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 第181节

王允则是僵硬的点了点头,作为答复。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王允都不愿意与蔡邕交往过密。

于公,蔡邕阿附董卓门下,在王允眼中已是谀臣之举,行为处事自然要与他划清界限。

于私,蔡邕曾与王允论道,王允辩才不如蔡邕,屡屡词屈,以至于暗自结怨。

哪怕蔡邕没有做什么祸国的事,但王允依然将他视为了刺董之后的首要清算的人员,文人之间的私怨,就连看似正直无私的王允都避不了。

车子悠悠的经过北宫门,再过一时半会就要到太师府门前了。

这时董卓有了动静,虽然仍旧闭着眼睛,但王允却感觉董卓在偷偷观察他一样:“听说你的身体康复了?”

王允赶紧对董卓揖道:“是的,多谢相国挂念,老朽已然康复,可下地行走,进用膳食,太医也说全无大碍。”

亏得王允平日小心谨慎,从未行差踏错,导致董卓未曾警醒。

可如今董卓好端端的问起这个来,饶是王允权谋了得,也一时慌了神。

好在董卓这是问的蔡邕,王允知趣的不作声,心里却砰然作响,他不着痕迹的望向蔡邕,表现出一种对这事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眼睁睁的看对方如何作答。

说完,董卓又看向王允,一双豹眼微微眯缝,道:“说起长安的流言,老夫最近听到几个有趣的,还跟王子师你有些关系。”

前些日子,长安街头有谣言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又作董逃之歌。

在谶纬之学兴盛的东汉,王允对此又是欣喜又是警惕,费尽心力将谣言的影响力压到最小,以免打草惊蛇。

这事似乎被董卓得知,又故意当面提起,王允以为他发觉了什么,硬着头皮答道:“哦?在下久在台阁,竟未闻长安还有针对老夫的流言?看来京兆尹得多多派人稽查,不然区区小民也敢妄议大臣,可还了得?”

董卓面无表情的盯着王允看了好一会儿,王允也强作镇定,与其对视,以示坦荡。

车内气氛压抑了一阵子,就连蔡邕都隐隐察觉出不对劲了,正欲解围,只见董卓笑道。

王允想也不想就明白董卓这话背后的深意,难不成董卓还有改朝换代之心?

他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反对,一旁的蔡邕便开口道:“此等妖言祸乱朝纲,以太师之明,想必听到了也只是付之一哂,把他当真的,也只有那些没见识的愚人村妇而已。”

“左中郎将说的是,这等妖言若是纵其流传,实在是有损朝廷颜面。还请太师下令严查,将惑众者斩首示众,再诏群臣入宫朝贺,届时流言将不攻自破。”王允紧跟着补充道。

他是精明世故的人,董卓也不像他外表所展现的那样粗枝大叶,能在灵帝死后抗旨进京,与太傅袁隗共掌朝政,又能在之后的废帝风波中占据主动,逼走袁绍,族诛袁氏满门,总摄朝廷,可不单单是因为他手中的重兵。

董卓说的流言在王允和蔡邕两人看来,完全就是不加修饰的试探,作为汉室的臣子,无论立场,都要把董卓这个苗头按下去。

见两个心腹口径一致的表示反对,董卓脸上的肌肉明显抽搐了一下,但他脸皮甚厚,丝毫不把两人的话放在心上;“老夫也只是当做笑谈,特意说来与王子师玩笑的。至于这流言,老夫以为,信者为真,不信为假,二位以为呢?”

王允与蔡邕对视一眼,默契的不再作声,以沉默来表示反对。

一百四十九 皇陵之物

“哈哈哈,今天老夫心情甚好,稍后,还请王子师、蔡大家,并一众文武百官前来赴宴!”

见二人沉默不语,董卓也不计较,大嘴一咧,哈哈大笑起来。

不再计较之前长安街头上所流传的所谓的“董逃之歌”的他,重新挂上那种,令人作呕的狂笑。

“呃,不知道,相国大人,却是因何事高兴,可否说道出来,让我们也分享分享?”

王允一边私下琢磨着董卓此话的深意,一边勉强的笑喝道。

“哈哈哈,可以,当然可以,本来就是打算宴会上展示的,现在提前就给你们看看,鉴赏鉴赏!”董卓瞥了一眼恭顺的王允,咧嘴笑道,同时,探出肥手,自怀中,掏出一件物件。

“这...!”绕是尊贵于王允与蔡邕,亦是不禁为董卓手中的物件,给一下子,吸引住了注意力。

那是一颗有着小半个拳头大小,带着细微浮雕花纹的,微微发亮玻璃珠,正确的称呼来说,应该是琉璃珠。

也无怪于董卓他这般得意,也无怪于王允、蔡邕二人大惊小怪的。

如此大小的琉璃珠,在当下,着实是非常罕见和难得的。

众所皆知,琉璃质地坚硬又易碎,雕刻起来相当难度,后人还得因为发明了脱蜡法,使得琉璃可以以更丰富的花纹形状出现。

但是放在当下,大汉朝时,有如此精细雕纹的琉璃珠,还是如此这般大的体积,委实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珍宝!

只是...

不知道为什么,王允见到这颗珍宝的琉璃珠的时候,却是莫名的觉得有那么一丝熟悉的感觉?

这种感觉愈发浓郁的他,不禁多了一个心眼,一边笑呵呵的装出一副倾听董卓给他介绍。

一边心里不停的在回想琢磨自己,究竟是在何时、何地,看到过类似的珠子。

难道...

王允猛然一震,记忆犹新的那种感觉告诉他,一种难以置信,难以想象,难以接受的可能。

不!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他...董卓他...真的敢如此胆大包天不成?

虽然尽量不往那个方面去想,但是潜意识却是告诉王允,他董卓,还真有可能那么做。

“那个...相国大人....”

愈想愈觉得恐慌的王允,颤抖着手指,首次压抑不住自己的伪装,主动出言道。

“在下家中,收藏有一颗拳头大小的南海夜明珠,与相国大人手中的此珠有些相似,愿与大人一换。”

论起实际价值,南海夜明珠,可是要高于眼下这颗琉璃珠的。

此时由王允主动提出,这无疑倒是一种相对而言,偏向委婉的讨要了。

士农工商,在汉代的阶级划分,还是比较浓郁的。

至少,此时的王允,即便再怎么想要确认一下董卓手上的琉璃珠,却也没有直接张口。

首节上一节181/11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