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大农枭 第384节

“这不算多了,总行那边,负责核算的人,一班就有三百多人,每天分四班,共有一千多人专门负责算账。我们长安分行,总共还不到三百人。”于知行给李渊解释道。

“有这么多的账目需要算吗?我看他们计算的很快的样子。”李建成个子高一些,伸过头看向里面的一些正在计算的工作人员的动作道。

“当然有,自我们长安分行营业以来,每天最低都有好几千笔业务,现在,每天甚至多达数万笔业务,我们要确保每一笔出账入账都不出现错误,要把这数万笔业务的账目,反复核算三遍,也就说每天都有十几万笔账要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安排四班工作人员,不分昼夜计算的原因。”于知行给李建成解答道。

“你们每天数万笔业务,得是多少钱财的流动,难道这些账目,你们一笔都不算错?”李渊更加惊讶的道。

“目前每天的账目总量,大概在几百万贯到千万贯不等,东西两市数万家店铺的业主,都在银行有账户,他们每隔一两天,都有存入,或者划转业务,还有一些私人账户的存取,划转,货币兑换,结息等等的业务,目前倒还没有出过一笔错误。

当然,我们分行每天这十几万笔的计算,和总行每天超过百万笔的计算量是没法比的,那边不仅仅是商铺经营,大宗贸易,国际借贷,还有几乎面向夏国所有产业的对公账户和全民的私人账户,每天的资金进出流水都达到上千万贯,比我们这复杂的多。”于知行大声给所有好奇的人讲道。

“东西两市所有商铺的业主都把钱交给你们银行打理?”李渊现在不止是惊讶了,整个眼神都有点发愣了,要真的是这样,夏国银行其实已经控制了李唐整个国家的大部分财富了,毕竟,因为长安城的贸易管制,两市才是银钱流通的主要位置。

于知行点头道,“当然,他们在我们银行开办了账户之后,需要大宗采买,进货,或者收款的时候,只需要到银行来办理转账就行了,能够节省较大的现金保管,清点方面的成本。

此外,大多数业主,还将员工薪资结算业务,财物审核业务都交给了我们银行办理,他们甚至都不需要请什么专业的账房来管账了,每天将经营收入存到银行,看着账上面的结余,就知道自己赚了多少,每个月到了时间,银行会按照他们制定的薪酬发放标准,将钱转入到他们属下员工的账户里面去,员工来银行就能拿到钱。

当然,这都是小业务,您或许还不知道,整个夏国的财税计算,公职人员薪酬结算,乃至二十多个上市集团的财物,薪酬结算等等业务,全部都是委托总行在办理,这样让大部分钱不经过官员和管理层的手,就能很大程度的杜绝贪污。”

“朝廷,能把所有算账的事务交给银行?”一直以为银行只是个存钱取钱的地方李渊,诧异的看向于知行问道。

“是的,我们银行不仅有会计业务部,还有审计业务部,贷款业务部,固定资产核算部等等等等,能帮所有大型的企业或组织办理财物方面的业务,以朝廷的量级,可能还不如我们夏国一些进出比较大的集团公司的量级大,业务并不算复杂。”于知行如实向李渊解答道。

什么叫以朝廷的量级,还不如夏国一些集团公司的量级大,难道,夏国一个集团公司进出的钱财,已经比整个朝廷还大了么?

确实啊,不算银行,矿产集团,冶炼集团,纺织集团这些超大量级的,就是新崛起的建筑集团,交通集团,进出口贸易集团,都比朝廷的业务量级大,因为这几个集团的年盈利,已经比朝廷全年的税收结余还多了。

毕竟,夏国去年的盈利结余达到了九千多万贯,是朝廷的十五倍以上,而今年,可能去到二三十倍。

按照正常的套路,李渊肯定会考虑一下,将朝廷的账目核算,或者官员的薪酬发放也交给夏国银行来做的。

因为,杜绝贪污和节省朝廷办公消耗,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

但李渊毕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知道这样做,可能会让夏国的手伸到朝堂上来。

因为,一个国家的财权,重要性是仅次于军权的,甚至,在和平年代,财权的重要性比军权还大。

所以,他暂时还不能这么做。

参观依旧继续,十二楼往上,是高层的办公室,这没什么好看的,于知行直接示意王介按了电梯,去十六层自己的办公室,走进到玻璃制作的可以看到外面景物的电梯里,李渊只觉得腿有些软,和他一起进入的几位妃子,甚至直接发出了惊呼声。

不过,这个被于秋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电梯系统很先进,往上走四层,还不到半分钟,当电梯的金属门再度打开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

与下面各层封闭的严严实实不同的是,十六层除了于知行的办公室之外,就是一个可以坐两三百人的大会议室,而且,会议室的四周,都是落地玻璃,一从来没有上过二十丈高的人,直接在透明的落地玻璃窗前往下面看,可能不止是腿软那么简单了,恐高的人甚至可能会发晕。

在电梯里就腿软的万贵妃,就直接瘫坐在了会议室的沙发上,只敢远远的瞄一眼远处的城墙和皇城的方向。

“这里,居然可以看到皇城太极殿的大门。”经常上城墙的李渊倒是不那么怕高,在会议室内转了一圈后,他很快就站定在了面向皇城的方向,而在他的身侧,还摆有两个倍数在三十六倍以上的长筒望远镜。

“是的,只要起的早些,站在这里,就可以看到每天有哪些官员去太极殿上朝了。”于知行大有深意的笑了一笑道。

闻言,李渊的眼角顿时一眯,一举一动被人窥视的感觉可不好,但是,他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盖这座高楼,是他自己批准的,而人家夏国,议政的地方,是直接对外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旁听,甚至还会在报纸上刊登会议的内容,自己的太极殿,难道被人家这么远远的看一下都不许了么?

好就好在,由于有皇城的城墙和后宫的城墙,屋檐的层层阻隔,这里并不能看到后宫内宅里的场景。

当然,李渊却是通过这个三十六倍焦距的长筒望远镜,知道了于知行有窥视长安各方面情报的能力,他若真想要知道后宫内宅发生的事情,也未必不可能。

“可否到你的办公房单独谈谈。”李渊在会议室的落地玻璃窗前向四周观看了一下长安的夜景之后,小声向于知行道。

办公室这个词,他在进入到银楼参观了之后,就不觉得陌生了。

“正好有一些从泉州来的好茶想要请陛下品尝呢!”

于知行笑了笑,一边说着,一边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渊这就随他往办公室的方向走去,进门的时候,还专门向内侍监叮嘱了一句,不让外人进来,很快,办公室的隔音门,便被于知行关上了。

一壶早就泡好了的茶被于知行倒给了李渊,一句早就准备好了的话,也在此时被他说了出来。

“陛下是担心北巡之后,长安的权柄会落到太子手上,是故,在犹豫去不去吧!”

“这些,你也知道?”李渊假装发愣的模样道。

“您将这些消息让王介知道,不就是想听听我们夏国的态度么?”于知行伸手请李渊喝茶道。

“那夏国是什么态度呢?于秋可是答应过我,只要我想去夏国,他就会派飞艇来接我的。”李渊品了一口于知行倒的冲泡茶,很是享受的咋了咋舌头道。

这种被于秋命名为大红袍的茶叶,最初他还不知道好喝在哪里,可是喝过了几次之后,他就觉得以往那些加了葱姜羊油煮出来的茶汤难以下喉了。

“陛下北巡,见识到一些新的管理模式和科技产品,有益于推动整个汉民族的发展,夏王自然是希望您去的,而只要夏王希望您去,那么,就不允许有人在中间生事端。”于知行正色道。

“于秋能够管的到长安的事情?”李渊有些纳闷道。

“夏王是联合执政联盟的盟主,大唐,是联合执政联盟的主要成员国,他当然能管的到成员国内发生的一些事情。

您应该不会忘,今年是维和部队开始服役,夏王殿下在议会上和诸多成员国议员一起通过的规条开始有效执行的时间吧!

像长安这么重要的地方,维和部队肯定是有驻点的,这里也将是这些规条最先开始执行的地方。

所以,这里不会允许有未经审判定罪,就死人的情况出现。”于知行给李渊解释道。

听到他语气中的强大的自信,李渊一边好奇于秋有什么手段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听他的,一边又觉得,自己可能真的想多了,只要自己还在,有于秋的支持,谁敢不顾规矩上下乱跳?

这个世界上,可根本没有谁能无视夏国的军事实力啊!

第四百二十九章 推动对外雇工

李渊终于定下了北巡的时间,在他知道洺京城内有二十多栋比银楼还要高,还要大的水晶玻璃外墙的大楼之后,就恨不得明天就启程去看看了。

他很想知道,一栋大厅直接跳空五丈多高的大楼是怎么建筑起来的,很想见识见识,由数千颗球形水晶穿成的水晶吊灯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即便是再怎么想去,也只能等春耕之后,只是,他最终将回程的时间延长了一些,定在了中秋之后。

因为,在跟于知行聊天的过程中,他大致知道了夏国春耕以后的这半年里要举行的一些活动。

首节上一节384/5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