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01节

  但这一刻,太史慈也给城上彻底展现了什么叫做兵精将猛。

  他亲自冲锋在前,锋刃交于前而面不改色,单骑冲阵,便直接刺敌都尉于军阵之中。

  这番斩将夺旗,使敌军随即为之混乱。哪怕数百人围在后方,也没有任何指挥。

  鲜于丹乃挥军猛攻,以甲士为锋锐,猛砍猛刺,兵锋之前,残肢断臂横飞,硬生生的砍开了一道缺口。

  但这道缺口实在是太小了,数十名士卒通过之后,虞翻已经率部杀至,他亲自暴起,长矛猛扫,直接将一名吴郡士卒脖颈砸断,首级连着脖颈彻底倒向了一面,直接失去生机。

  在旁人震惊中,他又长矛攒刺,洞穿一名士兵的面门,连杀两人,截断了吴郡士卒们后退的队列。然后他身后固陵守军一拥而上,将鲜于丹所部截成两部,分割包围了剩下的数十人。

  被截断的士卒为之震骇,纷纷大呼:“校尉,难道要弃我等而去?”

  已经杀出重围的太史慈立即回头,发现了这里的变故。

  鲜于丹毫不迟疑的大吼道:“二三子,随我折返,杀穿敌阵!”

  太史慈也直接跃马突入包围圈当中,

  亲自统领被围士卒再次向外突击。

  在城墙上的王朗,看到这一幕都深深为之震撼。如此猛将,在里应外合再次砍倒了虞翻所部数名将士后,又亲自为全军后殿。强弓挽射,箭如雷发,所中必倒,一连射杀四五人,以至于追兵都不敢靠近。

  虞翻在尝试率军追击了三四次被击退后,也不得不停止了追击。

  因为这局面,他还在前线冲杀,战事指挥可能就要耽误了。

  他来不及擦身上溅的鲜血,就提着长矛,大步走向城墙,对王朗说道:“府君,可以息鼓停战了,令各部折返,皆严守壁垒。”

  人和人在气度、忠义方面是绝对不同的。

  如果是吕布如此,披坚执锐、全身血气的走到近前,恐怕哪个诸侯、主君都得感觉寒芒在背,仿佛面临一头虎在眼前,随时可能扑杀过来,危险又令人心悸。

  但虞翻如此凛冽,哪怕他身躯高大魁梧,血气弥漫,王朗也没有任何变色,而是颇为兴奋,说道:“如今我等方挫败孙郎虎狼之师,正是摧其锐气之时,功曹何不继续追杀,反欲撤军啊?”

  虞翻只感觉气血上涌,问道:“那府君待如何?难道还想大败孙郎精锐?”

  他力主击鼓进军,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向敌军展示,己等并不畏战,敢于救援之心?让敌军不敢全力攻城。

  如今态度已经凛然,敌将如此骁勇亦已退军,目的达到就应该及时退军!

  他虞翻为会稽大军设计的应对孙郎方案,十分明确,一直都是力守城池,坚守旷日,以待孙郎粮尽退兵。

  从来未曾设想过,可以在战场上击败孙郎大军。

  就这一战,他亲眼目睹的敌军,兵精将猛,战则奋勇争先,退则阵型严整,精锐殿后。将不畏死,而士卒敢战。上下一心,如臂使指。

  这是吴郡郡兵依靠一点计谋优势,就能击败的强军劲旅?

  打退了敌军的这波攻城,展现了自己的支援意志,让敌军猛将都避退了回去,首次渡江作战不克,这还不赶紧见好就收!

  难不成还想一波吃下这支渡江军队?

  王朗显然在军事上就没有虞翻看的这么清晰,界限、尺度都有了然掌控,他眼见己方大军高歌猛进,便说道:“即便不能大败敌军,让我方将士涨涨士气亦好。让所有守军都见到这一幕,孙郎军队亦不过如此而已!完全没有传闻那般,不可战胜。在我大军之前,亦要仓皇逃窜。”

  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挫敌人威风,涨己方士气。

  就算打不赢,那也要让己方将士多涨涨信心,免得人人畏敌如虎,敌军尚未擂鼓,己方就已望风奔溃。

  虞翻是臣子,他即便恨不得按着王朗脑袋下令,也根本完全左右他的一切意志。

  除非王朗极其不堪,他为了守卫郡界,带兵把太守困在郡府当中,然后以太守

  名义发号施令,击退不得人心的敌军。

  可眼下,显然局势并非如此。

  王朗在郡三年,亲戴在民。敌军亦是王者之师,未必没有会稽郡豪杰箪食壶浆。

  这时候,虞翻只能辅佐这位府君,期望他能挡住敌军。他也只能期待,今日战局不会先胜后败。

  但,人总是怕什么,来什么。

  在城墙上站了没多久,远方密密麻麻的败军就丢盔弃甲,满头污血的逃了回来。

  王朗瞬间脸色大变,虞翻亦震惊不已。

  就算想到了可能先胜后败,他也实在没想到战败会来的这么快!

  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庞大的军队,是怎么崩溃的如此迅速的?

  敌军就算反击,这会儿也还没能集结齐部队吧!

  虞翻立即整兵向前,带了数百名士兵主动出城列阵,为溃兵挡住追兵。

  他拦住了溃兵中的都尉,质问道:“你等怎么会败得如此之快?”

  已经是丢盔弃甲的都尉,惊魂未定的说道:“伏兵!我等中了敌军的埋伏。若非坞堡内豪强率部支援,我等恐怕必然损伤惨重。”

  事实上,何止是惨重!

  他们数千人追击,本打算只追几里,看见敌军援军就撤退的。

  但他们被太史慈故意引到了伏兵之处,敌军堂而皇之的就这样从草地里杀了出来,直接将追兵后路截断!宋谦又率部前来合围,若非支援的豪强周昕率部上千人抵达,纵火焚烧芦苇从,使吴郡士兵出现惊慌,被迫收拢阵型。这数千追兵恐怕都得跪地投降。

  即便如此,也是被斩首五百余级。

  这一场首战,双方你来我往,纵横捭阖,激烈交锋,各种奇谋、诡计、火攻、伏兵都用上了,结果显然是以会稽郡的战术失利而告终。

  但胜利的一方,也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因为随着这一次次的交手,军队进退征战之间,时间也被大量消耗。

  等太史慈击退周昕,重新整顿起部队,已经是黄昏日暮。周昕率部撤退,他都没有兴致追杀下去了。

  看着残阳余晖下,将士们充满血污和灰烬的疲惫面容,太史慈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营中的豪言壮语,未能实现。

  即便血战一日,数有斩获,但结局依旧是战之不克!

  鲜于丹摘下兜鍪,一屁股坐在了死者枕籍的战场上,双手在血染的征袍上一拧,血汗直接能拧出水来,洒落在脚旁。

  他声音沙哑的对太史慈说道:“校尉,我等真的已经尽力了!将士们无人不长刀染血,汗透征袍,杀伤甚重。但江南守军,亦非无人。根本不是我们一战就能攻克的,即便击溃了这支追兵,他们城池之中依旧有守军,防线依旧坚固。”

  太史慈转头看了一眼鲜于丹,默默无言。的确是不能再苛责将士了,就他亲眼所见,鲜于丹就杀六七人。整场战事打下来,他或许斩杀敌军要有十余人甚至数十人。

  如此悍勇,完全无愧孙郎的优厚待遇。

  可能也就只有吴郡这些职业武夫,才能如此骁勇善战,打出如此悬殊的战果。

  但局势的确是非战之罪。

  太史慈深深呼吸一口气,向众人喊道:“将士们皆已经尽力,我等且先收兵回营,待来日再战!”

  大军姗姗渡江北归,太史慈凝重的看向远方牢固的江南屯堡防线,大军必须攻克其中一座关键坞堡,才能突破敌军这道严密死守的防线。

  这道坚固防线已经将会稽守卫的密不透风。就算是军神、兵仙、武圣一起过来,指挥这场渡江作战,也必须拿下一座关键屯堡,然后才能长驱直入。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能够绕过此地。

  可堡垒坚固,大军渡江无法携带强大攻城器械,该如何攻克如此坚固壁垒?

第111章 名将董袭

  孙策麾下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江东才俊,人才济济。

  他军中猛将如云,且皆才干不菲。太史慈首战不克,亦完全未影响到其他将校的高昂战意。

  在太史慈之后,周泰、朱桓、凌操等将都先后率军渡江攻城。

  尤其周泰所部,甲具精良,全军都穿戴重装玄甲,猛攻一日,士卒不畏矢石,硬是用凿子和长刀在土堡上砍开了一道两丈长的缺口,先锋已经杀入了土堡当中。悍勇的让会稽守军望之即心生胆怯。

  当此危难之时,虞翻亲自奋励,率军支援而来,与周泰所部激烈争夺城墙。杀的天地无光,日月失色。横七竖八的尸骸堆满了土堡缺口,而鲜血更是从城墙上蔓延下来,汇聚成溪。

  整个土堡的北墙都被打成了一片鬼蜮,大量的尸体散落,夯土都变得湿漉漉的,血液浸透了每一寸土地,颜色纯粹而重磅,既黑暗又鲜红。

  激烈的战事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会稽豪强周昕率部增援而至,从侧翼发起了猛攻,被夹击的周泰所部才不得不含愤退出战场。

  而孙策的大宝贝虞翻,几乎被周泰所部阵斩于战场之上。为了挡住这些雄壮甲士,他身先士卒,身披数创,又中三箭,完全靠着意志才坚持到了这些如钢墙铁壁一般的甲士缓缓退兵。

  将士们虽然数战不克,但几位统兵的将校都已经达成了共识,欲攻破敌军这严密的防线,必须先攻下一座屯堡,最好是敌军边缘地带的屯堡,让敌军支援不及。

  将士们奋战了十余日,孙策自然也没有闲着。拿下一处屯堡已经成为军中共识,孙策在军事之外也在想方设法,有所突破。

  孙氏可是在江东非常有影响力的大族,孙策攻打会稽除了军事征伐,必然要用到孙氏在江东的影响力。

  以声望而佐攻战,可以说是在汉末最有效的战略了。

  一位出身江东的诸侯,就是能够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在乡党、宗亲相助下打赢其他诸侯。

  而可以说,孙策刚在这里顿兵不久,他的宗亲、乡党就急忙赶来了。

  孙氏开拓江东,若有不顺,一旦倾覆,最受牵连的就是孙氏的这些个宗亲和乡党们。

  每天孙策都得在营中接见一批这些从富春县赶来相助的豪杰,直到几天后,孙策的叔父孙静干脆带着这些宗亲、部曲数百人全部来到了营中助战。

  对这位叔父,孙策其实是很有好感的。

  这可不是朱允的那位四叔,完全没有虎视眈眈的野心。

  从孙坚初举事开始,孙静就纠合宗亲、乡党数百人,前去相助,富春县不少豪杰都依附于他。

  孙坚死后,他更没有虎视眈眈的夺权,欺凌孙坚的孤儿寡母。而是率部返回了家乡,照顾坟墓宗族。

  历史上孙策打算对他授以重任,他也推辞掉,求留镇守宗族。

  直到孙策去世,孙权位置不稳,他才出仕相助,帮忙稳固江东。但局势稳固了之后,还是没什么野心,最后终老于家乡。

  所以陈寿在《三国志》里对他也是评价极高,夫亲亲恩义,古今之常。宗子维城,诗人所称。况此诸孙,或赞兴初基,或镇据边陲,克堪厥任,不忝其荣者乎!

  孙策跟刘备比的一个优势就是,他的势力就在自己家乡,所以能得到大量宗亲的帮助。

  所以对孙静的前来助战,孙策还是极为重视的,待他进入军营之后,亲自请其上座,与其交谈军情。

  而孙静也是不负孙策厚望,在了解了战场形势之后仅数日,便主动找到孙策汇禀,说道:“伯符,我已经找到了能够让大军顺利渡江之处。”

  骤闻孙静之言,孙策其实是略有诧异的。

  大军顿兵此地也已经有十几日了,这么多名将谋士,一直找不到突破之法,只能用正兵攻之。

  自己这叔父,才到几天就找到了能够让大军都顺利渡江的方法?

  就算他是本地豪杰,了解地利,也不应该有这么显著的效果吧?

  论地利了解,大军屯于此地早就将附近几十里的地理形势摸得一清二楚了。什么地方适合渡河,什么地方有敌军重兵把守,将士们可谓了然于胸。

  而孙静才过来几天,这些形势恐怕都没能了解清楚吧?

  但孙策虽然怀疑,还是耐心的问道:“叔父打算在何处渡江?”

  孙静说道:“王负阻城守,难可卒拔。于此地南去数十里,有一处查浦渡口,可从彼据其内,绕路其后,可出其不意,攻敌不备。”

  浦是形意字,即河流汇入大江的入江口,也就是一条可以通舟楫的水道。能够方便大规模的运输军队。

  所以不用多说,这里就是军事重地。

  孙策说道:“我营中将士早就已察觉此处地利。此地距离固陵城数十里,若能顺利渡过此地,必然能使敌军猝不及防。”

  甚至张还给孙策介绍了一下这里的典故,当年吴王伐越,次查浦。越立城以守查。也就是在查浦这里,有规模更大的堡垒。

  所以这些军事重镇在顶级谋士眼中都是透明的,不存在被忽视的可能性。

  孙策对孙静介绍道:“会稽并非无人,早已在此地部署了大量部队。据我部将士探查,此地士卒之剽悍,尤在其他各处之上。守备之森严,冠于各垒。”

  事实上,会稽守军十分清楚这里的重要性,就防着孙策大军绕行,袭击会稽腹地呢。

首节上一节10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