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93节

  “楚王殿下说笑了,下臣此次是代表我家大汗向您问好,同时也想对您表达我家可汗的友善。”阿史那.铎仁此时卑微地就像匍匐在地的牧羊犬,他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颉利可汗的亲笔信,然后将其交给一旁的甲士。

  “这上面写的啥?”李宽从甲士手里接过信函,发现这就是一张羊皮而已,上面弯弯曲曲的突厥文他也看不懂。

  “进来吧。”李宽吩咐了一句,随后进入了大帐。

  不多时,阿史那.铎仁出现在了帅帐之中,除了守在门口的袁天罡颇有兴致的正打量着接替了姜盛位置,可能日后成为自己“同僚”的苏定方,剩下的人,皆肃容站定,望向坐在主位的少年亲王。

  在外敌面前,楚王的威严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

  “你给说说,”李宽微微挑了挑下巴,示意阿史那.铎仁:“这信上写了什么。”

  “楚王殿下,此乃可汗亲笔信,外臣也未曾亲眼得……得见……”阿史那.铎仁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睛却瞪得越来越大,呼吸更是越来越沉重。

  因为方才他一抬头,便见到了让自己毕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这个大唐来的杀胚,竟然直接拿大汗的亲笔信擦脚底板!

  奇耻大辱啊!

  “啊?你不早说?!”李宽闻言顿时恼了:“他娘的,你家大汗是想欺负本王不识字是吧?”

  “嘿……”袁天罡一听楚王自曝其短,就不自觉的嗤笑一声,等他意识到到不对劲,所有人的目光已经朝他看了过来。

  “咳咳……”袁天罡现在尴尬得恨不能马上学会道家传说中的遁地术:“殿下,臣,嗓子不太舒服……”

  “哼,”李宽闻言冷哼一声,破天荒的没有再计较,他将目光看向其他人,还有谁认识这上面的突厥文字?”实在不行,李宽就打算叫契何力过来了。

  “楚王殿下,给老夫吧……”李绩实在是嫌弃得没办法,他也知道,李宽手底下有异族大将,可这种时候自己出马才显得不落面子。

  “辛苦李大将军了。”将羊皮扔给的李宽这回是真心实意叫了人李绩一声大将军。

  毕竟他四五天没洗脚了……

  “不辛苦,不辛……咳咳……”李绩伸手接过羊皮,刚准备客套一下,就被这羊皮的膻味混合着楚王殿下的脚臭味,给熏得咳嗽了两声。

  先前不小心出糗的袁天罡见状,不禁诧异地抿了抿嘴:怎的,李绩将军嗓子也不舒服吗?

  “楚王殿下,颉利可汗向您问好,”李绩看着上面洋洋洒洒的突厥文,神色有些嘲讽道:“他在信中说,他曾与您的阿塔就是陛下,结为了兄弟之盟,您如今率军对他的领土大举侵犯,无疑是破坏了这份兄弟感情。”

  “呵……”李宽闻言顿时冷笑道:“这他娘的狗东西在放什么狗臭屁?!”

  论涵养,可能长安城里的地痞都比楚王更知礼。

  “楚王殿下,我家大汗说只要您率军退出定襄城,并且答应帮忙说服英明的大唐皇帝陛下,与我们突厥重归于好,那么他愿意单独给您一万头牛,一万只羊,八千匹马,以及三千两黄金。”阿史那.铎仁此时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敢当着李二的面都言语轻狂的突厥使节了,他说这番话时,不但语气卑微,就连看向楚王的眼神,也充满了小心翼翼。

  “好说,好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听完使节的话以后,楚王殿下并没有当场发怒,而是表现出了相当和善的态度:“不过除了这些,本王还有一个条件。”

  “大王但讲无妨!”觉得自己终于守得开云见月的阿史那.铎仁,在听完李宽的话之后,心中顿感一阵兴奋,故而狗腿如他,便自觉将“楚王殿下”给换成了“大王”。

  “瞧瞧!”被唤了一声“大王”的李宽,当着众人的面指着阿史那.铎仁:“瞧瞧人家多会来事!”

  “呵……”窦师纶闻言一声冷笑。

  “啊呸!”柴绍朝一旁吐了一口唾沫。

  “哈哈……”薛万彻仍旧只是傻乐。

  “……"李靖、李绩、李道宗、张公瑾以及楚王的一众家臣们,大家纷纷表示无话可说。

  “大王,您的条件是? ”阿史那.铎仁此时都想好怎么回去跟颉利可汗请赏了他要告诉颉利可汗,自己是如何据理力争向那个“恶魔之王”进行这场艰难的谈判,并最终兵不血刃的拿回定襄城,并且将敌人赶出草原的。

  “楚王殿下他不会是真想……”姜盛突然低声跟父亲道:“当那太上可汗?”

  “楚王殿下!”阿史那.铎仁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这一茬:“那个,我家可汗的阿娜(母亲)如今病重,怕是……怕是……”

  “啊……”李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那真怪可惜的。”

  可惜什么,不言而喻。

  众人此时对楚王殿下的鄙夷达到了顶峰。

  “哈哈哈,开个玩笑,开个玩笑,本王真心祝愿你家可汗的阿娜早日康复。”李宽先是将话题引到正轨,免得大家真就误会他,然后,楚王摸了摸脖子,歪头看向阿史那.铎仁:“那个……你家大汗,他有几匹白马啊?”

第209章 那万一赢了呢?

  楚王一开口,就是熟悉的味道。

  “楚王殿下……这……这……”阿史那.铎仁眼见对方一上来就是照着自家大汗的脸一顿“尊严践踏”,他一时半会儿的,也属实是无主了:“这……小的也做不了主哇……”

  “没事,你做不了主就回去问问你家大汗,本王有的是时间等他回信。”李宽说完也懒得再跟对方废话:“定方啊,替本王送客!”

  “……”目前还处在“家臣预备役”考核期的苏定方,无奈地看了一眼李靖大将军的背影,随后低声对阿史那.铎仁道:“使节,这边请。”

  “楚王殿下,您难道不能……阿史那.铎仁试图抓住最后的机会让楚王殿下回心转意。

  “再废话,就打断你的腿,再丢出去!”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早已锋芒毕露,峥嵘尽显的楚王殿下可不会跟当年似的只在太极殿上叫嚷几乎要当突厥的“太上可汗”了,只见他冷冷扫视了阿史那.铎仁一眼,见后者身体忍不住一哆嗦,当即嗤笑道:“当年你小子在长安那会儿可是狂傲的很啊,可是你知不知道,本王从那时起,就想干掉你了!”

  随着楚王殿下这句话落下,帐内的几位大将也不自觉地露出一阵杀气,尤其是薛万彻,此时他正狞笑着望向阿史那.铎仁,只等李宽一声令下,就准备动手了。

  “下臣这就去向可汗复命!”阿史那.铎仁眼看形势急转直下,当即也很识时务地向李宽单膝跪地:“之前是铎仁蛮横无理,还请楚王殿下莫要见怪。”

  “吭……”柴绍在听到对方说出这话以后,差点没绷住。

  你要说蛮横无理,上面这位去你们草原当可汗都得给你们丢人……

  随着阿史那.铎仁被苏定方引向帐外,李宽坐在帅位上陷入了沉思,而众人见状,也是尽皆沉默,等待楚王发话。

  “颉利如今在哪儿?”李宽将目光看向张公瑾,先前苏定方回来复命,第一个禀告的对象是他,想必他应该有答案。

  “颉利据说如今在灵州西北的沙钵罗部落,看架势是打算投奔吐谷浑。”见主公……呸!楚王发问,张公瑾不紧不慢地回答道,随后他似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不过目前来看,此事还未成定局,听说颉利可汗将执失思力派往了长安,向陛下求和了。”

  “不是,”李宽听完张公瑾后面的话顿时就炸了,他猛地站起身,大声道:“本王打赢的仗,怎么他颉利还派人千里迢迢找我爹那个昏君投降?他有没有搞清楚主次?!不行,这口气本王忍不了!姜盛!你去把阿史那.铎仁给本王抓来,先打断他一条腿,再让他回去复命!”

  “唯!”太穆皇后去世以后,姜盛效忠的对象,便只剩下眼前的楚王李宽,所以当下他二话不说便转身走出营帐,去执行命令去了。

  “楚王殿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已经对李宽嘴里崩出的“昏君”二字免疫的李靖,此刻一脸的痛心疾首,而他身边被抢了活儿的窦师纶,也是满脸苦涩。

  老夫人,希言(窦师纶的字)对不住您啊……

  “本王又没斩了他,打断他一条腿而已。”李宽撇撇嘴,随后又气恼道:“他颉利凭什么不亲自前跟本王跟道歉?反了天了还……”

  “楚王殿下,这事儿……他不是这么论的……”李绩此时也有些看不过眼了:“咱多少还得讲点武德……”

  嗯,能让李绩这样的人说出“请楚王殿下讲武德”这话来,某人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足以自傲了。

  “如今都贞观四年了,你跟本王说武德?咋的?你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呐?念念不忘我祖父啊? ”李宽皱着眉头看着好不容易替他着想一回的李绩,继续突破自己的下限:“这事儿我爹他知道不?”

  "你个竖子!"可能这辈子都没受过如此委屈的李绩,当下是真急眼了:“老夫是那个意思吗?!”

  “那可说不好,要不咱现在找人评评理?”李宽闻言坏笑的,眼中全是不怀好意。

  “评理?评个屁的理?这大帐之中,还有好人?!”李绩这话说得很露骨,这大帐之中,可能除了自己和李道宗,剩下的都是楚王党羽,或者更直白点:全是反贼。

  “楚王殿下,懋功兄方才那番话,的确是一番好意,您总不能……”眼见两人又要闹起来,楚王的“泥瓦匠”无奈地站了出来当起了和事佬。

  “窦叔儿,我英明神武的李伯伯怎么会跟我置气呢?方才我俩的争吵,不过是找找战斗的感觉罢了。”李宽笑嘻嘻地随口解释了一句,随后看向张公瑾:“张公啊,劳烦您写一封缴贼檄文,命人送给吐谷浑王,告诉那个王八蛋,本王这次来,摆明了就是要吃定颉利,天神都留不住他!我说的!而他要是敢插手,本王不介意让他感受感受,什么叫王师所至,皆为焦土!”

  “楚王殿下,您是懂王师的……”怀疑自己从前对“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两个成语的理解产生了误会的张公瑾,闻言深吸一口气,他突然觉得这次来北方,跟着坐在帅位上的这位大爷再这样浪下去,搞不好连命都得丢掉:“楚王殿下,您要不要问问其他几位大将军。”(注1)

  突厥再加上一个吐谷浑,大家伙吃得消吗?

  “楚王殿下,先不说吐谷浑如今还臣服于吐蕃……”生气归生气,李绩还是希望楚王殿下找回理智,可李绩话里的后半句“人家的兵员少说还有二十万”还没说出口,楚王殿下就让他见识到了什么叫“竖子不与为谋”。注1

  “那就给吐蕃也下战书!”李宽把脖子一梗,霸气侧漏道:“记得让他们派出最骁勇善战的人来跟本王打这一战,本王打的就是他娘的精锐!”

  “好好好……”柴绍此时无奈的捂住了额头:“你个小王……混账玩意儿……你是想让大家都别活是吧……”

  “楚王殿下,咱们如今只有七万大军,不是七十万……”李靖作为军神,即便到此刻他依旧在认真分析局势:“您这么干,万一我们全军覆没……大唐可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真的吗?”李宽闻言若有所思的看向李靖,没说话,只是与其对视了一眼,然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众人:“可是如果……本王是说如果……万一……我们打赢了呢?”

第210章 得加钱!

  尽管时常有人说,华夏民族骨子里都透着一股中正平和的沉稳,但是实际上,几千年来,我们这个民族的骨肉血液之中,就从来就不缺乏冒险精神。

  比如西汉与汉武帝互相成就的冠军侯霍去病。

  再比如东汉那个叫刘秀的神奇法师……

  亦或者一把火烧出三足鼎立,季汉浪漫的赤壁之战。

  总之,李宽的这句“万一我们打赢了呢”,无疑是将一颗希望的火种落在众人心间,并且开始有了燎原之势。

  “先打突厥,”李宽此时满脸正色:“打下定襄城以后,咱们手里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马匹,带来的七万军士,可以尽数武装成骑兵,没问题吧?”

  “没问题,”回答李宽的是李道宗:“军中对士卒的骑射功夫时常都有训练。”

  “分出去四万,继续先前的政策,对突厥部落进行袭扰,洗劫,本王要的就是整个草原人人自危,各部落首领不敢再派兵支援颉利。”

  “可是颉利可汗身边不光有阿史那.思摩,从西域折返的阿史那弥射,还有从正面战场撤回来的康淑敏,这三人手中的骑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接过话头的李靖说到这里,深深看了李宽一眼:“楚王殿下,颉利可汗出逃之后,身边虽说只有几千人,可是逃出定襄城的突厥骑兵不下六万,我们这一战,可只阵斩三万余啊……”

  “哈……李伯伯放心,这八万人,能投奔颉利的最多不超过五成。”李宽闻言哈哈一笑,随后正色道:“其实本王现在派人去叫来那几个大部落的酋长,表示出扶持他们中间一人出来当新的突厥可汗,可能就没这么多事儿,但是本王的初衷你们是知道的,东突厥经此一役,不能再有任何可汗的存在,至于西突厥,等本王抽出手来……”

  “停停停……”柴绍是真听不下去了:“臭小子,你先说接下来怎么打,不要扯什么西突厥了,虽说人家如今陷入内乱自顾不暇,可瘦死的骆驼它也比马大,你要真连他们也招惹,那你姑丈我就是战死以后,骨灰被你在临敌时拿来当石灰防身用,恐怕也保不住你小子的命!”

  “那就不扯西突厥!”楚王殿下可能是被姑丈的肺腑之言所感动,当即决议到:“那就暂时只给吐谷浑还有吐蕃下战书!”

  “这个‘暂时’用的真好!”一直没开口的姜去终于在此刻开始发挥他的毒舌,只见他似笑非笑地看向李宽:“殿下,要不老夫再替您想想,看看咱们这四周还有哪些敌人没招惹?”

  “要不给高句丽和西域诸国也下战书?”袁天罡属于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只见他一副认真思索的模样,随后跃跃欲试地望向李宽:“楚王殿下,这个威风,咱得抖啊!”

  “有道理!”李宽寻思反正等仗打完那些家伙可能都还没收到信,当即义正言辞道:“给他们送去信函,不算战书的那种,告诉他们,让他们睁大狗眼,好好看看乃翁是怎么拳打突厥,脚踢吐谷浑,头槌吐蕃的!”

  好好好……

  作为李宽的家臣头子,如今文臣被迫当武将来用的窦师纶,闻言也只能苦中作乐道:“我家殿下这算是真正用尽浑身解数来打这一仗了……”

  “谁说不是呢……”原本还觉得李靖窦师纶等人有心跟自己抢功的李绩现在也明白过来了:哥几个也是辛苦,跟着这么个比陛下当年还要疯的小王八蛋,能活到现在纯属命硬,反正此时他李绩是一点也不嫉妒这头一批跟着楚王的倒霉蛋们所立下的军功了。

  全他娘的是拿气数换的。

  “你们不要这么悲观嘛!”李宽见状,当即拍着胸脯,半是安慰半是保证道:“咱们只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颉利,之后就边打边退就是了,总能撑到援军来的。”

  “楚王殿下……您觉得老夫还会信您一个字吗?”李靖对此是有绝对发言权的:就这混蛋玩意儿,连打城中敌军十几倍于己身的定襄城都半点不带怕的,甚至还玩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那一套,你给他七万大军,哼……

  楚王现在的精神状态估计就一句话: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

  “还有一事,”张公瑾突然出声道:“据阿史那.铎仁所说,执失思力在颉利可汗逃出定襄城的第二日就被其派往了长安,如今按日子算,恐怕已经见到陛下了……”

  “啊哈!”李宽闻言忽然怪叫一声,接着他兴奋地看向众人:“那颉利之后派阿史那.铎仁来,不就是因为他见苏定方一直紧紧追击在他身后,害怕了吗?哼,这狗东西果然是打算用阿史那.铎仁来迷惑本王!”

  “殿下,老夫的意思是,陛下很可能会派唐俭唐大人出使突厥啊。”张公瑾这话说得很隐晦,但李宽还是听得出来,他在问自己会不会投鼠忌器。

  毕竟按照楚王的战法,唐俭这次出使,属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啊……”听闻此言,向来重情重义的楚王殿下不由四五十度角仰望帐顶:“唐俭之子唐观,那可是和本王拜过把子的手足兄弟,真真正正的挚友亲朋啊……”

  “唐俭之辈何足惜!”李靖忽然来了这么一句,打断了恶魔之王的施法前摇。(注1)

  “李伯伯,您误会了。”李宽闻言摇了摇头,接着道:“本王的意思是,得加钱!”

  “啊?!楚王,您在说什么啊……”薛万彻此时觉得自己的小脑都在那一瞬间萎缩了一下,这都哪跟哪儿啊?

  “废话!万一唐观丧父,回头我去他家吃席,挽金(丧事上的礼金)不得多给点啊?!不然本王吃得下去啊?!”楚王一个白眼顶回去,同时也将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做人操守再一次暴露于人前……

  真就他娘的…… 不当人啊……

  但是不得不说,不当人的楚王,他的处事方针与大局观……那真是一向阔以……甚至出类拔萃!

首节上一节93/217下一节尾节目录