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54节

  朝鲜军的战力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我需要打过才能知道。”

  江渊摇摇头:“那可不行,一旦首阳大君设计解决掉李澄玉,然后将六万大军全部用来防御边境,我们可就打不进去了。

  到时候若是硬打,成了围城攻坚战,破坏了既定战略,圣上是不会放过我们的。”

  方瑛问道:“那您想怎么办?”

  江渊一脸坚毅地答道:“立即发起进攻吧,辽东这三万军队虽然战力差,但铠甲、火器应有尽有,有您的一万精锐骑兵压阵,问题应该不大。”

  方瑛也提不出更有创见的策略,便答应试试。等打起来,就算情况真的不妙,朝鲜应该也不敢和大明军队来个你死我活的。

  于是大军修整三日,便倾巢而出,开进朝鲜境内。

  开始时进展十分顺利,大军沿着海边的狭长平原地带,包围了安州,并向南威胁平壤。

  朝鲜的地名有个特点,咸镜道是因为辖区内有咸兴与镜城,平安道是因为辖区内有平壤和安州。

  首阳大君是突然发动政变,诛杀了辅政大臣、软禁了朝鲜国王。所以安州和平壤的守军只顾龟缩于城中,并没有出城交战的打算。

  因为大家根本就搞不明白是在为谁而战,为朝鲜国王?可国王已经被软禁,彻底成为了傀儡;为首阳大君而战?又名不正言不顺,干嘛要为叛臣卖命。

  所以情况变得很尴尬:城外的辽东军不愿意为大明天子卖命,所以一时攻不下安州、平壤。

  城内的朝鲜守军不愿意为首阳大君卖命,所以只要城池不被攻陷,别的一切不管。

  安州与咸兴这间是连绵群山,明军也不敢绕过安州去支援咸兴。

  半个月后,四月初四,汉城的首阳大君已经得到了安州、平壤被明军围困的消息,急召亲信商议对策。

  由于朝鲜国王李弘已经成了彻头彻尾的傀儡,所以首阳大君操控着李弘下旨,给自己加了个很长的头衔:

  领议政府事,并判吏、兵二曹,兼内外兵马都统使,首阳大君李。

  同时,还封自己及郑麟趾、权、韩明浍、杨汀等四十三人为靖难功臣。

  如今郑麟趾、权等靖难功臣聚于首阳大君府上,个个面色凝重,谁也没想到大明会迅速出兵干预,而且看上去像是要玩真的了。

  权最先开始抱怨:“去年的时候,我便劝大君不要去大明朝贡。您力排众议,非要去。

  回来之后,还说大明天子已经默许了政变。

  可是现在呢,四万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我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您说应该怎么办?”

  首阳大君无奈地摇摇头:“我也没见到天子本人,只是对天子近臣旁敲侧击地询问了一番,我理解到的意思,就是大明确实无意干预朝鲜国内事务啊。”

  韩明浍替首阳大君解围道:“事已至此,再抱怨也无济于事,还是想想如何应对吧。”

  权也没有再穷追猛打,毕竟大家如今都在一条船上,船沉了大家都得死,于是提出了一条建议:

  “要不我们再派使臣,前往北京谢罪。就说是奸佞皇甫仁、金宗瑞欺主专权,我们举兵靖难,是为了保卫国王。

  如今逆臣伏诛,已还政于国王,请大明天子对我们靖难之举的合法性予以追认。

  大明现在的皇室一脉,也是靠靖难上位的,所以按照之前的经验,天子是不会深究的。

  再说了,之前的洪熙、宣德、正统三朝皇帝都对朝鲜不感兴趣,现在这位景泰皇帝是矫枉过正,只要是宣德、正统的做法,他都要本能地反上一反。

  宣德皇帝习惯了对外藩退避三舍,景泰皇帝就处处展示强硬。

  所以咱们把话说的软乎一些,把姿态放低一些,把景泰皇帝哄高兴了,他得了面子,应该也就退兵了。”

  在场的重臣大都同意权的说法,不料首阳大君却坚定地摇摇头:“不不不,我们命征调集结的三万精锐,从开城出发,假意经安边前往咸兴。

  但实际上,从半途转向平壤,出其不意偷袭明军。

  明军远来疲惫,一旦被我偷袭得手,必然大败奔逃。我乘机全歼明军,然后携胜势攻入咸镜道,诛杀李澄玉。

  唯有如此,方能拼杀出一条生路。

  那个景泰皇帝我有所了解,他从来不做虚头巴脑的无用功,既然明军来了,就绝对不会逛逛便回去的。

  这就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

  众人闻言皆惊呼:“大君,您疯了吗,一旦这四万明军被歼灭,大明皇帝必然会恼羞成怒,从而派遣真正的主力精锐前来,到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收场?”

第609章 明军大溃丧师辱国 方瑛骑兵转进

  首阳大君李也是一个枭雄人物,瞅准了机会就非要和大明天子打一仗,而且还振振有辞:

  “大明的主力精锐根本就不可能来,你们光知道我们输不起,却不知道大明天子更输不起。

  南面的安南、缅甸、暹罗、真腊、澜沧,西面瓦剌、乌思藏、东察合台,北面鞑靼,连我们东南的日本,大明天子都宣战了。

  大明内部还有苗乱、瑶乱及各省民变,还有怡王等着复辟,还有皇太子等着继位。朝野上下、文臣武将还有很多人不愿效忠当今天子。

  我去大明朝贡,还受到某些大臣秘密拉拢了呢。

  汉城与北京之间,相距两千多里,大明天子疯了才会不管其他方向,把主力精锐全派过来。

  这么远的距离,就算大明天子发疯,其补给最多也就能支持十万大军。

  朝鲜国境南北纵横两千里,子民五百万,带甲之兵十余万,你们有什么可怕的。”

  权提醒道:“可我们一直都是大明的藩属国啊,藩属国和宗主国开战,就算短期内不会被攻灭,但长此以往,我何以自处?

  何况大明还可以完全切断与我们的贸易。”

  首阳大君摆摆手,打断了权:“我们可以把货物从日本中转,了不起我们还可以学日本,派人到大明沿海做倭寇,抢就是了。

  你们信我,从宣宗开始,大明早就外强中干了。辽东军更是一群浪费大明天子粮食的草包饭桶。

  我意已决,出兵吧,先打一仗,输了我们再负荆请罪,赢了我们就可以和大明谈条件了。”

  权等人都上了首阳大君的贼船,也没有办法坚决反对。再说明军已经杀到了平壤城下,大家直接投降请罪,肯定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先搏一搏再说了。

  朝鲜的三万精锐是早就在开城集结好的,当下说干就干,第三天就秘密发兵了。

  从开城行军至平壤,一共四百余里。

  四月十三日,朝鲜水师袭取安州北面的宣州,断绝明军归路。

  四月十四日,朝鲜三万精锐重步兵对围攻平壤的两万大明辽东军发起进攻。

  辽东军毫无准备、一触即溃,然后漫山遍野地向北逃窜,

  这一溃散不要紧,还带动了正在围困安州的那一万辽东军。

  于是三万辽东军汇合一处,望风北逃,直到宣州才被朝鲜水师堵住。

  宣州背靠群山、面临大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辽东军自然冲不过去。

  江渊、方瑛带着一万骑兵驻军于安州城东,看着自家战线不断北移,都傻眼了。

  江渊是真的着急了,自己第一次带兵打仗,本来是高高兴兴来的,想着和徐有贞一较高下,结果一上来就兵败如山倒,这辽东军根本就不受指挥,更没有一丝要为国效命的意思。

  方瑛早就为自己的一万大军想好了退路,对胜负倒是无所谓。只是辽东军的战力之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目瞪口呆。

  果然,已经完全慌了神的江渊向方瑛请教道:“南和侯,事已至此,该当如何挽回败局?”

  方瑛笑道:“我离京之前,陛下吩咐,若是我军首战不利,可率大军直奔咸镜道,

  这几日我早派将士探查过前往咸兴的山路了。

  安州距咸兴三百余里,走山路七八天就能赶到。我们与李澄玉合兵一处,虽然没办法往南打,但是守住城池问题不大。”

  方瑛这么一说,江渊有很多问题要问:“我们这一万人都是骑兵啊,适合走山路吗?”

  方瑛笑道:“我们这些人在南方打了很多年仗,您是不知道,南方那里全是山。别的东西我们可能不擅长,但翻山越岭嘛,不是我吹牛,就朝鲜这些小山头,在我们眼里跟平地也没多大区别。”

  江渊闻言大喜,继续问道:“那三万辽东军怎么办?”

  方瑛摊摊手:“陛下说了,不肯奋勇为国的,就随他们去吧。再说我后面那两万大军也快到了,让他们相机救援辽东军吧。”

  江渊是文官,虽然军事可能不大懂,但黑话却能听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什么叫‘相机救援’?其实用大白话说,就是不救了呗,爱咋地咋地。

  但江渊也搞不懂这是方瑛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只能继续问道:“我们去了咸安之后呢?”

  “在咸安待着呗,等待时机,等待援军。”

  商量定了之后,江渊将军队指挥权完全交给了方瑛,迅速向咸安方向进军。

  江渊有个优点,就是明白自己不懂军事,所以不作,乖乖将指挥权交给了精通军事的方瑛。

  四月二十七日一早。

  朱祁钰迷迷糊糊地起了床,经过了许多天的辛苦阅卷,会试结果终于出来了。

  一起床,浅雪就凑过来禀报道:“夫君,新科的贡士,有个叫孔公恂的,是孔子五十八代孙,他听闻母亲病重,直接跑回家了,殿试都不参加了。”

  朱祁钰点点头:“孔家倒是也有孝子,派人去把他叫回来吧,数十年寒窗苦读不容易,好歹把殿试考完吧。

  咱们对待臣子要人性化,派亲卫去接,允许孔公恂在沿途驿站换乘快马。

  五月初五进行殿试,从曲阜到北京,差不多能赶上。”

  林香玉在一旁问道:“这一科的状元、榜眼、探都是何人?夫君心里有所选择了吗?”

  朱祁钰摇摇头:“不好说,今年这一届真不好说,我还得通过殿试再观察观察。

  会试的考卷我虽然都看了,但评卷大部分都是内阁、礼部、吏部负责的,我也没有过分干预。

  这一届有没有大才我不知道,但是大臣之子倒是不少。

  我光看了一部分,这届进士里就有何文渊、耽九畴、刘球的儿子,魏观的曾孙。”

  林香玉好奇地问道:“刘球?是那个刘球吗?”

  朱祁钰点点头:“哎,对啊,就是那个刘球。哼,还有这个魏观,更难搞。

  张士诚占据苏州的时候,把苏州知府衙门改成了宫殿。魏观做知府的时候,又将宫殿改回了苏州知府衙门。

  太祖就不干了,给魏观扣个怀念张士诚的帽子,就把人家给砍了。

  现在好了,人家曾孙又中进士了。说我是给魏观平反呢,还是平反呢?”

  感谢诛邪道人打赏101点币

第610章 朝鲜精锐尽遣北疆 引诱日本白衣

  朱祁钰也很无奈,自己虽然行事荒唐,但是前面那几位皇帝也经常干一些无厘头的事情,导致动不动就需要给他们擦屁股。

  还有刘球,因为反对征伐麓川,被朱祁镇扔进诏狱,并在狱中直接被马顺派手下校尉给他分尸了。最后其长子好容易要回去一条胳膊给埋了。

  到了景泰朝,很多人上书请求为刘球平反,但朱祁钰一直死杠着不肯答应。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刘球反对征伐麓川,坚定地拥护宣庙的国土收缩策略。别说正统皇帝恨他恨得咬牙切齿,就是景泰皇帝也听到他就心烦。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刘球被分尸没多久,马顺的儿子病死,负责分尸刘球的校尉暴毙。

  朱祁钰对这种明显的报复行为,极为不爽。要是给刘球平了反,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高举宣庙的弃土媚外大旗奔走呐喊,并且还敢报复锦衣卫,那我这皇帝以后还要不要当了。

  我就算能凭借军事威望压制住大臣们,那我的儿子呢,我的孙子呢?他们怎么办。

  这个赖毛病不能惯,刘球的反也绝对不能平。

  朱祁钰正想东想西之时,林仙儿捧着一份军报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见自己爱妃气喘吁吁的模样,朱祁钰赶紧劝道:“爱妃莫急,先喝口水。”

首节上一节35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