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会花费得金打造一个军事夏令营,里面的教官会有战场生存下来的狙击手、亦有CIB高级总警司授课……哦不,他目前已经是助理处长。”
哼哼,耀SIR因为他这个卧底,已经接连升了两级。
他以四十岁的年龄晋升到助理处长,已经算是港岛开阜以来最年轻的港岛第一人。
再怎么说,也该找他免费替自己教些类比CIB的狗仔娱记出来
当然,除了黄炳耀,方洁霞虽然更年轻、
但她的晋升,在警队内部并没有引过多讨论。
她虽然是华人脸孔,但她毕竟是出生在伦敦,成长在英吉利,更是英籍人。
这一点,也是警队内部所有人的共识。
出身好,比很多有天分也努力的人,爬得更快更高。
陈辞收敛心神,正色道:“当然了,相对而言,他们这些受过训的记者底薪,会比同公司其他报记者及同行业的记者要高出三成。”
“而他们报导出一条爆炸性新闻,公司会给予一定奖金,等到年底的尾牙宴席,公司还有丰厚的年终奖金等着他们。”
“他们一旦在报社工作超过十年工龄,即可以向公司申请低息购房贷款,或者申请公司统一建立的优秀员工公寓,诚然,这种公寓的申请要求,必须是已婚职员。”
许智良的瞳孔骤然收缩,心跳不争气地快速跳动。
莫说是一些刚进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就连他这个老顶总编,都快要被老板说法给蛊惑到想要去当一位狗仔娱记了。
陈辞继续说道:“《风尚》将会是一本半月刊,主打全球和尚穿搭,将禅意与时尚完美结合。”
“马上就进入21世纪,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市民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不放弃对时尚的热爱。”
“我们这本杂志就是要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展示世界性模特们的独特时尚。”
“第一期的封面人物,我已经替你选好了,就是维多利亚秘密的超模们。”
“记住,是所有超模全都挤在一张封面上。”
“丢老母,我就不信都这样了,我们刚上线的杂志还不卖断货。”
“我已经让人去澳洲联系了。”
程乐儿前段日子被陈辞打发去东南亚。
孰料她一位同学突然来港,而她马上在新加坡坐飞机临时赶回来,当晚才会出现在珠宝展会现场。
而她也知道陈辞有着文华酒店的股份,所以她才会央求老豆老妈前去捧个场。
眼下程乐儿是以他女朋友的身份,前往澳洲替他联系正在筹划下一场秀的老板。
据程乐儿从电话中谈及,创始人的女儿和她是闺中好友。
凭这层关系,想要找齐所有模特拍几张封面照,再简单不过。
许智良人已经麻木了,越了解他的老板,他就越是心惊胆战,震惊于老板的能量。
不过话又说回来。
哪怕老板说他要竞选97年以后的首任特首,许智良也会相信。
对于许智良来说,他的嗅觉很高,他敏锐地察觉到。
老板执意收购濒临破产重组的亚洲报业集团,不惜耗费重金、前期看不见回报,也要投资在这媒体这方面。
他就相信,老板是想建立自己喉舌的发声筒。
他眼前这个老板人虽然年龄很小,比自己还要小上七八岁,但他的思想完全不是同龄人该有的思维。
不得不说,陈辞的一些想法,极其超前。
而这也是许智良在接收亚洲报业集团后,决意要把新的T报业集团搞得有声有色的打算。
第262章 集团职员的未来发展愿景
许智良现在已经乖得像学生一般听教。
此时的他,已经坐在沙发前微微俯身,手上的钢笔在记事本记录着老板的一言一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经济形势和时事动态,对港岛市民的生活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
“我们要为那些关注国际事务的高端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独到见解的本土国际性杂志。”
“杂志的内容要涵盖全球经济趋势、金融市场动态、政治局势分析等方面,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撰写文章,确保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鉴于此,我准备成立一本全新的杂志。”
“名字就叫《环球视野》,它是一本全英文、专注于全球经济与时事热点、及深度探索的一本专业性杂志。”
“除了分析各国施政理念及分析全球领先行业的前瞻性布局,还要秉持公平性,不能对某一类人或某一间公司做出有失偏激报导。”
“杂志口号:与全球共进、与时代同行。”
“除此以外,环球视野还要着眼全球政府的热点新闻。”
“未来的定位,年末最后一刊的封面,一定某一国在当年施政极有影响力的政府首脑。”
“咱们邀请他进行一次面对面,深入仿谈关于他的施政理念。”
“或者是各行各业的翘楚巨擘们的经商心得。”
陈辞说到这里笑了笑,“当然,环球视野前期肯定请不来那些大国政要以及商业巨擘。”
“但咱们也不要气馁,名声是靠杀出来的,只有咱们的杂志影响力足够大、能够堂而皇之地摆到政府首脑的办公台的时候,那就是环球视野成功的时候。”
许智良呼吸一窒,瞳孔猛地收缩。
对于他来说,他也有野心,自己的顶头老板是一名野心家,似乎这个组合也挺不错的。
陈辞没有理会许智良瞧自己的眼神逐渐变得狂热,他继续说道:“《环球视野》杂志的编辑,一定要找那些热爱以及纯粹的新闻工作者,只要公司的薪酬一直保持业界翘楚,我就不信挖不来资深笔杆子。”
“不过,你要记住一点,但凡是反华的西方面孔,甭管他在业界有多大影响力,公司一概不录用。”
“不能录用有在BBC从事过的媒体人员。”
“好的,我记下了,老板。”
许智良虽然不明白老板为何会反感BBC的新闻人员,但他还是把此事紧记心中。
“最后就是《时代》杂志了,这是一本全中文月刊,立足港岛,关注全港乃至亚洲时事。”
“它的一大特色,就是替港岛富人和亚洲富豪做出一份足够权威的排行榜。”
“通过对富豪们的财富、商业理念和社会贡献作为报道,为读者们提供一个了解成功人士的窗口。”
“同时,《时代》对新闻的关注极其敏锐,哪里有好新闻,哪里就有我们记者的身影。”
“无论是社会热点事件、科技创新成果,还是文化艺术活动,我们都要及时进行报道和深度解读,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世界的变化。”
许智良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头,心中对陈辞的佩服之情又多了几分。
有了这样全面而又具有前瞻性的策划,这几本杂志一旦推出,必将在市场上掀起一股热潮。
等许智良停下手中钢笔,陈辞又把未来关于互联网这一概念简单说了。
并且断言在不久的未来,市民坐在家中便会知天下事。
许智良听着听着就入了迷。
他被门户网站提供一个目录式的搜索引擎,帮助用户更容易地找到所需的信息这件事而瞬间意识到。
这个门户网站,怕是会改变未来纸质媒体的命运。
陈辞对许智良的问题简单化回答,将来他看到TI部门那一刻,比自己掰开揉碎讲更直观。
目前距离雅虎门站上线只有四年。
距离它在美有理华尔街挂牌上市不足六年。
而雅虎上市第一天的股票总价达到了5亿美元。
前期,雅虎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许多人踏入网络世界的第一步。
它不仅提供了方便的网站查询服务,还首创了按点击量付费的广告模式。
并在1998年增添了电子邮箱、购物、游戏等功能,成为覆盖人们生活多个方面的大型门户网站。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雅虎逐渐失去了市场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美有理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雅虎遭受重创,股价大幅下跌。
陆辞的前期互联网大计划,便是要复制雅虎的成功道路,弄成一个独属于华国人的门户网站,取而代之。
许智良听完老板的门户计划,眸子发亮,显然是被这种思维给打破了局限性。
谁能预料到,眼前这些瞧着笨重的电脑,将来会是改变全球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他不是眼光短浅的家伙。
从陆辞把门户网站简短性地做了介绍。
他就敏锐察觉到。
或许,眼前这些搬运都嫌它重的大家伙,将来一定会像现在的大哥大这般普及。
并且,未来也会发展得越来越便携。
许智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老板,您的眼光真是超前,如果咱们公司这个项目成功,我们报业集团将彻底转型,成为港岛乃至亚洲的媒体巨头。”
陈辞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夜空:“距离21世纪只有十年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遇,引领潮流,一飞冲天,让同行只能在咱们的屁股模仿。”
“而我们要做的,是时刻要保持一颗锐意进取的头脑,尤其是公司高层的核心管理团体,必须要抛弃陈旧的观念,不能一味原地踏步。”
说到这里,陈辞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道:“明年开始,我会成立一个集海外培训、海外考察的部门,他们的工作,便是考察旗下所有子公司有潜力的年轻职员。”
“一旦达到公司考核成绩分,公司会不遗余力培养他们作为未来集团的储备管理人员。”
“凡是天启控股集团子公司的经理级别、或以上的职员,都有机会报名集团每年组织的半年考察及海外培训。”
许智良郑重地点了点头:“老板,您放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第263章 目标:新公司
陈辞今天和许智良说这么多,他是真觉得许智良确实是良才。
其中有原著天行者电影角色加成,但他的嗅觉,确实属于这个时代特别敏锐的佼佼者。
他手下那些忠心耿耿的例如陈标、高晋、陈积、肥雪等人,忠心有了,但他们的商业头脑远不及许智良。
至于上进心极重的吉米,目前来看他还很年轻,未来十年之后才是他的超大舞台。
而另一个让陈辞极为看重的陈守信,可惜和吉米一样,都需要成长空间。
目前来说,整个集团里面,惟一让陈辞能够放手让他处理的,也只有许智良了。
是以,陈辞准备再考察一下许智良,或是可以的话,他把将对方从T报业提升到集团总公司,暂时担任执行总裁一职。
吉米和陈守信,就跟着许智良学习管理大型公司的经验,将来能够独当一面后,陈辞才能做到真正放手。
离开T报业公司,陈辞返回顶层办公室。
而肥雪也已经把詹姆斯的身份给打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