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也沉默片刻,他也知道怡和集团旗下很多资产是非常优质的,相对来说自己这个的确不行,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面临家乐福的打压,很少有盈利的时候,这还是在置地减免租金的情况下。
于是问道:‘那你想让我怎么做?’
威廉道:“将怡丰卖给家乐福,换个好价格,这样也将损失少一点,不然直接关门那才是血亏。”
“如果杨文东不要呢?”约翰问道。
威廉道:“那就想办法卖给日本或者美国资本,他们之中还是有部分敢投资的。”
约翰点点头道:“好,那我试试。”
10月26日。
杨文东在长兴大厦总部接见了一位“熟人”,汇丰集团的沈弼。
对于这位未来的汇丰大班,杨文东没想过要讨好,因为大概率他上台的时候,自己产业早就走向海外了,不过也没必要得罪,适当有点关系就行。
“杨生,你好。”沈弼礼貌的握手说道。
“沈弼,好久不见。”杨文东同样握手,并示意道:“坐吧。”
助理小英很快上好了咖啡,沈弼喝了一口后夸赞道:“好咖啡。”
“沈弼你要是喜欢的话,我送点给你。”杨文东笑了笑,随后直接问道:“不知道你今天来这里是为了何事?”
沈弼放下咖啡杯,也说道:“杨生,我今天来这里,第一是感谢这段时间长兴地产及长兴基建与汇丰的合作,希望未来我们仍然能够保持这样的合作关系。”
这一年来,经济危机导致全港消费投资减少,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准央行”汇丰也有点扛不住了,太多的人存钱,太少的人贷款,这什么银行也扛不住啊。
杨文东的大力投资与收购就帮助汇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基建项目给的利息也不高,汇丰赚的也不多,可总比让存款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强多了,那亏损的可都是汇丰的钱。
“我也希望能够与汇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对我们都有好处。”杨文东回道。
在香港做地产生意,最佳合作伙伴自然就是汇丰,就算杨文东与外资银行关系好,也不至于借外汇来做房地产,那样也太傻了。
沈弼接著说道:“杨生,第二件事,就是我代人询问一下,你投资黄埔集团的目的,是什么?”
PS:求月票
第488章 后手准备
杨文东自然也猜到了沈弼来的目的,便笑道:“还能有什么目的,我看好香港的未来,但有一些英国人不看好,所以我就收购了他们不要的地产或者一些公司股票,这一点我也与汇丰有所合作,你们应该也知道。”
沈弼道:“的确如此,杨生的确是看好香港未来的发展,只是强行吞并别人的企业、或者成为对方公司的股东,总归不太好,如果你看上了其他公司的物业,直接提出收购或许会更好一点。”
汇丰参与了长兴地产在香港最近半年的大收购,从中环到九龙,涉及的大型物业过百,中型物业无数,可却没有参与任何一家股市上的投资,显然,杨文东在这一块防著汇丰,防著英资。
杨文东道:“话不是这么说的,收购股票,达到法律要求的董事席位了,我自然就应该获得我该有的权利,这也是金融市场的意义吧?可以让每一个看好企业未来的资本参与进来,然后一起做大公司。”
沈弼点点头,又道:“杨生,那我就直接说了吧,你这次收购以及入股的是英资企业,金门建筑也就算了,但黄埔集团掌握了香港的三大码头之一,这是港英的核心产业,很多人并不希望华人掌控这些资产。”
“是吗?港府对于华资与英资可是一直很公平的,这一点是写在法律上的吧?”杨文东又反问道:“不知道哪些人在公然与港府以及法律作对?”
“杨生,我知道你的意思,可很多时候是不好直接说出来某些话的,大家还是直接一点吧。”沈弼道:“我们想知道杨生的下一步会做什么?是不是想吞并整个黄埔?”
杨文东不慌不急的喝了口咖啡,才道:“如果我说我想,那会怎么样?”
沈弼道:“那必然会遭到黄埔集团管理层及股东的全面反击,虽然黄埔集团的规模与杨生比起来规模很小;
但黄埔集团在香港运营百年,人脉这一块也是非常强的,找到愿意资助的人不难,真的要是斗起来,杨生也未必有把握,而且可能会损失惨重。”
老虎的屁股被摸了下,有没有受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被摸了;如果杨文东真的发动收购战,那即使最后失败了,对于港英及英资也是一次大的声望打击,也会让所有人知道,英资也不是那么触不可及了,这对于如今发展迅速的华资来说,也会是一个大诱惑。
特别是杨文东在香港乃至国家上名望很重,即使他真的不给港府面子,港府也不好下场针对人家,不然极有可能会是一场国际舆论危机。
因此还是希望能够劝服的好。
杨文东这道:“这可不一定,现在香港的局面,我很怀疑有多少英资愿意帮助一个亏损多年的黄埔集团?还是说汇丰要参与进来,这可就违法了吧?”
黄埔集团的问题不在于今天,而是几年前在与太古码头以及九龙仓码头竞争的过程中,就一直竞争不过,虽然得益于香港高速发展的出口及贸易需求,导致没有出现亏损但也只是没有出现亏损,明眼人都看来不行了。
且全球开始货柜码头化,这种码头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昂,黄埔集团现在的样子,有没有机会参与还不好说,一旦错过了,那就是雪崩似的没落,加上今年的经济危机,这种时候谁敢投入重资本进去啊。
也就是杨文东这个穿越者,知道未来的变化、地产市场给黄埔旧码头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自己本身对于码头技术人员的需求,所以才敢冲上去当然,也有拿著这个最差的码头来试探一下英资及港府的意思。
沈弼则道:“汇丰是不能参与,但这件事,杨生应该明白里面的了利害关系,大的英资财团是不会放弃的,我知道杨生的财力不输于他们,但就为了一个黄埔集团,伤的两败俱伤,也不划算,
而且你本身的股份也才16%,这个比例完全不占优势,只要黄埔找来几个帮手,就能轻松稀释掉你的股份,到时候恐怕连董事席位都没了。”
汇丰是准央行,在享受这个好处的时候也被限制了不能直接参与香港的非金融业投资,不能参与地产、购买其他公司股票等等等等,所以这种事不能由汇丰来做。
但要是找到几个愿意支持黄埔的,再给贷款,那现如今占著小股权的杨文东,必然没有丝毫胜算,黄埔集团来一次定向增股,就能破了稀释所有人的股票。
“那你们的提议是什么?”杨文东又问道。
跟金门建筑不一样,黄埔集团的股份过于集中,导致他前期没办法收购足够多的股票,这点股票如果真的上台发起收购战,那输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不惧英资,但要打就打有把握的,就像金门的收购算是不战屈人之兵了。
沈弼道:“杨生可以保留黄埔集团的股份,成为大股东,享受股票分红;但放弃董事投票权,以后也不得再购买黄埔的股票;金门集团那边,就以你与金门管理层的约定即可。”
“沈弼,狮子大开口也要有个底线,张的太大了,只会让人失去谈判的兴趣。”杨文东淡定说道。
沈弼则道:“那杨生是什么要求?”
“你们想让我放弃继续对黄埔的增资,那就得给一定的补偿。”杨文东道:“要不然,我为什么要放弃。”
即使是试探,但咬下一块肉了,也没理由直接收口回家。
沈弼针锋道:“杨生,一旦黄埔集团内部决定增资扩股,那你这边16%的股份,必然会被稀释,这也是法律授予控股股东的权利,真这样做了,你还是没有董事权。”
“说的很对,咱们都按照法律来。”杨文东淡笑说道:“那我想请你给我带句话,那些愿意投资黄埔集团的人,最好他们的企业没有上市、又或者自己绝对能够保住控股权,要不然,别救了别人,自己又陷进去了,可就不一定再有人救了。”
“杨生这是要针对所有英资?”沈弼不确定的问道。
杨文东笑道:“其中一家而已,或者我也只是说说,就看你们敢不敢玩了?”
汇丰是肯定不能下场的,其他几家,除非是怡和、太古、会德丰这种巨头,那短时间内杨文东的确没办法对付他们,但即使收购不了,在一些核心产业上,还是可以玩玩的。
眼下67年底,他已经收购了大量地皮、一些英资企业的部分股票;外加电子时代即将到来,利润更高的风口即将出现,他也不会再将英资放在眼里,只需要再过几年收拾了他们,他就需要去海外跟国际科技巨头们一起开展一个红海市场了。
沈弼沉默了会,最终道:“杨生,你说的不错,真要这样,我们这边也讨不了好,或许你不在乎英资,但港英政府的态度你也不在意吗?还是说,有其他的原因。”
“有没有其他原因你们自己猜吧。”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我也给港府一个面子,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我获得黄埔集团的董事席位,不会再谋求下一步。
但以后,我如果再成为其他公司的董事,你们也不得过问,如果真的不想,那就自己退市,别想著上市捞钱却不承担任何风险,再一个,如果好好经营,市值很高,那我也未必会去买股票,这里面的道理不需要我多说。”
这一波试探就是为了通过黄埔这个没落基建企业,看看港英对于重点基建的态度,一旦能够成功,那以后其他公司也会一样;
“好,如果这样的话,此事就不要再提了。”沈弼又道:“还请杨生控制一下传媒,不要过度宣传这件事。”
“行。”杨文东答应说道。
港英政府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67年之后人家还是会掌管香港接近30年,哪怕85年之后大局已定,可人家仍然有管理权,真要是太不给面子了,就算不会彻底闹翻,但以后在香港待著也就别扭了。
沈弼又道:“那我就先告辞了。”
沈弼走后,杨文东立刻叫来了方先名与郑志杰,将事情结果告知了二人。
方先名听完后道:“果然与我们预料的一样,港府可以放任金门集团被收购,但黄埔有港口业务,他们是不愿意放弃的;
一个黄埔算不了什么,但今天要是放弃了黄埔,那他日我们就可能盯上其他大型英资公司了。”
“对,不过我们的目的也达成了,拿到黄埔集团的董事席位了,这也是香港商业史上第一次有华人强行成为英资大企业的董事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香港很早就有英资企业邀请华人作为董事,这也是英资或者港英拉拢本地华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种董事基本上就是个吉祥物,没啥权利,甚至就算有,之前也是协商好配合英资的。
方先名同意道:“对,这次黄埔成功了,我们后面再收购其他企业,他们也就只能习惯了。”
郑志杰则道:“杨生,那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计划,让祁德尊出场,这样才好真正的控制黄埔集团。”
“让祁德尊过来吧,我们亲自与他谈一下这件事。”杨文东同意说道。
当初投资和记,除了本身祁德尊这个人能力很强,他经营的企业在未来几年内股市涨幅远超过正常投资,还有就是为了自己对付英资的一个后备手段,如今也可以启用了。
方先名答应道:“好,我去安排。”
一天后,长兴大厦,杨文东见到了前来的祁德尊。
“祁德尊,听说你最近的收获很大啊。”杨文东先是笑著问道。
这段时间,除了长兴集团,还有多家看好未来香港的其他财团在参与抄底,但英资之中,有规模的也就祁德尊一人了;
不得不说,和记能够在6年后差点力压怡和,虽然本身有吹泡泡的原因,但祁德尊能力与眼光也是非常强的。
祁德尊笑道:“比起杨生还是差远了,金门集团与黄埔集团之事,可是震惊全港啊。”
“可惜了,还是没有彻底成功。”杨文东又道:“祁德尊,之前你也说过想收购黄埔,不知道你现在收购了多少股份?”
PS:求月票
第489章 一统香港零售市场的机会
祁德尊摇头道:“还没有,我虽然定下了准备对黄埔集团动手,但哪怕有杨生的投资,那些目标也是要一个一个来的,所以我目前的目标是均益仓以及安达臣工业,还没涉及黄埔;
不过现在杨生既然对黄埔集团下手了,那我就不参与了。”
“错了,我需要你参与。”杨文东淡笑说道:“我想你也应该知道为什么?”
祁德尊顿时明白了过来:“是港府以及其他英资不容许你投资?”
杨文东道:“对,不过也没有翻脸,大家都是在尽量的避免没必要的冲突,我这边暂时也不适合再继续收购黄埔的股票了,但你可以。”
虽然法律不区分英资与华资,但显然港英政府那边还是区分的,虽然不公平,但也正常,人家肯定是要保护自己民族的利益的,如果不是英国本土的国际影响力降低,那今天香港的华资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商业大亨了。
祁德尊笑道:“杨生是想让我出面收购黄埔集团?”
杨文东点头道:“对,你是英资资本,哪怕发起恶意收购也不是问题。”
只要有规矩,那就可以有办法绕过去。
祁德尊提醒道:“杨生,你是我和记大股东的事情,他们可是知道的,一旦我再出手,他们是知道你在背后的?”
“对,可明面上和记还是英资,对吧,我并不没有你们超过50%的股份。”杨文东道:“只要你是英资,港英那边不好干涉,其他英国资本也是一样,不然的话,会引起其他英国资本的内讧。”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团体是永恒的,哪怕是在香港的英资,他们也不会全面合作,特别是当传统英资巨头垄断大量资源,新派英资没办法发展的时候,矛盾必然诞生这是资本市场的正常反应,任何资本到了最后都会想办法吞噬资源壮大自己。
“倒也是。”祁德尊点点头,又问道:“我这边出手收购和记自然没问题,可怎么下手?想再收购他们的股票,难度恐怕很高了,特别是你之前的入股还让他们股票涨了不少。”
杨文东道:“股票方面我会适当打压的,现如今全球都处于货柜码头化的关键节点,欧美那边有一些码头因为传统势力而没有改革,现在已经没落了。
接下来,我会让我旗下的新闻重点报导这类事情,只要足够的香港股民知道这件事,那黄埔码头的股票必然暴跌,你就有机会收购了,最好直接与对方股东接触,方便一点;
另外,我也会在合适时机放出消息说准备出手手中黄埔集团的股票,不当这个董事也无所谓。”
“哈哈,杨生真是好布局啊。”祁德尊笑道。
杨文东道:“算不了什么,我这边只是假消息,股票我是不会出售的,按照比例来看,你这边需要收购接近30%,我们一起合作才有可能成功控制黄埔集团,这个目标还是很高的。”
“我知道。”祁德尊道:“所以多长时间能够完成,就得看杨生这边,能够将黄埔的股票打压到何等程度了。”
“嗯那就看后面的进展吧。”杨文东点点头道:“你这边资金够不够?”
祁德尊脸色立刻谨慎起来,随后恢复,道:“杨生是还想入股和记?”
虽然杨文东写了纸面承诺,但股份太多还是让他不安心的。
“你想接受我的入股自然更好,不想也没问题。”杨文东笑道:“或者我借一笔钱给你,但需要先签一个协议,如果你成功收购黄埔集团,那黄埔集团内部的大量港口人才,我需要调走一部分前往我未来的货柜码头,并且我也会安排一些人进去学习。”
虽然他收购黄埔集团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如今码头下面的那块200多万尺的地皮,但顺带著,如果能够接手其港口业务并转化成自己的,那就最好了,相比于一个地产,他更重视港口码头,快钱再多也只是一笔数字,产业事业才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