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三万轻骑正在朝乌桓单于庭行军,领军统帅正是王,还有她的三个副将张李陆。
由于常年与乌桓进行贸易,所以王家对于乌桓的地形还是比较清楚的。
燕山南麓是幽州,适合种植,燕山北麓是乌桓,适合放牧。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燕山北麓受到北方冷气(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所以气温比燕山南麓更低,而燕山阻挡了冷气继续南下,使得幽州地区相比较乌桓来说更加温暖。
燕山的积雪融化后,在燕山南北两面形成河流,南面河流短促,北面的河流滋养着大片草场。
并且北面的这些河流顺着鲜卑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缺口处流入扶余地区(通辽),随后又急转南下流入辽东,形成辽河,最后注入渤海。
也就是说,王家的船队顺着辽河可以抵达乌桓,在船上跟草原乌桓人进行牲畜贸易。
以前王就是顺着辽河进入乌桓的,但这样的风险就是容易被半路上的扶余人拦截。
根据这个地形地貌,王制定了一个大迂回战略。
将三万轻骑绕到乌桓单于庭的西北面,然后从西北面将乌桓人向东南方向的鲜卑山缺口处进行追赶,使乌桓人被迫逃进扶余人的地区,让这些乌桓人在扶余大沼泽进退不能。
以汉军的战斗力和铁制武器以及甲胄,同等人数的情况下,这些游牧部落根本不是中原的对手。
真正让人难缠的是,你出兵去讨伐他。
出的少了,就被他以众欺寡给包围,然后被全歼,就如同当初的李陵一样。
出的多了,对方不跟你打,跑得远远的,让你白来一趟,白白浪费军费,等回去了,他再回来,就如同宣帝时期十七万骑兵远征匈奴一样。
王鸿年当初能够对乌桓人犁庭扫薛,也是靠着欺诈手段,让乌桓人以为汉乌之间可以停战,结果没能及时逃走。
乌桓人已经上过一次这样的当了,同样的手段很难再次生效。
最终的作战计划是:
王亲率一万轻骑绕行至乌桓北面,防止乌桓人向北逃窜,张玉良陆毅然二人率一万五千轻骑从乌桓的西面对乌桓发起总攻,李承佑带着五千轻骑顺着辽河往上,拦截乌桓人。
“根据行军速度,我大致要两天才能绕行至乌桓人北面,到了第三天太阳到我们西面时,你们两个就要从西面对乌桓发起总攻!”
“无论我有没有到,你们都要按照计划行事!”
王对张玉良陆毅然二人叮嘱。
他们没有什么远程交流信息的设备,所以一旦分开后,就无法知晓对方的情况,只能按照现在制定好的计划行事。
“明白!”二人点点头,这样的任务是很艰巨的。
困难的地方不在于打败乌桓,而在于如何不让乌桓逃走。
如果张陆二人在王抵达北面前就发起进攻,那么乌桓就会趁着王堵住北面前逃走。
如果张陆二人在王抵达北面后很久才开始发起进攻,那么乌桓就很有可能会来一个“管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对汉军各个击破,先围攻孤军深入的王,那样的话,王大概率要全军覆没。
这个战略部署,对时间和空间上的协调要求很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王根据自己队伍的平均行军速度和印象中乌桓北面的距离推算的抵达时间,误差是肯定很大的。
即便她自己也不知晓自己实际抵达北面,完成包围圈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个作战部署,她还散布消息,说是要集中优势兵力,对乌桓进行毁灭性打击。
……
两日后
乌桓单于庭
“据哨骑情报,汉军大军正朝着我单于庭而来,想要消灭我们!”乌桓王子很是担忧。
“汉军主力在哪?”乌桓单于问道。
“在我们的西面,按照骑兵的行军速度推算,最快可能只要再过半天就到了!”乌桓王子很是急切:“大单于,赶紧去北面躲一躲吧。”
“汉军具体有多少?可以将他们包围击杀吗?”一位乌桓贵族问道,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随便迁徙为好,每一次迁徙,都有许多牲畜在夜里走散,然后就被某个幸运的其他部落给“捡”走了,这样会给他们部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具体多少不清楚,但我们在幽州的细作回报,好像是三万骑兵,就是不知道这三万骑兵的作战部署,不过听闻领兵的是一个女将,还要集中兵力对我们乌桓单于庭进行毁灭性打击。”乌桓王子说道。
“集中兵力?毁灭性打击?那意思是要三万骑兵直接冲向我单于庭,就跟几十年前的那次一样?”乌桓单于心有余悸,当初王鸿年犁庭扫穴时,还是七十年前,那时的他不过还是个五岁的孩童,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被汉军屠戮,而现在的他已经七十五岁。
虽然乌桓有四万骑兵,比前来进攻他们的汉军骑兵还多一万。
但乌桓骑兵披甲率很低,只有几千个披甲的乌桓轻骑,披的还都是王家故意偷工减料制作的猴版甲胄,只能防御胸膛也就罢了,质量也很差,很容易损坏。
而汉军轻骑虽然也是只防护胸膛,质量也就跟王家猴版的轻甲差不多,但汉军几乎人人披甲,这就远强于乌桓了。
而且乌桓现在还在用骨制箭头,而汉军却是铜制箭头和铁制箭头混用。
普通汉军部队用铜箭头,精锐汉军部队用铁箭头。
无论哪种箭头,都比乌桓的骨箭头好用无数倍。
双方巨大的技术代差,是草原游牧战斗力孱弱的主要原因。
在王看来,这些乌桓人,除了更团结、会骑马,其实跟三韩人也没什么区别。
王要做的,就是借助朝廷的力量,彻底摧毁乌桓人的统治结构,使原本统一的乌桓分裂成无数个小部落各自为政,并且依靠贸易手段,让他们把牛马都卖了,从此变成如同三韩人一样的耗材。
第221章 犁庭扫穴(四)
乌桓河北岸
“下马步战!”
经过没有休息的急行军,王终于赶到这里,但她的这支骑兵军队已经精疲力竭。
人还能勉强撑着,可是战马已经不行了,所以不得不下马战斗。
汉军骑兵下马后站在河边,手持强弩向冲来的乌桓骑兵射击,阻拦他们过河。
草原河流的上游河水太浅,是不能渡船的,要到了下游才能渡船。
乌桓骑兵可以直接踏着河水过河,因此在这里摆却月阵是没有意义的。
“双龙阵!”
王此前三年就已经在给这些汉军士兵训练她自创的‘双龙阵’。
这个【双龙阵】,是她根据卫青的【战车阵】进行的改进。
卫青自创的【战车阵】是呈圆形,外圈是战车围起来,内圈是长枪兵堵住缺口,第三层是强弩兵射击草原骑兵,最里面是精锐骑兵,随时准备绕出去对草原人进行反击。
【战车阵(也叫圆车阵)】的优点是更适合在空旷草原进行防守反击,而且没有防御死角,缺点是如果敌人压根不打你,直接绕路逃走,你是很难追到对方的,这个军阵稍微笨重了点。
而王改进出来的【双龙阵】,虽然在防御能力上稍有弱化,但却增加了机动性,更适合对付实力不是那么强的草原敌人,可以随时对敌人进行追击。
【双龙阵】是将战车排成两排,然后两个缺口处是步行长枪兵防守,形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内部强弩兵,还有许多战马被塞在最里面。
这个军阵,缺口多,强弩火力不集中,如果遇到鼎盛时期的匈奴大军,很容易送人头,但胜在可以一边打仗一边行军,军阵是可以移动的,不至于让敌人逃走,打击弱者时非常有效。
“弓弩手准备!”
“长枪兵准备!”
“放!”
咻咻咻!
嗖!
大量乌桓人也是第一次见这个阵,冲上来的一瞬间就被强弩射死一大片。
“啊”
噗!
砰!
他们自然不可能用骑射放风筝,因为骑射的射程很短,对射是射不过步兵强弩的。
“不要理他们,绕到别处渡河!”乌桓单于对自己的族人们命令道。
渡河的地方多了去了,没必要非得死磕汉军的【双龙阵】,于是数以万计的乌桓骑兵沿着河流向上游而去,想要去上游某个地方渡河。
之所以不去下游,则是因为下游河水比较深,骑兵可能过不去。
然而,乌桓河的上游其实刚好就是汉军西路骑兵主力来的地方。
“只要我们赶在汉军西路骑兵与河岸那伙汉军骑兵汇合前渡河,一切就安全了。”乌桓单于如是说道。
河水上游的缺口很多,而汉军西路主力有还没赶到,乌桓单于就是要利用这个时间差带领族人逃出生天。
然而……
“沿河拦截,不要让他们过河!”
乓!乓!乓!
咚!
铛!
王在军阵最中心向一众汉军将士传达军令,军旗手挥舞着军旗将军令传达,还有许多下层军官敲锣打鼓,通过各种乐器的声音向自己的士兵传达主帅王的最新军令。
一位军旗手将军旗指向河流上游,示意众人向上游行军。
整汉军军阵仿佛菜市场一样热闹,但却又有条不紊地沿着河岸行军。
乌桓人沿着河流去上游,汉军也沿着河流去上游,双方就这样隔着一条河互相比赛行军。
“进攻!”
乌桓人时不时突然停下来强行渡河,冲击汉军军阵,因为汉军行军的时候,军阵缺口比静止时更多了,防御力更弱了,所以他想要趁着汉军行军的时候冲垮汉军。
然而,王早就知道自己的【双龙阵】有这个致命缺陷,于是备留了一些战马不骑,节省这些战马的体力,专门作为预备队,用来在军阵移动时保护整个军阵。
“预备队!出击!”
乓!
铛!铛!铛!
踏!踏!踏!
“弩手准备!”
“长枪兵准备!”
又是一番军令传达过程,作为预备队的汉军将士连忙骑上战马,直接对冲那些冲来的乌桓骑兵,以此拖延时间,然后汉军强弩手们也赶紧装载箭矢,准备射击强行渡河的乌桓骑兵,汉军长枪兵们也赶紧列队堵住缺口,防止乌桓骑兵从缺口处冲杀进来对汉军将士进行屠戮。
一番对冲后,汉军骑兵预备队因为人数比乌桓骑兵少了很多,所以很快就败了下来,但这不重要。
他们本来就是用来作为预备队应急拖时间的,真正阻拦骑兵过河的是军阵里的弩兵们,他们装载箭矢需要时间。
随着汉军骑兵战败退回到北岸,数以千计的乌桓骑兵开始强行渡河。
然而……
“放!”
咻咻咻!
嗖!
弩手们早已装载好箭矢,一轮又一轮的箭矢让乌桓骑兵倒下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