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正好在私底下把吴小菟收了,这样王吴两家既是把兄弟又是亲家,然后王忠孝就能当个不负“世凯”表字的大清终臣了!
他必须得忠如世凯啊!
“要五年啊……”吴小菟一听这话,小嘴就撅得老高,都能往上挂个小瓶儿了。
小菟今年虚岁十五,五年后就是虚岁二十了。
二十岁在如今这时代,都快够得上老姑娘了!
王忠孝瞧了眼吴小菟,小菟委屈的都要哭出来了,真是太让人同情了,同情得忍不住都想把她拐跑了。
“小菟,世凯要先当上大官,并且抬了旗,然后才能把你给娶了。”吴世琮还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大哥,这会儿不等王忠孝“拐妹子”,就先替他把道理给说了,“否则,世凯以包衣身份娶了你,你不也是正白旗包衣汉军了?包衣的妻子女儿是要伺候主子的……”
“什么?伺候主子?”小菟惊讶地看着王忠孝。
王忠孝说:“就是啊,我们正白旗的主子还是个尖嘴猴腮的大麻子,可丑陋了!”
王忠孝一边说着一边心想:那个麻子大概姓康,叫康麻子……可好色了,让他看见小菟,一准要占为己有的!
吴小菟吐了吐舌头,一脸嫌弃的表情,“我可是贞洁烈女,正白旗的主子别想碰我一下!”
吴世琮和吴世珏则被王忠孝的话雷得目瞪口呆,他俩知道正白旗的旗主是康熙小皇上……这个忠臣能说皇上是个“尖嘴猴腮的大麻子”吗?难不成你王世凯也和我们一样有造反的心思?
王忠孝知道自己说了忠臣不应该说的话,赶紧转换话题道:“小菟,你尽管放心,我爹有弘文院学士明珠的路子,只要银子使到位了,最多一年就能当上蓝翎侍卫。再混个两年,一个三等侍卫肯定能有。到时候我爹必定已经专镇一方,当上提督了,请个抬旗的恩典没什么难的……”
“一年加两年就是三年……说好了,就三年!”小菟没让王忠孝说下去,而是自顾自掰着手指头一算,白白嫩嫩的脸蛋就变得粉扑扑还笑吟吟的了,看着特别可口,王忠孝都恨不能咬一口了。
就在王忠孝想着要找个什么理由把吴世琮、吴世珏哥俩支开的时候,于师爷忽然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看见王忠孝还在和吴世珏、吴世琮和吴小菟一块儿吃喝,就赶忙对他说:“二公子,时候差不多了,老爷和吴三爷那边已经收摊了,咱们得出发了。”
“好勒!”王忠孝站起身,朝着吴世琮、吴世珏一拱手:“大哥、三弟,咱今儿就到这里吧,我也该出发了……咱们后会有期!”
吴世琮笑着一抱拳:“二弟,哥哥祝你早日得做高官,一展宏图!”
吴世珏也一拱手道:“二哥,你是有真本事的,要不了几年,一定能当上参将,将来就是总兵、提督也不在话下,到时候咱们一块儿给大清效忠!”
王忠孝听了吴世珏的话,差一点就笑出声了,吴世珏可是吴国贵的儿子,还给大清效忠?送终还差不多!
这个时候,吴小菟也站起身向王忠孝行了个福礼,“世凯哥哥,咱们也就此别过……你,你可别忘了今日之约。”
王忠孝则正色道:“小菟,我王世凯必不相负!”
小菟又取出一方绣着一对肥肥的黑天鹅的手帕递给王忠孝,“世凯哥哥,这是小菟绣得鸳鸯帕,你带着去北京,想念小菟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王忠孝接过手帕,沉吟了一下,道:“小菟,其实我也为你准备了一份告别之礼,乃是一首词,名曰《送别》。”
“词?”小菟一愣,“世凯哥哥您还会作词?能念来听听吗?”
王忠孝点点头,然后酝酿了一下感情,张开喉咙,用他那相当浑厚的大嗓门和着一点河南口音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第十三章 康熙,原来你也想造反啊!
北京,紫禁城,慈宁宫。
这是大清太皇太后布木布泰的居所,这位布大妈就是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不过眼下她还不是孝庄文皇后,因为那是她死后的谥号。如今这位布大妈最正式的称呼是日昭圣太皇太后,这是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给她上的徽号(尊号),顺治给他妈上了一个日昭圣皇太后,康熙上去后皇太后就变成了太皇太后,辈份见长,体重也见长……已经从一个膀大腰圆的蒙古阿姨,变成了一个心宽体胖的蒙古老大妈。
虽然辈份见长,体重也见长,但是布大妈的实权却没什么上升空间。这是因为眼下的大清朝没有太后垂帘的规矩,所以当年顺治幼年即位后,就多尔衮他们哥几个摄政、议政。顺治死后轮着康熙当小皇帝了,又换了鳌拜、索尼、苏克萨哈和遏必隆这四个顾命大臣辅政。本想着这些个两黄旗、正白旗出身的大臣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和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这样的旗主王爷没法比,总会老实一点。可谁知道在四个顾命辅政大臣之中又出了个擅权欺君的鳌拜!
现在小皇帝康熙明明都已经亲政了,鳌拜还把持着朝中的实权,身边还有一票党羽,没有他点头,小皇帝就只能管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这鳌拜……是不是想和多尔衮一样当“鳌阿玛”?
想到这里,大妈就长叹一声,眯着一对多阿玛最爱的小眼睛,看向正在他跟前烦躁地走来走去的大清小孩子皇爱新觉罗玄烨。玄烨其实还是个小孩子,个头不高,还有点瘦,小鼻子小眼睛,还有一脸的大麻子,样貌实在不敢恭维,再加上一套日常穿着的蓝色素净常服,看着也没有多少天子威仪。
这康熙现在虚岁才十五,周岁才十四岁半,搁在后世还未成年,即便按照清朝的标准,也不算成年。但架不住康麻子“努力”啊,小小年纪就已经是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了,而且还有了六个老婆和一个儿子,妥妥的“人生赢家”人生出来就是赢麻了的赢家。
虽然他生出来就赢麻了,但他本人还是很上进的,要不然也不会急吼吼的在十三岁(周岁)就指使他的岳祖丈索尼上疏请他循顺治十四岁(也是十三周岁)亲政的惯例,亲自出来领导大清朝了。
可问题是,小孩子皇康熙明明已经亲政了,但是朝廷里面的大臣却依旧听从鳌拜的指令,把小皇帝康熙给架空了。
而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这个鳌拜在康熙亲政后不久,就伙同其党羽给另一个顾命大臣苏克萨哈安了足足二十四条大罪,最后还在御前“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强迫康熙同意将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
杀了苏克萨哈之后,朝廷内外已经没有人敢顶撞鳌拜了,因为谁都看到了苏克萨哈的下场。小孩子皇帝连苏克萨哈这样的顾命大臣的命都保不住,谁还敢和他混?
所以从康熙亲政到现在,大清朝的实权仍然在鳌拜手里紧紧攥着。
这样的局面如果换成同治、光绪、宣统这仨小孩子皇,估计也就躺平了。可康熙毕竟是个超努力的小孩子,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大权是必须要夺回的,而要夺权,那就必须造满洲第一巴图鲁的反。
可是要造鳌拜的反也不容易,现在的康熙连个像样的“逆党”都没有,除了布大妈之外,能和他密谋一下的,也就是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索额图、曾任内务府总管大臣的弘文院学士明珠,还有康熙的亲哥哥裕亲王福全。
这几位现在都在慈宁宫的大殿里头,躬身垂手在边上站着,一个个都愁眉苦脸地看着他们的小圣君康熙……看起来他们的“反情”不佳啊!
慈宁宫的大殿外,布大妈的贴身女官苏麻喇姑和另一个名叫张小玉的姑姑,正紧张注视着周围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就得赶紧通风报信。
好在鳌拜现在也不怎么把小孩子皇康熙放在眼里,也没花太大的精力去监视康熙和布大妈他们。所以康熙他们还能在慈宁宫里面放心的密谋造反!
“皇玛嬷,”小孩子皇康熙突然站定了,回头看着布大妈,用他那个正在变声期的公鸭嗓子说道,“您不是一直都和孙儿说有鳌拜在,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他们几个都不敢轻举妄动吗?可是王辅臣最新上的密折却说吴三桂最近疯狂扩军,麾下兵马已经多达十万,而且还加紧操练兵马,日前还在昆明城外校阅三军!您说他这是想干什么?是不是马上就要造反了?咱们能不能派鳌拜去剿灭他?”
派鳌拜去剿灭吴三桂倒是个好主意!
这个鳌拜是满洲第一巴图鲁,是很能打的。吴三桂也不差,行军打仗一辈子,手底下精兵猛将无数。这俩老头交手一定有的好打,到时候康熙就能在北京稳坐金銮殿,一步步把鳌拜的权都夺到手里了。
布大妈没有马上回答康熙的问题,而是将小眼睛转向了索额图,“索额图,你怎么看?”
索额图赶紧走到布大妈跟前,撩起官袍往下一跪,然后才斟酌着说:“回禀太皇太后,奴才觉得吴三桂搞出这样的动静无非是为了多从朝廷手里要点兵费,并不是要反。这几年朝廷扣吴三桂的兵费的确有点多了,估摸是把他逼急了,才摆出一副拥兵自重的姿态,好在今年的兵费之议上多拿点筹码。”
布大妈又看着明珠,笑着问:“明珠,你怎么说?”
仪表堂堂,气质儒雅的纳兰明珠也赶紧拎起袍子走出来给布大妈跪了,“回禀太皇太后,奴才以为吴三桂敢于摆出拥兵自重的姿态,就是拿准了鳌拜不敢离开北京。如今朝中带过大兵的老将所剩不多了,除了鳌拜之外,就是鳌拜的两个弟弟穆里玛、卓布泰和安亲王他们几位了。穆里玛、卓布泰恐怕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安亲王身体不好,不可能出山带兵,所以……奴才觉得鳌拜最后还是会安抚一下吴三桂的。”
安亲王岳乐是皇族里头所剩不多的宿将,本来是足以和鳌拜分庭抗礼的人物。但是因为顺治皇帝临死前大概是出天花出昏了头,一度居然想把皇位传给岳乐这个爱新觉罗宗亲里面出类拔萃的亲王。这可把岳乐给坑苦了,不仅皇上没当上,还成了北京城内的头号瘟神……好在岳乐自己也知趣,康熙即位后就躲家里装病。鳌拜也就不寻他的晦气了,但是于公于私,也不会让他出来带兵打仗。
岳乐不出,鳌拜又不能离开中枢,那能“稳赢”吴三桂的大将在如今的大清朝堂上恐怕是没有了。
明珠顿了顿,又往下说:“太皇太后,奴才甚至觉得这吴三桂和鳌拜私底下有可能会沆瀣一气!”
康熙哼了一声,小眼睛瞪着明珠,用一种显得威严的语气问:“明珠,你的意思是鳌拜这老奴在养寇自重?”
“皇上圣明。”
康熙又是一声冷哼:“等朕收拾了鳌拜,再去收拾吴三桂这个西南老贼!”
听见康熙说要收拾鳌拜,明珠、索额图都是一哆嗦,只有康熙皇帝的哥哥,今年周岁不过十五的裕亲王福全勇敢地站了出来,朗声道:“臣福全,愿随皇上擒杀国贼、扫除逆臣!”
“好!”康熙大声叫好,然后又目光阴冷地扫了扫索额图、明珠,这两位也赶紧压低声音表态道:“奴才等愿随皇上擒贼除逆,还大清一个朗朗乾坤!”
康熙闻言大喜,他现在已经有了福全、索额图、明珠三个心腹,再加上一个老奶奶布木布泰,还怕什么鳌拜?
他刚想到这里,大殿外忽然传来了一个清脆但有些颤抖的女声:“太皇太后,皇上……鳌太师入宫了!”
第十四章 谁敢动满洲第一巴图鲁?
听见鳌拜入宫,刚才还表态要帮着康熙小皇帝擒贼除逆的索额图、明珠这俩大清忠臣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脸色都吓得煞白煞白的。
那可是鳌拜!
大权在握的满洲第一勇士!
而且这个满洲第一勇士还曾经迫使康熙同意诛杀了顾命大臣苏克萨哈全家……如果让他知道索额图和明珠在帮着康熙这个小孩子皇帝“造反”,那索额图和明珠这两家子可就保不住了。
看到索额图和明珠的怂样,康熙心里那叫一个失望啊!
鳌拜再猛,现在也是个快到六十岁的老头子了,说不好听的,半截身子都入土了。虽然他是满洲第一巴图鲁,可你们两个不也是侍卫出身吗?侍卫不就相当于巴牙喇白甲兵吗?你们怎么就那么怕鳌拜?鳌拜当年也就是个白甲兵,难道你们两个白甲兵还打不过鳌拜一个白甲兵?
康熙正失望呢,他的好哥哥福全已经拍起胸脯要帮弟弟抓鳌拜了,“皇上,您别担心,有臣在呢!若是那个鳌拜胆敢图谋不轨,臣就替您拿了他!”
果然是好哥哥啊!
康熙心里面一阵感动,正准备和福全哥俩密谋一个擒鳌拜的计划呢,那边布木布泰忍不住发话了:“福全,你说什么呢?鳌拜好好的顾命大臣,怎么会图谋不轨?而且他现在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图个什么不轨?他今儿入宫,多半是王辅臣在上奏折的时候也给他上了禀帖,这都是皇上亲政前的老规矩了。”
康熙一听这话,顿时心安了不少,又回头看了看索额图和明珠,发现这俩货的脸色也好看一点了……又都是一脸的忠勇了。不过康熙对这两位大清忠臣还是没多少信心,他们忠大概是忠的,但肯定打不过鳌拜。看起来还得多找一些和福全这样胆肥的一起去打鳌拜才行!
想到这儿,康熙就对索额图、明珠道:“索额图、明珠,你俩先回去吧。朕和裕王去见鳌拜就行了,想来这鳌拜也不敢拿朕怎么样。”
布木布泰看见孙儿的胆子挺壮,便笑着说:“那是当然的,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哪是鳌拜一个奴才能篡得了的?玄烨,福全,你们放心去吧,皇玛嬷在慈宁宫等你们回来一起吃午饭。”
康熙就是个不知道鳌拜有多厉害的少年,当下就笑着对布大妈道:“皇玛嬷,我和福全去去就来。”
说完就和福全两个人一块儿向布大妈行了一礼,然后大步出了慈宁宫大殿。
大殿外头就两个姑姑,一个是布大妈的陪嫁丫鬟苏麻喇,是个比布大妈还长一岁的蒙古大妈。因为清朝的高级宫女、女官都可以唤为“姑姑”或“姑”,所以人们都称她为苏麻喇姑。
另一个姑姑倒是年轻貌美,才二十四五岁的模样,姓张,名小玉,和王忠孝一样,都是正白旗包衣汉军出身,刚才向康熙和布木布泰报告鳌拜来了的就是她。看见康熙出来,她赶紧行了个蹲安礼,又用右手三拂鬓角,代表三叩首,然后才向康熙报告:“秉皇上,刚才桂公公来报,说鳌太师已经入了宫,正在南书房外候着。”
“哦,小桂子在哪儿?”康熙瞥了这张小玉,果然是个美人,就是有点老了……看着都快二十五了,老姑娘一个了。
“回禀皇上,桂公公等人都在慈宁门外候着,奴婢这就去叫他们进来。”
“不必了,”康熙笑了笑,“就是几步路而已。”随后又朝着哥哥福全一招手,“福全,咱们走吧!”
说着就背着手大步向慈宁门走去,裕亲王福全也马上跟了上去,兄弟俩一块儿去会鳌拜鳌太师了。
……
满洲第一巴图鲁,议政大臣,世袭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师兼太子太傅瓜尔佳鳌拜,这个时候正在如同一尊粗壮的金刚一般,坐在乾清门外的侍卫档房里面,闭目养神,等着小皇帝召见。
清朝的侍卫处并没有自己的衙门,但也有一个“上班打卡”的地方,叫做“侍卫档房”,就在乾清门外。这个档房主要负责的事儿就是“办理奏章、收发文移”……实际上就是个门房、传达室之类的机构。
另外,领侍卫内大臣的大印也存放在侍卫档房里。这个大清的领侍卫内大臣有六人,上三旗各出两人。但是大印只有一颗,由侍卫档房的主事、笔帖士保管,印匣的钥匙则由皇帝在六位领侍卫内大臣中指定一人佩带。而这个人当然就是鳌拜鳌太师了!
不过鳌拜通常是不会到侍卫档房坐班亲自“收发文件”的,因为除了领侍卫内大臣之外,他还有一个比领侍卫内大臣更重要的官职议政王大臣!
清朝初年一直到乾隆年间,都有一个议政王大臣会议,而这个会议的权力在清初的时候一度非常大,是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的机构。而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如今的权限,就是“凡军国重务,不由内阁票拟者,皆交议政王大臣会议”。
说人话,就是只要皇帝不想或是不能决定的事儿,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说了算。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后,再由内阁交给相关的衙署执行。
由于康熙皇帝是虚岁八岁即位的小皇帝,在虚岁十四之前一直都由辅政顾命大臣掌权,所以他根本没法让内阁票拟。所以四辅政们就能通过领导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向内阁(负责拟旨)和六部发号施令,治理天下……是不是有点西洋贵族议会的意思?
而熬死了索尼,斗垮了苏克萨哈,压服了遏必隆的鳌拜,实际上就是个“贵族议会多数党领袖”他必须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把自己的意思变成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公论,才能压住小皇帝康熙的大义名分,从而把持六部,掌控朝局。
从某种程度上说,康熙和鳌拜的冲突,也有点皇权和……议会冲突的意思!
但是和西洋英吉利国的议会不同,大清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大清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就是八旗部族的武力,其实就是一种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可随着大清入关定鼎中原,八旗子弟大多入了北京,过上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八旗部族实际上也不存在了……都变成北京内城吃铁杆庄稼的大小老爷了,而且这帮八旗子弟也不剩多少武力了。
在鳌拜鳌太师看来,大清如今还可以维持,就是因为有他鳌太师,只要他鳌拜还在,八旗兵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虚影就能撑得住。靠着这点虚影,他鳌拜就有办法以汉制汉,把吴三桂压得死死的。吴三桂那老东西就算闹腾几下,也就是想多搞几个钱,翻不了天的。等熬死了吴三桂,大清的天下也就真的稳了。
鳌拜正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个穿着黄马褂的矮胖子侍卫乐呵呵从外头进来,朝着鳌拜行了个打千儿礼:“卑职多隆请太师大安。”
这个胖侍卫名多隆,钮祜禄氏,苗正根黄的满洲镶黄旗,和鳌拜是一个旗的。他阿玛当年也是个满洲勇士,可惜是有命立功无命享福的主儿,才进北京没多久就出天花出死了,留下了一个一等阿达哈哈番(轻车都尉)的世职、一大笔遗产和多隆这根独苗。
这个多隆虽然是蜜罐里长大的,但他也算争气,除了嘴馋把自己吃成了个球,还喜欢去八大胡同半日游,也就没啥恶习了。而且这胖子还有几下子武艺,还精通满、蒙、汉三族文字,是个胖学霸,在他这一代八旗子弟当中也算是上进的,所以早早就挑上了侍卫,还当了负责档房事务的随印协理事务侍卫领班。
鳌拜瞅了这个多胖子一眼,忍不住就乐了起来:“多隆,你怎么又胖了?”
“托太师您老人家的福,如今天下太平,四海无事,卑职这个乾清宫跑腿的也落得个清闲,动得少了,能不胖吗?”
鳌拜哈哈大笑:“你个小多子就是嘴甜,会哄人!明明是你嘴馋,整天吃个不停,连侍卫档房里也随处可见你的零嘴,还说托老夫的福。要不老夫调你去宁古塔军前带兵,不出一年,保你掉二十斤肥膘。”
“别介,卑职这样挺好。”多隆满脸赔笑道,“对了,皇上和裕王已经到了,主上让卑职请您老人家赶紧去南书房谒见。”
“哦,”鳌拜并没有马上起身,而是笑着道,“皇上和裕王来得很急啊。”
多隆点点头道:“可不是吗,皇上听说您老人家觐见,马上就赶过来了……对了,到底出了什么大事儿了?”
鳌拜笑了笑,“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吴三桂那老小子又不消停了。”
“那可如何是好?”
“没事儿,有老夫在,西南的天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