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31节

  倒是刘由这个淮南本地人对芍陂颇有研究,打算在江东效仿。

  孙策对此自然是十分支持:“可以,兴修水利,积攒经验这是极大善政。你现在就着手在丹阳修建堤坝,兴修湖堰。等积攒了足够多的经验,我们到吴郡之后再大兴水利,沿海造堤百里。为百姓彻底解决潮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刘由重重的用力点头,神情振奋。自己没有看错,能安天下者必斯人也。

  当天下诸侯还在杀的昏天暗地之时,自己追随的明主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兴修水利,造福万民。其根基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一群因势而起的强梁宵小,如何配与此等英雄相比?

  刘由是很想建功立业,卓有功勋的,不然他也不会倾家资以助孙策大业。

  在得到孙策认可后,他积极建策:“将军,据我所知营中其实粮草颇多,或达十万石之巨。粮草固然应该有所储备,但亦不宜都堆积在邸阁之中,不如拿出一些以为效用。”

  孙策眉头一挑:“粮草的确是有不少,供给大军绰绰有余。你除了用作种粮,还有他用?”

  刘由点头:“种粮其实用不了多少,千石足矣。我建议将这些种粮分给灾民。”

  孙策若有所思,问道:“你打算开仓放粮,招徕流民?”

  刘由站在山坡上,胸膛挺直,手指四方,说道:“自丧乱已来,民人失所,而疆域未定,加以饥馑,此正是天下板荡之时,若能趁势作为,必能招引四方。这民人云至,如过江之鲫,岂能无秀奇之士?”

  孙策不禁莞尔,他不由的想到了瓦岗寨。瓦岗寨本来也是隋末一支很不起眼的小部队,靠夺取夺取公私行舟的货物,甚至渔猎为生。这种揭竿而起,拥众万余的乱军,在哪个乱世都不计其数。

  但李密的加盟,为其制定了军事战略,打下洛口仓,开仓放粮,于是远近豪杰无不率众归附,连老弱都背负襁褓中的婴儿来投奔,道路不绝,其军队迅速发展到数十万,一跃成为天下最强势力之一。

  看着碧波浩荡的长江,孙策脸上露出笑意,说道:“秀奇之士尚不好说,但开仓放粮之后,长江上游荡的豪杰应该不少锲党连群来投。”

  孙策现在手上总共有接近十二万石粮草,这个数字如果用来赈灾的话,能够影响多大?

  袁术历史上曾经给沛县舒邵十万石粮以为军粮,但当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淮闲相食殆尽。于是舒邵将十万石粮全部拿来赈灾,分给了百姓,于是救百姓于涂炭之中!

  一个郡数十万人都能倚十万石粮而免死,舒邵更是享天下重名,袁术居然没有杀他,而是埋怨他“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也就是不把这个声名分给他一份。

  袁术这种汉末声名最顶级的诸侯,都眼馋这份天下重名,就可见其影响之巨大。

  而孙策如今作为一个刚刚创军建业的诸侯,最缺的恰恰就是名声。是时候用开仓放粮,在江东传扬一下他孙郎之名了。

  尤其此刻他还没有跟豪强们交恶,这时候传出他与民为善的名声,他征服江东的征程或许都会因此而受影响。

  所以孙策直接作出决断,十二万石粮食之中,十万石用来赈灾。剩下两万石作为军资,以供应大军继续向东征战,击破张英、薛礼、笮融等人,收其军粮。

  采纳了刘由的建议之后,孙策就跟其分别,让刘由继续主持屯田事宜,自己返回了牛渚营中。

  开仓放粮这项政务十分重要,不弱于屯田,更涉及到十万多石粮食,这种重任孙策自然是交给自己最信重之人。

  孙策回到营帐时,吕范就已经在亲卫的通知下在大帐内等他。

  见到吕范,孙策不由得就露出了笑容,一位品德出众,忠诚无可置疑,才能又卓越不凡的部下,哪位君主会不喜欢?

  尤其这位部下还在自己最落魄时一直跟随自己,充当左膀右臂。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亦不过如此而已。

  吕范恭敬行礼后,孙策笑着挥了挥手,说道:“子衡,且坐。召你过来,是有个重要政务要委托于你。刘都尉向我建策,发粟以赈穷乏,修德以服远近。你有何看法?”

  吕范听完,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刘都尉建言有恢弘之气度,威德若立,则必使远方顺服,豪杰率众归附。”

  孙策笑着说道:“我闻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开仓放粮,便是为我栽下一棵万丈梧桐,必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来。这要务,就委托给你了。”

  吕范点头,说道:“此事若是欲大有建树,我建议将军在历阳也开仓放粮,招诱馀民,鸠合遗散。”

  不等孙策询问,吕范主动作出解释:“淮南在袁术治理下,吏贪官横,民不聊生,室如悬罄,野无青草,盗贼滋炽。陈策一名山贼便拥众万余乃至数万。若将军在历阳招徕百姓,业必不止数倍于此类强梁宵小。”

  听完吕范所言,孙策只感觉大受激励,胸中振奋。

  这论断实在是太涨人心士气了,哪个君主会不喜欢这种臣子?

  就连陈策这种山贼,无恶不作,都能聚集起数万人来。

  孙策堂堂诸侯,由大汉朝廷钦命的官员,修文德而服远,功业岂能不数倍于一名山贼!

  孙策立即振奋抚掌,说道:“刘都尉有恢弘之气,而子衡忠烈慷慨,我大业何愁不成?”

  吕范是非常注重威

  仪的,他去招徕百姓,也绝不肯落得一个求人的形象,因而说道:“江东在中原眼中素来是蛮荒之地,若招徕百姓,必有人心高气傲,目中无人,蔑视郡县,视我等为乡蛮。我建议在屯卒中兴办学校,推广教化,使江东文教俨然,则名士豪杰欣然而至。”

  孙策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抽出佩刀,凛冽刀光闪过,一旁箭袋里的数十根箭矢瞬间全部齐根而断。

  孙策将翎羽扫落在一旁,然后将三十余根带着箭头的箭杆全部取出,放在吕范身前,语气肃杀凛冽:“都已经沦落到接受赈济了,还敢自命不凡,不可一世,这算得什么名士豪杰,清流座谈客而已。吃着我等谷粮,还要蔑视我等者,皆如此箭!放粮期间,任何人敢辱子衡你,你皆可用此箭贯其咽喉!视为我与子衡共杀之!”

  吕范完全没想到孙策居然会如此激动,更如此维护自己。

  他胸中震撼,望着肃杀的孙策,只感觉心中似有熊熊烈火,全身血脉贲张。

  随后立即起身,拱手说道:“范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策扶起他,笑着说道:“我二人犹如同舟涉海,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唯期与子衡共勉,共济世务!”

  吕范不禁同笑,这士气激励,豪气奋发,壮志昂扬,风雨同济的风貌,正是自己所向往,所坚定的人生和志向。

  这是多少金银谷粮、酒肉美人都无法媲美的。

  现在哪怕袁术、袁绍、刘表之流出黄金千镒来聘,吕范都确定自己必将视如粪土。

  在他们这些冢中枯骨麾下,焉能充斥如此英雄豪气,焉能壮阔人心,豪迈恢弘?

  人生得意,千金不换!

  吕范昂胸阔步,干劲冲天的抱着孙策的断箭离去,满腔激情的亲自主持开仓放粮事宜。

  孙策则在营帐中认真的考虑了一下吕范的建议。吕范的建议其实是非常符合能臣治理之思路。

  开垦荒田,兴修水利之后,必然有流民越江山而归者以万数。接下来自然是聚文士,立学校,兴教化。

  到这一步为止,没有任何问题,是这个时代每个能臣都会用的治理手段。

  这种事,孙策交给芮祉去做就已然完全足够。他一位故吴郡太守,又在军中教导士卒识字,对怎么兴办学校,推广教化,必然有完善主张。

  但孙策认为吕范建议的后半部分,就太理想化了。

  文教俨然的标准是什么?

  是江东兴办大量学校?百姓皆饱读诗书?

  于是中原文士就认为江东是一片文明高地,欣然前来求学?

  如果世间事,真这般公允,那还就简单了。

  事实上就算是孙策在江东建设五千所学校,亦完全改变不了中原人的偏见。

  对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要的不是事情真相,而是一个可以彰显自己,踩扁他人的立场而已。

  事实,重要吗?

  事实重要,就不会有那么多清流了。

  世人皆醉我独醒,可是文人间常态。

  所以,江东要成为天下人眼中的文明之地,孙策觉得只靠吕范这么扎扎实实的去干,恐怕是事倍功半。

  而更快捷实现吕范所言的理想状态,反而不能那么务实,要用些务虚的手段。

  这些人不是好声名吗?那江东只要有名声更大的人吹捧就足够了。

  当文坛泰斗,天下文豪,当世大家都对着江东盛赞,这些人阿谀附会也能把江东夸出花来,甚至以到江东为荣。

  这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

  而能负责此事,让那些人闭上嘴,有气憋死在心里的德高望重人选,孙策还真有一个,还是自己的故交。

  于是孙策在下令芮祉去屯卒中间兴办学校后,立即拿出了纸笔,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写信摇人!该召唤自己的下一位故交好友了。召唤SSR!

  感谢书友金泰的果达打赏的500起点币

第35章 意外美厨娘

  孙策军中是人才济济,具体政务都有能臣负责,甚至就连整个丹阳郡的浩荡叛逆,孙策都不用过问,有人为其分忧,率军平之。

  所以孙策把各项政务安排完就闲了下来,看见持槊卫戍在帐前的陈武,孙策问道:“陈武,你伤情如何了?”

  陈武豪壮的回道:“又没伤到骨头,这几日过去已经好多了。”

  他又挥舞了几下自己手中长槊,神情跃跃欲试:“将军,我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上战场试试这精兵利刃了。”

  孙策走到他近前,仔细看了看他脸上狰狞的疤痕,笑着说道:“恢复不错啊,这疤能增加不少剽悍气度,上了战场,面容狰狞,敌卒看见就胆寒三分。”

  陈武收槊站定,埋怨回复道:“将军,你这是在说我丑吗?”

  “哎!怎么能这么说,只是咱俩分工搭配,我负责江东才俊,你负责剽悍豪壮。这才能形成更鲜明的对比。”

  “我明白了,总结起来,就是用我这张脸更衬托将军之姿容。”

  “哈哈。”

  孙策跟陈武显然都是将这个当作一桩笑谈,玩笑过后,陈武说道:“将军,我们在屯田之处转了大半天,还没用餐,要不要现在让伙夫开灶?”

  闻言,孙策立即头疼了起来。这段时间,他是理解为什么霍去病出征要带一批厨子了。军中的伙食简直是黑暗料理啊,难吃的要命。

  可能也跟这个时代烹饪水平落后有关,那鱼又土又腥,那鸡水煮的没滋没味。就想想一只鸡拔毛之后丢釜里面煮,香料都没多少,怎么好吃的起来。

  要不是为了维持体力,孙策是真不想吃这些东西啊。

  军中伙夫最大的好处就是烹饪极快,亲卫吩咐下去不到一刻钟,伙食就准备完成,赵锦殷勤的抢在亲卫之前端到了孙策案前。

  孙策看到这个干瘪瘪的小丫头,惊讶问道:“你怎么还在我营中,怎么没回家?”

  赵锦将碗碟都在案上摆好,将木箸双手呈送到孙策面前,挺着胸说道:“我为什么要走?我被你俘获,就已经是你的人了。”

  孙策没好气的说道:“你别瞎说啊。你个豆芽菜,我可没兴趣。营中留下的女人都是家中已经没有亲属了,无依无靠。你父亲是石城县豪杰,家中肯定还有人,我下午就派人把你送回去。”

  “我不!我就不走!我在你这儿还能帮你联系我父亲,他可是大豪杰,能助你兴兵。”

  孙策看了一眼仰着脖子,倔强的赵锦,不得不说是真有江东刁蛮之风气了。

  “那就大可不必了。你父亲这种豪杰,我营中不需要。”

  “为什么!”赵锦一脸疑惑。

  显然在女儿眼中,父亲就是天下最顶天立地的英雄。虽然他被逼着不得不将女儿送到樊能这里,可小女孩眼中,父亲还是非常杰出的豪强,是了不起的豪

  杰,以他为荣。

  但孙策就是瞧不上这种连妻儿子女都保护不了,奉送给人***的男人。纵使他有苦衷,纵使他可能的确寡不敌众,寥寥几百部曲抵不过樊能所部八千余人。但孙策就是瞧不起他。

  这种人畏威而不怀德,面对樊能这种残暴将领可能唯唯诺诺不敢反抗。反倒是面对善待百姓,推行德政的诸侯反而趾高气昂。

  孙策对这种人的态度一向是莫挨老子!

  孙策若是一统江东,势必要将英雄豪气推广至整个治下,让诸夏慷慨豪迈之风亘古绵长。赵锦父亲这种怯懦之辈,还有魏晋阴柔之风,都是要被孙策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只是对一位崇拜父亲的女儿,孙策也没办法直言,便说道:“总之不需要,你留在我营中没有任何用处,赶紧回去吧。”

  “怎么就没用处了!”赵锦叉着腰。

  “那你能干嘛?”孙策费力的咬下一块又干又柴的鸡肉,伙夫煮的这鸡真是根本咬不动啊,鸡肉连着筋骨,撕都撕不下来。

  赵锦忍不住愉悦之心,笑靥如花,这个人怎么皱眉都那么好看?恨不得把他揉进自己身体里呀。

  不走!无论如何都不走!

  赵锦立即挺了挺胸脯,骄傲的说道:“我能给你们做鸡啊!”

  “噗~咳咳咳~”孙策差点被她语出惊人给雷死。

  你能做鸡,你这么骄傲干什么!

首节上一节3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