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第361节

  “那请问你为什么会来参加新北马拉松呢?”

  “想来呗。”

  记者还想继续追问,却见门口韦韵之正在朝李颜招手,于是叹了口气,示意摄像转身,准备正式的赛事采访去了。

  “加油哦!”小美女说道,手里还拿着个橙色运动手环,上边只有俩字母的阴刻“YY”,“这个,之前在yy书店看到的纪念品,就买了,我以前戴过会儿,送你。”

  李颜笑了笑,把手环戴在左手上,挥挥手:“终点见。”

  他很快汇入了参赛队伍中,从穿着、年龄与身材来看,大部分人确实是图一乐。

  挺好的,只要别没点自知之明跑出问题来,大家乐呵呵地参与长跑运动,确实在“全民运动”的推广上很有意义。

  大部分人没有成绩压力,甚至没有完赛压力,所以显得非常兴奋是一种孩童参加秋游的兴奋。

  他们对这四十二公里的路途似乎没有什么概念,见不到一丝畏惧。

  脸上表情越紧张的,反而越是高水平。

  他们知道自己会面对什么,也做好了自我挑战的准备。

  哪怕快一秒,也是进步。

  李颜的身形与身上的贴片,让一个皮肤黝黑的青年产生了好奇。

  这人虽然瘦,腿部肌肉线条却无比分明,戴着墨镜,穿着专业的运动服,脚上还是两千多一双的长跑鞋,怎么看都是运动员。

  “哥们,以前没见过?”他主动打招呼。

  “我首次参赛。”

  “可以啊,我叫陶亚东,新北市田径队马拉松专项的,比较冷门,水平一般,只是个一级。”

  “我叫李颜。”

  “嗯?”陶亚东甚至把墨镜摘了,“造手机那个李颜?”

  以前大家都说是天才少年的,现在“造手机”才是第一标签吗?

  “呃……算是吧,应该跟你想的是同一个。”

  “你居然来跑马拉松了,诶,你不是……”陶亚东凑近李颜小声道,“未成年吗?”

  “嗯,所以……”李颜展示了自己大臂内侧的贴片,“需要这么监测。”

  “这待遇,啧啧。”陶亚东笑了笑,“你第一次跑?不过我听说你体育不错。”

  “还行,待会试试能不能跟上亚东哥的节奏。”

  “可以,我稍微带带你。”

  那边主持人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终于是开始倒计时了。

  李颜也终于象征性地做了一下伸展动作。

  “开跑!”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新北马拉松正式开赛。

  李颜还以为长跑这东西大家都会慢悠悠起步,却见身旁的陶亚东几下有力的蹬地,一下子就从人群中窜了出去。

  卧槽?是这么个速度吗?

  李颜也迈开步子跟了上去,才两分钟不到,他们就已经甩开了大部队。

  “节奏,节奏。”陶亚东保持着非常稳定的跑姿,“别使劲,保持好节奏。”

  看来这个速度对他来说,还没有太大压力。

  跟上他,就目前来说李颜也没什么压力。

  只是很明显,李颜的跑姿还在调整中,他现在感觉自己是跑三千米的状态在跑马拉松。

  按着这个速度跑完四十二,不,哪怕是半程的二十一公里,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第386章 体力突破

  马拉松的世界记录是什么概念?

  一百米跑十七秒,对稍微有些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应该不算啥事。

  但是不断叠加距离,四百米六十八秒,一千米两分五十秒。

  保持这样的速度,跑完四十二点一九五公里。

  相信很多人在初高中的“身体巅峰期”,全力跑一千米的成绩都到不了两分五十秒。

  如果说世界记录太遥远,是神的领域。

  那就看看带着李颜跑的这个哥们,一级运动员,配速标准为三分三十六秒。

  跑过一千米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这是啥概念。

  拿这个速度跑四十二个一千米,就是一级运动员的底线。

  大概也是现在带着李颜跑的陶亚东的配速。

  “配速员呢?”李颜知道有这么个角色存在,但跟陶亚东跑了几分钟还没见到,便问了一嘴。

  陶亚东保持着均匀的呼吸,用非常平稳的回答展示自己的余力:“在你身后,配速是三小时,按我的速度看不到。”

  李颜心想,那你就是我的配速员了。

  他一边跑一边观察着陶亚东的跑步姿态,结合着昨天了解的一些马拉松比赛相关知识,快速调整着自己的跑姿。

  确实如陶亚东所说,李颜为了能适应一上来远超预期的速度,太用力了些。

  摆臂用力,蹬地也用力,重心甚至都有些前压。

  这就导致了他没几步就会比陶亚东快,于是又得有意放缓,一放慢就直接跟不上节奏。

  几下下来,呼吸就加速了。

  陶亚东的摆臂幅度非常小,整个身体突出一个稳,突出一个有节奏。

  李颜也减少了摆臂幅度,重心适当回调,在心里默念节奏,“神经募集”的能力很好地调整了全身肌肉的“使用状态”,让他快速进入了比较稳定的输出节奏。

  这点让陶亚东有些惊讶。

  从起跑来看,李颜所言非虚,大概确实是个新人。

  至少也是个没怎么用高配速跑过马拉松的人。

  才跑了五分钟左右,居然就稳住节奏了,这是现场观察学会的?

  李颜脑子里倒是乱七八糟的,甚至在想可惜“跑步”已经涵盖了“马拉松”,不然觉醒一个“马拉松”技能,他倒是也能实时了解自己的能力进度。

  目前这个阶段,陶亚东显然游刃有余,甚至有空调侃道:

  “这摩托车是拍我拍你的?”

  “怕我死在这儿。”李颜言简意赅,说这么句话的功夫,呼吸又得调整好一会儿。

  陶亚东笑道,“你别说话了,再跟一会儿这个配速,看能不能跑个十公里,后边坚持不住就主动降速,或者在补给点修整吧。”

  这话他也是断断续续说的,倒是给了李颜进一步掌握他呼吸节奏的机会。

  看来在他眼里,李颜保持这个速度跟个十公里,算是比较极限了。

  而此时在指挥室的医疗团队也密切关注着李颜的身体指标。

  “刚起跑那会儿他心率飙升,现在居然稳住了,暂时不必担心,以他的身体素质,至少跑个几公里没有问题,保持关注吧。”丁医生看着屏幕说道。

  画面里的李颜,呼吸的力度也在逐渐稳定,而不像一开始有点急于吸气,他能感觉到身体逐渐适应着现在的输出节奏,呼吸、步伐、摆臂,都在同一段节奏内。

  当然,才跑了这么一会儿,还远远算不上对这项运动有什么理解。

  马拉松是极限运动,不是每个一千米跑的简单累积,十公里、二十公里往后,难度曲线是陡增的。

  跑个几公里,对于大部分稍微有点运动习惯于基础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如果新手逞能硬跑全马,撞到体能墙之后的痛苦是非常恐怖的。

  几乎身体的每个细胞、大脑的每条神经都在告诉你,别跑了,跑下去要碎了。

  每年的马拉松比赛都有一些逞能选手,要么硬拼加速,过了某个点直接眩晕过去;要么二十公里以后遇到上坡路段非要加速,结果口吐白沫;更有甚者身体已经发出警报依旧强撑,最后喜提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溶血症外加一趟ICU之旅。

  主办方对于这种逞能哥已经见怪不怪,急救措施熟练得令人心疼。

  所以才会在临时得知李颜参赛的情况下,马上给出如此完备的一套监测方案。

  想要真正地挑战自己,李颜至少要等到第一个撞墙期的来临。

  体内糖原消耗殆尽,身体开始疯狂发出抗拒运动的信息,要靠意志与习惯坚持下来。

  李颜没有长跑养成的迈步习惯,就只能靠意志力了。

  好在意志力李颜早已突破60%进度,这一关咬咬牙应该没啥问题。

  遑论还有补给点。

  在李颜状态尚可,速度也还算能保持住的时候,他也经过了一些补给点。

  不过这些显然不是给运动员级别选手准备的,陶亚东也只在其中一个拿过温开水漱口,又接了一瓶运动饮料喝了一小口。

  李颜也接了饮料,但喝了好几口。

  此时两人已经跑过了八公里,陶亚东对李颜能保持平稳的呼吸跟到这已经很是惊讶,所以不得不提醒道:

  “水润润喉,小口喝就行了。”

  李颜只是点点头,用说不出话的方式表示自己没有余力。

  他当然知道水不能多喝,涨肚子,多跑几步能给你整崩咯。

  问题是……李某人拥有“营养”这个神奇的技能,加上“速度”加持,这几口水在他肚子里存在不了太久。

  诶?会不会因此,他的体能撞墙期会来得更晚?

  如果他持续补充能量胶,会不会干脆就不来了?

  想是这么想,但他不是超人,消化能力比较强,营养吸收速度比较快,也扛不住后期猛烈的消耗。

  对李颜来说,最关键的点还是如何保持住稳定的状态。

  眼看着十公里的牌子就在眼前,陶亚东对旁边一直紧跟的李颜可谓刮目相看。

  还以为以这个配速跟到十公里,李颜就到顶了,没想到从身体姿态、呼吸节奏、面部表情种种来看,他都还处于良好的状态。

  “心率多少?”陶亚东经过十公里标志牌时问道。

  李颜伸出手比出“150”三个数字。

  陶亚东点点头。

  “指标还是上涨了,”指挥室里的丁医生说道,“应该是累计疲劳上来了,毕竟保持这个速度跑了十公里,肌肉、关节的负荷没法无视掉。”

  但可以通过神经募集进行调整。

  说实话,跑到这个时候,李颜才终于有了他在进行一项非同凡响挑战的感觉。

  平时跑个十公里,跑完就到了休息的时候。

首节上一节361/38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