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个就是我说过的土豆,它不但能当粮食充饥,也能当菜炒着吃煮着吃炸着吃都行,而且产量极高,亩产轻易便可达十石以上。”
李伟指点着一筐土豆说道。
关于这些东西的产量朱元璋早就听他说过了,倒是没有太大反应,但茹太素和余等人可是第一次听说,听到亩产十石顿时惊了。
“这东西真能亩产十石?”
茹太素质疑道。
他是户部尚书,对各种粮食的产量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拿稻米来说,即便是江南富庶之地最上等的良田,亩产最多也不过四石而已,李伟张口就翻了一倍多,未免太过夸张。
“当然了,而且这还是往少了说,种得好说不定二三十石也会有的。”
李伟理所当然的道,其实他是真不确定,但据他所知产个千把斤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茹太素看他吊儿郎当的模样,越说越夸张,顿时更加怀疑。
李伟不理他,继续跟朱元璋说别的:“陛下,这个是红薯,亩产也可达十石以上,而且不挑地,吃法也有很多,随便烤烤或者生吃也行。”
朱元璋最喜红色,看他的姓和大明的官服就知道,见到这红皮的红薯顿时喜不自胜:“这个好,红即是朱,应该叫朱薯才对!”
“呃,陛下说得对!”
李伟表面点头,心里撇嘴。
介绍完这两种高产作物,李伟带他来到一筐玉米前:“这个是玉米,亩产虽然不如那两个,但是耐旱,不挑地,可以与其他作物轮种。”
提到玉米,李伟就回想起小时候的辛酸,他可是吃着棒子面儿长大的,那个苦涩,他做梦都吃白面馒头。
听说有个非常大的大地产商也有这个梦想,可以人家身家千亿,提起来是忆苦思甜,而他苦逼一个,要不是穿越到了明朝,现在还是个苦逼的社畜呢。
虽然现在有了这玉米,但是玉米面他是打死也不会吃的,顶多趁嫩的时候掰几煮玉米棒子吃。
听到这些又是耐干旱,又是高产的作物,朱元璋嘴角咧开就合不上,嘿嘿笑个不停。
茹太素等人虽然狐疑,但也抱着万一的希望,对这些粮食十分重视。
第329章 信国公年事已高
汤和、冯胜等勋贵也跟在后面,不时的瞧瞧这个看看那个,不过他们并不关心这些,毕竟他们现在贵为公侯,即便天下百姓饿死一半也轮不着他们挨饿。
当然朱元璋下旨的这三天除外。
“恭喜陛下,有此祥瑞,大明百姓再也无饥饿之苦,天下定将繁荣昌盛!”
“天佑大明,天佑陛下!”
虽然许多人对李伟的这些说辞心存疑虑,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大拍马屁。
李伟听到这些不禁暗中撇嘴,明明是人家王景弘冒死从海外运来的,让他们几句话就变成了上天恩赐了。
李善长等人虽然跟李伟不太对付,但是这种时候也是紧紧跟随,除了李伟沉默不言之外,其他人基本都高呼恭贺。
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朱元璋本来就很高兴,听到这些话更是哈哈大笑,笑了一阵后才轻叹一声,对李伟道:
“若这些东西真如你所言这般,那咱大明百姓就真的不用再忍饥挨饿了,你这是件大功德啊!”
李伟轻轻拱手:“陛下过誉了,其实这些东西能运来,主要还得归功于王景弘等人,是他们冒死远渡重洋才运来了这些珍贵的粮种。”
朱元璋闻言,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王景弘,轻声道:“嗯,李伟说得不错,你也功不可没,这样吧,回宫后你便领个内官监的掌印吧,另外咱再赏你宝钞万贯!”
“谢陛下恩赏!”
王景弘立即拜倒谢恩。
“呵呵,起来吧!”
赏完了他,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回李伟身上,高声道:“至于你,若无你的指点,王景弘等人也不可能知道海外之事,你的功劳更大。”
说完朱元璋目光扫视了一下群臣,他这话就是告诉群臣李伟的功劳何在,以便封赏。
“李伟寻得此等高产粮种,造福大明千万百姓,又督造铁甲巨舰,功勋卓著,理当重赏!拟旨,授李伟特进光禄大夫,加太子太保,赏蟒袍冠带!”
朱元璋朗声说道,随行的内阁王本等人立即恭声称是。
群臣听到这些赏赐,心中惊疑不定。
特进光禄大夫跟李伟之前的荣禄大夫一样是正一品衔,但是地位上却更高一等,是文散品阶的极限,李善长身上就有这个加衔。
这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太子太保,这个头衔虽然比特进光禄大夫还低了一等,仅为从一品,但是意义却更加重大。
太师、太傅、太保三者合称为三公,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政要事的,明朝当前的三公,李善长为太师,徐达为太傅,而太保,则是已故的开平王常遇春,这三人的份量,充分说明了三公的职位之重!
而李伟现在的太子太保,则相当于是太子的“三公”,称为太子三师,朱元璋给他戴上这个头衔,相当于是将他定为朱标的“常遇春”了。
而且现在还有个更微妙的情况,那就是朱标并无真正的太子三师,而是与朱元璋共用一套班子,由李善长和徐达分别兼领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
在这种情况下李伟这个太子太保就比较特别了,既然太师和太傅都是两者兼领的,那在常遇春已故的情况下,李伟这个太子太保是不是也要兼领太保呢?
李善长脸色阴沉,注视着这个仅区区数年时间,便已升到几乎与他平起平坐的年轻人,心里一片冰冷,不但妒忌李伟获得的恩宠,更是痛恨朱元璋的不公和凉薄。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现在朱元璋这个皇帝还没换呢,就想先把他们这些老臣给换了!
李伟不太清楚这些微妙的官职体系,但从众人的态度中也能看出来朱元璋这次给他的封赏之重。
只是令他皱眉的是,相对于他来说,王景弘的赏赐就有些薄了。虽然信息是他给的,但冒死出海的却是王景弘等人,若是大功归于他一人,他难免受之有愧。
“陛下,臣觉得王景弘……”
李伟正要给王景弘再求下功劳,紧跟在侧的王景弘便赶忙拉了拉他:“侯爷,快谢恩呀!”
王景弘很有眼色,从李伟迟疑的态度便猜出他要说什么,但朱元璋不是后面的朱棣,他对宦官干政很是烦感,能给出这些赏赐已经很不错了。
“谢陛下!”
李伟皱了下眉,只得先收回了要说的话。
“嗯。”
朱元璋轻轻颔首,没有去计较他们的小动作。
“这些粮食你都会种吗?”
朱元璋向李伟问道。
李伟轻轻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有人清楚。”
说着李伟向王景弘示意了一下,王景弘立刻让人把那几个虏来的美洲土著带了上来,这几个黑不溜秋的土著被带过来后就向朱元璋叩头,阿巴阿巴个不停。
“陛下,这些就是那地方的土著,他们懂得这几种农物的种法。”李伟介绍道。
朱元璋看着这几人轻声问道:“你们会种这些粮食吗?”
“阿巴阿巴阿巴……”
“嗯,很好,那你们就负责给咱把这些粮食种出来,待事成之后,咱重重有赏!”
“阿巴阿巴……”
“行了,免礼吧。”
朱元璋轻轻抬手,不动声色的结束了这段国际交流,转身迈步离开。
李伟看得一脸懵逼,挠头苦苦思索,这老朱,还懂印第安语?不能啊!
见朱元璋走远,他也只能暂时放下疑惑跟了上去。
随后,他又跟朱元璋介绍了一下橡胶什么的,不过相对于那三种主要的粮种,这些经济作物他并不太重视。
“行了,带咱去看看你那艘铁甲舰吧。”
朱元璋大概扫了一圈这些奇特的作物,有些迫不及待的打断李伟道。
刚才看粮食之前他就想先瞧瞧那铁甲舰了,只不过因为对粮种的重视才暂时压下,现在粮食也看完了,当然得去铁甲舰上瞧瞧。
“哦好的。”
李伟见他兴趣缺缺,只能放下手中的天然橡胶块道。
虽然朱元璋不重视,但也可是很重视的,尤其是橡胶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必须得抓住了,不管是自己培育,还是海外掠夺,都不能放过。
一行人离开这里,走向了庞大的铁甲舰。
在李伟的引领下,众人自舷梯而上,如同登山般登上了这艘万料巨舰。
原本无精打彩的汤和、冯胜这些勋贵,登上了这艘巨舰立刻变得兴致勃勃。
“这艘船可真大呀!”
“是啊,而且还是铁皮的。”
“当初要是有如此巨艘,咱们鄱阳湖那一战又何需打得那么辛苦,直接碾过去就完事了!”
一众武将探手抚摸着甲板的护栏,连连唏嘘感叹。
“陛下,这艘船是以钢梁为骨,铁甲为皮,中间以木材填充建成,载量可达万料,最重要的是此船是蒸汽机驱动螺旋桨,船速最快时一个时辰能行八十余里,若不计其他全力航行的话,自长江出海至倭国本土,两三日便可抵达!”
李伟朗声说道,他可没忘了造船的目的,小日本他是打定了。
众人听到他的话,心中更是震惊莫名。
“照你这么说,那岂不是真的日行千里了?”汤和出声问道,他本就对水师很感兴趣,此时更是见猎心喜。
李伟点头:“不错,如果急行的话,确实能做到日行千里,当然了,水师行进也不可能这样狂飙,但五六百里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铁甲舰虽然速度很快,但是作战也不可能孤军深入,还要带着那些明轮木船。
好在那些船也是蒸汽机驱动的,而且体积小,速度不会慢太多。
汤和听了心中一阵火热,要是能指挥这种水师作战,那就太爽了!
之前他还觉得今天陛下给李伟的封赏太过了,但是此时却觉得一点都不过,能造出这种大家伙,封赏再重也是应该的。
朱元璋仔细审视着这艘大舰,脸上笑容不断。
当初他也在李伟的电脑上见过这种铁甲巨舰,但是在那小小的屏幕上看,和在现实中亲眼见到区别还是很大的,只有现实中才能感受到这种庞然大物所带来的震撼感。
“陛下,现在舰船已经建好了,你看讨伐倭国之事是不是敢可以定下了。”李伟趁热打铁。
旁李善长闻言脸色微变:“陛下,此事还需慎重!”
李伟狐疑的瞥了他一眼,心里有些纳闷这老头干嘛非要阻止征倭之事。
汤和等人都没说话,他们这些武将大多都是好战分子,要不是给李善长面子,早就主动请缨了。
茹太等人也一样。
朱元璋淡淡的点了点头:“好,回头咱就下旨抽调沿江卫所,给你组建水师。”
其实在之前听过李伟说的倭国侵华的事后他就已经决定必须要打了,只是没当场应下而已。
“谢陛下!”
李伟兴奋的道。
此事争论了许久都没有结果,既然现在朱元璋金口玉言应下了,其他人也没有再开口争辩。
只是面对这个结果,却是有人喜有人忧。
“陛下,我也想参与水师操练,还望陛下恩准!”汤和激动的拱手道。
朱元璋微微一怔,征询的目光看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