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185节

  看着被召来的韩、王洽等一众内阁、军机处大臣,崇祯皇帝拿着手里的奏疏,指着骆养性说道:

  “若非此次锦衣卫得力表现,朕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涉及国朝安稳的仓场事,竟真的有这么多贪官污吏上下其手!”

  被叫来的韩、王洽等一众高官,那一个个都低下了脑袋。

  虽说天子并未表现得愤怒,可这样的天子,更叫他们觉得惶恐。

  锦衣卫督办的京通贪污案,算是落下了尘埃,被抓的一应贪官污吏,无一例外,都牵扯进来了。

  没有一个是被冤枉的。

  没有一个是被构陷的。

  像这样的一种情况,使得韩、王洽他们,根本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或借口,想去推翻锦衣卫督办之案,继而叫三法司重审。

  “涉及此案的一应贪官污吏,悉数处以极刑!”

  看着众人的反应,崇祯皇帝神情冷然,沉声道:“将这些人传首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以儆效尤!

  另外内阁这边,编撰贪官录,将这些贪官污吏都纳入其中,明发至大明各地。

  朕要叫所有人都知道,这帮被人包庇的贪官污吏,所犯下的罪行,朕要叫他们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

  针对大明文官群体,那深不见底的底蕴,崇祯皇帝要想尽一切办法,来一次次的打击他们的气焰。

  皇权和臣权之争,向来是没有休止的。

  日后他要通过这种方式,将被抓的贪官污吏,一批批的钉在贪官录上,要叫读书人所维护的所谓尊严,狠狠的踩在地上才行。

  想在崇祯朝为官,那就做个好官。

  若是敢行贪污之事,搞权钱交易,一旦被揪出来,那就叫你名声彻底臭掉,钉在耻辱柱上。

  似这样的决断,对极其爱惜羽翼和名望的文官而言,那绝对是晴天霹雳般的存在,名声都臭掉了,被世世代代的唾弃,那就算是死了,也不能瞑目啊。

  韩、王洽这帮内阁和军机处的高官,听闻天子所讲之言,那一个个都流露出惊愕、难以置信的神情。

  似天子所言的这种惩戒,可谓是严厉到极致了,此事一旦传扬到朝野间,甚至是大明地方,必然会引起一阵风波的。

  只是对崇祯皇帝而言,他并不在意这些风波,他要的是果子,至于别的,无所谓了。

第353章 进击的内厂

  “皇爷,喝些茶水吧。”

  手捧茶盏的王承恩,看着倚靠在龙椅上,闭目养神的崇祯皇帝,面露忧色的劝说道:“皇爷,您可要保重龙体啊。

  那帮贪官污吏,既然已被锦衣卫查处,您就别再多想这些事情了。”

  回想起方才在东暖阁内,所发生的种种,王承恩的心里就颇为复杂。

  自皇爷御极称帝以来,就好像状况不断。

  各地频生的灾害,流寇势力肆虐,建虏八旗也不消停,赋税问题不少,朝中……

  王承恩都不敢想下去。

  “朕没事。”

  崇祯皇帝摆手道:“一帮要处以极刑的贪官污吏,还不值得朕忧虑,朕现在所想的是山陕局势。

  朕算是看明白了。

  这外朝的多数文官啊,都是靠不住的。

  风气坏了,想扳正回来,难如登天啊!

  北直隶这边,朕还能看清事实,那北直隶以外的地方呢?他们做了甚么,贪了多少,朕一概不知!”

  王承恩低下脑袋,想这些事情,不是他所能妄议的。

  受天启朝激烈党争的影响,大明吏治腐败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大片的土地,被官绅、大小地主等群体兼并掉,大明治下的自耕农数量,处在连年递减的趋势,这直接影响的就是财政收入。

  “一个个都想要面子,还想要果子,天底下哪儿有这样的好事!”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要朕来看啊,这大明,早就不是朕的大明了,朕要是不把这些顽瘴痼疾,滋生出的毒瘤,给他一个个拔除干净,那大明迟早要出大乱子。”

  王承恩:“……”

  这些话说的太大了,以至于王承恩的手,轻微颤抖起来,连带着所捧茶盏,溅出一些茶水来。

  “奴婢……”

  “王伴伴,眼下内厂所辖皇庄,筹办的那些厂,建设的怎样了?”

  看着要请罪的王承恩,崇祯皇帝伸手拿过其所捧茶盏,放到龙案上,剑眉倒张,向王承恩询问道。

  京通二仓被一帮蛀虫上下其手,山西爆出的雷,甚至天津直隶州,周遇吉所部,呈递上的各种情况。

  叫崇祯皇帝愈发明白一点,必须要开辟稳定财源,并谋划稳定的粮食购进渠道,以确保在之后愈发严峻的局势中,不会被大明文官群体所左右。

  单纯的干掉一批文官,这并不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毕竟这些文官的背后,是士绅、大小地主等群体,他们掌控着大明不少生产资料,总不能把他们全都干掉吧?

  一旦崇祯皇帝敢这样做,那后脚大明各地悉数起义,造自己的反,毕竟是他这个大明天子先造反的。

  “启禀皇爷,奴婢也要禀明此事。”

  王承恩微微欠身,恭敬道:“在内廷所辖皇庄内,第一批纺纱厂、纺织厂、成衣厂等诸厂,皆已筹建起来。

  眼下大内行厂这边,已组织相应的人手,在北直隶、山东等地,通过一些可靠的商贾,收购积存的棉花。

  得益于内织染局等处,组织匠户钻研出的多锭纺纱车,还有皇爷所提的飞索织布机,在经试产后,不管是纺纱效率,还是织布效率,都较比从前提升不少。”

  棉布,作为大明的硬通货之一,能大批量的纺织棉布,那绝对是掌握了一项财源。

  像纺织产业集中的江南,就萌生出了资本主义萌芽。

  多少在士绅、大小地主、海商等群体名下的纺织作坊,以多少多少织机,压榨着底层百姓的劳动力,来叫自己源源不断的赚取银子。

  小农经济下的大明,表面看是重农抑商,可实际上现在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内廷名下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不该只围绕一个紫禁城转,就该多多为内帑创收。

  毕竟在内廷的治下,养活着太多的宦官宫女了,这都是一张张嘴啊,叫他们到应有的领域发光发热,才是正解。

  “那筹建的琉璃厂,建设的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继续询问道:“在我大明治下,西洋传来的琉璃产物,也是极受追捧的,若能尽快量产,亦能给内帑创收。”

  “回皇爷,琉璃厂也已筹建起来。”

  王承恩微微欠身道:“并且按照皇爷的旨意,琉璃厂名下的匠户,试产出了镜子,琉璃器皿等物。

  尤其是那琉璃镜子,远比铜镜的效果更好。

  如果说内厂所辖琉璃厂,能大范围的对外售卖,那一定能开辟稳固的财源。”

  虽说崇祯皇帝不懂具体的生产,也不知相应的技艺。

  但是大明天子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就可以聚拢大批能工巧匠,专司某项技艺的提升。

  仅仅是试错成本这一块,崇祯皇帝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像后世随处可见的东西,若出现在大明的治下,往往能有不小的市场前景。

  “从便民铺那边,遴选几名可靠的商贾,叫他们的家眷,悉数迁移到京城内居住。”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说道。

  “叫这些可靠的商贾,去天津直隶州,组建起商号,先将琉璃厂所产镜子、琉璃器皿等,乘船南下,去南直隶、湖广、江浙等地售卖。

  告诉他们,朕打算选两名皇商,谁能将所经手的商品,卖出最多的银子,同时给内厂解决棉花供应,联络更多的粮商,那这皇商之名,就是谁的。”

  “喏!”

  王承恩当即应道。

  在这吃人的世道下,但凡是能起势的大商贾,背后都是站着人的,对崇祯皇帝来讲,若这批商贾,敢背着自己搞小动作,那很简单,杀了宰肥羊就是了。

  大明什么都缺,大明又什么都不缺。

  三条腿的金蟾不好找,两条腿的商贾,那是一抓一大片。

  更何况像琉璃这种热销品,想先行打开江南的市场,根本就不算什么,毕竟彼时的江南地,可谓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

  别看大明频生灾害,北方各地处在混乱之下,可是江南地却很安定,过着温饱思**的生活啊。

第354章 天津好天,开海伊始

  受思维惯性的影响,大明北疆治下,受建虏、流寇、蒙古等侵掠肆虐,受灾害频发等诸多因素所致,使得地方百姓生活艰巨,连带着不少人都认为,大明江南地也是这般。

  可事实上的江南,总的态势是好的,是繁华的,尤其是居住在城里的脱产群体,都能赚到足以养家糊口的银子。

  这也就有了病态的纸醉金迷,有了金陵秦淮河,像出身不错的群体,那一个个更是奢糜至极。

  倘若江南是不安定的,会有诸多的书院?会有文脉昌盛?会有社派?会有复社?

  但是藏在江南繁华的背后,却酝酿着一场风潮,那便是卖身为奴的群体,所受到的压迫和盘剥。

  席卷江南的奴变,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像是不愿受压迫的人们,向特权群体发动的反击。

  只可惜繁华的江南,朝廷这边却征收不到过多的赋税,特别是商税、矿税、茶税等,大明在江南的掌控力,已然式微到令人发指的程度了。

  “皇爷,天津知州陈延生,传来密奏!”

  韩赞周捧着一份密奏,快步走进东暖阁,对伏案忙碌的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

  虽说京通贪污案告一段落,但作为大明的天子,那要忙碌的朝政,还有很多,至于外朝引起的风波,崇祯皇帝是顾不上了。

  有内阁在前面顶着,就算有再多的不满,崇祯皇帝也是视而不见。

  “呈上来。”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抬头对韩赞周说道。

  “沙沙……”

  韩赞周不敢怠慢,忙踱步走上前,双手递上所捧密奏。

  ‘希望陈延生和李明忠,能带来些好消息。’

  拿起密奏的崇祯皇帝,并未直接打开,相反却在心里暗暗说道。

  毕竟裁撤天津三卫,特设天津直隶州,必然会触碰很多地方派的利益。

  作为空降天津的官员和武将,陈延生他们,是否能打开天津局面,那纯粹要看他们自己的能力了。

  “天津知州陈延生奏曰:臣奉旨赴津,行撤卫设州事,初至天津,即遇到诸多问题,虽天津巡抚、天津总兵官、天津兵备道、天津三卫等有司,悉数按陛下旨意裁撤,然在此期间……”

  一份正式的工作汇报,就呈现在崇祯皇帝的眼前。

  虽说在此之前,也收到陈延生呈递的密奏,但那更多的是就动兵一事,呈递到御前备案而已。

  陈延生的品性怎样,崇祯皇帝是了解的,作为自己发现的良才,此人是务实派,喜欢先将事情做好,再禀明所做之事。

  “还真是够惊心动魄的啊,朕果然没有看错你们啊。”

  当看到解决天津问题时,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忍不住感慨道。

首节上一节185/4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