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371节

  尤其是谷建芬和李谷壹。

  毕竟,她俩就是打燕京来的。

  “小江,”李谷壹直接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谁啊?”

  谷建芬:“他当真捐了半个故宫?”

  正在愣神的江山抬头看了她俩一眼,接着,又继续愣神。

  这一会,他想起了一篇后世刊登在《文物报》上的文章:《84岁的张伯驹逝于医院,只因级别不够》

  【1979年11月,张伯驹迎来了曙光。1980年2月病倒,1982年再次送医。

  张的爱人潘素多次与医生商量,申请换一间安静的病房,均以不够级别被拒。

  在同病房的一位肺炎患者死亡几天后,张伯驹的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也宣布去世。

  事后,张伯驹的老同学跑到北大医门口破口大骂:贵校可知张伯驹是何许人也?光他捐赠给贵校的物资,早够盖好几间医院了。】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

  回过神来的江山,靠在古铮铮的办公桌上:“燕京师范大学,想必您二位都见过吧?”

  不仅是谷建芬和李谷壹点头表示见过,连古铮铮与朱逢博也跟着点了点头。

  “师范大学的前身就是辅仁大学,而辅仁大学校园的15亩地……曾经就属于这位老人。”

  朱逢博一惊:“真的假的?”

  “我的天,”谷建芬则道:“还真是阔气!”

  李谷壹越听越好奇了:“这位老人究竟是谁?”

  “他就是位列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江山缓缓道:“真正的顶级财阀。“

  古铮铮也开始感兴趣了:“那除了他,另外三位是谁?”

  “溥仪的堂兄溥侗、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各个都是不差钱的主。”

  “可不就是不差钱嘛,”李谷壹道:“不然,哪能捐得了半个故宫!”

  一提这话,江山感觉自己应该解释一下:“其实吧,说他捐了半个故宫的意思,指的不是数量,而是价值。”

  李谷壹明白了:“也就是说,他捐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国宝中的国宝,掐尖的老物件,”江山强调:“不是顶级的玩意,人家根本不稀得瞧。”

  “那是,”古铮铮表示理解:“都已经位列四公子了,眼光见识肯定不比常人了。”

  “您这话算是说到点上了,”

  江山接住了古台飞过来的一支烟。

  没着急点,只搁在鼻子下面闻了闻。

  虽然,江山的烟瘾特适合这个费烟的年代。

  但这屋里毕竟还坐着二位靠嗓子吃饭的女同志,还是先忍着吧。

  “张伯驹29岁那年,没事爱在琉璃厂逛着玩。

  一天,一幅挂在古玩店的横轴,引起了他的注意。

  以他的眼光,一眼就瞧出这块《丛碧山房》定是出自康熙的手笔。

  一点没带犹豫的,花了1000两黄金便拿下了这幅字。

  这张伯驹家有一处宅院,原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府邸。

  被张伯驹挂上这幅《丛碧山房》的牌匾后,也就变成了丛碧山房。

  打那天起,张伯驹给自己取了一雅号:丛碧!”

  “啧啧啧,”谷建芬听得直咂嘴:“这人究竟多有钱?随手就是一千两黄金。”

  “就是,”李谷壹也不能想象:“以前只听过花千两银子的,这千两黄金的倒是头回听说。”

  “他家就是开银行的,能没钱吗?”

  江山的音量忽的就拔高了,瞧那表情就好像开银行的是他家一样:

  “要说这老天爷对张伯驹可真是好的没话说,张家和袁家原本就是河南的名门望族。

  在张家的千金嫁给袁世凯的哥哥后,两家又结成了经济和政治的纽带。

  袁世凯当总督后,张伯驹那位光绪进士出身的父亲,便从户部调了出来。

  先掌管盐政,再接管至理按察使,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检法……”

  沙发上的几位,一块点了点头。

  “河-南农民起事反袁那会儿,他父亲张镇芳不忍武力镇压,被袁世凯撤了职,”江山接着说:

  “虽然仕途了了,但张镇芳却得了空,开始专心经营买卖。

  那个年头北面有四大银行,金城、中南、大陆,

  还有一个便是张镇芳的天-津盐业银行,也是位列‘北四行’之首的一家大行。”

  张伯驹打小接受的就是各式西方教育,成年后又在各处军阀里摸爬滚打。

  奇怪的是他不仅一点恶习没有(嫖不算,算喜好),还天天一袭布衣长衫、彬彬有礼。

  唯一能提得起兴趣的就是京剧、围棋、书法、鉴画……还有花钱。

  “这位张公子和其他三少不大一样,他既不抽烟喝酒,也不好赌经商。

  花起钱来却一点不手软,散尽万千家产,只为守住老祖宗的一点家业。”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古铮铮皱起了眉:“都散尽家产了,还守什么老祖宗的家业啊?”

  “张公子站的比较高,他看重的不是自己个的小家,而是国之大家。”

  “难得啊难得,”到这会儿,古铮铮又开始对另一件事好奇了:“那他究竟捐了什么东西,能称得上半个故宫。”

  一听这话,江山想起了后世立在故宫博物馆的一块表扬榜。

  这块榜单上表扬了一些为故宫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名。

  此时,正坐在黄永钰家里的王世襄、沈丛文皆榜上有名。

  而位列榜首的,自然就是江山这会正挂在嘴边的张伯驹了。

  “有天下第一藏之称的张伯驹眼光极为苛刻,非顶级字画不纳,”江山继续道:

  “一旦遇上,抛家弃业也要拿下。所以,他捐给故宫的文物多以‘唯一’来形容……”

  李大家李白,唯一留存于世的真迹《上阳台帖》。

  唯一能超过《兰亭序》价值的古老字帖,晋代陆机的《平复帖》。

  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游春图》,也是我国青绿山水的开山之作。

  范仲淹唯一的传世墨宝《道服赞》。

  宋徽宗唯一留存于世的山水画《雪江归棹图》。

  杜牧写给初恋的《张好好诗》,也他的唯一墨迹。

  还有,唐伯虎的《王蜀宫妓图》、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文征明的《三友图》……

  用马未都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所有各个门类创出的世界纪录,跟张伯驹先生的东西都没法比,随便拿出一件来根本没价可讲。

  “件件都是国之重宝,就连张伯驹这样的富贵,都得散尽家产才拿得下来。”

  李谷壹张嘴听了半响,问:“当真散尽家产了?”

  “可不,”江山自认做不到这点:“不过刚开始玩收藏时,张伯驹并没有这个意识,直到一件事的发生……”

  1936年,恭亲王的孙子溥心 yu(余)卖给了日0本人一幅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图》。

  (后经二道贩子卢芹斋转卖后,被米国大都会收入廊中)

  这事让张伯驹知道后,骂了半天街。

  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如此重宝挂于他国廊上,

  打这会起,张伯驹仿佛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使命。

  由为己收藏,升华到了为国收藏。

  过了些时日,溥心又要出货了。

  这一次上架的文物就是《平复帖》。

  号称天下最古的字帖,自然不只张伯驹一方惦记。

  另一方,便是比我们还宝贝中华文明的小日-本。

  “落后不但要挨打,还要被瓜分,”江山明白,屋里的几位根本不了解收藏界的弯弯绕:

  “在国外,玩收藏的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要想研究中国的历史,就请去日-本吧。”

  江山这话一出,在坐的先是一愣,之后纷纷暗下了眼色。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江山的眼色也暗了下去,即便是如今这个年代:

  “日-本上千家的博物馆里,收藏了我国200多万件文物,其中不少珍品连故宫博物馆都比不上。”

  连《定武兰亭序》都搞到手的狗日,怎么会放过更高一筹的《平复帖》呢?

  好在财大气粗的张伯驹,曾在溥心丧母时借出了一万大洋供其周转。

  在张伯驹上门求画时,便同意以四万块大洋让出了《平复帖》。

  但,也正是因为这幅“中华第一帖”,张伯驹把日-本人给得罪了。

  随后,便发生了一起震惊上海滩的绑架事件。

  张伯驹在去上海分行开会的路上,被76号顶着枪绑走了。

  虽然汪精卫也不敢拿张伯驹怎么样,但还是让其在号子里蹲了8个月。

  最后,见张伯驹宁愿赴死也不肯交出《平复帖》,便只能以20根金条放其自由。

  出来后,张伯驹立刻命妻子将《平复帖》缝在被子里,连夜坐飞机返回了西安。

  江山说到这,嗓子忽觉干痒。

  还没来得及动手,朱逢博就递上了一杯清茶。

  “其实这个时候,张伯驹的家底已经没之前殷实了。

  又过了一年后,古董商马霁川手上的一幅画,再次引起了他的注意。

  青绿水墨的祖师爷《游春图》来了……”

  当时,财力衰落的张伯驹,力劝故宫出手将其收了。

  但院长马衡连呼买不起,去个零也买不起!

  怨不得院长有此一呼,因为马霁川放出的价格为黄金800两。

  战乱时期的800两黄金,岂是它时能比的。

首节上一节371/45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