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279节

  “堂哥,所以我这才来找你了不是。”

  林家超笑道。

  “怎么?家超这边有事?”

  林家仁有些迷惑,他只是港务处的一名小职员而已,而家超……可是总统官邸的高官,先前到港务处的时候,知道其身份后,处长都亲自出来迎接了。

  “谈不上什么事,就是出来做个调查。”

  林家超说话时。

  “调查?什么调查?”

  “就是港务,对了,堂哥,你知道今年长安的港口吞吐量达到多少吗?”

  “应该会突破1200万吨吧!”

  林家仁想了想说道。

  “从一月起,对外贸易大兴进出口量增加的非常快。1200万吨,肯定没有问题。”

  “这是保守的估计,根据通商产业部的推算,今年仅仅只是对美出口就将会增加800%,对其它国家的进出口,增加的也很快。”

  “这倒也是,现在咱们南洋的产业兴隆,我听永宁港的同僚说,那里都突破200万吨了,何况是咱们长安。”

  堂兄的话,让林家超点头说道。

  “所以,现在问题也就来了。”

  “什么?什么问题?”

  林家超不解道。

  恰在这时,码头那边响起了一阵电铃声,很快在码头大门敞开时,数以千计的工人涌出了码头。

  在工人们涌出码头的时候,林家超突然说到。

  “堂哥,能不能介绍我到码头上干几天?”

  什么?

  林家仁用惊讶的眼神看着自己的这位堂弟,他在说什么?

  去码头干活儿?

  自己没听错吧!

  “你说,是去码头干活?”

  林家超点了点头说到。

  “没错,就是去码头,到那里体验一下生活嘛。”……

第438章 瓶颈(第四更,求订阅)

  每天,每一个码头上,都挤满了码头工人,在沪城等港口他们有一个特有名词叫“苦力”,简单的两个字,道出了这些工人们的辛苦。

  每当货船抵达港口,密密麻麻的码头工人们像蝼蚁一般在围在货船旁的栈桥上,装卸着货物,他们将一件件货物装入吊网,然后再装进货舱。

  穿着白色T恤衫的精悍码头工人将手中的抓钩,钉在货物上,然后拖出又扛在肩膀上,肩挑背扛,好不辛苦,热带的似火的骄阳于他们看来,似乎像是不存在一般。

  在这些人中,皮肤白净的林家超,显得特别的另类,虽然相貌白净,可他干起活来也不比别人逊色,撑起T恤的胸肌和粗壮的手臂,都显示出其身体内贮藏着的力量。

  但是,这种锻炼出来的肌肉显然无法和码头工人们精悍的力量相比,不过只是一个多钟头,他就感觉手臂似乎失去了知觉,就连用抓钩也钩不动麻包了。

  在他累的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远处的任师傅冲着喊了一嗓子。

  “秀才,来这边歇一会!大力,你们几接着干活。”

  林家超刚到凉影这边,任师傅就指着一旁的凉水桶,说道。

  “先喝口茶。”

  一大碗凉茶下肚后,林家超说道。

  “任师傅,又让您见笑了。”

  “当初,我就说你不是吃这碗饭的主,不过没想到,你小子居然能干上四天……”

  叼着烟袋的任师傅打量了一眼林家超,说道。

  “这样,往后你就跟在我后面,你和他们那群大老粗不一样,你小子读过书,脑子灵光,学好码垛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别看任师傅和其它的码头工人一样,穿着一身T恤衫,可在码头上像他这样的码垛师傅,即便是船长、船东见到了,也许客客气气的问声好。

  在港口,薪水最高的不是那些坐办公室的码头主管,而是像任师傅这样码垛师傅,他们要把这些来自各地的货根据其特性目的地打散,然后合理利用空间将货物装载到船上。

  一个港口像这样的师傅最多也就只有十几二十位,因为薪水高且地位高,所以要是对谁说要收谁当徒弟,听话的那人往往立即下跪磕头,不过林家超却咧嘴说道。

  “任师傅,不是我不想,实在是这码头的活,我是真干不下来啊……”

  “你是有鸿图志的人,能吃着这份苦不容易。”

  对林家超的拒绝,任师傅也没生气,而是让他继续跟着自己。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林家超这位总统官邸秘书处的二等秘书,就这样的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码头工人,每天跟在任师傅身旁学习着码垛,学习着如何装卸货物。

  每天在码头的时候,林家超看起来和普通的码头工人并没有任何区别,直到半个月后,在工作一天后,在请任师傅等人用了晚餐,与他告辞之后,林家超才算结束在码头的“体验生活”。

  接下来的两天中,林家超并没有回总统官邸,而是趴在家里书写着报告,随后才递交给总统,次日下午,正在办公室忙碌着的林家超,接到了总统的电话。

  在林家超走进办公室后,李毅安抬头看着面前的年青人白净的皮肤已经变得黝黑,不禁笑道。

  “真的去码头扛了二十天的大包?”

  像这样能够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去干活的人可真不多。

  “就头几天真干活了,剩下的几天,一直跟着师傅学码垛,这真是一门学问,在学校里学不会,只能在码头上学,没有十年的苦功夫,成不了一个合格的码货师傅。”

  “说来听听,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起来去码头的。”

  李毅安示意他坐下来说话,目光中难掩对他的欣赏,毕竟,像这样为了获得一手数据,到码头扛二十天大包的人……实在是难得很!

  “先生,唐山那里的局势变化之快是有目共睹,金陵等地已经先后为北方攻占,沪城也危在旦夕,随着那里的局势变化,来自唐山的劳动力输入很有可能会随之停止,而随着南洋工业生产的扩张以及贸易进出口的增加,码头会成为制约工业生产以及对外贸易的第一道关卡,而所有的码头,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我就去了码头,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弄清楚人力不足对港口运输的影响。”

  随后林家超便继续解释道。

  “在码头上,大吊车的吊钩上吊一个吊床大小的帆布袋子,装卸工用人力把货搬到这个大袋子里,装满后怕掉下来,上面还要罩一层钢丝网绑紧。吊车把这一袋子东西吊到船上去,再由船上的工人把袋子里的东西搬下来。卸船的时候也一样。东西搬上船,什么东西摆在货舱什么位置,大有讲究。不仅怕压,不能放在下面。因为货物运抵港口远近的不同,货物堆垛也就有了讲究,不受压的货物要摆在外面,最近靠港的货物也要摆在外面,可要是终点站的货物,因为不受压也只能摆在外面,但是要考虑到下一港口卸货,要是码垛师傅不出力,可能一个货舱的货全都卸下来,找到货物后再重新卸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码垛师傅工资高的原因,甚至有时候,码垛师傅还必须这么干,为了让所有的码头工人的都有活干,这是这一行里不约而同的“潜规则”。

  不过林家超并没有提到这些,对于这样的“潜规则”选择了视而不见。

  “所以可想而知,码头上的装卸效率是何等之低,目前,长安港处理一吨货物,就需要2.7个工时,这都算快的。一艘船的装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需要要在码头这里空耗好几天,花费的时间都是成本。”

  对于物流,李毅安虽然是个外行,但仍然兴趣十足的示意林家超继续又说下去。

  “装卸过程中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偷。从长安装上的五箱水果罐头运到欧洲,能剩三箱半就不错了。在码头工人看来,他们干活那么辛苦,吃几盒罐头不应该吗?根据我的计算,航运成本的60%-75%是发生在轮船停在码头的期间,而不是航行的时候,这还没把偷盗损失算进去。当然,对南洋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些港口运输过程中的通病,而是人力!如果装卸过程中没有人力,或者说人力不足的话,那么商船就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装卸货物,不仅装卸成本会增加,而且商船靠港的费用也会增加,这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

  随后林家超提到根据他的估算,未来伴随着南洋的发展,南洋需要多少码头工人。

  不过,也就是十万到十五万而已。对于其他的大国来说,这点工人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南洋这边人口真的不多啊。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南洋这边下一步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码头工人数量不足。

  “不解决劳力力不足的问题,那么码头装卸就会成为制约南洋发展的最大问题,即便是我们建立起大量的工厂,但是因为码头那边没有足够的人手转运,所以那里就会成为我们发展的瓶颈。因此,我认为应该防患于未然,提前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随后,林家超将目光投向总统,此时总统正一言不发的翻看着报告。

  想了想,他又继续补充道。

  “所以,我的建议是,一个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进货物装运方式,比如采用更多的板条箱装运,它的装运过程相对简单,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而且南洋盛产木材,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定的原料优势。二则适当的引进外裔劳工,在将来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第439章 大势所趋(第一更,求订阅)

  “宝藏啊!”

  终于,翻看着报纸的李毅安打破沉默,说道。

  “这是一个宝藏啊!”

  如果谁说这不是一个宝藏,李毅安第一个不愿他的意。

  “什么?”

  不等林家超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李毅安说道。

  “劳动力!”

  双目睁大,林家超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仅仅只是各个港口就有超过六万码头工人,甚至可能会更多,拣货场、工业园区,都需要搬运工人,最少也有六七万吧!”

  如果不是林家超的报告,李毅安真没想到,南洋还有这么一笔“人力宝藏”!

  想来也是,这时代没有集装箱啊!码头搬运完全是依靠人力。

  这个时代,伦敦也好,纽约也好,马赛也罢,上海也是,哪个大港口没有三万、五万个码头工人。

  他们人口多,当然不觉得有什么,可南洋不一样啊!

  南洋人少!

  这么多人力在码头搬货……简直就是浪费啊,什么是简直,而是根本就是!

  浪费人力绝对是世界上最可耻的行为。

  “应,应该差不多吧。”

  林家超有点懵了,在他还没弄清楚的时候,就听总统说道。

  “你的第一个建议很好!”

  李毅安称赞道。

  “不过,我认为不应该用板条箱,而是应该研制一种新的的钢制货柜,十几米长,两米多宽,两米多高,货物可以直接在工厂里装进集装箱,然后再吊装在汽车,再运往码头,用吊车直接将装十几二十吨货的货柜吊起来装船运走。对,这就是集装箱。”

  虽然,对于集装箱李毅安并不怎么了解,但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嘛。将林家超的报告与曾经看过的些许资料相结合,李毅安继续说道。

  “这样的话,一个装有几百个集装箱的货轮一停靠,立即就有几架吊车或者起重机开始工作。每架起重机每小时可以卸下几十个集装箱,直接卸到卡车上拉走。而且吊钩下来也不闲着,直接把下一趟航行的货物吊装上船。也就是说,卸这一趟的货和装下一趟的货是同时进行的。装货的卡车也好,卸货的卡车也好,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港口。所以,一艘万吨轮,只需要一天的时间,也就足够了。这样一来,装货的时间,一下就缩水了好几倍!”

  这可不就是集装箱运输最大的优势嘛!就是方便运输,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总统的构想,完全出乎了林家超的想象,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还可以这样,原本他只是建议多采用箱式运货,减轻装货难度,降低对工人的依赖而已,而现在呢?

  总统直接来了一个颠覆性的构想,有着在码头工作经验的林家超,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这种集装箱将会给海运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在所有海运成本中,支出最高的就是码头工人的工资,货物航运成本的60%-75%都发生在轮船停泊在码头的时候。

  但是集装箱却可以改变了这一切,往后再没有码头工人像蚂蚁搬家一般围着轮船装卸货物了!

  这一瞬间,林家超甚至看到任师傅他们失业的那一幕。

  失业!

  自己岂不是做了一件坏事!

首节上一节279/80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