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07节

  作为香港的制造业巨头,他自然也明白,如果供应商被锁定了,那出现的问题就很大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如此;

  比如前世内地手机行业的芯片、液晶屏幕以及各种核心零部件,就经常性的被海外公司限制住,没的选择,这导致不少内地手机公司很大的麻烦,甚至夸张点来说就是给高通打工的;

  有的控制的情况下,谁也不会让别人控制的,哪怕是股东。

  菲尔奈特点点头道:“那行,我这边内部先召开一个会议,杨先生,你在这边待多久?”

  杨文东笑道:“我不会在比佛顿待很久,但会去美国的其他城市,另外我也会留下几个人,你们与他们协商,他们会将过程与结果反馈给我,如果条件差不多了,我会授权他们与你们签约的。”

  未来的耐克固然是世界500强,但现在的,却只是一个小公司,如果不是“先知”能力,那这种公司,他一般都不会多看一眼,别说是他亲自来参与,就是手下投资了这种小公司,都不一定会出现在每个月给他的月度汇报之中。

  这次来美国,投资耐克也并非唯一他需要做的事情。

  “行,我会尽快与贵方商谈好。”菲尔奈特点点头说道;

  能够获得雄厚的资本支持,以及布鲁斯这种国际巨星的代言,对于一家小型公司来说,可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一点也不为过;

  至于将生产产能迁往香港,其实问题也不大,本身香港那边就是全球有些名气的代工场所,当地纺织业产业链也算不差,以对方的资本,操作这件事的难度很低,只要真的能够做出质量还行价格划算的成品商品,那对耐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资本的特性都是贪心的,想要获得4成股份以及大量生产订单,这就有点威胁到了未来耐克的正常运营了,一旦答应,那以后耐克公司就改姓了,这对于他这种创业者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自己的股份可以降低,这是发展的必然,但最合适的模式是引进多家不同的投资,而不是一家,不然就可能会有着丢失公司掌控权的危险。

  “好,我希望能够尽快得到你的好消息。”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耐克事情大概谈完后,杨文东并没有在这座城市游玩,而是直接来到了美国的不夜之城:纽约市;

  在这里,他也已经约好了另外一位未来知名度非常高的大亨级别人物;

  “默多克先生,你好。”杨文东看着眼前40岁左右的白人,笑着握手说道。

  此人正是未来全球最著名的新闻大亨默多克,靠着传统时代70-90年代的发展,其控制了全球多数顶级报纸、电视台等等传媒渠道,一定程度上,其还是老美霸权的一部分;

  如果不是后来互联网崛起,网络的存在分掉了传统领域的流量,那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绝对可以持续称霸传媒领域。

  PS:求月票

第703章 与新闻集团的合作

  进入70年代后,原先历史上的很多在9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的人物,也逐步出现,因此,杨文东也开始安排人去调查;

  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是其中之一,早期的沃尔玛创始人沃尔顿也是,默多克自然也能够名列其位;

  就财富来说,默多克的传媒帝国或许比不了沃尔玛、耐克甚至香港的一些地产公司,但其影响力,却是吊打这些综合起来的;

  不过,正是因为这种影响力太大了,使得杨文东没办法参与进去,有这个能力也不行,甚至想真的对新闻集团造成一定的影响力,恐怕老美那边也不一定会同意,这已经不是单独商业的投资了;

  但无论怎么样,不说是否真的有影响,但哪怕只说未来新闻集团手中的宣传资源,只为自己的各种企业服务,那对自己各个企业来说,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民用商品,几乎没有不需要营销的,前世的苹果与特斯拉名气足够大,其创始人就是流量,所以才不需要打广告;又或者本身产能不足,产品供不应求,那自然也不需要广告投入;其他情况,任何产品都是需要营销的,而在互联网之前,传统传媒就掌握在未来的默多克手中。

  默多克看着眼前比自己还要小的华裔,笑道:“杨先生,你我都是英联邦成员,对于你的大名,我也是很久之前就听过了,只是因为我的生意不在香港,所以倒是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一般行业,也不会关注其他地方的企业与富豪,但默多克身为传媒巨头,早年就是在澳洲、英国等英联邦势力范围内发展,对于英联邦内部的大企业,也都有所了解,包括香港。

  杨文东笑道:“哈哈,香港其实也有很多传媒报纸,默多克先生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参与进去。”

  香港的传媒太多了,再多一家也无所谓。

  “其实我也有这个想法,特别是内地如今与西方国家交好,我也想在香港有个分公司。”默多克突然道:“我听说杨先生掌控了香港的电视台,不知道可否愿意出售,价格方面,都好协商。”

  “你要买我的电视台?”杨文东倒是愣了下,随即摇头道:“不行,电视台不会出售的。”

  果然,这种传媒集团最终的目标还是电视台,毕竟报纸这种东西,品种太多了,即使不收购,稍微有点钱就能建一个;但电视台可是有稀缺性的,加上时代在进步,如今看电视的人也越来越多,抢占了报纸的传媒作用。

  “那是很可惜了。”默多克也没有多想,他知道杨文东的身价是何等之高,不会在意一点利润的,于是便问道:“那杨先生约我出来,不知道是何事?”

  杨文东道:“有两件事,第一,我旗下的很多企业产品,即将开始在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所以需要选择一家传媒集团作为长期合作伙伴,而我希望你这边能够给我一个合适的优惠价格。”

  进入70年代后,特别是九龙仓被收购,和黄也就是未来几年的事情,那在香港本土,他能够扩展的业务已经不多了;

  至于内地改开,还有好几年,且早期内地市场也不会对外开放,能够充当一个合适的生产基地,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从市场角度来看,未来的海外市场就是自己事业的重中之重,而美国则是全球最大的海外市场,没有之一,这个时代的欧洲加起来也比不过美国,且还有那么多不同国家、文化、法律等等繁琐问题。

  之前虽然长兴集团的几款产品也很早就进入美国了,但都只是单纯的卖给美国经销商,自己基本上是不管的,但如今旗下的红牛、荣耀电子、百思买等等都需要重点开拓美国市场,也会自己逐步掌握渠道,那自然就需要进行宣传了。

  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其实也才刚刚进入美国,但未来十几年,会是其高速发展的时期,逐步打造属于他的传媒帝国,在这种早期,他自然也希望能够与新闻集团达成一定程度的战略合作,稳固双方的关系,且从经济上,也是共赢的。

  默多克则笑问道:“杨先生,贵方不是与NBC合作的吗?”

  “NBC是电视台,的确效率很高,但我旗下的产品很多,价值也不一样,不可能都与电视台进行合作。”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很多产品,还是需要通过报纸、书刊媒体进行宣传的,特别是一些性能介绍之类的。”

  就比如荣耀电子未来推出的各种游戏,不可能都上电视台进行宣传的,除非哪一天家庭游戏机出来了,那潜在客户覆盖全美,那上电视台才划算。

  而街机之类的游戏,采用纸媒宣传就足够了,性价比也高,也能做详细的介绍;

  文字宣传虽然在效果上比不过电视,但也有它的优点,那就是承载的内容多,且用户可以反复观看,这一点,电视台是做不到的,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广告也做不到完全取代文字广告。

  默多克思考了会,道:“如果贵方需要大量的广告位置,那我新闻集团自然欢迎合作。”

  没有什么公司会拒绝客户,特别是这种身价很高、资产很优质的企业,对于香港的长兴集团,默多克也是比一般欧美人知道的更多的,这也是一家值得长期合作的公司。

  “那就好,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后续我会安排人来与新闻集团进行沟通,商讨在哪些方面进行合作。”杨文东接着说道。

  其实就是他自己也不清楚下面的公司需要做哪些广告,比如红牛,怎么样宣传、怎么寻找合作商,杨文东基本上是不关心的,一般他只负责一些特大级别的事情,以及关注最终的结果;

  要不然,他这个老板得忙死,适当放权,也是让职业经理人可以自由发挥,同时也省去了他的精力,只要自己掌握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默多克笑道:‘我也同样希望你我公司合作顺利,不仅仅是美国,其实在英联邦,或者其他国家都可以,未来我新闻集团是准备在全球多个国家进行投资的。’

  “哈哈,默多克先生真是有雄心啊。”杨文东也同样笑了笑,随即问道:“不知道贵公司,是否接受投资?”

  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未来的新闻集团),还没有上市,想要投资,那自然只能协商,跟早期的沃尔玛、英特尔以及耐克一样;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新闻公司虽然算不上多强大的财团,可规模也不小了,在澳洲、南非、英国都控制了不少传媒公司,如今在美国也刚刚开始发展,可谓野心勃勃,资金方面或许还不能说足够,但应该也不会很缺。

  “你是想投资我的公司?”默多克反问道。

  杨文东点点头道:“对,对于一些我比较看好的公司,我会在合作的同时,也会想着投资一点,这样对我们双方来说,关系也会更好。”

  “既然投资会让关系更好,那杨先生不如让我也投资一点香港的电视台,如何?”默多克突然说道。

  杨文东则问道:“你想投资TVB?即使可以,那也只是少部分股权,你是没有任何其他权利的,包括我投资你的新闻公司,其实也是类似。”

  这次投资与英特尔的投资有些类似,除了经济效应,也就是想在其他层面进行合作,实现互惠互利;

  但真的说想控制这家公司,那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从资本层面能够行得通,但未来新闻集团或者英特尔发展起来后,美国国家层面也不会容许,所以不用考虑太多。

  默多克顿了顿,道:“倒也是,的确没什么意义,那你想投资我的公司,纯粹就是为了经济收益了?”

  杨文东道:“对,如同我所说的,投资一点之后,你我合作关系也会更好,香港那边,其实你如果想进军传媒领域,我觉得直接收购一家本地报纸更划算,比如一些英文报纸,这些市场跟我的产业也没什么竞争。”

  “行,我考虑一下。”默多克想了想,道:“新闻公司其实暂时还不缺资本,不过你如果想投资的话,我可以给你2%的股份,这是我之前的一个朋友,他想撤资,你可以接手;

  其他股份,暂时我不准备稀释,等以后公司发展需要的时候,我会再认真考虑的。”

  “那行,2%也没问题。”杨文东爽快答应道。

  虽然这个额度看起来少了点,但面对不缺钱也不缺发展能力的公司来说,杨文东的资源并没有多大帮助;那自然不会像当初英特尔或者耐克那样,获得很高比例的股份了。

  今天与默多克的会面,其实更重要的还是借助这个冉冉升起的传媒巨头,达成长期合作,从而匹配自己未来对于多款产品宣传资源的需要;

  至于股份,以后只要想,还是有机会扩大的。

  PS:求月票

第704章 花旗银行大贷款

  与默多克一番闲聊之后,双方的关系,也算有了一个初步的好开头,如今的默多克还不是前世那巅峰的传媒巨头,与任何外国人也不存在ZZ的冲突,一切都是为了商业;

  而从商业角度,杨文东能够提供的好处,还是不少的,毕竟即使传媒的核心是控制舆论,但其本身也是一家公司,而任何公司,也都是要赚钱的,能够获得一个大客户,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长兴集团这边,也交好了未来的顶级传媒集团,只要关系处理好了,那以后有什么需求,在传媒方面也会方便很多,且杨文东本人一般也不会参与美国的ZZ,只需要寻求自己正常的生意即可,即使未来新闻集团成了白宫的鹰犬,与杨文东也不会有什么大冲突。

  来到纽约,杨文东也就顺势拜访了花旗银行的总部,这么多年来,长兴集团在多个地方,也与花旗银行的不同分部进行了各种合作,也算是长期合作伙伴了。

  花旗银行对于杨文东的到来也很是欢迎,派了一位美国区的副总裁亲自迎接。

  “布莱德先生,你好。”杨文东在花旗银行的总部,见到了来迎接自己的人;

  布莱德也是同样握手后说道:“杨先生,在很早之前我便从香港分公司那边知道你的名字,今天终于有机会见面了,希望随着长兴集团的发展,我花旗银行能够成为贵司最信任的合作伙伴。”

  “我也乐意与花旗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合作。”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对比花旗银行这种美国顶尖银行,不管是长兴集团还是香港的汇丰,差距都还是很大的,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

  即使未来的汇丰,在21世纪成为全球十大行之一,也还是比不过花旗的;倒是自己的长兴集团,如果自己未来抓住电子、互联网产业,那倒是可以在规模上超过花旗,但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布莱德道:“里面请。”

  “好。”杨文东答应道。

  布莱德很快便带着杨文东在花旗银行总部内部,可以给他观看的地方走了一圈,并介绍了花旗银行在全球多个国家的业务情况;

  “杨先生,我们花旗银行也准备未来在香港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布莱德道:“一方面是希望能够与香港的多家公司进行合作,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借助香港,与内地的一些贸易进行合作。”

  杨文东顿了顿,问道:“花旗银行与内地有合作吗?”

  “暂时没有,因为我们与内地也没什么合作历史,双方关系不算很好。”布莱德又道:“但我们知道杨先生与内地有一点关系,所以希望你能够做一个中间人,让我们与内地官方进行一次会面,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合作的。”

  “我?这恐怕不行,其实我与内地也不算关系很好,只是跟华润有所合作罢了。”杨文东摇摇头道:“你们想与内地合作?借钱吗?”

  布莱德道:“借钱只是银行业务中的一个,还有其他很多金融方面的合作,不过如果内地想要借钱,我们自然也乐意帮助。”

  杨文东想了想道:“如果你想找与内地关系比较好的人,应该找另外一人,我想你们应该能够查到他是谁。”

  内地与西方国家交好之后,加上国内对于很多产业需要进行现代化更新,因此推出了四三采购,这可是关系到43亿美元,这个时代的这么大笔资金,即使是一些国家层面,也会动心,花旗银行想要参与进去也很正常;

  布莱德询问道:“杨先生说的可是香港的霍先生?我们也已经找过他了,但他不愿意参与进去。”

  “那我就无能为力了。”杨文东又道:“如果你们真的想与内地合作,那不如直接去找华润,或许更方便一点。”

  霍营东都不愿意参与,那他自然更不愿意了,这种事情,如果是内地提出来想要融资、或者购买什么,那他们这些华裔可以帮忙,但反过来,还是算了吧。

  “那真是可惜了。”见杨文东态度已决,布莱德也感觉颇为可惜,香港的很多商人似乎都不愿意参与这种事。

  “其实内地那边也未必会跟海外金融集团合作,之前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杨文东又道:“布莱德先生,我们今天还是商讨一下,你我之间合作的事情吧?”

  虽然对于最近几年的历史,杨文东不太清楚,但改开之后,法国曾经谋划过借50亿美元给内地,但内地没有答应,当时的环境,内地政府还是不喜欢借钱的,这也是华人的一种古文化;

  即使到了几十年后,国内经济发展到了全球第二,大部分华人还是不喜欢花未来的钱,而是喜欢拼命存钱,搞的国家层面多次想要促进消费,却始终没有成功。

  布莱德点点头,问:“那杨先生这次来花旗,是有什么具体合作吗?”

  “是关于百思买的。”杨文东说道:“我准备让百思买在美国东部进行大扩张,以纽约为中心,快速向四周城市扩张;

  虽然选择的位置都会在郊区,但全部都要自建,所以也会需要不少资金,以之前沃尔玛的抵押股票恐怕不够,所以我希望与花旗银行就这件事重点商讨一下。”

  之前在美国西部,百思买进行大扩张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自有资金,另外一部分则是花旗银行的贷款,抵押物就是沃尔玛的股票;

  不过现在的沃尔玛股票市值还不算很高,纵然杨文东知晓其未来,但银行是只看现在价值的,加上如今红牛的宣传扩张也非常消耗资金,所以就额外需要银行的帮助了。

  “百思买?”布莱德有些不解的问道:“杨先生,我研究过你的企业,你的很多产业,都是盈利非常强的,但这个百思买,却一直在亏损,我不太明白,你为何要这样支持这家企业,难道就这么看好这种专门出售家电的商城?”

  对于旗下抵押业务的业绩,花旗银行自然也知晓,百思买这个生意,完全就是亏本的,虽然不算很多,可却还是在高速扩张,这种模式继续下去,那数量越来越多,最后的资金问题也就会越来越大,如果不是杨文东在其他领域很成功,那花旗银行恐怕早就撤了。

  杨文东自然不好解释太多,直接道:“我看好未来的电子产业,特别是芯片产业发展之后,必然会引起家电或者其他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百思买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等这个市场爆发后,能够掌控渠道,如同一些负责装修业务的超级市场一般。”

  “芯片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也知道一些,杨先生还投资了其中的翘楚英特尔。”布莱德显然也非常了解美国的商业公司发展状况,随即道:“如果需要我们提供资金也行,但杨先生准备在美国东部大规模投资,这个资金量必然非常大,无论怎么样,我们也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抵押的。”

  杨文东问道:“美国之外的资产,可以参与抵押吗?”

首节上一节507/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