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626节

  刘备顿时哭笑不得,最终也只能摇头自嘲道:

  “我汉,于后世可沿袭之范例多矣。”

  但旋即眼看着这被扶植起来的泰定帝在位八年便又壮年崩殂,刘备也忍不住有点奇怪:

  “不过这元帝怎的都如此短命?”

  孔明放下手中的硬笔活动了一下手腕道:

  “知元廷之事前,张神医与我便聊过胡人之事。”

  “胡人皆生北地中原以外苦寒之地,贫衣短食,能存续者无不悍勇。”

  “故而得富贵者脱苦寒之地,往往少健体魄而沉溺于酗饮暴食,致使短命。”

  刘备点头,孔明所说的他自是信服的。

  然后就听到斜坐在远处的孟德拱了拱手高声道:

  “这位诸葛军师所言句句在理,且据吾征乌桓所知,酗饮而亡者少,暴食致使身体不便因而殒命者多。”

  “足可见此况非胡元独有,匈奴人归汉者亦有此患。”

  孔明略微沉思了一下便点头道:

  “曹丞相所说倒与张神医之判断吻合,至于少酗饮而亡者,恐怕与此前后世所说的酿酒技艺之革新有关。”

  于是曹操的脸上浮现出一点笑意道:

  “某乃军师阶下囚,如何敢托大?若是不嫌弃可称某表字便是……”

  刘备一时间便感觉,不愧是曹操。

  即便腿伤未愈,即便在这殿中皆敌,但依旧还能面不改色大言不惭的去跟孔明套近乎。

  也恰在此时,光幕中那个声音也缓缓念出了篡位的范本名单,曹操之名赫然列在其中,打断了其话语。

  眼看着呆若木鸡的曹丞相,没见过其这副面貌的刘备感觉很是新奇,当即调侃道:

  “孟德以为,这元丞相之行径,宜否?”

  搓了搓脸,曹操的声音有点沉闷:

  “自是不宜,若太子才九岁,那自是其愈早登位愈宜。”

  “尔后时时在幼帝面前追思其父之恩,斥不喜之人皆为不念天恩之辈。”

  “摄政制权之后,外有勋贵,孱弱天子能倚靠者唯有此宰相而已。”

  孔明轻笑摇摇头,继续专注于推敲眼前那些精简了许多的记录。

  看着眼前虽是失神但还坦然的曹操,刘备略有慨然:

  “孟德若是能生于这元廷…”

  话未说完便被曹操笑着截停:

  “要杀便杀就是,玄德何故咒我?”

  “不过,这司马懿……”曹操说着便有点迟疑。

  此前被张飞说孙曹刘俱归司马氏时,他心中尚还震撼于光幕,也尚还惊讶于曹氏之结局,还惊讶于曹氏代汉之事,也尚以为司马氏因缘际会。

  但这司马懿,不就是他派去联络韩遂之后就杳无音讯之人?

  若是刘备早就有光幕且早早知晓后事,恐怕便是因此擒了司马懿,但……此时汉帝尚存呢,用得着这么早动手?还是说这司马氏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就是那个司马懿。”

  张飞直接出言肯定,摇了摇头脑袋笑呵呵道:

  “屠你宗族,夺你国祚,曹氏如何对汉,司马氏便如何对曹氏的。”

  “不过如今司马懿在云南教化土人呢,曹丞相还不谢谢我大哥?”

  略微拱拱手,曹操不说话但想起来了更多事情。

  荆襄之战末张飞写的那封信,奇迹一般的大船,江东的须臾之叛等等,他最终叹了口气。

  刘备曹操这里意味难明,那边心无旁骛的庞统就要潇洒许多。

  “孔明,没成想我等居然能不过短短时间便尽揽这蒙元诸帝。”

  “只是这元帝怎么除了寿八十的忽必烈外,个个皆短命。”

  “而且这帝位之传承,也太过混乱,就这那后世还说元灭后有汉人自甘为元民而呼明人为逆贼的,所图为何?”

  对这有一搭没一搭的感叹,孔明停了笔仰头看了半晌,最终幽幽道:

  “历代治学,不在乎其能,而在乎其忠。”

  “忠顺得文名方能全节,无在乎汉夷也。”

  庞统摇头:“可这总该存有边限才是。”

  “边限…”孔明摇摇头道“有乎别而已。”

  “其别,在于读书所求为何,全己身,全生民,或是全乎华夏,自不同。”

  “治学之路漫漫,吾等能为之事,尚且繁多。”

  ……

  “咱生时这一年,竟有如此不寻常意义?”

  华盖殿中,马皇后看着夫君又高兴起来,仿佛暂时忘掉了之前的不快,在这儿大摇其头感叹:

  “这么说来,咱果真是应命而生,能夺胡元国祚之人!”

  夫君一直对出身略有介怀,马皇后是知晓的。

  因为一翻开史书,就能看到这个出生时有祥瑞相,那个起义时斩白蛇,再不然就是如唐太宗这等岁不至加冠就已开始马背上建功的。

  而大明天子呢,幼年时吃不饱饭…

  回望功业时,夫君常常以此自傲,但偶尔也会自慨逊色于古贤帝多矣。

  眼下这光幕的说法,却好似为其找了个注脚一般。

  不过朱桢眨着眼睛,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四哥你不是说过,天下同一日诞者便有万人,那同年诞者怕不是要有百万人,百万人夺胡元国祚,难怪胡元覆灭。”

  朱棣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我没说过,老六你莫要诬我。”

  “且就算同一年诞,其他人与爹爹能一样?”

  朱元璋怒气刚升腾起半分,便听到皇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并转头安慰他来:

  “老六说的倒是没错,即便有命,若是重八诸事皆不为,难道还能开大明而居天下?”

  “即便有灭元之命,但这命也在乎人为,妾身所中意的是重八之人与所为之事,可非是重八生辰。”

  这话让大明天子脸色都有点发红了起来:

  “儿子们都在呢……”

  【1328年,朱元璋诞生,不过咱们暂且给小重八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去玩玩泥巴掏掏鸟蛋,毕竟等他长大后,能有如此纯粹快乐的时间就不多了。

  因为此时有另一位风云人物登上了自己的舞台:脱脱。】

第733章 奇葩聚合特性

  【有句老话叫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封建时代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也差不多。

  就比如元文宗是个奇葩,他的皇后也不遑多让。

  元文宗让了皇位又后悔,反手毒死了大哥,而在这场宫廷斗争中,元文宗的皇后卜答失里也与宦官一起谋杀了元明宗的皇后,将其推入烤羊的火坑里小火烧死。

  后来咱们也知道,元文宗死前又脑子抽风,说要把皇位让给侄子来坐。

  元文宗抽风也就算了,毕竟都要死了,脑子不正常情有可原,可皇后卜答失里一起抽风就比较让人不能理解了。

  你们两夫妻合力杀了元明宗夫妇,如今又要推人家儿子当皇帝,你们是真不怕死啊。

  而且太皇太后卜答失里还不止于此,被扶上皇位的元顺帝才十三岁,朝政理所当然的归于卜答失里。

  可这个才二十八岁的太皇太后觉得掌权没啥意思,寻觅一番之后提拔了一个叫伯颜的上来当宰相理朝政,并很快跟这个伯颜滚到了床上。

  而这伯颜呢,不出意外也是一个奇葩。

  其当宰相的生涯里基本就是秉持了一个简单原则:

  凡是汉人都是贼逆,凡是与汉文化有关的东西都是祸患。

  按这个原则,大权在握的伯颜就开始不断的提出政令让元顺帝盖章。

  汉人因科举亡国,这个不好,应该禁掉!元顺帝点头。

  汉人习枪棒武术,这个危险,应该禁掉!元顺帝同意。

  汉人喜聚众唱戏,这个容易聚众议政,禁!元顺帝从之。

  汉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把张、王、刘、李、赵这五个姓氏的人全杀了吧!元顺帝从……等等!

  元顺帝都惊了,你是嫌朕死的不够快啊。

  伯颜这个宰相当时面对的是元朝各地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而这个尽屠五大姓就是这位大元最高宰相所想出来的妙计,其水平也可想而知了。

  因为这件事,伯颜和元顺帝彻底翻脸,两个人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矛盾也愈发公开化,这些都被伯颜的大侄子看在眼里,其名脱脱。

  脱脱觉得叔叔伯颜这水平迟早翻车,到时候清算起来咱家怕不是十族都不够砍的,所以为了自救,他要大义灭亲。

  当时脱脱本身就是伯颜的得力助手,跳反之后与元顺帝堪称一拍即合,两个聪明人合谋对付一个智障,基本不存在失手可能。

  于是这一天,太皇太后情夫兼大元朝唯一宰相伯颜悠哉悠哉出城打猎,回来后发现城门关了。

  不仅如此,守城的人也都换成了生面孔,一直以来都是他得力助手的大侄子脱脱更是从城门上扔下来一道圣旨:

  从现在开始您是河南省高官了,赶紧去上任吧。

  失去了外接大脑的伯颜很是茫然,在城门外等到天黑眼看也没人来接他,只能垂头丧气的打算去上任。

  但高官之职不过是脱脱安排的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腾出时间起把京城内重新扫荡了一遍,好清除伯颜的所有党羽。

  于是伯颜还没到河南地界呢,事儿已经办完的脱脱就请元顺帝追了一道圣旨:

  老叔,您这水平当个高官也够呛,南恩州(广东)有个阳春县缺个县长,你正合适,赶紧去上任吧。

  说白了,发配岭南。

  无计可施的伯颜还真转道去南恩州,只不过一路上越想越气,路过江西时候直接气死了。

  终于掌权的元顺帝第一件事也不出意外,直接把杀母仇人兼扶立恩人卜答失里逐出京城并免去一切尊号,随后又追加了赐死的命令。

  而脱脱也正式由副转正,开始了短命元朝的最后一次挣扎:脱脱更化。】

  广政殿中,赵匡胤与赵普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赵宋官家义不容辞的打破了这片沉默:

首节上一节626/65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