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八零机械厂 第325节

  “按一分钟,就可以松手了。”

  宋晓宁细心嘱咐,抬起手把吊架上的玻璃药瓶仔细收好。

  一边收还问:

  “怎么样,还发烧吗?”

  老薛摇头:“烧倒是不烧了,就是打完针了胃有点难受。”

  宋晓宁安慰道:“这是药物作用,你回家喝点粥,过两天自己就好了。”

  老薛瞧着宋晓宁乖巧文静的模样,越看越觉得奇怪。

  他在这打了三天点滴,小宋大夫在旁边看病。

  被她看过的病人就没有一个不夸她人好的。

  老薛犹豫半天,试探问了句:“小宋大夫,您除了看感冒发烧,还能看啥病?”

  宋晓宁笑道:“大病小病都能看点,我妈妈也是做大夫的,我学的比较多。”

  老薛又试探问了句:“那脚气您能看吗?”

  宋晓宁大大方方的回答:“也会的。同志您有脚气吗?我可以帮您看看。”

  宋晓宁这样大大方方的,反倒给老薛弄得不好意思了。

  “我有一个同事有脚气,想找大夫看看。既然您会看,回去我跟他推荐推荐。”老薛说道。

  宋晓宁点头:“嗯嗯,您让您的同志随时来就行,我天天在。”

  离开省医院,老薛纳闷回头看了一眼。

  小陈说的能是这个小宋大夫吗?

  看着不像啊!

  ……

  健康回到了工作岗位的老薛,压下了省医院小宋大夫的事儿,继续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他不在厂里的这两天,八卦的小吴是一点没闲着。

  陪老薛打完点滴回来的第一天,小吴就广而告之厂里的兄弟们,说他见到了省医院的小宋大夫。

  众人在听说那“偏方大夫”是个白净斯文的小姑娘的时候,一个个都无比诧异又好奇。

  还有几个闲出屁的,打算过几天借口消化不好,去省医院找小宋大夫去开点大山楂丸见识见识。

  不过说到医院,

  最近厂里都在进行病毒大消杀,走到哪都是一股子烧醋的味道。

  江边渡一郎受不了这股醋味,每次都要在外面站半天,等味道散的差不多了才回来继续工作。

  这天中午,车间刚刚喷完醋,江边渡一郎就兴冲冲的拽着小吴老蒋去操场。

  为了让厂妇女职工趣味运动会更加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次运动会除了平常的跳绳、踢毽子、拔河、乒乓球比赛以外,

  工会还以车间为小组,在每个车间里选择身体素质好的女同志组成篮球队和排球队,等趣味运动会的时候举办集体赛。

  参加篮球和排球等集体赛的女同志们全都武装起来,纷纷利用中午的时间打配合,磨战术,锻炼身体。

  平常被男同志霸占的运动场,这两天全都挤满了娘子军,吸引了厂里不少的男同志围观。

  而江边渡一郎更是围观群众的积极分子,

  每天只要乒乓球桌前有人打练习,他就要高高兴兴的跑去看。

  时不时还那个小破拍站旁边跟着甩两下,一脸跃跃欲试地想要挥几拍。

  “咱们今年的活动办得很不错嘛!!热闹!!!”

  厂办公楼大办公室里

  工会的贾主席与妇联的隋主席俩人站在窗户旁,看着操场上热闹的景象。

  在他们身后的大桌子上,摆满了这次参加厂三八妇女节文艺作品评选的作品。

  几个意大利女工程师的画自然不必说了。

  不管是绘画技术还是出于国际友谊,画的都相当好,

  每个人都被评为优秀奖,一人奖励一个茶缸子啥毛病没有。

  剩下的就是厂里妇女职工的文艺作品了。

  这些作品里有散文诗歌、书法绘画,甚至还有钩针的小工艺品。

  每个都挺好看。

  按照厂里的最初打算,所有参加文艺评选的作品都会得到奖品,并且张贴在厂里的各个宣传栏上作为展示。

  只是其他展示都好说,

  厂办公大楼前的这两面宣传栏如何安排,就需要商量商量了。

  虽然平时大家给家属和领导点优待,都能理解。

  可是这种不争不抢的文艺作品展示要是也整事儿,那可就没意思了。

  但尽管如此……

  “冯久香同志的这幅《喜鹊登梅》真的不错啊!”

  妇联的隋主席左看右看,还是觉得冯久香的这幅画看着顺眼。

  画上的小鸟生动可爱不说,

  关键人家题头写的好啊!

  “改革春风拂满园,迎春枝头闹梅花。”

  “这词儿写的多好!”隋主席赞叹。

  “确实好!”

  贾主席也跟着点头:“这冯久香同志的思想觉悟就是高,这两句词儿一亮出来,马上立意就提起来了。”

  旁边的小徐干事听了这话,马上心领神会。

  “那我把冯同志的画拿出来,放在前面。”

  见两个领导都没有反对,

  小徐干事拿起画,放在了旁边。

  “对了老隋,小徐那个材料你看了之后感觉怎么样?”贾主席问道。

  前两天,小徐干事写了一篇三八妇女节车间检查报告,在报告中除了对橡胶车间的学习活动详加介绍以外,尤其对他们的车间工作法大为推崇。

  现在正值年初,

  省工会正组织筹备一个“争模范、树典型”的先进活动,各个工厂和单位要向上报送优秀典型。

  往年,省机械厂的送选单位,不是陈大志的锻造车间,就是金大奎的冶炼车间,

  可是今年,厂办公室、研发车间和装配车间的发展势头也很猛烈,竞争很激烈。

  原本这些事儿,跟妇联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

  但是架不住陈露阳的橡胶车间太过亮眼!

  车间里面干净整齐不说,他们还推出了自己的车间工作法。

  这个事儿就很新颖了!

  如果报到省工会评上的话,也许还能在全省推广也不一定。

  

  所以隋主席拿到稿件之后,就传送了一份给工会贾主席送过去。

  “材料我看了。”

  贾主席委婉道:“但是具体还得跟于副厂长和王厂长请示请示。得让领导知道才行。”

  隋主席笑道:“这个是必须的。我也是觉得橡胶车间这个东西弄得不错,想着给领导多提供一份参考。”

  贾主席微笑:“是啊,咱们就是起个参考的作用,具体的决策还是要厂领导才能决定。”

  “听说今年咱厂三八红旗手报的是研发车间的张惠兰?”

  隋主席见对方转移话题,也顺着唠嗑道:

  “蕙兰同志去年与部里的同志改进了水轰的零部件设计,又去南方给三个航空工业所做技术支持和指导,成绩显著,选她也是经过厂领导们同意的。”

  ……

  听着两个主席唠起了闲嗑,小徐干事也不方便再留下打听,拿起桌子上商定好的作品,下楼张贴文艺作品去了。

  晚上下班,

  工人们发现厂里的宣传板换了内容,全都凑热闹的去看。

  “诶呀,久香!!!这不是你的画吗!”

  小王太太指着宣传板,激动的晃悠冯久香的胳膊。

  “哪呢?我瞅瞅!”

  冯久香踮着脚,顺着人脑袋缝往里瞅。

  只见宣传板的上,高高的贴着自己的那幅《喜鹊登梅》。

  “诶嘛啊,还真是我的!!!”

  冯久香登时乐了:“我瞅瞅你的在哪呢?”

  两个小姐妹手挽着手,从厂办公楼前的宣传板,一路走到食堂的宣传板。

  再从食堂的宣传板走到澡堂的宣传板。

  再从澡堂的宣传板走到快职工宿舍,这才再一个板面上发现了小王太太写的散文小诗。

  小王太太有些失落了。

  “丽蓉,你看你这小诗写的多好!”

  冯久香安慰着自己的小姐妹。

  说实话,小王太太写的真挺好。

  文笔优美。

  字也漂亮!

  但是就这个立意差了点。

  一页纸光景物描写了,一点都没和改革开放和厂领导的关心爱护联系在一起。

  想着想着,冯久香就想到陈露阳了。

首节上一节325/3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