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年去享福 第16节

  等说得差不多了,邓允泰才说道:“阿元,这些做大缸的核心技术你先记下来,先把理论学会了,我再给你做示范,然后让你自己动手实践,只要用心学,相信明年你就能成为一名大缸师傅了!”

  邓昌元听得心潮澎湃,在这个年代的农村,能成为一名大缸师傅,那是非常牛逼的,说句不夸张的话,十里八乡的姑娘随便挑。

  所以,邓昌元如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神色郑重的说道:“阿泰你放心,我一定用心学,争取早日成为和你一样的大缸师傅。”

  ……

  转眼,时间就来到了六月底。

  在交了公粮分了谷后,生产队干部便开始统计各家各户的人数,准备分第一批田地。

  邓昌福与官永英已经登记,结婚请帖也早就发出去了,自然被统计了进去。

  人数统计完毕,在六月廿七这一天下午,那耶生产队所有社员到大队集中,然后以抽签形式开始分第一批田地。

  这个分田过程,邓世荣前世已经经历过一次,当时的情景哪怕过去了几十年,仍然历历在目。

  邓世荣仍记得他当时心中是充满期待的,哪怕他是一名大缸师傅,还承包了缸瓦厂,不完全靠种田吃饭。

  但田地是农村人的根,有谁能够拒绝得了田地的诱惑?

  哪怕后世大部分人已经不种田了,但对于田地仍然很在意,一般都不会卖。

  除非加钱!

  ……

  虽说绝大多数的社员都希望分田单干,但也有少部分社员是持反对意见的。

  还有一些社员因为抽到了不好的签,便想不认账。

  不过,分田单干是大势,哪怕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会影响到结果。

  邓世荣家有八口人,第一批田地一共分了三亩两分地,人均四分地。

  或许是重生后抽签的时间不相同,邓世荣家分到的田地也跟前世不一样,变得更好了。

  对此,邓世荣倒是不在意,田地肥不肥沃,对于他来说都一样。

  让他在意的,是从现在开始,总算不用再干生产队的活了。

  ……

  分了田地后,各家各户便开始忙着插秧,至于秧苗,自然是生产队分配给大家的。

  前世分田后,邓世荣一家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家老少齐上阵,干得热火朝天。

  而付出也是有回报的,当年他们家的粮食便大丰收了。

  这一世,邓世荣为了激励孩子们读书,提出了金钱奖励法,还允许他们不用干活。

  大儿子在缸瓦厂做工,那家里能干活的就只剩下邓世荣和两个女儿了。

  所以,这一世的邓世荣,是不打算再种田了!

  当然,不种田不代表要把田荒废掉,可以把田借给别人种,到时收割了除去交公粮,再给一定数量的谷,相信村里很多人会感兴趣的。

  至于借给谁种,邓世荣心中一动,便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这几天手机码字效率不高,只有一更,等过两天回来了就恢复正常更新,希望各位大佬不要养书,可以每天追读支持,二蛇不胜感激。

第33章 喝喜酒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前世邓世荣一个人在老家生活,儿女们给他养老的钱倒是给到位了,但他有个头痛脑热啥的,却没能在身边照顾他。

  晚年照顾他最多的,是住在他家门口那条小溪对面的一个堂侄孙,名叫邓昌平。

  两家的血缘关系还算亲近,邓昌平的爷爷,乃是邓世荣的堂哥,两人父亲是同胞兄弟。

  此时,邓昌平虽然才26岁,但他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爸了,而且早在三年前,他们四兄弟便已分家。

  年轻的夫妻,养着三个孩子,跟父母一起住在老宅,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困难的。

  如今分田到户,既然自家不准备种田,那把田借给邓昌平种,是再好不过了。

  想到这里,邓世荣便对小女儿说道:“阿珠,你去把昌平喊过来,我有点事想跟他说。”

  “好的。”邓允珠应了一声,然后就走到小溪对面去喊人。

  三分钟后,邓昌平就过来了。

  一进门,邓昌平就笑呵呵的问道:“九公,你有什么吩咐?”

  邓世荣把烟筒放到一边,说道:“现在咱们生产队第一批田地已经分好了,你家五口人,一人四分地也就两亩,就算今年大丰收,除去交公粮和自家吃的,估计也剩不了多少谷。”

  邓昌平叹了口气道:“九公,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们生产队田地少呢!像人家马村那边,人均两三亩地,田地多到种不完,那日子才是真正的有奔头。”

  邓世荣感慨道:“其实马村那边很多田地,原本都是咱们村的,只是在吃大锅饭的年代,大队书记是咱们那耶村的,反正当时的形势是做多做少都一样,为了减轻咱们村人的负担,就把大部分田地都划给马村人种。

  结果,没几年形势就变了,各村成立生产队,之前划给人家马村的田地,人家不肯还回来了。

  所以才会出现我们村田地少得可怜,而马村田地却多到种不完这种情况。”

  邓昌平之前也听家里长辈说过这个事,闻言苦笑道:“这也怪不得当时的大队书记,毕竟他的本意是想照顾一下村里人,减轻大家的负担,只是想不到形势变化会这么快,最终偷鸡不成蚀把米。”

  两人聊了一会当年大队书记的往事,邓世荣才进入正题道:“昌平,我把叫过来,是想把分给我家的田让你去种,到时你负责交公粮就行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邓昌平一脸惊讶的说道:“九公,这田你不种的吗?”

  邓世荣道:“现在我家允泰在缸瓦厂做工,允衡和那三个小的在读书,我现在又转行开始做媒了,再种田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随着邓昌福与官永英的结婚请帖发出去,以及邓昌梅去长田看家门的消息传开,村里人基本都知道九公现在开始转行当媒人了。

  再加上九公还是缸瓦厂的老板之一,所以九公不打算种田,邓昌平是理解的。

  而九公把他叫过来询问,摆明了是在照顾他,毕竟现在的农村人都是在地里刨食,有谁会嫌种的田多啊!

  “九公,感谢你对侄孙的照顾,我负责交公粮,等丰收了稻谷咱们一人一半。”邓昌平一脸感激的说道。

  邓世荣笑道:“不用一半,等丰收了,你拿个百八十斤谷来孝敬九公就可以了!”

  ……

  从九公家回来,邓昌平满脸笑容的走进了房间。

  房间里,邓昌平的老婆陈小花正抱着孩子喂奶,见状不由得打趣道:“看你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九公有什么好事找你?”

  邓昌平喜笑颜开的说道:“老婆你说对了,九公还真有好事找我。”

  陈小花轻轻拍着孩子的背,问道:“什么好事?”

  邓昌平凑到老婆跟前,小声道:“九公家的田他不打算种,叫我过去是问我愿不愿意种,只要帮忙交公粮就行。”

  陈小花闻言眼中蓦然一亮,迫不及待的问道:“这是真的?没开玩笑吧?”

  邓昌平点头道:“是真的,没开玩笑。”

  陈小花激动道:“那真是太好了!”

  也难怪她这么激动,在这个农村人人耕田种地的年代,能够多种三亩多田,意味着一年能多产几千斤谷,这是谁都不能忽视的数字。

  至于辛不辛苦,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那都不是事。

  邓昌平道:“九公说只要我们交公粮就行,但我们肯定不能这样做,等丰收了,至少也要挑几担谷去给九公才行。”

  陈小花连连点头道:“应该的,九公这是在照顾我们,我们也要懂得做人才行。”

  说完,她把喝奶喝到睡着的孩子放到床上睡好。

  邓昌平干劲十足的说道:“多了九公家这三亩多田,只要我们好好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陈小花道:“大哥家二哥家都盖了新房子搬出了老宅,咱家也要尽快盖房搬出去,在老宅这里住,毕竟不太方便。”

  邓昌平嗯了一声,说道:“现在分田单干了,又有九公的照顾,相信用不了多久,咱家就可以盖新房子了。”

  想到盖新房搬出去住的种种好处,夫妻俩是越说越兴奋,如果不是时间不对,恐怕两人就要上演一场剧情片了!

  ……

  随着邦杰大队各个生产队第一批田地分到户之后,六月也走到了尽头。

  明天是邓昌福与官永英结婚的大喜日子,今天一早整个那耶村就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是杀猪,今天男方家要给女方家送奉祖礼,这是给女方家祭祖和摆酒用的,一般包含两只鸡,两只猪臀,以及若干猪肉。

  还有糖果饼和烟酒,再加上两个红包。

  当然,如果你没有猪杀,也买不到那么多猪肉,也可以折现给女方家,这都是可以商量的。

  到了下午,男方家的亲戚便陆续挑着酒米担过来喝喜酒了!

  这个年代因为交通不便,再加上双旺境域结婚开席又是中午之前而不是下午或晚上,所以亲戚朋友都是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过来喝喜酒。

  至于酒米担,就是这个年代喝喜酒的标配。

  来喝喜酒的亲戚朋友,都要挑着十斤八斤米和两瓶米酒过来,红包则用红纸包着放在米面上。

  邓世荣作为媒人,他今天下午要到女方家喝喜酒,明天再跟送嫁客一起送女方出嫁。

第34章 身家暴涨(求追读)

  下午四点左右,女方家派人送了一个红包与一条五味来给邓世荣这个媒人。

  在这个年代,媒人替男女牵线搭桥,成了之后男方负责给谢媒礼,而女方如果对这门婚事感到满意,也会在结婚的前一天下午给媒人送来一个红包与一条五味表示感谢。

  等送东西来的人走了之后,邓世荣把五味递给大女儿,然后拆开红包一看,里面赫然放着两张大团结。

  邓允珍看到之后,说道:“爸,女方给的这个红包不小啊,看来对你介绍的这门婚事还是比较满意的。”

  身家直接翻了一倍有余的邓世荣心情极好,一脸满意的说道:“那是肯定的,一般女方家给红包的行情是十块钱左右,现在给的红包已经直接翻倍了,能不满意嘛!”

  邓允珍细数父亲做媒以来的收获,不由得感慨道:“没想到做媒竟然有这么大的收获!”

  邓世荣笑道:“老话说得好,一心想搏条裤,结果划破九条裙,媒人想要撮合一桩姻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所有人家都那么好说话的。”

  邓允珍点头道:“这倒也是。”

  “行了,你拿猪肉去做饭吃吧,我准备去女方家吃饭,明天还要送嫁,今晚就不回来了!”

  “嗯,知道了!”

  ……

  邓世荣来到女方家的时候,女方这边的亲戚朋友也基本都到了。

  跟男方家不同的是,来女方家喝喜酒的,不是挑着酒米担过来,而是带几尺布过来,至于布的质量就看各自的家庭条件和大不大方了,有些人买的是普通布,也有人买时下最高档的卡其布或的确良布。

  另外,比较亲的亲戚,除了布以外,一般还会带上一个茶壶或面盆、脚桶啥的,至于红包那是不用给的。

  邓世荣也带了几尺布过来,他买的是的确良布,作为媒人已经是非常合格的了。

  而这些亲戚朋友们送过来的东西,都会成为官永英的嫁妆。

  吃饭的时候,邓世荣这个媒人自然被请到了主位。

  在供销社工作的官德武作陪,他第一时间便端起酒道:“九叔,我敬你,我家永英嫁过去后,就是们邓家的人了,以后还得九叔你照看着,别让她给人欺负了。”

  邓世荣端起酒跟他碰了一下杯,笑道:“满叔,你们就放心好了,我那堂侄一家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永英嫁过去是绝对不会受欺负的,真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我会帮她作主的。”

  官德武喝了一大口酒,说道:“有九叔这句话,那我就放心了!”

首节上一节16/3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