胡啸笑着站了起来:“在这歇歇脚,顺便看看有没有小江的三打白骨精。”
“没有,”李若诚早来看过了:“掌柜的,你得去上点新货了。”
老板抬头看了看他们,笑道:“还是叫同志的好。”
三个人边走边聊,等江山将国营小饭馆的特色小吃都端上桌的时候。
只觉得,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
“叫这么多,能吃得完吗?”李若诚看了眼江山碗里的赤豆元宵。
“没事,”胡啸早饿了,端起面汤先喝了一口:“吃不完,咱们兜着走。”
江山也是这样想的:“李叔,今天的书译好了没?”
李若诚吃着碗里的小馄饨:“你指什么?报社的纳尼亚已经翻译好了。”
江山觉得问的时机刚刚好:“从今天起,您能不能在译文后面,加一条语法知识?”
“针对当天译文的语法知识?”
“对,不用多,一天一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