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也开始附和,毕竟论及对作诗最感兴趣的群体,非学子们莫属。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听闻了京都无涯阁赵阁主的诗词,心生向往和崇拜,更是在学子才俊之间掀起作诗狂潮。
赵无疆颔首一笑,左手背负,右手握拳放在腹胸之间,吟声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林如海楞在原地,他满脸疑惑看向赵无疆,心中却在高声怒吼:
“你不需要思考的吗?赵无疆?
这是怎么作出来的?脱口而出,才气汹涌到没地方放了?”
他知晓赵无疆颇有诗词才气,但没想到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刚点头就把诗词做出来了,简直是怪物。
陈书文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我话不是刚说完吗?这赵大人这么久把诗词作出来了?是我听错了?
学子们中间爆发出一阵喧哗与惊呼,他们震惊于赵无疆诗词的脱口而出。
并且这诗词还不是矫揉造作胡编乱凑的诗句,而是越读越有韵味的句子,短短二十八字,便揭示要勤奋学习的深刻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王珏站在人群中,他凝视着赵无疆,不敢置信,同时心中那个刚被自己否决不久的猜测又浮现出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a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赵无疆又淡淡吟出一首诗。
林如海心中的波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击打他心海崖壁,他愈发想不明白怎么有人能够接连脱口而出这等绝佳诗句。
与前一首诗想比,这首诗仿若循序渐进在告诉学子们,做学问要勤奋,更要实践。
原本一众学子的喧哗声与惊呼声骤然停歇,礼部南墙外落针可闻。
赵无疆干咳一声,渊岳峙,气势带着一股威严之风,沉声道:
“这两首劝学诗,便赠与你们。
希望大家在勤读经义的同时,更要明悟经义的真意,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懂些皮毛,明白了吗?”
“明白了!”
众学子响起整齐划一的应允声,他们感觉这个朗逸的赵大人,就像他们在蒙童时见过的威严教书先生一般,让他们不由自主信服,自然而然应声。
洪亮的声音在礼部南墙外响彻,仿佛今日不是张榜试题,而是赵无疆在开堂授课。
赵无疆扫视众人:
“既有劝学,必有勉励。
吾再赋诗一首,以励众人。”
他略一沉吟,思维之光如脑中烛火一豆,一闪而逝,他朗声道: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京都花。”
第265章 来一点小小的震撼
......
赵无疆赋诗结束,众人呆若木鸡。
他们心中早已震惊得翻江倒海,仅仅不到小半盏茶的时间,赵大人居然已经接连作诗三首。
尤其是这最后一首勉励诗,更是让他们心神摇曳,仿佛看到了来年春闱自己高中之后的场景,那份意气风发让他们心中激荡。
赵无疆之大才,京都难有比肩者......林如海从震惊到麻木,长长叹了口气,对自己能略微放下身段化干戈为玉帛的决策感受庆幸。.
在他看来,以赵无疆之文采口才与办事能力,来日必登大夏高位。
也难怪,会受到皇上的宠幸......林如海眉宇渐渐扬起笑意,赵无疆人前显圣,他与有荣焉,毕竟算得上是自己推举出来的。
人群中议论纷纷,喧哗阵阵。
“赵大人之文采,与赵阁主相差无两...”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赵大人是如何做到这般天成自然才气宣泄的?”
“赵大人与赵阁主都姓赵?莫非是同一人?”
“怎么可能?赵大人是六部大官,赵阁主虽在京都,实则是江湖来人,两人气质不同,怎么可能会是一人?”
“赵家子嗣,莫非皆是如此才华横溢之辈?”
“......”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来自兰心城的朱有文则哼了一声,嘟囔道:
“赵阁主诗词华美不羁,为人更是恣意洒脱,而赵大人诗句多有官家威严长辈劝诫之态,这两人怎么能够相比?
吾辈读书人,自然是要放浪不羁,畅游天地的!”
朱有文声音虽小,被众人的喧哗议论声掩盖,但他身旁文水王氏的王珏却听得清楚。
王珏微微一叹,他明白朱有文的意思,那就是赵大人虽然诗词才气惊人,但与赵阁主那份不羁之气相比,在他们心中终究是略逊一筹。
赵阁主的恣意洒脱,更令人心生神往。
只是王珏与朱有文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凝视赵无疆俊美无俦的面容,心中那份猜测愈发强烈,他感觉眼前这位赵大人就是无涯阁阁主。
同样的如墨黑袍,同样的俊美无俦,同样的温润如玉,同样的才气纵横。
四周学子的议论喧哗愈发高涨,王珏翻涌的心思被喧哗淹没,他看到林大人与赵大人含笑商议了些事情,两人便走进尚书省内。
王珏突然醒转过来,他开始后悔自己为何没有向赵大人行礼搭话,这样也许他能解开心中的疑惑。
四周喧哗的声音逐渐混入一些争吵。
不知争吵从何起,但争吵的内容,大致就是尚书省赵大人和无涯阁赵阁主谁的才华更为横溢。
三方人马表现各不相同,有认为赵大人更胜一筹者,有认为赵阁主更胜一筹者,有心中感慨颇深纠结者。
认为赵大人更胜一筹者的观点是,赵大人不到小半盏茶便脱口而出三首绝佳诗句,证明心中才气已经溢满而出,绝对要比赵阁主来的强。
毕竟赵阁主当初是在其他人赋诗几首后才作诗的,中间有大把时间思忖。
而认为赵阁主更胜一筹者则不服,认为赵大人之才气虽强,但失了诗词的狂放洒脱,少了那么几丝灵性与仙气。
两方学子吵得不可开交,逐渐面红耳赤,渐渐分作两列,怒目对视。
更有甚者开始挽起袖子,气势汹汹想要“以理服人”。
而第三方中立者,则愈发纠结,毕竟双方学子说的都有道理。
礼部的护卫们则头痛不已,生怕这些学子动起手来,除非他们及时制止,不然少不了一番责罚。
第266章 与圣女,做学问
......
学问是什么?
探险者有话说。
他说,学问,是洞穴。
幽深的洞,刚刚探入其中,就能感受到洞壁上小花群落是多么繁密,初一触碰,就像是柔和的棉花,却又带着数万年孤寂的潮湿涌来。
探险者被俘获,被包裹地严严实实,不断被缠绕研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是做学问者常说的话。
在赵无疆的深耕之下,渐入洞穴深处,找到了潮湿的来源。
他说:“春潮带雨晚来急。”
她说:“蓬门今始为君开。”
他说:“轻拢慢捻抹复挑。”
她说:“无尽风光在险峰。”
他酒力渐浓春思荡,她鸳鸯绣被翻红浪。
翻云雨,足缠绵,烟花灿烂美人眨眼。
她自颠自倒,自吞自吐,个中滋味深长。
学问做尽,他闲入时光。
她问他今早去了何处,他说他是南墙作诗郎。
美人追问诗词文章,他笑道: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开始身体力行。
风拂瓶花枕簟香,卷蛾漫蹙敲鸾凰。
笑把金针刺牡丹,几番欲下不成行。
芳心浓艳情难进,纤纤玉指将玉启。
若教拨动水晶帘,管取黄龙直到底。
一炷香烟灭,美人终难撄风,嘤咛唉声羞容。
学问做尽,赵无疆又闲入时光。
苏画衣朝他嫣然一笑,翦水秋瞳,水波盈盈:
“你这般才气,怎么不去考个状元郎当当?”
赵无疆手抚软腻,温和笑道:
“状元郎一日看尽京都花,而我早已探入花径深处,要那状元郎作甚?”
“你们做学问的...都..说话都这么...”苏画衣脸颊羞红欲滴,斟酌措词,一时不知如何形容。
赵无疆嘿嘿一笑,怀抱美人翻滚,被褥裹身。
床帏轻纱再次拉下,喘语娇声,黄鹂声唤,声渐起,春兴太癫狂,不顾床晃残妆。
----
赵无疆今日受吏部尚书林如海邀请赴宴,在林府与几位尚书举杯痛饮,饮酒过后,便与圣女苏画衣做起了学问。
日,复一日,不知时辰。
圣女倾心,与赵无疆一来一往,哺下修为。
此时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