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两句话。
第一句是,“迈开步子,大胆干”。
第二句是,“以深圳为中心,利用可以用的一切资源,遍地开花,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电器。”
三亿投资,助推中国家电全产业链发展。
不管是哪一点,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任忠义抽着烟,细细品味中央的这两句批示。
过了大概有七分钟,他点了点烟灰,站起身冲着秘书喊道:“给广东各市县地区打电话,将他们区域内的电器工厂都报上来,我看看咱们广东的底子现在到底有多少。”
他这话一传下去,整个广东都有些暗流涌动。
顺德,北镇。
裕华电风扇厂,这座于1978年才成立的工厂。
是在镇政府的支持和主导下,才成立的风扇厂。
主要研发的是铁片扇叶电扇,第一年就生产出第一批“梅花”牌座钟式鸿运扇,年产量达1万台。
这对于一家乡镇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跨越。
也正是在裕华电扇厂的带动下,北先后又出现了两家电扇厂,分别补足了吊扇和台扇的市场空白。
这一天,三家电扇厂的厂长聚在一起,谈论着上面的政策。
“老何,你是老厂人了,在你看来,上面这次大摸底是为了什么啊?”
南方电扇厂的厂长宋玉来提起话头问道,他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农机二厂。
后来看到裕华的成功,在他的推动下,成立了南方电器厂,开始为裕华生产电扇的电机。
取得成功之后,立刻进入电扇的空白市场吊扇领域。
“大概率还是与那位邵先生有关。”
何恒建淡淡道,如今邵维鼎要在广东投资三个亿的事情,人尽皆知,他们岂能不知道。
作为在六十年代末,能够筹集到五千块,带领着全体公社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的牛人。
他将塑料生产组,扩大为配件厂。
而后又将北公社配件厂的主要业务,从塑料生产,变更为国有电厂配套生产风扇配件。
也正是因为给其他厂子生产风扇配件,让他发现,这风扇生产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电机,几片扇叶的组合,并不像汽车那么复杂。
于是他有了第一个自制产品,一台40厘米的金属台扇。
这个台扇被他取名为明珠牌风扇。
这个厂子,被他取名为“美的”。
现如今他还没有考虑到品牌意识,等再过两年,“美的”将会正式确认为其厂子的电器品牌。
可以说,何恒建的每一步,几乎都走在了时代的节点之上。
“我知道和那位港岛首富有关,但是省里面的这个大摸底是为了什么?”
宋玉来还是年轻,性子比较急躁。
他将目光看向了裕华风扇厂的厂长,问道:
“老书记,你说呢?”
老书记名叫刘胜基,今年已经五十五岁了,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也是老党员了。
他抽了口旱烟,“如果我所料不差,省里面这是想要整合一下咱们省内的电器厂,或许那位邵先生的三亿投资,除了深圳之外,我们这些乡镇企业也有机会能够获得一些支持援助。”
“不会吧?”宋玉来有些不敢相信,惊喜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好了。”
他是真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被他们碰上。
“好事?”老书记吐出一口浓烟:“港岛人的钱就那么好拿?而且,咱们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接受别人的注资,给港岛贴牌生产?”
刘胜基有着自己的强国梦,不想放弃梅花这个牌子。
“老书记,电风扇虽然没什么技术难度,但是却也有技术革新的空间。”
何恒建凝声道:“我听说港岛那边已经开始流行塑料扇片电扇了,可以直接放在床头,而且更加安全。”
“塑料扇片?”刘胜基摇摇头:“塑料太脆弱了,用不了几年就会坏,还是铁片好,可以一直用下去。”
“老书记......”何恒建劝道:“人家是港岛资本,如果在深圳用钱堆出了一个电风扇生产基地,技术比我们先进,人力比我们便宜,而且可以随便打通海内外市场。”
“您觉得,老百姓 是更倾向于买我们的电扇还是买他们港岛人的电扇?”
“这.....”刘胜基顿时语滞。
消费者一向是用脚投票,如果邵维鼎推出的是塑料电扇,无疑更加便宜。
更别说庞大的生产链,能够节省出多少成本。
再者,还有港岛品牌的溢价在这里,不用想都知道。
老百姓肯定更倾向于选择港货啊!
纵然这些“港货电器”其实都是在内地生产的。
宋玉来问道:“老何,那我们就没机会了?”
“机会不就在这吗?”何恒建指向了上面:“省里面安排的大摸底,为的什么,不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些刚刚起步发展的乡镇企业吗?”
“我们一家或许不在对方的眼里,但是咱们三家一起呢?”
“遍数整个广东,咱们顺德北的风扇,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产业链也是完整的。”
“如果这一次,能够拿到那位邵先生的投资,以及技术援助,我们厂子的发展速度,比之各自单打独斗的时期,一定是快上百倍不止。”
“那我们就不要自己的品牌了?”刘胜基执拗道。
“谁说不要了,代工生产是代工生产,提升技术向别人学习的同时,我们也能发展自己的品牌啊!”
宋玉来有些顾忌:“这样对方会同意?”
何恒建道:“为什么不同意?咱们只是代工,又不是卖身。”
“而且,别忘了,我们三家如果合并了,到时候港资入股了,邵维鼎邵先生,也是我们厂的股东。”
“我们赚的越多,他也能分到越多的钱。”
“对于他这类大资本家而言,就是稳坐钓鱼台,两全其美的生意罢了。”
“总不能以为,一个电扇市场,光凭借一个品牌,就能全部吃下吧!”
刘胜基又抽起了旱烟,宋玉来也是紧锁着眉头沉思。
可越想,越觉得何恒建的这个思路是对的。
拿别人的钱,发展自己的厂子。
对方获益,自己获益,政府也在获益。
这完全就是三方得利啊!
“阿建,以后这个厂子,我推荐你来当这个厂长。”
刘胜基吐了口烟,看着何恒建,一脸坚定。
宋玉来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同样也是这样的想法。
见此,何恒建笑了笑,说道:“现在说这话还太早,老书记,新厂长的任命,还得县里、省里,甚至是那位邵先生来决定。”
而就在顺德北镇的隔壁,容奇镇原本准备筹备的广东珠江冰箱厂按下了刹车键。
容声冰箱创始人潘宁,郁郁苦闷,恨不能大干一场。
顺德经济发展总公司,其准备进军空调的野心,也因为省里的一纸命令,终止了下来。
一手将华宝送上顺德一哥位置的梁建华此时还在蛰伏。
后世鼎鼎有名的格兰仕还是一家羽绒制品厂。
TCL创始人李东升刚大学毕业,从华南理工大学分配到了惠阳电子工业公司。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惠阳机械局电子科。
后身,也就是鼎鼎大名中港合资企业【TCL】
整个广东,能人辈出,此刻却因为一人的到来,搅得天翻地覆。
第402章 分不清大小王,见识下港岛首富的影响力
看着手上的名单,再看一眼盯着自己一脸微笑的任忠义。
邵维鼎笑了笑,放了下来。
“任老,所以你们省里的意思,是想让我将投资的范围,再扩大?”
任忠义笑呵呵道:“邵先生,这些厂子都是我们广东具有一定实力的电器厂,如果从他们身上下手,不但可以减少你的投资,而且可以加快计划的进程,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啊。”
邵维鼎沉吟了一会儿,将目光再次投注到了纸上。
别说,他还真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名字。
威力洗衣机厂且不说,美的也是赫然在上。
作为后世白色家电和小家电的绝对王者,是弯道超车,越过格力和海尔的家电巨头。
何恒建做到了后世很多人都没做到的事情,牢牢将美的抓在手中。
将美的的市值,推向了四千亿的高位。
但此刻,决定美的命运的人,是他邵维鼎,也是眼前的任忠义。
“电扇,洗衣机这些小家电生产基地,我可以放在顺德和中山。”
邵维鼎说出了自己的条件:“不过除了联盟要占股30%外,屈臣氏也需要占股20%。”
他绝对不会低估何恒建这样的人。
他可以投资美的,但绝对不会给美的做嫁衣。
拿到一半股权是底线。
今后纵然,美的依然乘风而起。
他也将会是背后最大的赢家。
任忠义对这个条件并没有什么异议,无论是美的、裕华还是威力,千叶,此时的规模都太小了。
相比于这三亿,相比于邵维鼎背后的庞然大物而言,都只是渺小的沙粒。
他之所以提出扩大投资范围的要求,一来是遵循中央的意志。
二来,也是为了保留更多的火种,保住顺德、中山、东莞这几座城市的工业基础。
不然深圳的这座家电工业基地一起来,整个广东省的电器厂,全都要淹没在这大势之下。
两人达成初步意见,具体的合约肯定还需要一条一条逐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