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 第70节

  帝王没多说什么,只摇头轻叹。表示日后自己要多多仔细,在这问题上好生斟酌。

  谁也不知道他是想日后充实后宫时,多选高官之女,还是要给未来的太子选些个朝中众臣家闺秀。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作为亲爹,谁也不希望自家闺女年纪轻轻被活活勒死,一时半会儿断不了气还要灌水银。

  于是,等朱祁钰念完自己所了解过的部分藩王妃妾殉葬情况后。

  所有人等口径特别统一。

  皇爷英明,皇爷所虑有理,是臣等着相了。

  祖宗恐后代子孙行差踏错,以殷殷之心定下种种祖训。这心思固然万般慈爱,都是为了子孙后辈能更好。

  但世易时移,有些规矩难免适应不了时代变化。

  反而从好意变成了枷锁。

  为大明发展,为国计民生,不合时宜的阻止就得改!

  对对对。

  且人殉之事,早在先秦后就渐渐废除。确实有伤天和,且影响人口繁育。

  皇爷英明,宣府大捷尽灭瓦剌,拓土开疆,又多了大片亟待耕种的土地或者放牧的草场。且需要更多百姓前去打理照料呢,影响人口繁育可不成。

  太祖爷布衣起家,一辈子心心念念为大明。

  若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知道此事,也一定会万分赞同的。

  朱祁钰:……

  得,好的坏的都让你们说尽了!

  还叫人嘴两扇皮,说咋有理呗?

  啧。

  虚伪的臣子们,平时装着一副多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模样,一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

  朱祁钰心下撇嘴,面上却满脸从善如流地点头:“既如此,那就听爱卿们的吧!”

  群臣表示不敢居功,都是皇爷英明,皇爷一语惊醒梦中人。

  君臣一片和乐中,起居注官恭恭敬敬写下景泰元年八月十九日,群臣问正庶人妻妾是否依例殉葬,皇爷满脸悲悯。

  细数自洪武以来,宫中妃嫔、藩王妃妾等殉葬人数。

  言其有伤天和,徒造杀孽,力主废之。

  群臣称善。

  帝遂下旨,即日起免除宫中妃嫔、藩王妃妾殉葬旧制。明诏天下,诸王若有违背者必从严惩治,严重者削除王爵。

  

第107章 圣旨下,周王惊:皇爷是要对他们这些藩王下手了吧?

  接到诏令的诸王:!!!

  好好的过个中秋,怎么世界就还不同了呢?

  上皇,哦不,正庶人不甘心皇权旁落,所以于八月十四夜率兵逼宫。结果勇国公是皇爷的勇国公,投诚是假,引蛇出洞是真。

  正庶人娘俩不知是计,还做着里应外合的复辟大梦,结果被人瓮中捉鳖。

  所有党羽一网打尽。

  然后……

  那傻子死鸭子嘴硬,叫嚣一息尚存,反志不熄。结果口号刚喊完,就被国朝第一好弟弟的今上给捅了?

  照心窝子捅的!

  人死了又后悔,巴巴往南宫祭拜。又骇然发现那货一战干掉了数十万精锐却毫不悔改,还偷偷摸摸给王振雕像。

  要等事成后,给那阉贼招魂、建庙还树碑表其忠呢!

  这哪一个心有大明的受得了啊?

  龙颜震惊,群臣哀嚎,狂哭那枉死的几十万英魂。帝万般无奈之下,终是废了他帝号、削除宗籍,以庶人身份葬在了京西金山口。

  还命铸其跪像于太庙,让后世子孙引以为戒。连其母孙太后都被今上代父废后,以御嫔礼下葬……

  短短几日地动山摇,整个大明的天都变了呀!

  现在这位亲手捅了嫡兄,废了嫡母的‘仁善’帝王怜悯之心大起,不顾群臣反对废除殉葬制。

  还诏令天下,剑指他们这些个藩王?

  前头秦那密折事可余波犹在呢,这又来个止殉葬。

  诸王,尤其是荆襄之地的诸王们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有点摸不准皇城里那位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尤其周王朱有爝。

  他本是周王四子,原跟王位无缘。是大哥朱有炖无子,二哥早年为争世子位上蹿下跳被贬为庶人,三哥也早早就归了天。

  这才兄终弟及,轮到了他这个老四。

  他二哥朱有炖性子仁厚,生前就上折子表示身后务从俭约,以省民力。求妃、夫人等不必从死。年少有父母者,可遣归。

  哪曾想着京城那边旨意忒慢,朱有爝承着大哥爵位呢!自然得毕恭毕敬,把他身后事操持圆满。

  既为了兄弟之义,也免旁人诟病,赶紧按规矩把王妃跟六位夫人给殉葬了。

  结果人死了,圣旨到了。

  他傻眼,正统,啊呸,正庶人也懵。但死都死了,朱有爝也确实是按规矩办事,也不好追责。只能给王妃补了个贞烈的谥号,那六位夫人并为贞顺。

  说来这都是正统四年的事儿了,纯纯老黄历。

  可……

  先有对郡王及以下宗室纳妾数量限制,后有秦名为配合李瑾往贵州进行改土归流试点,实际悄悄往荆襄之地查流民、查土地兼并。

  再加上现在这禁止殉葬,违者削爵的命令。

  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警报:皇爷他,十有八九是要剑指他们这些个藩王啊!

  而阴差阳错之间犯过事的朱有爝很慌。

  因为除了殉葬事外,他还给自己争过禄米。初代周王,也就是他老子是太祖四子,待遇自然非比寻常。亡兄跟皇室关系也不错,爷俩都是两万石年俸。

  到了他这里变一万了,直接腰斩啊!

  他妻妾众多,子女成群。整整十三个儿子,十个女儿呢。

  所需花销自然也多,可不就得上折子求求情嘛?

  有枣没枣的,打上一杆子。

  万一就行了呢!

  结果自然没行,先帝坚持那只是当年仁宗皇帝的一时特恩,宣宗没好改变亡父安排而已。如今周宪王有炖已薨,他这个新任周王自然得按着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只年俸万石。

  俸禄上开源不成,又不能经商、当差之类。

  为了把这一大家子养得体体面面,他可不就得早早给孩子们也都请封了爵位,再想法子多囤些地么?

  尤其前两年黄河时常水大成灾,弄不好一年收成就没了。

  地少了可不保险。

  可现在……

  新皇登基,明显要从这上下刀子。他这犯过忌讳的,容易成为被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啊!

  “不至于吧?”周王世子周子解下腰间酒壶,美美地啁了一口:“依儿子看,父王您就是杞人忧天。新皇就算再如何英明神武,也才刚刚登基一年不到。”

  “守卫京城,计赚瓦剌又开海禁、重武举。迎回上皇,力压叛乱。手刃亲兄,废除嫡母……”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够他左支右绌了。八成跟朝臣的关系也不怎样,要不然咋会没遮没掩,直接把弑兄废嫡母这样大逆不道的事儿昭告天下?”

  想也知道是他庶子出身,本就没经过皇储的相关培养。

  赶鸭子上架而已。

  那些老臣们虽迫于淫威,不得不从,但也跟他不是一条心。所以才揣着明白装糊涂,半点不为帝王名誉考虑呗。

  若真这样,他接着好生治理朝堂,拉拢或者把不合用的臣子们撵走还来不及。

  分不出心,也没那个胆子再对上所有宗室、文臣武将与大小太监的。

  就算有,也得柿子捡软的捏。

  没有上来就开大,直接冲叔祖父挥刀子的。他祖父可是太宗同母弟,父王就是今上的亲叔祖。

  天地良心!

  朱子是真想安慰自家父王来着,可计赚瓦剌、手刃亲兄、废除嫡母那几个关键词一出,朱有爝更怕了有没有?

  那孙氏还是今上嫡母呢!

  还三传懿旨扶他上位呢,威胁到他江山的时候,不照样说废就废了?

  诏书上说孙氏闻听正庶人竟给王振手刻香木雕像,生生气绝而亡。可实际上到底怎么回事,谁知道呢!

  当年他可是经历过靖难之役,也经历过汉王造反。

  连他本人都为了个王爵被二哥狠狠栽赃过。

  可知道天家血脉亲情到底有多薄了。

  真有需要的时候,别说叔祖,亲祖死而复生,都得被捅一剑再埋回去。

  如今这位仁德名声传四海,干得却件件都是狠事儿。

  朱有爝一把年纪了,可不想再被拎出来当反面典型,也不觉得自己跟其余宗室能让这位狠人改变主意。

  还是赶紧收拾收拾,自陈罪状,自我反省。

  然后再把这实际困难好生说说,看看新皇是个什么态度吧!

  

第108章 站队这种事,最忌讳犹犹豫豫

  站队这种事,最忌讳犹犹豫豫。

  既然决定了,朱有爝便也没啥好犹豫的。当即喊来管家,盘点了下自己名下跟儿子们名下地。

  算完之后,他这冷汗就刷地一下子流下来。

  他们一家子一个王、一个王世子、十个郡王,再加上许许多多的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郡主、县主等。

  连朝廷赏赐加上自己买的地,林林总总加起来竟是超过了四万顷。而整个一河南省算吧算吧,也才不到二十九万顷。

  这是他们一家子就占了五分之一还多的河南啊!

首节上一节70/10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