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他并不打算大规模投资。
甚至于港岛那边的订单,他都会逐步转移到内地,尝试能否在内地培养起一波芯片人才。
至于湾岛的半导体,他会投资一部分资金。
两边押注,顺带等一个人回来。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张仲谋。
如果说,有谁改变了湾岛半导体产业历史的,那么这个人就是张仲谋。
“走吧,常公子,我已经看完了!”
远远地看了一会儿之后,邵维鼎转过头说道。
常孝武连忙道:“不再看看吗?我可以带你们进去参观。”
“不用了。”邵维鼎摇摇头:“我已经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了。”
“对了.......”
就在常孝武有些失望的时候,邵维鼎回过头问道:“联华电子能为我设计一个集成电路吗?”
常孝武有些发愣:“设计集成电路?”
他虽然不解,但是还是敏锐意识到这或许关乎着某桩大生意。
“邵先生,你看这样如何,我们先去联电,我让他们的工程师过来。”
说完,一行人就直接往联华电子的方向过去。
科技园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来参观,动静瞬间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听到来的人是常孝武以及邵维鼎的时候。
整个园区都震动了。
他们可才刚刚放下手里的报纸,上面正写着‘邵维鼎要在湾岛投资280亿台币’的新闻。
转头,新闻里的主人公就到了他们面前。
如何能不激动。
联华电子的负责人听到来了如此大人物,匆匆前来。
听完常孝武的话后,他立刻看向邵维鼎问道:“邵先生,不知道您的具体需求是什么?”
“你玩过日本的Crane Game(起重机游戏)吗?”
“起重机游戏?”联电的负责人叫做蔡明,接近六十岁,头发都半白了。
听到这个英文单词,满脸懵逼。
一旁的人连忙提醒他,“就是抓娃娃机。”
“抓娃娃机?”蔡明继续懵逼。
“类似.......”邵维鼎解释道:“就是一种能够控制机械臂操纵杆的控制电路,最好能设计抓中机率和识别投币。”
此抓娃娃机可不是后世的抓娃娃机。
日本太东贸易在1965年研发出了一款叫做起重机的游戏,这款机台被称为是“抓娃娃机”的的抓臂式游戏的鼻祖。
这个游戏设计出来之后,就迅速成为日本酒吧商铺必备街机。
只不过这类机器太繁重了,也不美观,无法大范围推广。
而且成功率低,玩家容易产生挫败感。
而当时日本游戏行业盛行拿来主义。
世嘉当时就对这款产品进行了一番研究改进,推出了全新款的抓娃娃机。
销量迅速压倒太东贸易。
但是这只是克隆款,并不是后世普及的抓娃娃机。
后世普及的抓娃娃机,也就是UFO CATCHER是在1986年被研发出来的。
而这无疑是给了他机会!
抓娃娃机的控制电路直接可以在湾岛设计生产。
抓娃娃机的外观以及具体设计,他脑子里全都是现成的。
而且这个产品一旦做成了,不但可以在各大商圈、超市、电影院投放,配合旅游产业进行大规模创收。
为游客增加新的游玩项目。
甚至还能攻入日本市场,进入街机这个行业。
非但如此,这个凭空多出来的市场,将会产生大量集成电路的需求。
而且他的初步投资也算是有了着落。
正好弥补了,他从湾岛撤销的大部分订单。
绝对是一举多得的生意。
可不能小看了这么小小的一个抓娃娃机生意。
当年世嘉推出UFO娃娃机后,不但上市了,市值也来到了巅峰,收益更是占所有收益的三成。
同时连续数年稳夺日本街机投币率冠军。
要知道,这可是街机大繁荣的八十年代。
可见抓娃娃机的捞金能力!
(求发电,求催更,三更完成)
第565章 多方势力汇聚,何廷锡到来
抓娃娃机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成功的。
控制电路并不难设计制作,难的是对于原技术的优化,达到邵维鼎的需求。
不过这也不是问题。
邵维鼎已经对联华电子下订单了。
只要能够做出符合他标准的控制电路,订单量起码十万枚起步。
面对着一笔价值千万的订单,联华电子已经将顶尖的科研人员全都投入了进去。
而且,还找来了工研所一起完成这个订单。
工研所汇聚了湾岛省最为顶尖的半导体人才,再加上海外归岛的学生。
完成这个控制电路,只是时间问题。
“除了控制电路之外,机械臂、抓钩、便宜的娃娃、还有外体框架都得找人代工。”
邵维鼎想着这些的时候,心中已经在构思,是不是要在湾岛建立一个街机产业园。
与各大代理商形成稳定的合作之后,也方便推出其他类型的街机。
相比于港岛而言,湾岛毫无疑问在街机组装这个领域是更有优势的。
不过街机的核心研发工作,肯定还是要放在港岛。
抓娃娃机,必然只可能是邵维鼎涉足游戏这个行业的开始。
这个时代街机很贵,便宜的都在七八千港币,一般的都能上万。
一方面是控制电路基板昂贵,而且还要连接框底,再加上卡座,成本很高。
但是刨除掉成本,利润也是极高的。
因为售价一般会是成本的两倍。
再加上街机出口到美国,并不是按照汇率折算,所以很容易赚钱。
在街机游戏黄金时代(19791985),美国的一台街机价格是3000美元左右。
MVS基板开始时的价格是500美元左右。
抓娃娃机虽然比其他类型的街机要简单,但是它特有的机械臂和抓钩都是昂贵的成本。
不过抓娃娃机的用户群体比一般街机要更大,投币率奇高。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销量和利润的问题。
不过邵维鼎在新竹也就待了两天。
两天之后就赶回了台北。
“鼎少,你终于回来了!”
圆山大饭店,潘迪声快步走到邵维鼎跟前,低声道:“鼎少,台塑集团的王老板从两天前开始就一直在等您。”
“台塑集团?”
邵维鼎愣了愣,问道:“来的是哪个王老板。他现在在哪里?”
来湾岛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对于王家兄弟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是王永在,目前人就在圆山大饭店。”
潘迪声一边跟着,一边说道。
“就在饭店?”
竟然这么着急。
邵维鼎想了想,说道:“现在就带我过去。”
潘迪声在前面带路,走了一会儿,回过头说道:“对了鼎少,港岛那边也有人来找您。”
“是谁?”
邵维鼎的脚步未停。
“何廷锡。”
邵维鼎的脚步顿时止住,“何廷锡?”
他知道这个人,早二十年前港岛的商业巨亨。
活跃于六七十年代,最值得令人称道的投资,是七十年代与利明泽合作,从会德丰洋行手中接过了中华煤气的执掌权。
“是因为中华煤气吗?”
邵维鼎重新走了起来,问道。
“对,鼎少您真是料事如神。”
潘迪声拍着马屁说着:“自从您来了湾岛之后,怡和洋行和汇丰合作,同时对港岛电讯和中华煤气下手。”
“如今港岛电讯已经落到了怡和的手中,中华煤气因为利家和何家的存在,所以在董事会怡和还占不到便宜。”
“但是怡和目前步步紧逼,利家那位家主,也躺进了医院,如果怡和出高价从利家手上买走他们手里的股份,那中华煤气必定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