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的声音,再次将他们拉回到了太安城前。
“当第四颗白子灵动活泼地跳出棋盒,缓缓落下,那出城数人距离曹长卿已经不足三十步。”
“曹长卿拈起棋子,这一次不是由高到低落子,而是轻描淡写地横抹过去,微微倾斜落在了棋盘上。”
“有浩然气,一横而去。”
“那数名护卫京城的武道宗师全部如遭撞击,迅猛倒飞出去,直接砸入太安城城墙之中。”
“春风之中。”
“西楚棋待诏……”
“落子太安城!”
“便在此时。”
“东越剑池柴青山,终于出手!”
柴青山!
东越剑池宗主。
向来以剑术精妙剑气幽深著称于世。
剑术冠绝中原东南的剑道宗师。
虽然年迈,却是身经百战。
东越剑池,与吴家剑冢并称,素来有剑学出两家的说法。
柴青山身为东越剑池宗主,剑道实力可想而知。
姜泥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740 苏墨继续说道:“柴青山以气驭剑,长剑如同游龙一般,向曹长卿扑面而来。”
“只是曹长卿却依然无动于衷,他笑容恬淡,右手拈子。”
“左手拂过右手袖口,口中低语……”
“我大楚曾有人用兵多多益善,势如破竹!”
“七十二大小战役,无一败绩,心神往之。”
“曹长卿轻轻落子。”
“气势如虹的飞剑在三丈外倾斜坠入地面,如万钧大石砸在地上,尘土飞扬。”
众人心中皆是一震。
心中都知道,曹长卿所说之人,正是西楚兵甲叶白夔!
叶白夔一生历经七十余战,用兵如神,从无败绩。
可唯一败的那一次,便是亡国之战。
那时。
陈芝豹于阵前单骑拖死叶白夔妻女。
从那一刻起,世间便再也没有了用兵如神的兵甲。
也正是那一战,成就了陈芝豹白衣兵仙之名。
苏墨的声音继续响起。
“曹长卿不看长剑,只看着一枚黑子跳出棋盒。”
“他顺着棋子视线落在棋盘上,同时伸手去拈起一枚圆润微凉的白子。”
“他微笑道:我大楚有人诗文如百石之弓,千斤之弩。”
“如苍生头顶悬挂满月,让后辈生出只许磕头不许说话的念头,真是壮丽!”
“说罢,又是一子落下。”
“太安城中,国子监门口的那些碑文,寸寸崩裂!”
众人心神摇曳,知道他口中那人,乃是被称为诗歌冠京华的王擎。
昔年大楚,有四绝。
叶白夔的兵法。
王擎的诗歌。
李密的棋艺。
还有楚帝身侧剑侍的剑舞。
苏墨的声音,回荡在天机楼中。
“我大楚有人手谈,若有神明附体。”
“腕下棋子轻敲却如麾下猛将厮杀。”
“气魄奇绝!”
“说罢,又是一子落下。”
“与此同时,所有激射向他的床弩箭矢都被一股罡风吹散,迅猛滑出原先轨迹。”
“曹长卿继续说道……”
“我大楚百姓,星河灿烂,曾有诸子寓言、高僧说法、真人讲道!”
“人间何须羡慕天上!”
“棋盘上,黑白棋子,落子如飞。”
“吴家剑冢的老祖宗吴见也在此刻出手。”
“这位家学即天下剑学的剑道魁首,并非从城头掠下。”
“从外城到皇城。”
“一道道城门同时打开。”
“随后有一道细微却极长的剑气,从北到南,一路南下。”
“这一缕剑气,如千骑奔原,声势壮烈。”
“曹长卿眼中并无剑气,依然端坐棋盘之前。”
“他轻声道……”
“春秋之中,风雨飘摇。”
“有人抱头痛哭,有人檐下躲雨,有人借伞披蓑。”
“唯我大楚,绝不避雨。”
“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
这一刻。
楼中众人终于感受到,何谓天下一石风流,大楚独占八斗!
而曹长卿又独占八分!
天机楼之中,忽然有老者痛哭出声。
他喃喃道:“我大楚有天下第一国手李密。”
“有春秋兵甲叶白夔。”
“有御剑飞过广陵江的剑甲李淳罡。”
“有书圣刀甲齐练华。”
“有书甲天下的赵定秀。”
“有诗歌冠京华的王擎。”
“有独占八斗风流的曹长卿……”
“可是这样的大楚,怎么就亡了呢?”
众人知道这老者必定也是西楚遗民。
脸上不由皆是流露感慨之意。
当年的大楚,堪称春秋最强,的确是人才辈出。
春秋十三甲之中,大楚便占了三成。
剑甲李淳罡,色甲大楚皇后,刀甲齐练华,兵甲叶白夔……
可惜。
世间出了个黄龙士,又出了个徐骁。
台上。
苏墨继续说道:“吴家家主的剑气在曹长卿三丈外略微凝滞……”
“随后骤然发力,蛮横撞入两丈半外。”
“绵延剑气层层叠叠,直到两丈外才缓缓消散。”
“第二道剑气出城之时,恰好有一道光柱砸在皇城门口的吴见头顶。”
“吴家剑冢的老家主抬手挥袖,将其拍碎。”
“只是这一袖过后,他的脸色便苍白了几分。”
“所站的地面更是凹陷下去。”
“背对皇城大门的老人缓缓走出大坑,一脚重重踏出。”
“从身前到太安城正南城外的御道一条直线上,地上出现的裂缝恰似一线长剑。”
“这一剑宽不过寸余,长却达数里。”
“刹那之间,剑气即将出城。”
“曹长卿刚好落子在身前棋盘最近处。”
“城门内的御道起始处,一道光柱落下,如长剑斩长蛇!”
“那道剑气,生生被光柱轰散。”
“原本跟随剑气一起出城的吴见站在城门口,手中无剑,却做了个拔剑势。”
“他大喝道:曹长卿!来之不易,回头是岸!”
“曹长卿拈起一子,这一次不等他落子,指尖那枚棋子便已然砰然粉碎。”
“他侧面的高空,凭空出现一道雪白剑光。”
“随后就是巨大的碰撞声响,如同洪亮发声在耳畔的晨钟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