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71节

  以这个形势,孙策刚提出以人为本,张就反应过来:“将军是打算将这些俘虏由北部郡县接纳?”

  “确切的说,是由吴县分置。”

  吴县和乌程县是紧挨着的,吴县的各大族,要是听说邻县有大量的无主客户,还不得抢疯了?

  他们会第一时间跑过来跟这些人商谈客户契约之事,雇佣他们为自己垦田一岁。

  而韩晏则直接吓傻了,磕磕绊绊的说道:“将……将军,某……某可能无法胜任这乌程县长一职,请……请将军另选贤能。”

  韩晏是了解过郡府宣示的谕民之策的,他可绝对不傻,他才不信吴县的豪强过来招徕客户的时候,会那么本分,就只招无主的客户。他们就算再怎么克制,也会不可避免的沾亲带故,拉走一大批乌程县豪强所隐匿的部曲。

  这明显就是孙郎在用吴县豪强对付乌程县豪强呢!用吴县豪强之财力、物力解除乌程县豪强的武装、部曲,将乌程县豪强隐匿的宾客变成吴县公开的客户。

  孙郎真是霸道无比的好手段!可就是苦了这个乌程县的县君,要是压制不住本地豪强,那怕是又要闹起大量械斗、纠纷了。

  孙策看了他一眼,也不难为他,说道:“那你就去担任娄县长吧,我会命校尉韩当守乌程县长。”

  由武将兼任一地主官在当下还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周瑜建威中郎将领江夏太守,程普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

  韩当次一级,校尉兼任县长,也算适宜。他率本部精兵镇守在乌程县,与吴县紧挨着,可以保证整个乌程县的豪强轻易不敢发起叛乱。

  三个人的利益就绝对不一致,孙策从来不相信天下的豪强、世家会是铁板一块,能架空诸侯甚至架空皇帝。

  刘表单骑入荆州,尚且能够通过拉一派打一派,强势掌控整个荆襄九镇,坐拥铁甲十万。

  一个穿越者要是对豪强畏之如虎,连扶植一派,压制一派都不懂,那简直是愧对伟人的教导。就想想也知道,吴县和乌程县的豪强,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西北和东南的士大

  夫所想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回到吴郡本身,必须要承认一个客观经济现实,孙策无法作到天下大同,区域之间就是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业开发程度的不同。

  现在看来,吴郡北部就注定了要比南部开发程度更高,经济更加繁华。

  要承认,自古以来,无论中外,人口和财富都会向着繁华地区流入。

  再加上孙策有意的扶持,吴县势必会吸纳更多的南方人口。不然以吴县一个县,怎么可能迅速发展成人口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县。

  这种事情甚至不以人为意志为转移,毕竟……后世苏州也是把湖州给抢了个七七八八。众所周知,湖州是没有湖的。哪怕太湖就在头顶上。

  几人谈论完豪强部曲的处置,就自然开始了处置财产。

  邹氏、钱氏两族叛逆,全族被斩尽杀绝,田产全部充为官田,钱谷纳入府库,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倒是张忙的脚不沾地,这位乌程县长韩晏却在磨磨蹭蹭的跟在孙策身边,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孙策手握长刀,看着他没好气的说道:“你有事就直说,没事不用跟在我身后,那么多政务,不用处理吗?”

  韩晏连忙开口:“就是不知道当不当讲。”

  孙策虎目瞪了他一眼:“都开口了,你问我当不当讲!”

  韩晏被这暴烈之气吓得全身一寒,连忙低头,坦承说道:“就是关于侯国的事情。”

  “侯国?”这个问题终于引得孙策关注。

  乌程县是孙氏封地这是众所周知的。

  而大汉一直以来秉持的列侯继承原则是“无子国除”,而且中兴以来,与此前也有一个极大的差别,就是极少实行推恩分封。

  推恩令算是千古明谋了,赫赫威名在历代都有所流传。

  而当下实行的很少,那就意味着事实上乌程侯的侯爵会只继承给孙坚的一位子嗣,通常而言就是嫡长子。

  理论上是乌程侯这个显赫之位,并没有被废除,应该直接继承给孙策。

  如果是太平之世,孙策直接就继承乌程侯爵位了,朝廷大鸿胪再派人过来宣示登记一下,明确这件事受朝廷认可,合理合法。

  但由于如今正逢乱世,天子被李扣留,百官被郭汜囚禁,他们内斗都忙不过来,哪有精力派使节到江东正式册封孙策。

  所以就导致,侯国存在,孙策袭爵也合理合法,但却就是还少一道朝廷册封承认的手续。

  这种事,大汉遍地都是,本来也不值得一提。乱世之时,县县称王,郡郡称帝。兵强马壮的,称王称帝都不在话下,更何况区区一个列侯。要一位列侯没兵没粮,怎么都能糊弄过去。

  可韩晏现在的问题在于,乌程县他被孙策打下来了!

  那这就糊弄不了他了啊!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在于,这侯国承不承认乌程侯还事实存在?这都是屁话

  ,孙郎麾下上万大军,兵强马壮,就驻守在乌程县境内,哪个说句不承认试试?

  那要是承认乌程侯事实上存在,那这些年糊弄过去,该给乌程侯的待遇可该怎么交待?还有未交付的租赋该怎么办?

  孙策显然也立即想到了这个问题,问道:“侯国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韩晏立即额头流汗,作为乌程县长,他当然是了解过县内列侯、豪族之家的情况。

  他小心的说道:“君侯爵封县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这些租户……多有流离。”

  所谓的流离,当然就是被豪强们隐匿了!

  孙策瞬间有有所了然,难怪这些家伙听说自己兵入吴郡就跟火烧了屁股一样,火急火燎的起兵叛逆。不然等到孙策过来清查这一切的时候,他们还是免不了一死。

  关于食邑情况,孙策年幼的时候还是了解过一些的。

  孙策父亲孙坚虽然跟皇甫嵩一样都被封为大汉列侯,但在待遇上还是有非常大区别的。

  毕竟皇甫嵩那是平定了席卷整个大汉,规模高达百万人的黄巾军,然后封的列侯。

  孙坚是平定了长沙一个郡的区星之乱,然后检录前后战功,才封了县侯。

  所以皇甫嵩被封为槐里侯,食邑共八千户,槐里一县户数不足八千,便食槐里、美阳两县的租税。

  而孙坚战功则食邑一千四百户,只食一县。

  但哪怕一千四百户,那也是实实在在的封邑,跟不享受封邑的关内侯有着天壤之别!

  这封邑可是直接划到了非常具体的户籍上,这一千四百户所缴纳的租赋全会拨给乌程侯府。如果一位乡侯要晋升县侯,那对应的整个户籍、名册都要随之更改。

  这也是为什么曹魏爱给部下封万岁亭侯,因为这个地方就在洛阳,食邑能够获得的赋税非常之高。

  想到这里,孙策也乐了。

  没想到打下乌程县还有这个惊喜。

  采邑一千四百户,这几年的税赋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在孙策想着这个的时候,韩晏继续说道:“还有侯府一直未立。”

  “侯府?”

  见孙策不是很清楚,韩晏解释道:“在我光武中兴之前,列侯皆为县侯,只有封邑多少之分,而无高低之别。但自中兴以来,侯爵分为亭侯、乡侯及县侯,且权柄大幅削减。”

  “其中亭侯、乡侯皆食邑而不临民,享赋而不治事。”

  “但县侯则不同,县侯可以置侯国,与中兴之前列侯地位几近相等。而乡侯、亭侯不立国,只设置家臣。”

  孙策讶然,在此之前他还真不知道县侯竟然还有这么一条特殊待遇。

  所以韩晏说的侯国,还真是只有县侯才能配有的称呼。

  有这前提,臣属才会称呼县侯为君侯。

  韩晏继续说道:“侯府如今未立,且卫率、家丞、洗马、行人等臣属亦一直未设,所以难免百姓不识君侯恩德,多有流散。”

  这也不怪孙坚,他一直在外担任郡守,又参与讨伐董卓,哪有时间就国,在封地上建立侯府。

  当然就算设置了侯府,也没办法直接管理百姓,按大汉制度,百姓赋税是由官府征收的,然后拨给侯府。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理应拨给乌程侯府的,放在那里的,那么大一笔租赋……他哪去了?

第78章 强者逃罚,谁其畏威?

  乌程侯采邑一千四百户人家,就算每户人家一年交一匹布,一石粮食,那从讨伐董卓到现在也有六年了。

  这是接近一万匹布和一万石粮食的收入呢!

  这笔财富别的不说,给麾下上万大军每人制作两套崭新的戎装是绰绰有余了!

  一支衣装破破烂烂的乌合之众,一夕之间就能戎装整齐,旗帜鲜明起来。

  孙策挑眉,看向韩晏,问道:“所以你是想将乌程侯采邑这数年的租赋交给我?”

  韩晏身子一缩,连忙弓腰,弱弱的说道:“某……某是想告知将军,这……这笔租赋不见了。县丞汇禀……县内府库只有陈粮六百石,绢百余匹。”

  孙策笑了起来,问道:“所以?你告诉我这个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希望我大手一挥,既往不咎?”

  韩晏额头上的冷汗顿时冒了出来,磕磕绊绊的说道:“将……将军,食邑封户流散,租赋难以征收,实在……实在是难以追查啊。”

  孙策虎目一瞪:“为什么会难以追查!是耕地凭空消失了?还是封户阖族而而灭了?彻查到底!我就不信一千五百户人家,还能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韩晏被这暴烈杀气吓得身体几乎都失去了温度:“将军,要是彻查下去,势必要牵连出大量豪族。万一激起叛逆,恐会血流成河。为这区区几千匹布、几千石粮,是否值当?”

  孙策态度凛然:“难道严肃的是这区区一笔租赋?我必须严肃以待的是豪强违法兼并,隐匿田籍、户籍!堂堂县侯之家,食邑之民他们也敢丧心病狂的兼并。那面对小民,他们还不得生吞活剥?”

  “我夫人有句话,我以为深在其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

  “彻查下去!我要借此良机,让每个作奸犯科者,巧取豪夺,兼并土地,隐匿赋税者,皆受其罚!”

  孙策的态度很明确,自古以来不立田制,都不是不抑制兼并。

  孙策的确是不立田制,激励治下豪强去开垦十倍、百倍的良田,甚至也支持土地自由流通,以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但绝不意味着他对小农利益就视若无睹了。相反,他同样抑制兼并,严惩豪强对平民的巧取豪夺,恶意兼并。

  公平买卖和强买强卖,可绝不是同一个概念。

  更恶劣的是,他们还藏匿田籍、人口,逃避赋税!

  孙策要拉拢吴郡北部的民心,不适合大开杀戒。乌程县离吴县最近,最适合拿来杀鸡儆猴,给治下所有豪强都树立一个典型。

  让他们牢记,孙策当初约法三章,说的是汉室抑制发展,他则不立田制。而非汉室抑制兼并,他不立田制!

  他要将禁止恶意兼并的观念,灌输到所有豪强心中,成为天下人的共识。

  孙策可不是一个死板的工业党,相反

  ,他非常崇尚观念引导这个手段。

  就一定要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观念是最容易被引导的。

  这方面手段最高超的就是天朝和米帝这两个超级大国。

  米帝在全球怎么兴风作浪就不多提了,就天朝的治国之法就让孙策佩服不已。

  解决政治问题最有效的三个手段,永远是制度、法令、观念引导,三者相辅相成。

  必须要承认,诸夏的治理水平是随着几千年时间推移不断提升的。

  孙策要抄,肯定是抄现代社会总结出来的最完善手段。

  他要在治下形成共识,兼并平民,是跟不孝、贪腐、食人、乱禁等一样受人鄙夷的罪行。

  要说一个观念就能解决全部兼并问题,那是在异想天开。

  但要知道,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道德是法律的强力补充。

  这种禁止恶意兼并的观念如果能形成,虽然不能全部解决问题,但至少能使相当一部分人自发的约束自己。

  当然,另一方面也给律法提供了最强的法理性。不与社会民俗,人情正义相悖。

  任何豪强被发现了恶意兼并,就面临天下的口诛笔伐。哪怕他是豪强,亦难逃其罚。

首节上一节71/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