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了,兵部大院的灯却还在亮着,陈新甲同样满是发愁的忙碌着。
崇祯皇帝下令与后金议和,然而到现在,他竟然连议和的内容都没有确定下来,好歹像宋朝那样,约定为兄弟之邦,每年送岁币多少,或者和亲嫁个公主什么的,好歹给个谈判底线什么的,可到了陈新甲这儿什么都没有,皇帝就给两个字,议和!
陈新甲心里也明白,崇祯帝这是又想议和又不想承担责任,怕这个千古骂名落在自己身上!问题是您老啥都没给,议个芝麻的和!您说不打了,盛京的皇太极就同意不打了吗?
信使是提前发来消息,盛京那面对于议和也露出了感兴趣的态度来,可下一步如何答复,在陈新甲那儿卡住了,这头对着信使的询问发愁,那头公里小太监又是来催促,一时间,陈新甲脑袋都大了!
“加紧办?拖着吧!”
打发了宫里太监离开,这位大明官场上,压力最大的部级官员也是忍不住愤恨的哼了一声,旋即干脆转身离去,猪八戒摔耙子,爷还不伺猴了呢!等陛下您撑不住了,咱再慢慢忙活!
实在是无计可施,发过牢骚后,转身站了起来,陈新甲终于是叫上马车,回家去了。
不过恼火中,陈新甲却是犯了个错误,他没把作为机密的议和内容收起来,和一堆军报混合在了一起。
半个时辰后,几个兵部的书记官是进了门,将杂乱的军报收拾在一起,送到别室开始抄抄写写,至于那封盛京信使的通报询问,也夹杂在了其中。
大明朝,也有一种短信群发,叫做塘报!
次日,兵部的塘报出现在了各个衙门的案桌上。
京师炸了!
第四百七十二章.背锅人
隆隆的战鼓没响在开封城外,倒是先响在了朝堂上,四月末的大朝会,就算是有病请假的少中允,左赞成几个老家伙都来了。
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整齐跪拜的大臣们,崇祯帝却是感觉到了一股冲天杀气扑面而来,就像是面对了整齐的几十万军阵那样。
哪怕是皇帝,这阵子都感觉到了不安。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王承恩扬起了拂尘,算是彻底吹响了这场战阵的号角,他这话音未落,专司稽查兵部的兵科给事中方士亮,一个五十出头的老文官已经犹如战斗机那样恶狠狠地跪了出来,脑袋磕地都带着气势,杀气腾腾的长吟出声。
“陛下,臣方士亮有本要奏,臣想询陈阁部,昨日兵部塘报,可曾为真?”
昨夜凌晨一点左右这塘报发了出去,凌晨两点陈新甲已经知道他闯下的大祸,面色铁青,这位兵部尚书却是一言不发,沉默下来。
见陈新甲不说话,文官们更是犹如屁股点了火的窜天猴那样,一个一个蹦了出来。
“兵部大人不言,莫非此事是假的?既然如此,兵部何处此假消息以混淆视听,是何居心?”
“兵部塘报,岂能造假?陈新家,你瞒着满朝文武,瞒着陛下,擅自与建掳卑躬屈膝,辱国求和,你简直是千古罪人!陛下,臣请杀此獠!”
“臣等恭请,杀此兮�!”
别看屡战屡败,这群不亲自上阵的士大夫自尊心可够高的,全然不顾大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在两面作战的拖累下将死军没,无力再战,对于清国,宁愿面对清军铁器一次次进袭,也不愿意低头,却忘了就算千古明君唐太宗,也曾承受过渭水之辱,此后卧薪尝胆三年,这才打回来的。
陈新家泄露出来的谈判机密,又正好也触痛了文臣那根敏感的神经。此时谈判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刻,宁前道副使石凤台发来了,消息向京师传达时候,正赶上清军夺取了杏山,气焰正旺时候,一开口就要黄金十万两,银子二百万两。
这还不是钱的事儿,向后金花钱买和?送岁币?那他大明满朝文臣不成了北宋那样窝囊之臣了,大明二百八十多年,哪怕皇帝被俘虏,京师危在旦夕都没向这些野蛮人低过头,到自己这儿低头了!割地求和了!史官将如何记录自己?
为了名声,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满朝文武群情激奋,喊着就要砍了目瞪口呆的陈新甲。
如果照着这个压力,恐怕当庭崇祯皇帝就得拖鞋,不过这些文官在胜券在握的时候却是犯了个错误。
他们越级了!
好好的文官在那儿磕磕头喊两嗓子得了,非要客串武官,几个激动的红了眼睛的御史,老的也有,少的也有,上前是薅住陈新甲的衣领子,居然是拳头直接招呼了上来。
跪着磕头是你们文官的本职工作,你们的权利,谁也剥夺不了,可这就属于逾越了!眼看着皇帝尚且在那儿目瞪口呆没注意呢!知道议和是皇帝意思的大太监王承恩抓住机会猛地高喊起来。
“大胆!朝堂之上,岂是汝等撒野卖弄之地!站殿武士何在?大汉将军何在?拖出去!”
几十个如狼似虎的锦衣卫御林军冲进来,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忧国忧民,官大关小,也是扯住那些闹事儿的官员衣领子就往外拽着,还有新他们出去了就回不来了,跟着往回抢着,朝堂的秩序是彻底混乱了,借着机会,陈新甲狼狈的从朝班中列逃了出来,躲在了他自己小党羽的庇护下,混乱的一幕看到崇祯自己也是脸色气的铁青,杯的嘶吼出来。
“退朝!”
一场激烈的政治风波算是告一段落,不过不意味着这件事儿过去了,反而是暴风雨降临的开端,接下来几天,大明朝的政治中枢几乎是瘫痪了,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回去,也不管什么衙门了,只要有权利上书的官员,一律是把弹劾陈新甲,指责和谈的奏折雪花片子那样的送进内阁。
正在朱仙镇磨刀霍霍,要和天下篷军主力决一死战的丁启睿十八万大军倒是没人关注了。
议和毕竟是朱由检自己提出来的,而且对于辽东的大清国,朝廷也的确是无计可施了,议和似乎是唯一的出路,对于这些弹劾的奏折,崇祯也一律留中不发,与此同时,锦衣卫的快马却是急促的狂奔出京,横穿山东,直奔徐州而来。
这个时候,天下还有着一位重量级人物并不在京师内,由复社张溥张彩兄弟左右奔走而推动复出的首辅大学士,周延儒!
前一个杨嗣昌时代,虽然这位文弱先生主政也是昏招倍出,可杨嗣昌的特点就是能抗!崇祯帝需要他出头什么事儿,他从来不瞻前顾后,每每最勇于担当的站出来,所以他算是历代阁臣里头,与崇祯皇帝最合拍一个。
如果周延儒也能像杨嗣昌那样,成为崇祯皇帝在内阁中强有力的支持,这场与朝中文官的对决,这个和局未必持续不下去。
此时,皇帝的目光也是急促的向南投了过去。
问题是,周延儒是那种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那种人吗?
明显不是!
因为缺少历史上的刘泽清讨好护卫,革左五营的一部打到了山东南部,以至于周延儒的行程比历史上足足晚到了半年有余。
此时,他的速度则是更慢了。
扬州盐商富甲天下,财富遍布全国,在这徐州,他们也有宅子,其中尤其是大盐商张和堂的雎鸠园最为出众。
不过这雎鸠园不再是雎鸠之声,反倒是充满了人的吵闹,就像幽静的潭水中投入了一枚石头那样,又是一天,又是十几个锦衣卫粗鲁的从前门撞开大门,叫嚷着闯了进来。
“周大人何在?本官奉旨,迎周大人速速进京!”
一边吵着,一边那锦衣卫百户推开挡路的周家仆从,在最里间,猛地把门砸开。
“啊!!!”
尖锐的女人叫喊声刺的人耳膜生疼,这儿的女人可没有边地女人那种彪悍,充满了小家子气,两个江南小女人是立马低着头提着裙子向后宅套去,也不去追,锦衣百户是直直的走到床前,对着床榻上躺着不动的中年人重重的一拜。
“周大人,皇上召您速速入京!请随末将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