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你约个时间,就这几天吧,股东大会之前。”杨文东答应说道。
有些事情,其实他也需要在之前就与未来和黄的管理者说好。
时间很快到了2月底,27日,和黄的多名小股东联手向和黄公司申请召开董事会,理由是要求管理层就如今和黄债务问题以及部分公司发不出工资的情况做个解释;
因为申请的股东群体加起来持股超过10%,而这群人半年内没有申请过股东大会,按照香港法律,和黄是必须要按照要求进行的,一般是十天后,特殊可以延迟到15天,这是为了给其他地方的股东进行通知,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返回。
和记大厦内,祁德尊看着手上的通知,脸上青筋冒出,但在手下面前,他还是收敛了自己的脾气,缓缓说道:“李察信,你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李察信顿了下,说道:“这明显是杨文东所为,他本身就是和黄股东,也自然可以参加股东大会,但他自己不出手,估计一个是不想承担吞并朋友公司的名头;
第二就是会利用这些申请股东大会的股东们来主动提出,让杨文东来接手和黄公司,只要答应的人够多,加上杨文东手中股票,那成功的概率就是很高了。”
虽然杨文东与祁德尊也算不上什么朋友,但从外人看来,多年以来,两家公司多次合作,也算是合作伙伴了,杨文东直接主动吞并,就可能让人觉得吃相有点难看了;
但如果在股东大会上,被其他股东联手推荐,那半推半就之下,可能就差不多了。
“这些我知道,我问的是如何才能够避免这件事。”祁德尊跟着问道。
李察信则回道:“主席,从资本层面来说,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与杨文东比财力,即使是凯瑟克家族,也做不到,更不要说
唯一的机会就是管理层面,只要我们所有的英国籍员工合作,那即使杨文东拿下和黄控股权,甚至私有化了,也得依赖我们才行。”
作为和黄的二把手,他自然也知道祁德尊一直从和黄谋利,甚至他也从中获得了一点好处;
但无论手段多么漂亮,毕竟现代社会的监管还是存在的,即使是吸血也不可能吸太多,多年下来的财富很是惊人,但对比白手起家成为香港第一财团的杨文东就差远了,甚至巅峰时期的和黄也不是对手。
祁德尊闭目了会,道:“你觉得行的通吗?”
李察信道:“这得内部协商才行,也需要您这边亲自召集,要不然很难。”
“行,那就召开一个内部会议,商讨一下,我们需要团结在一起,要不然,大家就只能都回英国了。”祁德尊点点头说道;
三天后,香港希尔顿酒店,总统套房:
杨文东来到后,笑着说道:“这希尔顿的装修,也不比四季酒店差多少啊?”
原先历史上,希尔顿酒店就是今天的四季酒店所在位置,只不过这块地皮被杨文东截胡了,但他的蝴蝶效应影响不了希尔顿酒店的加盟商,它们还是来香港投资,并也在中环选择了一处地方,就是位置可能比四季酒店稍微差一点,但因为名气够大,所以生意也很不错。
与李察信的见面,是需要绝对保密的,如果被人看到李察信来四季酒店就不太好了,同样其他本土有财团的酒店也不适合,这家被美国人管理的希尔顿就是最佳选择了。
方先名笑道:“是的,不过这种加盟酒店,建成什么规模、多豪华,主要还是看酒店合作方的资金实力,这酒店也是一个美籍香港人建的,据说也是在美国做房地产的。”
“倒也挺厉害的,一个华人在美国做地产居然也成功了。”杨文东笑了笑;
地产一般都是本土富豪的自有产业,如前世的内地,外资基本上不能参与,也就少数香港资本有特惠,才能偶尔少数参与进去;
很快,李察信来了:“杨生,你好。”
“李察信先生,你好。”杨文东也是礼貌的握手,随即招呼坐下;
几人寒暄了一小会后,杨文东便直入主题,道:“李察信,股东大会那边,祁德尊准备怎么应对?”
李察信回道:“杨生,祁德尊并不准备在股东大会上做什么,而是准备利用管理层,等你成功之后,一起给你施压,想让你安心做一个大股东,不干涉和黄内部的事情。”
“嗯我的意料之中,不过那么多英国人,都配合他?”杨文东反问道;
其实不管什么国家的人,内部都不可能是绝对团结的,哪怕是华人也是如此。
李察信回道:“他应该是做到了,因为他答应将他之前与和黄合作的生意利润,拿出来一半,与所有人分享。”
“一半?还挺有魄力的啊。”杨文东笑了笑;
李察信道:“因为如果您接手了公司,那他也会什么好处都没有了,现在拿出一半,那至少自己还有一半;
再说,只要保住公司管理权,那以后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再多捞一点。”
“以前是没有大股东,股东大会对和黄管理层的监控不够,现在换了我们,祁德尊还敢这样玩?”方先名反问道。
李察信则道:“一切都是合法的,账目上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是廉政公署来了,也查不出所以然来,这一点,以祁德尊的能力与经验,完全是没问题的。”
“这我是相信的。”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问道:“李察信,既然你都来这里了,那我也明说了,你只要配合我,那你以后就是和黄的大班,除了一些战略方向的选择我会干预,其他方面也是你说了算,不过你不能做祁德尊现在正在做的事,薪资方面,我可以给你提高一些。”
别说这种合法生意,就是前世陈松青的非法生意,各种账务都做的完全没问题,最终廉政公署与港府查了几年,明知道对方是巨骗,可也只判了几年,陈松青出狱后,还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甚至陈松青之所以会有那么几年,也是因为他破了商界的规矩,对银行的人进行灭口了,这一点无论是港府、廉政公署还是一堆其他财团都不能容忍。
李察信点头笑道:“好,没问题,我这边会逐步的拉拢一些被祁德尊排斥或者不喜欢的一些人,他们其实也一样可以接手整个公司。”
其实他跟在祁德尊后面,可能也会有点“分红”,数额可能也不少,可对比自己能够坐上和黄大班的位置,就无所谓了;
他与祁德尊不一样,祁德尊以前就是呼风唤雨的香港顶级财团掌门人,自然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但他可不是,给谁打工都一样,而给杨文东打工,自己就能坐在和黄老大的位置上;
固然身份肯定比不过之前的祁德尊,但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大的进步了,在香港,这绝对是不创业前提下最高的职位了。
至于金钱,不管他想不想要的更多,至少要先坐到那个位置上再说。
杨文东道:“好,只要你能够搞定管理层的事情,那以后我也会给你足够的权利,除非是一些特殊事情我才会干涉;
我对于子公司的管理,你也应该清楚,基本上都是放权的;另外关于英国籍职工,你可以参考九龙仓,那边就有很多稳定的英国籍职员乃至高层,只要能够给我工作,我也不是很在意华裔或者英国籍;这一点,你也可以告知其他和黄的英国人”
这也是当初收购九龙仓之后,没有对英国籍员工赶尽杀绝的原因,哪怕没有他们华人团队也能够接手九龙仓;
到了今天,这样的例子拿出来一说,不仅仅是李察信,其他和黄的管理层也会安心,这样对于他们也会更大概率愿意投靠自己,这会很方便自己的收购以及顺利接手。
李察信点头道:“行,这没问题。”
PS:求月票
第749章 和黄股东大会与争夺
对于如今的和黄,无论是采取股东大会、还是在股市上强行收购,成功的概率都是很高的,区别就是花费的钱可能不一样罢了;
最让杨文东在意的,反而是接手之后,如果内部管理层不配合,那就会陷入很大的麻烦,即使他对于未来的香港市场有信心,可和黄的债券银行、其他股东股民、和黄的合作商与供应商等可没有,一旦和黄陷入管理层与大股东的内耗,债务危机之下,恐怕连他都得陷进去,即使最终能熬过来,也会折腾很多精力。
如今李察信这个和黄的元老能够携带属于他的团队来投靠自己,那就给自己方便很多了;
虽然李察信这个人也不能完全相信,他肯定还是希望与祁德尊一样能够自己掌握和黄,但只要能够熬过这一两年就行了,等到香港经济复苏,和黄内部再好好整改一下,如果李察信也对自己阳奉阴违,那直接换人即可,一两年的时间,也足够自己再慢慢培养嫡系管理层了,不管是华人还是英国鬼佬;
当然,如果他配合自己,那也可以安稳的待在这个位置上,其年龄也不小了,让其在80年代安心退休,也算是一段商业佳话,如同之前的九龙仓一样,可以给未来的其他收购,做一个很好的样本;
接下来的数天,股东大会之前,李察信单独与方先名联系,并介绍给了他一些和黄的未来管理层人员,方先名作为长兴集团的代表,也给这些人一些承诺,以方便这些人安心的投诚;
时间很快到了3月9日,和黄集团的股东大会,今天召开;
作为香港曾经四大洋行之一,其规模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怡和,但如今又陷入了几乎破除的债务危机,牵动了至少香港数万人的工作与投资利益,这件事也成为了今年香港最大的经济类新闻,无数媒体蜂拥过来,想要获得股东大会的第一手消息。
只是祁德尊似乎也知晓这一次股东大会他不会很光彩,于是断然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于是,和记大厦之外,大量的记者被拦在了外面,无法进入;
“是杨文东的车队?”一名眼尖的记者看到一行奔驰车队后,连忙对准摄像机拍摄;
香港的富豪,多数都喜欢劳斯莱斯、宾利等豪车,但杨文东是个例外,他所坐的一直都是平治(奔驰),要知道,平治虽然是豪车,但一般也就是香港的大律师、小商人开的多;
不过也有传闻,杨家的奔驰车队是专门从德国定制的防弹车,每一辆价值都在劳斯莱斯这种豪车之上,一共十几辆,每次出行,杨文东都是随机坐在其中一辆车内,也不会要求自己的车居中行驶,加上玻璃都是隔光的,外部的人不可能知道他在哪个车上,这样也增加了安全性。
不少记者也跑上前去,但很快便被更多的保安给挡住了,他们也只能看着杨文东从车里出来,手中也拍着照片;
一名记者提问道:“杨生,您如何看待和黄目前的债务危机?请问长兴集团有意拯救和黄吗?”
“杨生,市场传闻您在收购和黄股票?请问是否是真的,您是准备收购和黄吗?”
“杨生.”
记者们相继提问,杨文东则是一个没回,但还是礼貌的对着记者们挥了挥手,然后在助理的指引下,从保镖维护中,进入了和记大厦;
当杨文东赶到的时候,现场的股东们与和黄的高层也差不多都到了,这也是常态,身份越高的人一般来的也越晚一点,一般都会在准点之前稍微一会。
“杨生。”不少人招呼着。
祁德尊也上前打着招呼:“杨生,股东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我还是想询问最后一次,只要你维持如今和黄内部不变,那我可以支持你成为和黄的最大股东。”
杨文东笑道:“我成为大股东,还需要你的支持吗?”
祁德尊则道:“的确不需要,但你想获得一个完好的和黄,难度恐怕会很高。”
“你也太自信了,和黄今天变成这样,你还是认为自己没错?”杨文东淡漠反问道;
如果不是自己知道未来,如果自己之前是正常投资且没有套现,那他在和黄的亏损就超过10亿港元,这么大的损失,长兴集团内部恐怕也得伤筋动骨一点点;
祁德尊道:“和黄不过是暂时遇到困难罢了,只要香港的地产市场与股市回升,那迟早有一天会恢复之前的价位,甚至还会更高。”
杨文东道:“或许吧,不过这恐怕也要等到多年以后了,而且并不是地产市场回升,任何企业就能赚钱的,如今和黄的负债之重,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对策,那恐怕根本没能力享受地产市场的回报,光是利息,就得压死所有的利润了。”
70年代中期,因为石油危机之后油价暴涨,欧美都陷入了通货膨胀,于是欧美央行为了控制通胀从而开始加息,到了80年代,最高峰甚至接近20%。
眼下倒没那么夸张,但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也会跟着欧美一起加息,企业融资成本大涨,负债越重,利息支付越高,特别是短期利息。
和黄现在的负债比原先历史上还要重,虽然资产可能也更多一点,但如果控制不好,那根本就等不到地产回升的那一天了,甚至即使等到了,地产的巨额利润也都砸进去还债了
“我能够将和记从一家贸易公司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自然就能拯救今天的和黄,杨生,无论怎么样,现在的和黄,比起当初的和记要强多了,当初你都能投资我,为何今天不行?”祁德尊的语气,似乎软了下来;
不到不得已,他也不想与杨文东彻底翻脸。
杨文东摇头道:“你说的也对,可时代不一样了,你的经营方式,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了,你想继续掌控和黄,那就得按照我的方式来运营,当初你创业的确成功了,但我也一样。”
以前他支持祁德尊,的确也看好他的能力,也想着利用他英国人的身份来收购各种英资,毕竟60-70年代初那会,华资是下不了手的;
而如今内地与西方交好,加上祁德尊运营和黄出了问题,那自然就是收割的时候;
商业战场,就是这样,该利用的时候利用,不需要的时候,你就可以走了。
“行,那就再说吧。”祁德尊也知晓说服不了杨文东,毕竟对方也是比他更成功的创业者;
随即,杨文东又会面了银行的代表,包括汇丰银行的沈弼以及恒生银行的何善衡,另外还有多家华资、英资、美资、日资、欧资银行代表;
不得不说,祁德尊的能力,在融资这一块是真的很厉害,连在香港没业务的挪威银行都被他借到钱了,估计在“忽悠”方面,丝毫不比未来的香港巨骗陈松青差了。
“杨生,今天是准备有大动作了?”沈弼笑问道。
一些市场传闻,或许能够满足很多普通人,但很难瞒得住汇丰的。
杨文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如果我真的有大动作,汇丰支持不?”
“只要能够保证我汇丰的债务,我当然支持。”沈弼点点头说道;
和黄如今的债务问题,对汇丰来说,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和黄真的破产倒闭,那汇丰也会承担不小规模的坏账,以汇丰的规模,也会伤筋动骨,而他的职业生涯也会多一个巨大污点;
同时,港府也不希望和黄这样的巨头倒闭,港督甚至还亲自要求他想办法拯救和黄,这也让他头疼;
如果杨文东真的收购和黄,以他的财力,必然能够承受住和黄的巨额负债的,那对汇丰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那就好。”杨文东也没再多说;
其实也就是自己知晓未来,要不然他也会跟其他财团一样,只寻求和黄的部分资产,而不是携带债务的整体公司。
股东大会很快召开,这一次,杨文东以大股东的身份,坐在了台下,而台上的,都是和黄的管理层,毕竟,在明面上,他还没有“吞并”和黄的打算;
大会开始后,祁德尊先是安排李察信公布了上一个季度和黄的业绩,一共亏损4800万港元,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大会现场的股东一片哗然;
要知道,如今地产市场已经回升,不少上市公司的业绩都已经转正,甚至还有盈利很不错的,但和黄却亏损这么多,这还只是一个季度!
于是,便有一名股东代表站起来质问:“祁德尊,李察信,现在香港经济已经恢复了,为何和黄的业绩还是这么难看?”
李察信看了一眼身边的祁德尊,随即回道:“各位,在业务运营这一块,其实和黄与其他企业差不多,地产业务是有盈利1200万港元的,但各位也都知道,和黄如今的债务太严重,所有的利润都不够偿还利息,才出现的巨额亏损。”
“债务这么高,不也是你们经营的?”又有一名股东质问。
“是啊,这样下去,债务只会越来越大,那还不如现在宣布破产,大家能拿多少本回来就拿多少,免的时间长后啥都没了。”
一些股民在下方又开始抱怨,实在是亏损太多太久,好不容易等到香港经济回升,但和黄却越来越差,这已经让很多人没有耐心了。
哪怕亏一点,拿到剩下的钱,趁着现在股价地价还低,去投资其他地方,那可能还能再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