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现如今,石见银山还没有被广泛发现且大力开采,还不是那个被各家争相哄抢的香饽饽呢。
地偏山高,还未有什么了不得的资源。不过是些个鲤鱼、蜂蜜与树木而已。
都快说得上一句乏善可陈了。
名义上受大内氏守护。
实际上么,其实人员错综复杂,大内氏的统治力并不强。
隔壁出云国的尼子氏不断发起进攻,甚至吞了石见东部,安艺的毛利氏也不消停。
不过不要紧,李琏微笑:此战以后,什么大内、尼子跟毛利的,都该干嘛干嘛去。石见国,尤其国内的石见银山就要跟他家皇爷姓了!
嗯嗯。
李震点头,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太祖遗泽,于情于理都得原原本本都搬回大明去。只是那银矿储量太大,一时半会搬不完,唯有委屈日本割爱咯!
日本:???
山阴道石见国人们:???
他们不,他们不想受,也受不了这委屈!
确定无耻狡猾的明军竟不宣而战,趁夜攻击后。石见国的勇士们赶紧起身穿衣,抽出锋利的倭刀就要与对方决一死战。
两米来长的倭刀,既强且长还锋利无比。是他们亦商亦寇时,最称手的武器。
以一敌十都不在话下。
定能杀得那些嘴上光棍,实际打起来却绵羊一般的明军个落花流水。
要不说经验主义害死人呢?
这些人久不入大明,只会以老眼光看人,还活在昔日荣光里。
注定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
比如此时,天光大亮,两军对垒,准备充分的明军跟仓促集结起来的石见勇士就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后,勇士们各自为政,疯狂劈砍,毫无章法。
大明方面却十几人结成了一个小队,拿盾牌抵挡远程攻击的。还有拿着把奇奇怪怪的,丈余长,上面布满铁质尖刺的武器。
执那武器的兵丁都格外健壮,而他们身边也无不紧跟着两名持长枪的兵丁。
还有拿火铳的。
远攻近防,各得其所,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最难得的是,那怪模怪样的武器竟像是倭刀克星般。不但更长更强,还能用那密集且坚韧的枝杈挡住倭刀进攻。
同时展开反击,并与身边人紧密配合,让日本勇士引以为傲的宝刀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光凭冷兵器就如此,更别说对方还有装了瞄准镜后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火铳了。
胜负简直毫无悬念。
天刚蒙蒙亮发起战斗,刚眼擦黑那些石见勇士们就死的死,逃的逃。
石见国旧地上,插上了大明龙旗。
消息传出,两国京畿皆震动。
当然,日本是吓的。
别看石见国位于中国地方的山阴道最西,听着好像离他们的平安京老远。实际上,此处距离平安京多说八百里。
唔,也就比京城离大同远了一点点而已。
很难不让他们惶恐畏惧,唯恐明朝贪心不足,日后以石见为据点,渐渐吞了整个日本。
为此,文武大臣共商国事。
看到底怎么克制明军手里那奇奇怪怪的长武器,又如何收复失地。
越商量越焦头烂额,想不出个切实可行的对策。
而京城,正在早朝的朱祁钰听到这等喜讯后,豁然起身,三步两步走下丹墀,夺过信使带回来的折子就一目十行看起来。
嗯,十句里有一大半都是对君王的赞誉与想念。
这很李琏。
接着就是他如何按着陛下密令,耐心等待、仔细操练士兵。尤其是为对抗倭刀而专门设计的狼筅,更是日日学习处处练。如今士兵们配合默契,鸳鸯阵练得炉火纯青。
初次亮相,就取得不菲成绩。
多亏皇爷奇思妙想,多亏皇爷英明决策云云。
其实只是拾人牙慧的朱祁钰:……
默默跟梦里的戚将军说了声抱歉,为征日本,解决大明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银荒问题,提前用了你的狼筅与鸳鸯阵。
作为补偿,朕日后必将着手户籍问题。
凡我大明子民,不管是何籍,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寻到发光发热的机会。
再不会受户籍所累,不会因任何原因而得不到原本该有的封赏。
咳咳。
做不成抗倭名将,当个为大明四处开疆拓土的将军也挺好不是?
群臣哪知道帝王心思电转之间,就想了这么多啊。他们只亢奋,万分亢奋。太祖遗泽,能挖几百年不枯竭的银山啊!
就这样轻易的,跟着自家皇爷姓了朱?
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呀。
朱祁钰摆手:“还先别喜呢,舆图上,石见国距离平安京不过八百里,快马加鞭甚至当日可到。便没有银山这一说法,日本上下也必然不会甘心其落到咱们大明手里。”
知道有银山?
那就更不能舍得放手了啊!
弄不好国内的权力倾轧都会暂时告停,双方团结一致,先把敌人打跑、银矿抢回来。
到时候大明要面临的压力可就不止加倍了。
第151章 吾皇之仁,世所罕见也
啊这……
确实!
卧榻之畔,不容他人酣睡。
就算昏聩如正庶人,当初瓦剌叩关的时候也急到不行。三天集结了五十万兵马,火急火燎御驾亲征。
抛开结果不谈,就说身为帝王不容江山寸土有失的心情。
想必放之四海都是一样一样的。
更何况里边还牵扯着一座大银山呢?几百年都挖不空的大银山啊!
但凡后花园天皇跟足利义政知道一丝丝相关消息,都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拼死也得将大明水军撵出日本海。
不行!
户部尚书第一个激动:“咱们大明兵勇辛辛苦苦耗了四个多月,好不容易才打下来的石见国,说什么都不能放手。”
事关每一个官员的切身利益,大明江山长治久安。
所有人等都点头称是。
都已经吃到嘴里的肉,绝不吐出来!
至于日本?
唔,若在以前,那擅造倭刀,还一手木刀、一手真刀,舞起来真假难辨。杀伤力极强,武士也悍不畏死。
近身打起来,还真是个挺大威胁。
现在?
火器上,大明有长枪巨炮。
冷兵器方面,还研究出了专门克制倭刀的狼筅,以及配合狼筅使用的鸳鸯阵。
不管从兵器还是人数,大明都有碾压性优势。
对马与耽罗等岛在手,连后勤补给与战中休整都不再是问题。
如今台风季已过,没有了所谓‘神风’护体的弹丸小国还不面团一样,由着大明怎生拿捏?
为保银矿安全,武将们又开始争先恐后地请缨。
连抠到一个铜板都要好好算算的户部尚书都反常大方:“皇爷勿忧,这几年徐有贞带人四处兴修水利。黄淮等河久未泛滥,还滋养了两岸良田。”
以往流民为患的荆襄之地经过几年发展,也初现粮仓风貌,再加上全宗室为加入皇家船队而上交的那些良田。
各地清屯后,直线上升的粮食产量。
几年前还空着能跑耗子的各地粮仓粮食多到无处放。毫不吹牛地说,此时让户部立即筹措出五十万大军半年粮草,都动不了全国仓储的十之一二。
朱祁钰上位至今就万分勤政,早上有早朝,午间有午朝的。
一应政务也亲自打理。
对粮草储备情况自然烂熟于心,也相当满意。
但钱多是底气,不是乱花的理由。
“且国家养兵不易,每损失一个都是大明之痛,兵士家人之痛啊!”
朱祁钰长叹,眉眼间满是疼惜。
群臣默然:古往今来,只见为开疆拓土而累累征兵,屡屡加税的。哪见巨大银山摆在面前,君王却只忧心忡忡,殚精竭虑地试图减少士兵伤亡的?
吾皇之仁,世所罕见也。
我等有幸,追随如此贤明仁德之君。
又双被赞的朱祁钰俊脸微红:“爱卿们过誉,朕啊,只是想尽己所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胜利而已。”
而且,日本虽只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却大。
足足有一千三百万之多。
其民又崇尚武士道精神,多骁勇。
若真拧成一股绳来对付大明,绝对是比瓦剌难啃千倍万倍的硬骨头。大明便能胜,也得付出相当代价。
到时候朝鲜、鞑靼、建州女真等若趁虚而入……
那后果都不堪设想!
所以,朱祁钰沉吟,他需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