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30节

另外是缺少比较专业的人才与设备,冶铁、炼钢与轧钢技术尚处在原始阶段,制约交通与军工的重大技术类像机车与汽车制造基本为零,这也是张汉卿接下来积极引进道奇汽车的动力之所在:张汉卿一想起他的奉军现在辎重运输还是主要靠骡马就郁闷不已,像作为奉军部队里师级主要支持火力的75毫米克虏伯山炮,其在现代不算什么的重量即需6匹马的拉力,还有人力、炮弹、人及马匹给养的输送,这些都造成庞大的后勤困扰。

如果采用机械式牵引,即会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第427章 汽车

为使工业经济能与国防工业充分结合,用最少的钱完成工业积累及军工进步,张汉卿模仿后世成立“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以蒋百里兼任主席,开始有意识地对军工产品的扶持及规模生产。这个军工品,以汽车为锲入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很不同的。美国和日本经济在战争的刺激下迅速增长了,尤其是日本增长更为显着。1919年日本的工业生产比1913年增长了89%,其中钢铁生产增长近一倍半。德国和其它中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德国的钢铁生产比战前减少50%,煤减少33%,整个工业生产削减了57%。由于德国战败,割地赔款更加重了经济困难。法国经济也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但由于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暂时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萨尔,并从德国获得了大量的实物赔款,这些都有利于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英国在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的过程中虽曾出现过困难,但很快也得到了克服。

这样,在1919~1920年,帝国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短暂的经济繁荣。物价猛涨,信用急剧膨胀,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物价分别上涨了30~90%。德国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更上涨了4倍以上。各国的股票价格分别上涨了50%到几倍。生产的增长,物价和股票价格的迅猛上涨,使再生产过程的矛盾急剧尖锐,很快就带来又一次经济危机。1920年年底,经济危机席卷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

受1920年经济危机打击最重的是在战争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日本。在危机中,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下降了48%,钢铁产量减少了1/2,造船业削减了88%,化学工业下降了34%。美国遭到的打击也不轻,工业生产下降了25%,钢铁产量减少了一半,汽车产量下降了28%,造船业削减了83%,基本建设规模缩小了1/3。这次危机不仅冲击了美国和日本以外的其它所有帝国主义国家,也波及到了许多殖民地和附属国。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汉卿对这次危机的来临却抱着欢迎的态度。在他看来,主要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的衰弱对他的东北政|府及中国来说,是一剂强心剂和兴奋剂。没有什么比削弱对手来得更让竞争中的对手开心了。对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主要问题是生产力低下和生产能力不足,根本不存在所谓生产过剩的问题。

大落之后必有大起。能不能趁此机会将国外多余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来,仿照后世的改革开放政策,既提升中国的工业实力,又能将国外资本与中国牢牢地绑在一起以牵制日本在东北、华北的经济垄断格局,为一举两得之事。

当然转移国外的剩余生产能力,并不是让中国作为外国倾销的场所。恰恰相反,中国迫切需要出口创汇以支撑工业发展,“黄姨行动”所获得的黄金虽然很多,但见不得光,使用起来颇费周折。但无论如何,虽然钱多了,也不能像暴发户一样随便用作消费。

奉军属下自治政|府经济上目前各方面都是百废待兴,但是没有笼头,于工业实力的增强在短期内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在战争来临时,工业不能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形成不了拳头,也就没有威慑力。不然膨胀的经济实力不但不能给自己增添助力,还有可能成为“怀璧其罪”的因由的。要不鲁迅怎么一针见血地写道:“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头猪或一只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呢。

什么产业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呢?张汉卿自然而然想到了汽车。记得在前生哪本书上讲过,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强弱,是以汽车为标志的。想一想20、21世纪中国为了迎头赶上外国先进工业水平,搞了多少合资汽车厂?以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为笼头,化工、橡胶、光学、机械、电子、冶金等等重大工艺都是工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考核工业各方面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借着制造汽车的契机,极有可能在工业上达成突破。建造及使用汽车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钢铁,会进一步刺激这两大工业支柱产业的民展;汽车的大量使用会促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军事上,军用卡车的使用可以使炮兵告别人背马驮、使目前由6驮马的拉力完成的野炮运输可以用一辆卡车来完成,解决了庞大的后勤保障难题,又使炮兵的机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全部奉军加上人民军拥有超过30万之众,仍满足不了看护幅员辽阔的11省之地的任务,兵力缺乏远程投送能力是一大主因。

再增加兵力在财政上不可行,但如果能在短期快速集中主力,形成强有力的突击力量,进行战略决战,可以一战而胜之,这也是二战之初实力并不强于英法之和的德国可以凭“闪电战”连克波兰、捷克、法国,占领几乎整个欧洲的原因。

在美国驻华公使埃德温-康格的帮助下,张汉卿电谕中华民国驻美公使馆的商务参赞方厚沣与道奇汽车的副总裁弗雷德雷克·海内斯,商讨道奇汽车在中国天津设分厂事宜。

中国从1901年开始已有汽车进口。清光绪27年冬,匈牙利人李恩时将2辆汽车带入上海。同年腊月廿一日,经公共租界工部局例会上讨论,决定先发临时牌照,次年发正式牌照。1907年以后,中国少数沿海城市陆续出现汽车客运和汽车货运。1913年,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督导公路建设,拨款地方修路,鼓励民办汽车运输,将公路列为政要之一。1917年,当时中国第一条汽车运输线路张库公路通车。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汽车运输业日趋繁荣的年代,每年平均进口汽车5500辆。在此时造汽车可谓有着无量的前途。

道奇兄弟出生在美国密植安洲,哥哥约翰·道奇出生于1864年,弟弟霍瑞斯·道奇出生于1868年。这两兄弟起家的故事,颇具传奇性。

作为道奇公司的雏形道奇机械商店于1901年开张,共有12个雇员。在加拿大自行车公司倒闭时,道奇兄弟得到了它的机器设备,作为使用霍瑞斯的轴承专利的补偿。道奇兄弟公司实际上制造了福特汽车第一批汽车中的大部分,包括发动机、底盘和所有的传动部件,而福特也很少使用其它制造商提供的车身和底盘。多年来道奇兄弟和福特的关系一直很好,约翰还是福特汽车的副总裁。

然而1913年,道奇兄弟开始注意到福特有想要自给自足的倾向。那时道奇兄弟已在密执安州重开了一家大型工厂,后来成为著名的道奇总厂。霍瑞斯和约翰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试验场,并于1914年设计出他们的第一辆车。1915年,道奇卡车是战争时期的主力参战装备。在1915年和1916年由潘科别墅的突然袭击而引发的边界战争中受到了美国和墨西哥双方武装部队的肯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在欧洲战区使用了道奇汽车和军需品。

第一种道奇商用汽车是一种救护车,以该车型为基础,道奇兄弟公司开发了商用卡车。1915年,道奇汽车的销售量在美国第四;在1917年,道奇兄弟公司达到了年销售10万辆汽车的记录;仅仅两年之后,在销售12万1千辆汽车上获得了2400万美元的利润;到1919年道奇公司已售出了40万辆汽车,雇员达1万7千名。

尽管道奇轿车是成功的,然而自从公司创立以来,销售的汽车基本上是相同的式样,因此阻碍了道奇品牌的发展。因为一战后的经济繁荣,造成美国的汽车业竞争开始相对激烈起来。

从年初,当约翰·道奇和霍锐斯·道奇相隔几个月先后因患肺炎而去世时,公司已经有苗头显示,由于由于销售量和利润下降,开始出现经济衰退。好在封闭式轿车和厢式货车这两种车型较好的销售业绩支持了公司,但是正史上道奇不久后还是因为效益不好被克莱斯勒收购。

道奇兄弟的长期副手之一,弗雷德雷克·海内斯自道奇兄弟从事自行车业务起,就同他们一起工作,因而对公司的全面情况都非常熟悉。董事会征求了他对于公司未来经营的看法前,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现了。

这个人就是顾维钧,中华民国驻美公使。张汉卿要搞汽车,怎么不会想到这个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发达的美国呢?以顾维钧的人脉,托他寻找资源正是再好不过的了。

资本家的性质决定了商人逐臭的本能,张汉卿以奉军巨大的订单最终改变了这个年代美国人保守的心态,最终确定在天津开办一座初期年产厢式货车3000辆、卡车10000辆、并向轿车方向拓宽、最终达到年产十万辆各型汽车规模的分厂。

道奇厂因此有了绝处逢生的机会。

之所以要建轿车,是因为上海、天津等租界的达官贵人消费能力太强了,不赚他们的钱有点说不过去,而且张汉卿也不想在交际圈里用高头大马作为交通工具,这样拉风是拉风了,但是在北方的冷天气里,还喝风。而且暴露在外面,似乎安全系数不太大。他已经把将来的轿车取好了名字----红旗…

在美国新银行团代表拉门德协助下,天津道奇汽车厂正式兴建。张汉卿调集全东北、华北近百名技师进入工厂,以努力掌握制造技术,为奉系后来仿制打下基础。

第428章 布局

拉门德之所以如此卖力,是为了回报奉系向英美抛出的橄榄枝。为抗衡日本在华北的渗透,张汉卿频频派出要员拜访英美国家在天津、北京的驻华使节及代表商人,宣讲新政|府对英美友好合作的态度,并承诺保护他们在华的利益及侨民安全,鼓励投资。

英美以直系为代理,已经拥有长江沿岸的利益,为进一步掌握政局,与奉系控制下的北京北洋政|府不能不抱着审慎合作的态度。美国议员团基本上与以张汉卿为代表的奉系势力达成谅解,张汉卿为集中精力对付日本及接下来的工业布局,也不得不虚与委蛇,承认了美国在长江流域及津浦线、京汉线等铁路沿线的政治、经济权利。且以允许在秦皇岛驻兵舰,以开放秦皇岛、葫芦岛、营口为条件分别向美国贷款1亿、向英国贷款6千万元。

----不是缺钱,事实上张汉卿已经悄悄地把那笔黄金拿出100吨变成东北各银行的外汇储备,那可是5亿美元的巨额财产!引入新的竞争对手,一是为了克制日本在东北一枝独秀的情况下,经济过快发展以至垄断,二也是为了安全----为了保护自己利益,至少英美不会轻易同意日本在东北的独占。不但如此,英美在东北有了巨大的利益之后,势必对日本在东北的行动有所干涉。至少,秦皇岛、葫芦岛与营口三地是安全的,这三个地方也是东北重要的港口与经济发展通道。

至于会不会造成引狼入室、尾大不掉,张汉卿也详细思考过,不过最终的结论是:英美追逐利益不假,至少不会有像日本那样有实际占领东北土地的野心。为了权宜之计,暂时的阵痛还是必要的。

在张汉卿亲自布局下,奉系所部工业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工业的基础,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工业能力与战争潜力。

1915年“本溪湖煤铁股份公司”开工生产,至1917年有300立方米高炉2座,后又增加小高炉2座,冶炼优质生铁。1916年中日在鞍山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1918年正式开办“鞍山制铁所”,有515立方米高炉2座,后又建炼焦炉4座和693立方米高炉1座。这些因为是日本主要控股,所产铁2/3均运往日本。张汉卿以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名义要求以土地及资源算作股份,取得余下1/3的产量所有权。

装备一个奉式标准陆军师及维持费用,年需各种钢材近万吨。为避免事关生死的军工能力握在日人手中,张汉卿力主在关外及西北奉军控制区域分散建立各个钢铁厂,是为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兰州钢铁厂。其中兰州钢铁厂为政|府全资,新置日产450吨高炉3座,并依靠西北丰富的电力建电炉一座,这是中国早期的炼钢电炉之一。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北方引资,一期工程拥有年产生铁30万吨,产钢5万吨的生产量。

除此之外,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利用汉治萍钢铁公司的财务困局,对其进行了收购。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在1908年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联合组成,并改为商办。当时新建了150吨混铁炉,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1910年新建477立方米的第3高炉出铁。1909~1911年建成30吨平炉4座。辛亥革命后,在大冶石灰窑新建铁厂,有高炉2座;汉阳铁厂又建477立方米的第4号高炉和30吨的7号平炉,并相应扩大了萍乡煤矿和大冶铁矿的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钢铁价格猛涨,汉冶萍一度兴盛。战后钢铁价格暴跌,汉冶萍靠借贷维持,从此衰落。东北联省自治政|府辖下的东北钢铁总公司乘虚而入,在上海商讨收购该公司汉阳铁厂51的股权的事宜。

同时期中国其它地方只有山西阳泉建立保晋铁厂、上海和兴化铁厂、扬子机器公司在武汉谌家矶建立日产铁约100吨的高炉1座、及龙烟铁矿石景山铁厂等主要钢铁生产厂。

在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份额影响下,到1920年底全国铁产量达71万吨,钢产量154万吨,握在奉系手中的生铁及钢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9和70,比正史上同期翻了近两翻。

对比1920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钢产量:美国4281万吨、英国921万吨、德国854万吨、法国271万吨、日本81万吨、苏联16万吨,当然中国还有极大差距。这点钢,完全满足军用都不够,别说辽阔的东北还有兴安、热河、绥远、察哈尔都有巨大的需求:铁路、农用、工业,这个数字太少了。但联想到正史上中国只在1936年达到钢产量的最高峰:5万吨,这个数字已经颇不简单了。

其它冶金的生产也不逊色。全国较大炼铜企业有东北金属矿业公司沈阳冶炼厂,东北地区开采的铅锌矿有吉林天宝山﹑辽宁杨家杖子﹑青城子,皮沟金矿局局长。该矿用汞齐法从硫化铜、硫化铁矿中提取黄金,1920年黄金产量超过万两。沈阳冶炼厂、葫芦岛竖缶炼锌厂、选矿药剂厂和苏家屯有色金属加工厂也办得有声有色。

作为体现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现代交通运输业,奉系所辖地域的表现更是突出。八条铁路的有条不紊的建设,让东北的局势为之一变。

从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始发开始,哈尔滨已经成为东北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因为这个时候黑省的重要性和日本渗透的乏力,黑龙江也是奉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哈尔滨为起点,相继建设了一干两支三条铁路线。

干线是经佳木斯到富锦、同江,最终到中俄边境的抚远。抚远与苏俄远东最大的城市伯力一江之隔,等不久后的远东干涉军撤出,这里是与苏联经贸联系的重要通道,与北满铁路的东端绥芬河两地共同担负控制黑龙江东部边防的重任;

一条是向北延伸到宜春,经绥化、铁力;它是联系黑省背后的重要通道;

一条与吉林省吉林市连接,这条路与同时动工的沈阳经清原、梅河品、磐石、永吉达吉林的铁路线相接,将绕开日本人控制的南满线从长春到沈阳一带。虽然绕了个大弯,毕竟是中国政|府所有,也能够促进省内各地的交通联系,在经济上也有重大好处。

在吉林省,开始了集安----通辽铁路的准备,并将预留北上延伸至兴安省的锡林郭勒的准备,以便在将来立国后伸入蒙古。不过先期,以四平东段连接辽源、梅河口到通化、集安为首先----考虑到日本人控制了四平到双辽段,自治政|府可不想在大动脉中间一段为人所制,而且财力也不允许齐头并进。

东北最重要的两条铁路,都在沈阳西北部。

在辽宁省,开工了一条从沈阳连接彰武、阜新、朝阳、凌源、平泉到承德的贯通辽宁西部与热河的客货两用铁路线,这是可以避开繁忙的连接关内外的唯一一条大动脉----京奉的第二条通道。承德是热河的省会,距离北京不过四百余里。

在漠南蒙古腹地,开辟一条生命线,从承德起,经赤峰、通辽连接到双辽,再从长岭直达哈尔滨,它也是东三省的生命线。它的目的,是一旦辽宁吃紧,黑龙江各部可以最快速度向沈阳运兵,而不至于被南满线束缚了脖子。因为沈阳已经开辟了直达双辽的铁路----笑话么,少帅老婆大人的娘家怎么会不通车?从前年于翱舟任东北农业银行董事长起,双方一拍即合就融资建了这条路。

老实说,中国进入近代以来,最能机会赶上外国的便是兴建铁路了。基石、枕木是原始的材料,好办;铁轨是资源的初加工,至少比建造机器简单。当然,机车是个硬通货,现在中国还没有能力。

建造铁路给东北老百姓带来的生活变化是惊人的,首先就是就业机会的大幅增加。由于没有相应的机器,几乎百分百的原料是人力搬运,这样在东北大地上,所有铁路经过的城市乡村的工地上,都能看到蚂蚁搬家式的人群在忙忙碌碌。不同于农业的“秋后算账”,在工地务工是按天结算,早晚还有大米饭浇肉汤可吃,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看着就近务工的百姓,一些偏远或者铁路线不到的地方,人们都“清晨站在高高的山冈,盼望铁路修到家乡”,是自然而然的了。

公路方面,按照“要致富,先铺路”的宣传,东北各地纷纷自发修桥铺路,于1920年度实现人口密集的县实现县县通汽车,计划到1924年底实现1万人以上的乡镇通公路,让东北蜘蛛状公路网使自治政|府的触觉可以轻松地抵达每一处小镇。

西北方面,以兰州为中心分别建设兰州----酒泉、兰州----银川----包头----归绥的公路,要通过这些路把东北与西北联系起来,并开始对陇海铁路延伸到甘肃、陕西段进行可行性勘测。

首节上一节230/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