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12节

  路途遥远,江弦先和朱琳哄着小小陛下睡着,眯了一会以后,从包里取出一沓稿纸,握着国内还非常罕见的圆珠笔,沙沙的写了起来。

  “山坡上的田地、阴暗潮湿的马厩、沿屋梁来回穿梭的老鼠,这些在我的记忆深处模糊成一片。”

  “不过,卖马那天的情景我记得很清楚。”

  “那种恐惧感纠缠了我一辈子”

第387章 空气都是甜的

  “我那时还不满六个月,腿长长的,动作笨拙,从没离开过妈妈身边。那天,拍卖场乱哄哄的,我和妈妈分开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妈妈是匹很棒的农用马,已经上了年纪,不过,她的前后腿还上很明显地显示出爱尔兰役用马特有的耐力和健壮。没过几分钟,她就被卖掉了,我还没跟出门口,她就被人从拍卖场匆匆带走了。

  而我却很难找到买主。

  或许是因为我当时满脸惊慌失措、绝望地转着圈找妈妈,或许是因为没有哪个农场主或吉普赛人肯要一匹细长瘦弱、半纯种的小马驹。不管什么原因,他们为我到底有多不值钱争论了好久,最后我听见有人敲拍卖锤,接着我被赶出门,进了外面的一个马圈里”

  “【一战】+【小马驹】=小说《战马》”

  江弦所写的这篇,由【一战】和【小马驹】两条灵感合成的小说,便是这篇名为《战马》的小说。

  正如小说名以及开头篇幅所写的那样,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匹.马。

  小说通过这匹名叫乔伊的农场马的视角,讲述了一匹马在战争中的坎坷命运、颠沛流离,也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在一战中的寻马之旅。

  这也是英国桂冠作家莫波格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仅说地位的话,莫波格在英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曹文轩。

  嗯,这个地位指曹老师还没塌房时候的地位。

  之所以比作曹文轩,是因为莫波格是一位儿童文学小说作家,而且严格一点来讲,《战马》这篇小说也是一篇儿童文学小说。

  不过这篇小说的深刻程度已经超越了儿童文学的范畴。

  这部小说在英国非常有影响力,发行当年斩获数枚文学奖项,后来更是改编成舞台剧、广播剧,在英国风靡一时,《战马》的话剧在英国数年来始终是一票难求。

  此外,在后世,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老夫聊发少年狂”,以65岁高龄接连拍摄了两部儿童题材的影片。

  一部叫《丁丁历险记》。

  另一部就是《战马》,由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王安忆坐在椅子上,整理着这次前往美国的收获,回想着这次旅程的收获。

  一边是马奈的展览前排起里盘三、外盘三的长龙阵,一边是四十二条街上的滚滚闪动的霓虹灯。

  一边是电脑、精密仪器严格运转的大工业巨轮,一边是电影明星出身的总统吊儿郎当地应付记者招待会。

  一边是移民们赠送的雕像,感谢新大陆收容了劫后余生的难民,一边是飞机轰炸格林耐得岛。

  一边是快乐的爵士乐,一边是精神崩溃的精神病患者。

  王安忆一边想着一边写着。

  她这次来美国,已经和母亲茹志鹃约定好,要母女俩共写一部日记。

  “Byebye,美利坚。”

  王安忆略带惆怅的写下最后一行文字,感动的同时,又难免为自己的偷偷努力生出几分沾沾自喜。

  趁着坐飞机的时间还要写点东西。

  自己一定足够勤奋、足够努力了吧。

  随着一阵英文播报声传来,飞机抵达香港。

  因为要转机,一行人全部起身收拾东西。

  王安忆也整理好笔本,站起身却看到前排的江弦也伏在座位前,沙沙的写着什么。

  “江弦怎么还不收拾东西?”她疑惑的问一句。

  朱琳回过头,开口道:

  “在写小说。”

  “什么?”王安忆有些失神。

  朱琳只好凑过去解释道:

  “在写小说,最近构思了一本新小说,上飞机就开始写了,这会儿估计还没把情节写出来,还得再写一会。”

  “.等他弄出来吧,要是这时候停住,他肯定特别难受。”王安忆眼神有些失焦的说道。

  在写小说?

  新小说?!

  咝。

  王安忆有点怀疑人生。

  她来美国这么久,就写了一本日记。

  江弦这几个月的时间,这都几本小说了?

  现在你说他从美国回国的路上还能写一本!

  这家伙难不成脑袋里面装了个书店,想写什么翻开书照着写就是。

  不然也没办法解释这家伙怎么能一直保持着这么旺盛的创作灵感和激情?

  王安忆被惊得有点怀疑人生。

  在机场转了一站,飞机直抵京城首都机场。

  出站口的位置,两位裹着军大衣的老同志,还有两位年轻女子已经在这里等候良久。

  “是这班飞机么?”

  “怎么还没到呢?”

  “爸,你别急,估计是航班稍微晚点了一些。”

  来人正是江父和朱父,以及江珂和朱虹,两位老同志这会儿正一脸焦躁不安的等待着。

  “老朱,你收着咱家小年年照片了没有?”

  “收着了,朱琳一直给我寄呢,你看看这张,还招手呢,多讨人喜欢这小东西。”

  “唉?这张照片我怎么没收着?这照片还是一式一份的?”

  俩老头儿心里面惦挂的,当然都是他俩那素未谋面的孙女以及外孙女。

  这么久了,两位老同志只能看着从美国寄过来的小小陛下的照片,日夜思念。

  都说隔代亲。

  人到了这个岁数,最大的盼想可不就是含饴弄孙?

  这会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小小陛下。

  老江和老朱俩人恨不得争先恐后的插上一对翅膀,直接飞到飞机上面去。

  “想想着日子过得也是快,想咱们上学那会儿”朱父忍不住怀念起当年峥嵘岁月,“老江,还记得不?那会咱们班考试,我回回第一,你回回第二,嗯,也有过三四五六,但我一直是第一。”

  “咳。”

  江国庆咬了咬嘴唇,接着这话头往下说,“是啊老朱,我还一直觉着领着我们家这臭小子上你家去拜访那次,恍如昨日,那会我们家江弦,工作也没有,还是个待业青年,每天就在胡同里乱蹿,我还指望着你给帮忙解决解决工作问题”

  “你说这一眨眼。”

  “这小子居然成作家了!”

  “还娶了你闺女!”

  江国庆啪啪的拍着大腿,“老朱,你说命运奇妙不奇妙!”

  “.”

  俩男同志追忆着过往,渐渐的脖子都有点粗红,江珂和朱虹俩人眼瞅着气氛不太妙。

  “爸。”

  随着一声呼唤,江父和朱父俩人同时转过头来,看向包裹的严严实实怀里还抱着个襁褓的朱琳,脸上顿时洋溢起激动与喜悦。

  “回、回来了?”

  两人三步并两步,凑上前去,看看朱琳,又看看孩子。

  襁褓包裹的严实,俩老爷子搓着手,又着急想看,又不敢掀开,生怕冻坏了里面的小小陛下。

  “刚才下飞机入关花费了点时间。”江弦开口道。

  这次从美国回来,带了不少东西,很多都是要检查的,有些还要缴纳关税。

  另外,江弦还买了很多外文书籍,这些出版物的检查尤其麻烦。

  还好江弦去过一次日本,对此有经验,提前给出版物做了报备,因此只是走了个形式,做了一番简单检查,就给他们放了行。

  “咱们这一大家子,今天可算是团圆了。”

  “一路辛苦了,咱们快回家、快回家!”江父热情的说着。

  这热情当然是带着几分目的,早点回到家里,也能早点好好的抱抱他那乖孙女。

  机场有往返于机场和市里的大巴,江弦这一行人,又是贵重行李又是才几个月大的孩子,没必要折腾,干脆就打机场外面的出租。

  这会打出租属于外宾的专利,出租车只认外汇和外汇券,王硕还在小说里写过,自己在机场打了出租,说自己有外汇,结果到地方就上面盖着那一张,跟师傅耍泼皮。

  

  江弦手里的外汇券储量,打个出租当然不会是什么难事儿。

  打了三辆车,一家人挤上去。

  江弦跟朱琳还有小小陛下坐进一辆的后排,江珂一抹身钻上副驾驶,朝着慢他一步的朱虹露出一抹得意之色。

  车子发动,2月的京城刚下过雪,红墙黛瓦上挂着些许白霜。

  “小年年,快让姑姑抱抱。”一上车,江珂就迫不及待的要抱抱朱琳手里的小小陛下。

  “孩子睡了,回家再说。”江弦呵斥一句。

  “哦。”

  江珂答应一声,举手投足之间隐约带着几分大观园的味道。

  “江珂,听你哥说,你不是被选去拍《红楼梦》了?”

  朱琳颇有兴致的跟江珂打听起她拍摄《红楼梦》的事情。

  “你们那儿让随意外出么?”

  “让,怎么不让啊?我们是拍戏,又不是坐牢。”

  朱虹说她们这会儿还处于培训和选角儿的阶段,过段时间才能定下来哪个演员饰演哪个角色。

  “你演谁啊?”

  “我自己选的是宝钗,不过王导对我不太满意,他推荐我演史湘云。”

  “史湘云?也好。”

首节上一节412/4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