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经了意大利工程师们的手,能把小汽车设计的更加实用就太好了!!!
众人兴冲冲打开图纸一看!!!
????
这是啥啊?
“这是要上戏台子唱戏吗?”
曲艺爱好者老薛推了推眼镜,发出灵魂深处的疑问。
只见原本方方正正的小汽车,现在直接变成了流线型。
特别在车头部分,特意将风挡玻璃由垂直变成略微倾斜和一体式车灯的设计,车灯的两侧向旁边延伸。
猛一看就像是个戏剧表演家画了吊梢眼准备上台唱大戏一样!
“这是什么设计??”
于岸山、郝逢春和曹青杭几个人面色微微一僵。
图稿上的小汽车确实是挺好看。
但是你再好看也要考虑国内的审美需求和现阶段的生产能力吧!
而且还有这个车门!
侧滑式车门?
好好的车门咱就大大方方打开关上不行吗?
你这侧面滑来滑去的,费劲不费劲!
朴实的机械厂人猛不丁瞧见这洋同志设计的车,真是有了几分水土不服的感觉。
融合车间众人看的神情复杂,
意大利工程师们则是满眼期待!
马克波罗波等人画完设计图,最需要的就是对方的反馈。
陈露阳开口道:“曹工,意大利工程师他们问你们对设计图的意见。”
“挺好!设计的非常好。”曹青杭斟酌着用词。
“这个车的两个侧面窗户设计的很好看,窗户大!能增强坐车时候的视线!”
“这个车身比例和车尾设计的也好,更直的尾门造型可以最大化后备厢容积,方便装东西。”
……
曹青杭说一句,
陈露阳就快速在会议本上写一句,再翻译给意大利工程师们听一句。
意大利代表们听着听着,互相看了看,直接打断道:
“我们想听听你们有什么不满意,或者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夸奖的话就不要说了。”
曹青杭微微沉吟:“是这样的,我们想要的是一款既能满足大家审美需求,又具备实用性的微型面包车。”
“咱们的车设计的虽然好,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在车的内部设计还有一些技术方面提些改进。”
马可波罗波将曹青杭的要求写在本上,开口道:
“你们的要求我们会改进,但是即使是实用性为主的车型,也应当注重设计的美感和车辆的整体形象。”
“之前我在汽车展览会上第一次见你们小汽车的时候,就觉得你们的车外形设计实在太丑了,这样难看的车就算内部装饰再美,又有谁会愿意开呢?”
陈露阳微微皱眉。
意大利这帮人没有恶意,只是不懂弯弯绕绕,习惯上来就有话直说。
有什么想法直接表达,不知道叫委婉。
他要是直接翻译出来,难保机械厂的兄弟们听了心里不痛快。
于是陈露阳委婉了一下措辞,在尽量柔和语气的前提下,将意大利代表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曹青杭皱眉:“车辆外形美观虽然重要,但太漂亮的设计会增加生产成本不说,也与我们一直打造的小汽车的朴实形象有所冲突。”
机械厂的小面包车,现阶段最主要面向的就是各个生产单位、公社还有工厂。
大家买车的时候最首先关注的是车辆的实用、耐用性和价格。
而机械厂的小汽车方方正正、看着就敦实耐用,给人一种可靠和踏实感。
意大利工程师们设计的车,跟原有的小汽车形象对比太强烈了。
先别说广大群众能不能适应了。
就他们这些造汽车的第一眼就看不过去。
意大利工程师代表懵了一下。
车外形太漂亮也不行!?
这是什么理由?
在他们公司,每个人日夜绞尽脑汁想的就是如何把车设计的更漂亮更流畅。
机械厂这帮工程师咋想的?
他们之前的车方的有棱有角的,跟个大铁盒子一样。
就先不说好看不好看的事儿了,
开起来风阻都是个事!
“我们的设计既提升了小汽车的现代感,同时比较你们之前的车型,能够很大降低汽车运行时的风阻。”
马可波罗波严肃回答:“这个设计的改动我们认为是完全合理的。”
陈露阳将马克波罗波的意见翻译出来,机械厂众人的脸色也严肃起来。
不过嘛,
合作哪有没有分歧的!
“小陈你先将车头设计记下来。这个问题回头我们在商量。”
于岸山不浪费时间,直接开口。
碰头会,最主要的就是先把双方的想法全都交流出来。
别管好的坏的,同意的还是不同意的,先都摆在桌面上,让双方彼此都对想法和意见有个大致了解。
不能先揪着一个方面呛呛个没完。
“其次就是这个车门。”
曹青杭道:“这个侧滑门不如原来的对开门实用,而且造起来生产成本不说,以后的日常维修也是个问题。”
第275章 我们不是来讲课的
小汽车好端端的拉开对开门又简单又方便,大家都好上手。
侧滑门且不说大家用的能不能习惯。
一旦滑道卡壳,或者是机油干了,侧滑门是极其容易出现故障的。
到时候车上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东西运不上去,这些情况怎么办?
这个滑道门改的完全没有什么意义啊!
马可波罗波等人将“车门”记在小本上。
现在欧洲市场最流行的就是侧滑门。
侧滑门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停车空间,同时在拉开和关闭的时候还很优雅。
很多购买的顾客都很喜欢这种侧滑门的设计。
所以在给机械厂小汽车设计的时候,意大利工程师们也把这种侧滑门加了进去。
“我们设计侧滑门主要是出于停车装运货物的考虑。”
马可波罗波开口:“与对开门相比,侧滑门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方便人和货物搬运。”
曹青杭等人听了直懵。
这什么理由?
你一个开车门的事儿,跟停放空间有什么关系?
“于副厂长、曹工,是这么回事。”
陈露阳主动开始解释起来。
“意大利和欧洲那里很多的小街道很窄,有些窄的只能过一辆车,就在没有别的空间了。”
“再加上他们马路上车也多,平时停车的时候就会出现车挨着车的情况。”
“所以他们自己国家在设计车的时候就采用了侧滑门的设计方式,把空间位置也给计算了进去。”
众人听完,登时恍然大悟。
小吴诧异:“他们国家道那么窄!那走道不憋挺???”
陈露阳笑了:“那憋挺啥,小道下面就是大海了,蓝天白云的,美得很。”
小吴更震惊了!
车都直接开海里了,还美呢?
不过眼下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
曹青杭开口道:
“小陈你跟他们说一下,我们的小汽车基本上都是在城里和村里开,地方大的很!不存在这种没地方开车门的情况。”
马可波罗波们听到这话,纷纷愣了一下。
他们把实际情况记在了小本上,然后道:“这点我们记住了。还有其他的反馈吗?”
曹青杭指着车顶的部分:“还有这里。”
意大利代表们看过去。
图纸上的小汽车是流线型车顶设计。
设计目的与车头相同,既是为了增强外观动感,同时也为了优化空气阻力。
但是曹青杭他们对这个设计也很不满意。
“大家买我们的小汽车,看中的是小汽车的装载能力。”
“这个流线型的车顶,会影响车辆的空间利用率。”
马可波罗波们记下反馈,回答:“这个我们可以重新调整车顶高度与角度,重新再设计设计细节。”
曹青杭忍不住打断:“细节可以等以后慢慢推进,是不是现在我们先把研究推进的方向大概定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