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15节

  崖山海战时转战东南的文天祥已经被俘,战前张弘范请文天祥写信劝降张世杰,但被文天祥拒绝。

  后张弘范一再相逼,文天祥写就了如今语文课本还是必背的《过零丁洋》,死志昭昭之下,张弘范收藏了诗作后也不再相逼。

  亲眼见证张世杰的战败和陆秀夫的投海之后,文天祥被押着北上,途中他开始绝食求死,但绝食八天还没死,外界反倒已经按捺不住了。

  当时最著名的有一篇叫做《生祭文丞相》的悼文流传最广,单听名字就能猜到内容,可以说这种悼文算是古今少有。

  写这文章的叫王炎午,本是个富家少爷,但在临安陷落后选择入了文天祥幕府,散尽家资并出谋划策帮文天祥抗元,后来因为母亲病死就回去奔丧了。

  如今亦师亦长官的文天祥被押着北上路过他所在的庐陵,王炎午还生怕文天祥看不到这文章干脆印了上百张,贴在庐陵的各个交通道口。

  或许是被昔日同僚气到了,也或许是接近了一次死亡之后又有了新体悟,文天祥忽然不想死了,打算先到大都去看看这个亡了宋朝的政权是个什么模样。

  而路上他还不忘逗逗这些几年前还吃着宋朝俸禄的官员,说让我投降元朝那是不可能的,但假如放了我让我去当道士全了名节,回头有机会说不定可以给元朝当方外顾问。

  但可惜道教造反的传统太有名,这些元朝官员一点就通:

  放了当道士你回头再造反,到时候不还是我们人头落地?

  计策被识破的文天祥满心可惜,随后这块硬骨头就被押送到了大都度过了三年时光。

  《正气歌》便是此时所作。】

第713章 历史大舞台

  【1283年的年初,忽必烈终于记起来了被关三年的文天祥。

  大元皇帝屈尊纡贵亲自召见了文天祥,劝他投降,顺带还把破临安城时投降的宋恭帝也叫了出来。

  忽必烈的意思也很明白,你家皇帝都降了还吃的白白胖胖,而且马上要娶一个蒙古媳妇了,你投降了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不过文天祥的回答向来简单:

  “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而这一次事也干脆,忽必烈眼见事已至此仍旧不降,那就砍了吧。

  头日劝降失败,次日行刑令就颁了下来。

  文天祥也早就做好了准备,刑场上朝南方磕了几个头后说“我事已毕”,随后面不改色慷慨就义。

  七百年过去,文丞相之死如今又被人拿出来议论,出身文天祥幕府的王炎午所为更是被大肆批判。

  不过众所周知,读史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不能用今朝的剑斩前朝的官。

  文天祥死后,其家人给他敛尸,从衣袋里发现一页如今称《衣带赞》的绝笔,最末写的清清楚楚: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从其中,文天祥所追求已经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了,但求无愧所学所居之位,而非各种横起的阴谋论。

  儒学五经中《礼记》写的清清楚楚,君王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

  儒家的义理谱系里,不同身份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位愈高则责愈重,就如礼记中就从未要求过百姓为国而死之类。

  相较于生命,文天祥显然更看重自己身为南宋丞相、状元、士林领袖、文人之首所存的气节,所以坦然赴死,就此无憾无愧。

  有些选择,以如今来看或许非必要,但站在距七百年的时间沟壑对面,倒是不妨对其选择抱以敬重。

  但无论如何,在文天祥死的这一年,宋王朝终于是彻彻底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宋有文天祥,不知咱大明能有谁明能死众而不惜身?”

  应天府的臣子谁人不知道皇帝对志唯抗元文天祥十分敬重,故而眼见这少年郎说到文天祥,也都肃然了不少。

  此刻眼见明天子慨然而叹,皇太子便安慰道:

  “爹爹扫胡元而复华夏,后世汉人对爹爹亦存敬重。”

  “那异邦又入华夏,说不得那复缔后世之华夏者,便是仿爹爹而为。”

  “如此,我大明自是不缺不惜身之臣!也定不缺死社稷之君!”

  对这个推论朱标很有信心,毕竟他是经历过乱世知晓爹爹手腕的。

  而如今听得后世谈及大明之弊病,也不难听出来后世人对大明复杂的情感。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这光幕之存在说不定就是为了帮爹爹矫弊病而缔盛明的,这些无不说明了亲爹所开的大明多的是可取之处!

  而要说明末相关的臣子,朱标记起来一个人:

  “后世提及明末时说到的那个李自成,似乎就对咱大明命祚挂念得很。”

  “说不得也是个有存大明气节之辈。”

  朱元璋微微点头,对朱标所说他也自是相信的,但只是每每一想自己大明国祚还比不得这两宋,心里头就有点堵得慌:

  “所以咱九年时候在北平府学之侧,为文天祥立祠。”

  “此举便是要让文天祥看看,咱们汉人终是又收拾了自家山河,这文丞相有灵,尽可无忧。”

  “老四!”

  朱棣被骤然点名吓了一跳,但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着的他也自知此时该说些什么:

  “等儿到了北平,定替爹爹祭祀一番!”

  略微点点头,朱元璋沉默了一下转念道:

  “文天祥诞于江南,亡身于北平,虽不能埋骨故乡,但好在如今两地也皆属大明治下。”

  “老四到了北平,需记得当以正礼春秋皆祭,年年不可废,好让北地的读书人记得,眼下大明已复归一统不分南北。”

  “江南之士应有埋骨北平之心,北平学有所成之士也当能以江南为桑梓地。”

  马皇后慢慢绽开笑容,诸王与大臣锦衣卫等也都拱手称是。

  不过说到此朱元璋还颇有点意犹未尽之意,盖因从心底来说他更是觉得,若是要衡定乎南北同治,则迁都势在必行。

  否则南方既有人口又多桑田水路还近京师,而北方呢?唯有严寒和边塞胡敌,且离京师极远。

  不管是从南北之治这个短期目标来说,还是考虑到将来海上会来敌以及最重要的倭国经略之事,迁都之事都需要纳入考虑了。

  但此事实在重大,这里也不宜大张旗鼓拿出来讨论。

  而且想到此明天子也还有个疑问:

  这少年郎所读史册当中,他莫非就没有过迁都之念么?

  那最终是未迁还是迁了?若是未迁是为何?

  而若是迁了的话,此前的一些对明史的推论似乎就需要重新思考了。

  ……

  现在轮到赵匡胤感觉心里空落落了。

  这临安之破,崖山之灭,文天祥之死,所述都远没有那靖康耻来的惨烈。

  但,听得那一句“宋王朝彻彻底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也还是难免黯然神伤。

  华夏上下几千年,起于三皇五帝,至后辈之时也还在徐徐往后推进。

  但有关他赵匡胤的所有事,便皆止于此了。

  至此之后,华夏峥嵘,但与宋与他赵匡胤,皆再无干系。

  后世提起来宋,犹还会记得他欺孤儿寡母,还会记得宋难复燕云,还会记得种种之遗憾,更会记得这些遗憾最终被宋亡百年之后一个朱姓人所平。

  可回想当初,他赵匡胤从陈桥披着新袍返汴梁时,也曾雄志满满。

  雪夜与访赵普与其温酒论天下时,也曾立志要终乱世合一统。

  曾私下言过要成为唐太宗那样不粉功不饰过,唯以青史见名绩的明君。

  这些憾事,这些耻祸,又何必他人来平?

  那后世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但盛唐时候的那些诗词气象,难道也都是靠的国家不幸?

  而有类似想法的显然并不只有他一人。

  “赵官家,那北伐之军何日启程?”

  “吾生长于江南,然今欲随军北上,好好一观我华夏之山河!”

  “边塞雄词,那唐人写得,我李煜如何写不得?”

第714章 小宋风流

  李煜并不傻,或者说能写出那些几经雕琢的玩转浮词的人,心思本就精巧。

  只能说自始至终,他对于治国的兴趣确实不大,尤其是在最初推行过一些革弊政令受阻之后,他轻易就看明白了那阻力背后的庞大力量。

  所以他干脆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最感兴趣的诗词一道。

  而自己的命运,根据后世的只言片语实际也不难猜。

  多半是被这官家的好弟弟锁在汴梁,终日只能凄凄惨惨戚戚的以诗词遣愁。

  而此刻,眼见着时代落幕,李煜感觉一颗心也骚动了起来。

  江南是华夏,北地燕云也是华夏,前唐富有盛名之诗人,无不辗转万里,作雄浑之词。

  他李煜既能以文名传世,如今眼看又变了命途,他也不愿留给后世的是一个只会作小儿女态的文人形象。

  那李太白杜工部才华绝伦,但谁有亲眼见过一统之国于乱世中起?

  而今,这般机会就摆在他面前,若赵官家能缔一统之大宋,那他李煜也必将享强宋之文名,为后来者颂!

  【宋亡之后,稍有点意思的是南宋宗室的一些遭遇。

  其中有比较懂得“顺应天时”的如赵与和赵与芮。

  赵与原是鄂州教授,在鄂州陷落后降于伯颜为其效力并劝伯颜要收拢民心不要嗜杀,后来此人奉诏至大都面见忽必烈,相谈甚欢之后做了元朝翰林学士,效力二十七年后病终,谥文简。

  赵与芮特殊点,是赵匡胤十世孙,宋度宗生父,投降后受封平原郡公于大都终老。

  还有比较传奇的是宋恭帝本人和赵孟。

  赵孟是赵匡胤第十一世孙,原是南宋司户参军,宋亡后归隐,七年后被元朝大臣举荐出仕,历任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赵孟本人书、画、诗兼修,书法上有“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作画上山水花鸟无一不精且技法全面,开创了元朝画坛新风;诗文上以“圆朱文”著称,可以说相当的多才多艺。

  有鉴于此,时人誉赵孟为“元人冠冕”,估计赵大做梦都想不到吧。

  宋恭帝本人就要更加传奇一些,猝然亡国的他抒发不出李煜“最是仓皇辞庙日”的感慨,也不会有崇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愤怒,因为赵显四岁登基,亡国时才六岁,懂个啥嘛。

  降了元朝之后赵显受封瀛国公,并在十六七岁时迎娶了蒙古公主当上了驸马,结果十八岁时忽必烈可能担心赵显亡国之君这个身份太敏感,一拍脑袋:你去吐蕃学佛吧。

  于是刚娶了媳妇没两年的赵显离开了大都,开始尝试证道菩提。

  宋朝的老赵家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除了不擅长当皇帝,干其他行业都比较拔尖。

  赵显十八岁才开始接触梵文番经,但很快就开始崭露头角,先后萨迦大寺的总持,翻译了《百法明门论》《因明入正理论》《如意宝树史》《贤者喜宴》,在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实际上当时的萨迦五祖八思巴主动投效忽必烈为其创蒙古新字,被忽必烈封国师、帝师,领总制院事,统理藏地方政教事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实质上这里算忽必烈半个后花园,忽必烈把赵显扔在这儿也是方便控制。

  结果谁都没想到的是赵显靠着深厚的佛学修为折服了藏地的佛教徒,后来元英宗晚期开始大量启用汉人官员,为了以防万一直接一纸命令将佛学大师赵显赐死于河西。

首节上一节615/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