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镇山河 第334节

  五日之后,承天殿早朝。

  内阁的成员们,先照旧向万历帝禀奏了几件政事。万历帝一一做出了合理的决断。不得不说,万历帝这十年在张居正的调教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君主。

  兵科给事中张鼎思忽然出班道:“皇上,臣有折上奏。”

  张鼎思,一个自诩清流的言官。他的性格很像张四维,是个随风倒的墙头草。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张鼎思没少写文章对张居正歌功颂德。张居正一死,他立马改换门庭,投到张四维门下。

  万历帝道:“有事奏来。”

  张鼎思道:“启禀皇上,蓟州镇总兵戚继光,在嘉靖年间抗倭虽有微末之功。然,其调任蓟州后,在北方庸庸碌碌,毫无建树。臣以为,在其位,便要谋其政。戚继光负了皇恩,负了朝廷对他的信任!应将他革职查办!”

  张鼎思此言一出,承天殿上一片寂静!所有臣子的目光,都齐齐的看向万历帝。

  万历帝凝视着张鼎思,不发一言。

  “哈哈哈哈!”就在此时,武将班中,发出一阵狂笑!

  发出这阵狂笑的,是贺六。贺六捂着肚子,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内阁首辅张四维斥责他道:“贺六,承天殿是何等庄严之地?你竟不顾礼法、官体,放浪形骸!难道你是仗着三朝老臣的身份,倚老卖老么?皇上,臣请旨,给贺六掌嘴!”

  贺六捂着嘴,想要收敛笑容。可片刻后,他就忍不住,再次狂笑起来:“哈哈哈!”

  万历帝终于开了口:“贺爱卿,你是三朝老臣。怎么如此不顾礼法?”

  贺六擦了擦自己笑出的眼泪,回奏道:“启禀皇上,臣这一生,从未听到过如此荒诞的笑话!所,所以,哈哈哈,狂笑不止!请皇上责罚!”

  万历帝道:“哦?谁刚才跟你说笑话了?”

  贺六指着兵科给事中张鼎思的鼻子说道:“他!张鼎思!他真是普天之下,第一会说笑话之人!臣以为,他不该做兵科给事中,该去梨园行,做一个演滑稽戏的伶人!”

  张鼎思大怒道:“皇上,贺六以武官之身,侮辱言官!大明有制,武将横加侮辱言官者,应杖三十,流一千里!”

  贺六收敛笑容,竟然在庄严的承天殿爆起了粗口:“张鼎思,你算个狗刁子的言官!要论近五十年来,最擅长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无非是嘉靖朝巨奸严嵩!我看,严嵩跟你张鼎思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万历帝问:“贺六,你说说。张鼎思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贺六侃侃而谈:“他刚才说戚继光东南抗倭是微功!说戚继光镇守北边,毫无建树!这是普天之下最瞎的瞎话!也是普天之下最好笑的笑话!嘉靖末年,倭奴肆虐东南。当时的浙直总督胡宗宪曾做过估算。袭扰江浙、福建沿海的倭奴,加起来差不多有十五万余。而戚家军有多少?不过一万余人!

  戚继光抗倭十年,历经岑港大捷、台州大捷、福建大捷、兴华大捷、仙游大捷,以一万之师,斩倭首不下八万余级!这叫微末之功?

  再说戚继光镇守北边重镇凡十七年。与草原诸部大小四十余战,无一败绩。因为有了戚继光这样的虎将,俺答汗才不敢轻视我大明。这才有了我大明北方近二十年的太平光景!这叫碌碌无为?

  皇上,张思鼎说嘉、隆、万三朝战功第一的戚大帅毫无建树。这难道不是普天之下,最好笑的笑话么?哈哈哈,皇上恕罪,容臣再笑一会儿!这笑话,太好笑了!”

  内阁次辅申时行出于义愤,亦站出来,替戚继光说话:“启禀皇上。戚继光之战功,朝野上下有目共睹!贺六虽然不该在早朝上如此放浪形骸。可他所言,不无道理。张鼎思说言,实在是个大大的笑话!”

  内阁阁员王国光亦出班道:“皇上,臣管了十多年户部。不懂兵事,只懂经济事。戚继光镇守蓟州,让草原部族望而却步。臣不说他斩过多少蛮夷首级,也不说他保护了边镇多少的百姓。臣只给皇上算一笔账。

  嘉靖四十五年,朝廷因北方战事花的军费,全年是六百万两。戚继光调任蓟州后,打了几场大仗,用战争的方式为我大明赢得了长久的和平!此后,平均每年朝廷用在北边的军费,不过区区二百万两!也就是说,戚继光让朝廷每年省了四百万两的军费。十几年下来,总计为朝廷剩下了数千万两的军费!

  说戚继光庸庸碌碌,毫无建树?可笑之极!别说贺大人狂笑不止。就连臣,呵呵,现在都想大笑一场。”

  龙椅上的万历帝阴晴不定的凝视着贺六。

  忽然间,他脸上绽放出微笑,微笑变成了大笑,大笑又变成了狂笑:“哈哈哈!张鼎思说出这么好笑的一个笑话。别说众位爱卿想笑,朕现在。。。哈哈哈!”

  万历帝在龙椅上,足足狂笑了一柱香的功夫。笑到最后,腿肚子都笑抽筋了。冯保连忙跪倒,替万历帝揉起了腿。

  万历帝终于收敛笑容:“张鼎思!”

  张鼎思一脸尴尬的说道:“臣在。”

  万历帝道:“刚才贺爱卿说的没错。你不该做什么兵科给事中。你应该去梨园做个演滑稽戏的伶人。来人,夺去张鼎思的乌纱,贬为庶民,永不录用!”

  张鼎思跪倒山呼:“皇上,臣,臣冤枉啊!”

  首辅张四维怕张鼎思情急之下,在朝堂上说出参戚继光是他指使的实情来。他连忙道:“殿下卫士,还不把张鼎思架出去?”

  几名承天殿卫士进殿,将张鼎思拖了下去。

  万历帝道:“好了好了!笑话听完了,该议正事儿了。刚才贺六说的对,戚继光乃嘉、隆、万三朝战功第一。戚继光今年也有五十五岁了吧?老把这个大功臣放在蓟州那苦寒之地算怎么回事?如今北方已无大的战事。应该将他调往内陆安逸一些的省份,颐养天年。兵部尚书王一鹗何在?”

  兵部尚书王一鹗出班道:“臣在。”

  万历帝问:“南边各省的总兵官可有出缺?”

  王一鹗道:“只有广东总兵出缺。”

  万历帝点点头:“加封戚继光太子少保衔,调任广东总兵。”

  少保、少师、少傅乃是“三孤”,在官品上仅次于“三公”:太保、太师、太傅。而太子少保衔,乃是大明武将在活着的时候,能够得到的最高勋位!

  万历帝对戚继光,是明升暗降!蓟州边军,如今有六万之多。且都是百战之兵,乃明军精锐中的精锐。广东总兵麾下,则只有区区五千卫所军,还都是些老弱残兵。

  蓟州总兵调广东总兵,看似是平级调动,其实,等于是免去了戚继光的兵权。

  

第698章 属于戚继光的时代,结束了

  

  万历帝吩咐贺六:“贺爱卿,朕知道你跟戚继光是故交。就由你代朕去蓟州镇传旨吧。”

  贺六叩首道:“臣遵旨。”

  万历帝又叮嘱贺六:“对了,戚继光赴广东赴任,是要经京城南下的。他入京之时,让他进宫面圣。朕在位十年,还没亲眼见过这位当世名将呢!”

  贺六下了朝,回家拿了些换洗的衣物,便领着五十名锦衣卫力士,直奔蓟州。

  万历十年七月十二,贺六来到了蓟州镇,给戚继光宣了旨意。

  宣完旨,贺六对戚继光拱手道:“皇上真是看重戚大帅。竟封了戚大帅三孤的高位。”

  戚继光叹了声:“唉,你比我年长七岁。今天,我不叫你六爷,也不叫你老六。只叫你一声六哥。六哥,当着我这个老兄弟的面儿,你就别说那套冠冕堂皇的官话了好么?皇上是对我不放心啊。罢了,横竖现在蓟州已建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兵士个个骁勇善战。有我没我,都不会影响大局。”

  贺六压低声音,叹了声:“一朝天子一朝臣。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戚大帅不要太在意。”

  戚继光摇摇头:“唉。人生的得与失,只是很平常的事情罢了。我又怎么会在意呢?相比于屈死狱中的襄懋公胡宗宪,我已经算是得善终了。又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贺六道:“戚大帅,皇上的圣旨上,命您接旨后即刻入京,先进宫面圣,而后奔赴广东赴任。”

  戚继光摇摇头:“去广东?算了吧。我老了,不中用了。前两天我在校场舞那柄嘉靖爷御赐的龙泉宝剑,竟然闪了腰。面圣之时,我会向皇上乞骸骨,告老还乡。”

  贺六道:“戚大帅要回登州?好啊,安国在登州领兵呢。这样一来,你们父子也可以团聚了。”

  戚继光走出军帐,阳光照在他那张写满了沧桑的脸上。他叹了声:“叶落归根。我也有三十年,没回过登州老家了。”

  戚继光跟一众蓟州守将告了别,跟贺六一起,打马出得蓟州城。

  夕阳西下,蓟州城在余晖的照耀下,是那样的安静。城中百姓造饭生出的袅袅炊烟直冲天际。

  这样的太平光景,是戚继光征战多年,为边镇的百姓们打下来的。

  戚继光最后回望了一眼蓟州城的城墙。他知道,属于戚继光的时代,结束了。

  蓟州城中,忽然传出一阵嘹亮的军歌声。蓟州代总兵吴惟忠,率城中所有将士,高唱《凯歌》,为他们永远的主帅送行!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嘹亮的军歌声回荡在蓟州城上空,震天撼地。

  贺六发现,钢铁一般的硬汉戚继光,此刻已是老泪纵横。

  戚继光听着熟悉的军歌,仿佛回到了东南抗倭那段难忘的岁月中。胡宗宪、俞大猷、谭纶、唐尧臣,无数生死与共的袍泽战友的脸庞,浮现在他的眼前。

  戚继光强忍住泪水,调转马头,跟贺六向南而去。不多时,他们消失在了夕阳的余晖之中。

  名将已经老去。名将永不老去。

  五日之后,京城北郊。

  贺六骑在马上,转头对戚继光说:“戚大帅,再有一个时辰,咱们就能进城了。”

  戚继光没有答话。他在心中作着一首诗,总结自己的一生。

  片刻后,贺六听到了戚继光铿锵有力的吟诵:“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这是戚继光一生最好的写照。

  贺六随戚继光进了京。万历帝换上大典所穿的明黄龙袍,在承天殿召见戚继光。

  一般皇帝召见臣子,都是在永寿宫大殿。除非召见功勋彪炳的大功臣,才会选择在承天殿。

  万历帝屏退左右,承天殿中,只有君臣二人。

  戚继光伏地叩首:“臣,待任广东总兵戚继光,叩见皇上。”

  万历帝道:“戚帅快快平身!”

  戚继光站起身,抬起了头。

  万历帝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位老将的脸庞。戚继光的脸上,带着一股百战沙场生出的英气。刀削斧刻的脸,又写满了沧桑。

  万历帝在心中赞了一声:戚继光,真英雄也!

  他开口道:“朕还是裕王世子的时候,就一直听人提起戚继光。继位十年来,朕的耳朵眼里,灌满了戚继光的大名!今日一见,戚帅果然是英武不凡!不愧为嘉、隆、万三朝,战功第一的功勋老将!”

  戚继光谦卑的说道:“皇上过誉了。臣不敢妄称什么战功第一。真正功勋彪炳的,是襄懋公胡宗宪!是武襄公俞大猷!是襄敏公谭纶!是襄毅公杨博!”

  万历帝道:“是啊,胡宗宪、俞大猷、谭纶、杨博,还有你戚继光。那些死去的人,还有活着的你,都是明军的脊梁!如今天下太平,五分功劳是张先生的。五分功劳是你们这些血染疆场、纵横驰骋、报效皇恩的老将们的!”

  戚继光拱手道:“启禀皇上。老臣有个不情之请。”

  万历帝道:“戚将军但讲无妨。”

  戚继光道:“臣老了。想向皇上乞骸骨,叶落归根,回登州颐养天年。”

  万历帝摇头:“戚帅,明军不能没有你!朝廷不能没有你!朕不能没有你!”

  戚继光笑了笑:“皇上,人一上了年纪,就爱惜自己的名声。臣从军四十年,掌军三十年,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臣现在老了,怕在临死之前,吃到第一次败仗。故而求皇上开恩,准臣回乡。”

  万历帝发现,戚继光在说“从军四十年,掌军三十年,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万历帝的内心,被戚继光这员老将深深的震撼了!

  他沉默良久,开口道:“罢了!既然戚帅执意还乡,朕也不好再阻拦。朕准你回登州,颐养天年!你这样的功勋老将,有权利享受和平、安逸的余生!你。。。退下吧。”

  

第699章 十五从军征

  

  戚继光出了皇宫,拜别了贺六,经陆路还乡。

  做了三十年统兵将领,立了无数不世之功。他带回家乡的所有“财产”,不过是满满两大箱兵书。

首节上一节334/4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