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致远坐在书桌前写剧本,他希望尽快将《孤胆特工》写出来,等《目中无人》在香江上映时,就可以带著剧本跟吴思沅谈拍摄事宜。
于飞鸿坐在方致远旁边,拿了一本萨特的书慢慢地翻著。
就在此时,大哥大响起,方致远接通电话:“喂,哪位?”
电话里传来张艺某的声音:“是方致远方老板吗?我是张艺某啊!”
方致远心头一喜:“怎么样,你考虑好了吗?”
张艺某嗯了一声:“我跟你合作。”
方致远知道张艺某会答应,毕竟连续两部电影被禁,张艺某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第三部电影再次被禁,他应该意识到在电影系统有人的重要性了。
在国内拍电影人脉关系真的很重要。
同样的电影有人脉就能过审,没有人脉的就无法过审。
就拿陈楷歌的《霸王别姬》来说,这部电影本来要被禁的,但有人找到了老人家的女儿,让她把电影给老人家看,老人家看完电影就说,没什么问题,可以放,《霸王别姬》才得以在国内公映;张艺某的《活著》没有人脉,最终成为禁片。
“太好了!那我们明天约个时间,见面聊!”
“我在新大都饭店405房间,你明天上午过来吧。”
挂掉电话,方致远看向于飞鸿,见她偏著头,一脸笑意地看著自己。
方致远捧起于飞鸿的脸,吧唧亲了一口,兴奋地道:“宝贝,张艺某同意跟我合作了,张艺某的电影在国内票房很好,又有海外市场,简直是摇钱树!以后我就算什么都不干,只要紧紧抱住张艺某这根大腿,都能舒舒服服过日子!”
于飞鸿抿嘴笑道:“你就不是什么都不干的人!”
方致远坏笑将于飞鸿搂进怀里:“我现在就真抓实干!”
……
上午九点,方致远来到新大都饭店,见到了张艺某和编剧刘恒。
张艺某告诉方致远,当初《红高粱》做后期的时候,他住在新大都,《红高粱》的歌词就是在这里攒的。这里是他的福地,之后只要弄剧本,他都会住进新大都。
张艺某告诉方致远:“我们正在弄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主角小林和妻子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他们有了孩子、房子后,烦恼却不断增加,这使曾有过宏伟理想的小林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方致远有些诧异,拍完《大红灯笼高高挂》,接下来应该拍《秋菊打官司》才对啊,怎么会拍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这种城市小市民题材,根本不是适合你啊!
不过转念一想,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张艺某不是作者型导演,不会写剧本,于是,他就将目光瞄准了国内各大小说期刊,只要看到喜欢的小说,就会联系作者,把小说的版权买下来。
这些买下来的小说,有些拍成了电影,有些最终放弃了。
比如张艺某曾经买下余华的《河边的错误》,准备拍成惊悚片。不过在看到余华的《活著》后,他立刻放弃《河边错误》,转头拍《活著》去了。
等他看到《秋菊打官司》,肯定会放弃《一地鸡毛》。
方致远开始谈自己看法:“我看过《一地鸡毛》,这本小说可以叫理想之死,讲的是心怀理想的人,经过现实的磨砺放弃了诗意和理想,向生活低下了高贵头颅,这是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写照,是一个以小见大,描写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故事。”
方致远顿了顿:“《一地鸡毛》非常写实,要拍这个故事,就不能按你之前的风格来拍,你之前的电影偏写意,注重形式感,注重氛围营造,那这次必须反过来,拿掉形式感,走写实的道路,甚至有纪录片的感觉,越真实越有力量。”
张艺某有遇到知音的感觉,兴奋地搓了搓手:“没错,我之前拍的电影都是旧时代的故事,内容比较传奇,影像风格比较张扬,这次我想拍一部反映现在生活的电影,影像风格就像你说的,必须写实,有纪录片的感觉。”
……
方致远曾经听人说过,张艺某精力极其旺盛。
当年毕飞宇担任《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编剧,张艺某拉著毕飞宇聊个不停,毕飞宇困得实在受不了,就逃回自己的房间,结果张艺某追到毕飞宇房间,拉著他继续讨论情节,最后把毕飞宇熬得活活昏死过去。
这次方致远见识了张艺某的厉害,他被张艺某拉著聊了整整一天。
一直聊到晚上十点,张艺某依然滔滔不绝,大有挑灯夜战,聊个通宵的意思。
方致远只能以女朋友在家里等自己为由,逃出了新大都。
方致远摇摇晃晃地回到北影小区,刚走来到家门口,就看到门上贴著一张纸条,上面写著:“致远,明天上午九点,到厂长办公室。”
第41章 出任艺术指导
北影厂主楼,厂长办公室。
厂长陈志谷招呼方致远坐下,又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
方致远顿时警惕起来:“厂长,你找我什么事?”
陈志谷笑呵呵地道:“致远,第四创作集体的艺术指导退休了,他们这个集体需要一个新的负责人,厂委会经过讨论,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方致远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厂长,你是在开玩笑吧?厂里有那么多老资历的制片人和导演,怎么让我来做啊?我毕业才两年多,哪里资格做艺术指导啊!”
陈志谷叹了口气:“从资历上来说,你确实太年轻,但厂里的情况你多多少少应该知道一些,现在我们厂已经负债3000万,连续6年亏损,连供暖费都交不上。如果让老制片、老导演做负责人,无法改变局面!”
陈志谷郑重其事地道:“致远,你跟他们不一样,你制作的《目中无人》不但创造了北影厂拷贝的记录,还有香江片商主动上门买版权。只有让你这种有闯劲儿,有想法的年轻人做负责人,才有可能打困局,为北影厂闯出一条路来。”
“我不想做,也不做了,你找其他人吧。”
“为什么啊?”陈志谷对方致远的反应很是意外。
“一个创作集体有二十多个导演,这些人都要靠电影赚钱,只有电影开拍才能赚到钱,这里面是赤裸裸的利益。要是我做负责人,他们的剧本九成都会枪毙。我要是把他们的项目都毙了,等于断别人的财路,肯定恨死我了!”
“做第四创作集团的艺术指导,你只需要对艺术负责,对项目的艺术创作把关。你觉得剧本不好,就让他们修改,要是剧本没问题,就提交给艺委会审核。真正拍板的是艺委会,他们怎么会怪你呢?”
“就算这样,我也不想当艺术指导。”
“致远,我知道你觉得自己年轻,面对一大堆成名的老导演、大导演,担心自己镇不住这些人,担心自己管不好第四集体,你不要有顾虑,放手去做就行,厂领导就是你的后盾,有什么事,厂领导肯定站在你这边。”
陈志谷语重心长地道:“让你负责这么大的集体,确实有些难为人。厂里也是没办法,厂里100多导演,能驾驭高水准商业片的很少,必须有精通商业片的人在总体上把关,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只能是赶鸭子上架!”
方致远不想做艺术指导不是怕镇不住第四创作集体的导演。
而是想过过自己的悠闲日子,不想操那个闲心。
只是想到北影厂未来的惨状,他无法狠心拒绝。
做第四创作集体的艺术指导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只需要看看剧本,把我认为合格的剧本送到艺委会审核,把不合格的剧本否掉,对有修改潜力的剧本提出修改意见就行,并不需要操太多的心。
北影厂未来的日子太艰难!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吧!
方致远点头道:“好吧,我当这个艺术指导。”
陈志谷露出了笑容:“这就对了,现在的北影厂就像一部老旧的汽车,车里面的零件都已经生锈,如果只是修修补补,这辆车开不远的,必须将里面生锈的老零件换成你们这些新零件,这辆老汽车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啊。”
方致远突然想起一件事来:“厂长,《目中无人》的执行导演刘思扬非常有才华,他是北电导演系的,跟管浒是同学。希望厂里跟北电打个招呼,把他分到我们厂。”
陈志谷本来想说今年已经没有编制,但考虑到这是方致远点名要的人才,要是自己不答应,只怕这小子会撂挑子,大不了到时候找上面要一个编制,就道:“叫刘思扬是吧,我会给北电打招呼。”
北影厂很快张榜公告,由方致远出任第四创作集体艺术指导。
北影厂大部分职工对此十分淡定,没有觉得不妥。
毕竟第四创作集体艺术指导,根本算不上干部,相当于小组长,而且方致远编剧和制作的《目中无人》非常出色,创造了北影厂的拷贝记录,让人心服口服。
第四创作集体的很多人觉得不爽,他们都比方致远大,拍过很多电影,不乏获奖作品,现在让方致远这个毛刚长齐的小屁孩来做负责人,他们心里很不服气。
“厂里也真是的,竟然让方致远这个半大孩子来做我们第四集体的领导,简直是看不起我们第四集体,说我们第四集体无人嘛!”
“厂里有点病急乱投医!《目中无人》确实拍得不错,拷贝也创作记录了!可方致远就制作了这么一部作品,谁知道是不是运气好呢?电影圈第一部电影惊才绝艳,后面越来越平庸的例子可不少!”
“《目中无人》拷贝是卖得多,可有艺术性吗?让一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来做艺术指导,这不是瞎胡闹嘛!那以后我们还怎么安心搞艺术啊!”
……
北影厂会议室。
方致远坐在正中间的位置,扫了扫到场导演。
其中有以拍警匪题材闻名的徐庆东,以拍主旋律电影而闻名的陈国新,以拍情感片闻名的夏刚,以电视剧闻名的胡梅,以及其他一些名气不大,作品影响很小的导演。
现场很多人都在偷偷观察自己,眼神颇为不屑。
方致远知道自己太年轻,又只有一部电影,很多人心里不服。
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轻轻敲了敲桌面:“人都到了,下面开会。”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到方致远身上。
方致远开门见山地道:“厂里让我做咱们第四集体的艺术指导,是希望我们创作出优秀的商业片,帮厂里赚钱。现在厂里的经济情况相当糟糕,如果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变,到了明年恐怕就发不出全额工资了!”
到场的制片人都皱了皱眉,毕竟他们的主要收入就是工资。
现场的导演们态度完全不同,大多露出不屑的表情。
方致远无奈地摇了摇头,知道这些导演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
在统购统销的模式下,导演只要拍电影就能拿到上千块的分镜头费,在剧组还能拿各种补助,一部电影下来,能拿几千块,至于电影票房卖不卖座,观众反馈好不好,跟他们完全无关,他们也根本不关心。
就算北影厂发不出工资也没什么,只要国家不取消电影厂,只要国家还给电影厂下生产任务,他们就依然有电影拍,依然有高收入拿,依然可以过得很滋润。
只要分配方式不调整,这些导演的观念就很难扭转。
方致远深吸一口气,提高嗓门道:“第四集体的创作思路要变,只有赚钱把握比较大的片子,才会送到艺委员。你们把剧本给我看之前,自己想想电影拍出来能不能赚钱。要是你们自己都觉得不赚钱,那就没必要给我看了。”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女导演宁樱1982年从北电毕业后,到意大利学电影。贝托鲁奇到中国拍《末代皇帝》的时候,她因为懂意大利语,成为副导演。电影拍完,她成了北影厂的导演。
在她眼中,电影是艺术品,电影人应该追求艺术。
现在听到电影不赚钱,剧本就不会被送审,她直接叫了起来:“你可以追求电影的娱乐性,可以讨好观众,也可以赚钱,但不能否定别人的艺术追求,强迫大家去追求低级趣味!”
宁樱这么一叫,其他导演也纷纷下场。
“对啊,以能不能赚钱作为电影的评判标准是片面的,是完全错误的,作为一名艺术家,我们不应该关注电影的收益,应该追求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我们是导演,不是商人,我们为什么要关注电影赚不赚钱呢?这个问题是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应该考虑的吗?电影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社会价值才应该是我们考虑的!”
“你不能自己想搞钱,就不让其他人搞艺术啊!”
“……”
方致远淡淡地道:“我不反对你们拍艺术片,只要能赚钱,你们想怎么就怎么拍。宁樱导演到意大利留过学,还做过贝托鲁奇的副导演,我不说别人,就说贝托鲁奇,他算是有名的艺术片导演,请问他的电影赔钱吗?”
宁樱被噎住了:“这个,这个……”
第42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
方致远淡淡一笑:“没有赔钱,拿《末代皇帝》来说,这部电影投资2500万美元,美国票房就有4000多万,全球票房更是过亿,简直赚翻了。不只贝托鲁奇,像伯格曼、费里尼、库布里克这些艺术片大师,他们的票房都不错。”
方致远看了看那些高呼要搞艺术的导演,嘲讽道:“如果他们的电影不赚钱,那凭什么能一部接一部的往下拍,你们不会以为资本家是搞慈善的吧?”
除了宁樱,其他人都愣住了。
在他们印象中艺术片晦涩难懂,曲高和寡,没多少观众。
没想到艺术大师的电影是赚钱的,这真的有点出乎意料。
方致远脸上的嘲讽之色更甚:“正是因为他们的电影能赚钱,才能一部接一部的往下拍,只不过没有商业片赚得多而已。艺术片赚钱很简单,去三大电影节拿奖就行。我不反对拍艺术片,我就准备私人投资张艺某的新片。
我说清楚一点,我不关心你们的题材,不干涉你们的创作内容,你们想拍什么都可以,我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赚钱。我不想听到‘这是艺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种屁话!如果你的电影不赚钱,那在我眼里就是垃圾!”
方致远掷地有声地道:“艺术不是赔钱的借口!”
宁樱和叫嚣要艺术价值的导演脸上火辣辣的,像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他们在心里破口大骂,将方致远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方致远见他们眼中满是恨意,一幅想要杀人的表情,淡淡地道:“我既然答应厂里,接手这个工作,肯定要为厂里著想,努力帮厂里赚钱,你们要是不服,可以申请调到其他集体去,也可以让厂领导把我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